消費者對國內航空公司投訴中行李問題佔10.77%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日前,北京電視臺主持人春妮在微博上曝出自己遭野蠻託運的名牌行李箱,並稱:「出訪演出,乘坐國航,倫敦落地,箱子居然就面目全非!這得是多野蠻的裝卸啊!」根據配圖,她託運的一個RIMOWA銀白色旅行箱表面有多處磕傷,邊角處凹陷嚴重。這讓託運行李之殤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民航局最新發布的4月航空運輸消費者投訴情況通報顯示,消費者對國內航空公司的130件投訴中,行李問題佔10.77%。

  拿什麼保護你,我的行李箱?京華時報特別策劃將揭開行李事故背後的因由和維權路徑。

  Q一問 行李託運後經歷哪些流程?

  在你將託運行李放上傳送帶後,它便上天入地,經過很多雙手,也許一路順暢,也許一路顛簸,最終回到你的手裡。

  行李運輸的流程分為出港和進港。在大中型機場,出港流程依次是:貨物收運、貨物入庫、地面運送、押運裝機、隨航班起飛;進港流程是:航班到達、卸機押運入庫、庫區理貨、上貨位、辦理貨物發放。出港、進港行李裝卸的過程均不超過半小時。

  民航資源網專家、從事了十多年行李查詢工作的楊芳告訴記者,在櫃檯值機時,對於乘客的託運行李,值機計算機生成的行李報文會上傳到機場的行李自動分揀系統,報文信息包含航班號、目的地代碼、流水號、行李件數等。而乘客在辦理行李交運時,值機計算機生成的兩個條形碼分別貼在行李箱和乘客的登機牌上。

  當旅客把託運行李交付到行李傳送帶後,行李會先通過與傳送帶連為一體的安全檢查(X-RAY)機器。傳送帶上一般設點分布著數個行李分揀儀器,行李通過安全檢查後會隨著傳送帶完成自動電子分揀。實現自動分揀的秘密就在於條形碼。分揀系統將行李條碼信息和報文信息進行逐一比較,然後再與航班分配表中的航班進行逐一比較,屬於不同航班的行李會自動歸類。

  行李分揀的過程是在悶熱、碩大的地庫進行的。在行李自動分揀口,裝卸工作人員會將傳送帶上的行李放到不同類別的貨櫃內。貨櫃全部裝滿後,由行李拖車送到飛機的行李艙外,通過裝卸工人手動裝機。

  飛機到達目的地後,託運行李送到傳送帶的流程與出港流程相仿。裝卸人員先卸下貨櫃,再根據行李貨櫃的不同標籤分類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需要經過中轉的行李要儘快送往中轉航班;對於已經到達目的地的行李,拖車會將行李拉到行李轉盤口,再由裝卸工人卸下行李並放到機場進港行李大廳的傳送帶上。

  Q 二問 失蹤的行李箱去了哪裡?

  如果不湊巧,左等右等傳送帶上也不見自己的行李,你的行李可能正在進行另一段旅程。

  據民航人士總結,導致行李箱失蹤的不確定因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裝卸人員操作不當錯裝行李,也有可能是行李託運或中轉環節中,工作人員在為行李拴掛牌時出現錯誤而轉入其他航班。另外,因航班載量問題導致行李被臨時落下、因裝卸問題導致行李沒有裝上當班航班而通過後續航班送到目的地的情況也是存在的。此外,當乘客值機後改籤或者重新購票後,託運行李需要被重新裝卸,這也提高了其被錯卸或漏卸的概率。當然,也有人為因素,比如在乘客自己提取行李的環節,有人故意或錯拿了別人的行李,還有搬運工偷拿行李的情況也曾有發生。

  「錯拿、遺失和遺漏等情況,最後行李重新交到旅客手中的能達到90%以上。相比其他運輸服務,航空公司的旅客行李丟失、損壞和遺漏等問題是最少的。」民航專家王疆民說。

  記者採訪獲悉,航空公司一般會在行李轉盤處安排工作人員巡視,同時還會安排專人進行行李查驗。不過,在行李提取處出口,機場工作人員對登機牌及行李條形碼的核查並不嚴,也導致了部分行李錯拿或被偷走。

  那些無人認領的行李一般會受到什麼待遇?楊芳說,航空公司或地面服務的授權代理人對於超過一定時限無人認領的行李有嚴格的處理規定。不允許機場行李查詢人員隨意打開或處理,如果確實因對方航站的要求,需要打開核對行李內物的,要有行李查詢處領導、工作人員和海關(國際或地區航線)或機場公安人員在場的情況下才能開包檢查,這樣的行李開包後要求在場人員籤字,同時進行行李鉛封后才能繼續運輸。

  國內航班的行李超過三個月無人認領,按照規定要交由上一級的管理機關處理,處理時要有單位的黨委或紀檢委人員監督。行李確定無人領取或無法找到主人,屬於國際或地區航線且行李還未清關(通過海關檢查)的,要存放在海關監管的庫房內登記在冊,超過三個月的行李在海關監管下處理或直接由海關處理。但有的國外機場會把長期無人領取的行李送到專門店鋪拍賣,我國各地機場管理這類行李比較嚴格,尚不允許這樣做。

  Q三問 哪個環節最易致行李破損?

  「行李損壞不能說在哪個環節容易破損,而是要看機場的運輸條件、管理情況和飛行情況。」王疆民說。

  楊芳介紹,比如飛機起飛降落時,由於重力的作用可能導致行李相互間受到擠壓發生破損;飛機在空中遇到氣流顛簸,也會造成行李損壞;有可能因為您的行李箱沒有鎖好或內裝物品過多,或行李箱質量存在問題出現破損;也有可能行李在傳送帶上運轉時,受傳送帶機械故障影響發生破損;還有部分行李破損,是因為在始發站、經停站或目的站搬運時,裝卸人員野蠻裝卸造成的。

  根據民航業內統計,行李運輸事故不可控因素佔30%,包括行李傳送帶機械原因造成的行李損壞、行李分揀系統對行李標籤識別率問題影響行李過檢流暢性,也包括海關檢查和衛生防疫檢查、安全特檢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在這個過程中行李運輸難保百分之百完好。然而,在可操控的行李運輸流程中,造成事故的人為因素佔70%,包括收運行李的工作人員沒有與旅客共同核對託運行李的完好程度,工作人員沒有詢問或提醒旅客不應託運易碎、貴重及其他需要個人攜帶和保管的物品。

  「跟行李箱出現破損相比,行李箱內物品更易從源頭上保持完好。」楊芳說。不少乘客會質疑,在值機櫃檯行李交付做安檢時,如果行李內裝有易碎物品或電腦等貴重物品,工作人員就看不到嗎,為何不能提個醒?事實上,櫃檯人員真的沒法看到。「因為航空公司沒有檢查乘客行李箱的權力,行李傳送過安檢機器時,進行檢查的安全檢查機關,與航空承運人分屬兩個單位。」

  一份國際航空電訊集團的行李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歐洲航企遺失或損壞的行李數達到大約每千名乘客9個,美國國內航班該項數據約為每千名旅客3.22個,而亞洲的數據僅為1.96個,處於領先水平。該報告稱,歐洲機場的行李傳送項目非常多,運行複雜性增加,航企要與不同工種的地勤人員合作,而且行李需要在不同航企間轉移,導致了更多失誤。

  Q四問 野蠻裝卸為何難以杜絕?

  乘客最不能忍受的恐怕是野蠻裝卸。事實上,實拍機場裝卸工野蠻裝卸的視頻早已屢見不鮮,視頻中的裝卸工人隨手將行李箱扔上傳送帶,甚至兩三個箱子並作一次扔。也有乘客吐槽,每次在提取行李處看到有的行李東倒西歪,有的旋轉翻身,有的落到傳送帶上發出一聲悶響,著實令人心驚膽戰。

  無奈的現實是,即使是用上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分揀系統,在地庫的很多關鍵節點上,依然需要依靠人力作業。此外,行李分揀系統在最後一道工序——裝機和卸貨時還需要工作人員鑽進行李艙作業,像B737機型,行李艙僅高1米,需要蹲著作業。目前全球還沒有開發出可以完全替代人工的機械手或機器人。

  「野蠻裝卸的情況確實存在,但我相信是個例。」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由於裝卸不當造成的損失,法律上規定由航空公司承擔,因此航空公司對於自己的裝卸人員會進行嚴格培訓,「我們會在旅客辦理登機和行李託運手續時提醒旅客,進行行李標識,有易碎易損壞行李標識的會提醒運輸人員輕拿輕放;看到單件超過30公斤的託運行李識別,會提醒搬運人員操作時注意方法和姿勢」。不過,由於航空公司不是每個機場都能派直屬員工搬運裝卸,部分機場會使用當地機場的裝卸人員,航空公司對這種情況其實很難把控。

  「我國民航業在快速發展的階段,長期以來對於安全和航班正點問題抓得比較緊,但是對於行李運輸的管理卻不盡如人意。」楊芳透露,目前機場的搬運行李人員絕大多數是派遣制合同工,由於工作枯燥、流動性大,年輕人不願意做,不少裝卸工人是機場周邊村莊的農民,裝卸只是他們的一份臨時性工作,他們以搬運的行李件數計取酬勞,勞動強度甚至超過田間耕作,一天裝卸行李成百上千件,彎腰上千次,工作環境嘈雜且不安全。她透露,某航空公司因為苦於招不到行李搬運工,為保證重大活動正常運行,不得不發動武警人員、查詢工作人員搬運行李。「在諸多問題下,要求搬運工對行李輕拿輕放幾乎是不可能的,給機場搬運工開出更多工資也是不現實的。」

  招工難、人員素質不高成為裝卸工的普遍問題。記者在58同城上看到,北京某人力資源機構為首都機場代招搬運工,要求初中以上學歷且能識別基本英文字母,沒有恐高及身體功能性疾病。招聘開出的條件是轉正後月薪3000到5000元且包吃包住,年齡為25到40歲,工作滿一年後可享受每年5天帶薪年假。

  Q五問 行李事故如何賠償?

  律師郝俊波介紹,民航法規定,旅客的託運行李出現損壞或丟失,由航空公司承擔賠償,即便是機場裝卸人員及機器造成的損壞,也由航空公司向乘客支付賠償金。

  記者採訪獲悉,對於行李箱的破損,航空承運人一般都會準備的補救方法包括:提前準備不同型號的新箱隨時供旅客挑選置換;根據旅客提供的發票,按照箱子使用年限折舊後賠償現金;與旅客共同協商購買新箱的價格後,旅客持購買新箱的發票與承運人聯繫辦理賠償手續;按照破損空箱的重量稱重後按斤賠償;如果能當場協商並同意賠償額,工作人員會立即辦理賠付現金手續。行李箱損壞的賠償金額,國內以行李箱自身重量每公斤人民幣100元為上限,國際運輸的賠償金額以行李箱自身重量每公斤20美元或其等值貨幣為上限。

  據張武安介紹,國內航企對於國內運輸行李損壞或丟失的賠償金額,主要是根據《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規定》第三條:對旅客託運的行李和對運輸的貨物賠償責任限額,為每公斤人民幣100元,如行李的價值每公斤低於100元時,按實際價值賠償,已收逾重行李費退還。「國內航企賠償標準基本都遵守上述法規,並不是自行規定的霸王條款。」

  另外,按照民航局的規定,非託運行李僅指零星小件物品,這部分物品屬於旅客個人保管,如果發生運輸事故,旅客也應承擔相應的保管責任,因此國內航線上,承運人最多只能賠償3000元人民幣。

  國際運輸方面,對於行李的破損,航企一般依據1999年《蒙特婁公約》規定的「國際運輸」賠償,每公斤賠償約30美元,賠償責任限額不超過每名旅客1131SDR或等值貨幣(約1550美元)。SDR是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的特別提款權,每SDR的價值約為1.37美元,其兌換率可上下浮動。

  Q六問 航企如何找回失蹤行李?

  民航人士提醒,如果出現行李延誤、破損、丟失、內物丟失等情況,乘客應立刻持機票(電子客票)、登機牌、行李牌和身份證件到機場行李查詢處申報,協同工作人員一同填寫《行李運輸事故記錄單》。一些機場在行李傳送帶周圍及行李大廳出口等重要位置安裝了監控設備,如發生行李錯提的情況,航空公司將啟動相應的預案進行查找。

  航空公司是如何幫乘客找回行李的呢?張武安說,對於未與旅客同機到達、下落不明的行李,公司工作人員會查驗旅客的登機牌和行李識別聯,向旅客了解行李的形狀、顏色和類型等特徵。了解情況後,先查看行李到達大廳與行李轉盤周圍有無遺留行李,同時通知裝卸員檢查有無多餘行李,有無漏卸行李,通知外場裝卸員沿到達行李的運輸路線查找,檢查貨艙有無漏卸行李,有無誤將行李當作貨物卸至貨運部門。查詢員還會用電話聯繫始發航站、經停航站查找行李。

  春秋航空規定,工作人員填寫《行李運輸事故記錄單》後,會確定是否預付臨時生活用品補償費。臨時生活用品補償費是僅對旅客行李延誤可預計的內容,比如盥洗用具的購買,或一身簡單內衣購買的補償,國內航班通常該項補償費在100元以內,國際航線行李延誤的賠償金為250元人民幣。5日之內,航企會每日向旅客報告查詢進展;5日至21日,收到新信息時,查詢員會聯繫旅客;行李找到後,查詢員會及時通知旅客,並安排車輛或快遞將行李送達旅客。

  根據民航法規,若超過21天查詢期仍然沒有結果,航空公司查詢員會通知旅客案件已超過查詢期,可按《不正常行李賠付操作程序》進行理賠。

  Q七問 乘客應如何保護行李?

  楊芳提醒,根據相關規定,承運人承運的行李,按照運輸責任分為託運行李、自理行李和隨身攜帶物品。重要文件和資料、外交信袋、證券、貨幣、匯票、貴重物品、易碎易腐物品,以及其他需要專人照管的物品,不得夾入行李內託運。承運人對託運行李內夾帶上述物品的遺失或損壞按一般託運行李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如果乘客沒有對託運的貴重物品做價值聲明或買商業保險,航空公司可以以每公斤100元為賠償標準。」

  東航相關負責人建議旅客不要把貴重物品夾帶在託運行李中託運,對於行李價值較高的,建議辦理行李價值聲明,上限為國內8000元人民幣,國際2500美金。

  做價值聲明,乘客需支付「聲明價值附加費」,這個費用國內航班按照旅客所聲明價值的千分之零點五收取,也就是說,聲明8000元的行李價值,需要交4元錢,萬一遺失、損壞,航空公司就會按消費者所聲明的價值賠償。不過,目前國內乘客還沒有養成辦理行李價值聲明的習慣。

  上述東航負責人表示,除了價值聲明和購買商業保險外,建議旅客在託運行李時套上行李套袋,這樣可有效減少裝箱過程中行李與行李的摩擦所產生的磨損及碰傷;同時建議旅客的託運行李內物重量不要超過行李箱的物理承重範圍,以免箱體自身發生損壞;在託運行李時要掛好鎖扣及行李牌,以防行李在運送過程中發生箱體鬆開或行李遺失等情況。

  據了解,旅客在託運行李時,值機員會查看行李包裝是否完好、有無破損、是否有掛鎖扣等。如有破損,工作人員會要求旅客籤署行李免責書。因為據相關規定,託運行李箱必須包裝完善、鎖扣完好、綑紮牢固,能承受一定的壓力,能夠在正常的操作條件下安全裝卸和運輸,否則,航空公司可以拒絕收運。其中明確規定:旅行箱、旅行袋和手提包等必須加鎖。楊芳建議,航空公司、民航主管部門及媒體應該對相關規定加強宣傳,讓旅客了解託運行李的義務。

  Q八問 賠償標準何時與時俱進?

  儘管國內航班現行的行李事故賠償有確實的法律依據,但許多乘客及法律界人士均認為現行賠償標準相對滯後,在實踐中已不適用,尤其是每公斤100元的賠償標準應該適度提高。

  為什麼國際慣例上行李要按照公斤賠償?據民航界人士介紹,航空承運人為旅客辦理行李託運時,不以行李內裝物品的品牌和價值為收運標準,而是按照艙位等級應該享受的免費公斤重量收運。因此,賠償時承運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會按照重量給予旅客賠償。另外,根據《民航法》的規定,承運人只對旅客行李損失的部分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旅客出示的憑證能夠證明損失的程度達到或超過了最高限額的標準,承運人才會按照最高限額賠償。

  郝俊波說,《民航法》中最新修改的行李損失賠償限額標準來自於2006年3月28日公布實施的《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規定》中的相關規定:對每名旅客人身損傷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40萬元;對每名旅客隨身攜帶物品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3000元;對旅客託運的行李和對運輸的貨物的賠償責任限額,為每公斤人民幣100元。這個行業內統一執行的標準,是由國務院根據行業發展以及國內收入和消費的經濟整體狀況確定和頒布的。「但該限額條款沿用至今有必要再次進行調整和修改,例如在空難中乘客人身死亡的賠償早已突破40萬元。」

  郝俊波說,由於行李損壞和丟失的影響力不及空難,同時行李破損追責不易、取證困難,並且大多數人在遭遇到行李箱破損後也忍氣吞聲,以至於法律法規中的執行標準沒有更新。他認為,當前相關法律中的免責條款等對乘客不利,甚至有「霸王條款」的嫌疑。民航法律相關條款對於航空公司和機場過於偏重,一定程度上縱容了機場疏於管理、出現野蠻裝卸的情況。

  目前,航空運輸事故的行李賠償,一般屬於違約案件,因為不同於人身傷亡案件,所以在精神損害賠償上,很難得到法庭的支持。也有法律界人士質疑,如果一個考生丟失了數本寫滿筆記的複習材料,一個乘客千辛萬苦從偏遠地區帶來的價格不高但來之不易的特產丟失,這些情況的精神損失難道不該索賠嗎?

相關焦點

  • 消費者投訴天津航空:錯運行李1公斤賠100元合理嗎?
    2017年4月29日,廣東省梅州市消費者王女士夫婦及其朋友一行6人,乘坐天津航空公司執飛的廣東梅縣至天津的班機(經停鄭州)。當晚8時多,眾人到達天津機場後,王女士卻沒等到自己和丈夫兩人的行李箱,經向行李問詢處查問後方才得知:因為起始站工作人員的失誤,導致其行李箱託運卡被錯打上到鄭州的乘客的名字,而行李箱已在經停站下機。
  • 託運行李破損,航空公司該不該賠?
    辦理託運過程中張某籤署了免除責任聲明單,免除責任聲明單在「易碎品或包裝不符合要求」一欄做了勾選,並載明「航空公司在承運旅客行李時,對上述原因造成的行李損失,不承擔運輸賠償責任」。張某抵達海口美蘭機場後,提取行李時發現紙箱中1瓶金門高粱酒破損,酒全部漏完,造成同一行李中1件黃色T恤衫被牛仔褲染色,其餘3瓶高粱酒外包裝被浸溼,沒有破損。
  • 填寫投訴信息只能用英文 芬蘭航空公司被訴刁難中國乘客
    芬蘭航空中國官網要求消費者用英文在線填寫投訴信息。劉文新/攝筆者搭乘芬蘭航空公司(以下簡稱芬航)的飛機,從英國返回中國重慶的時候,行李延誤。各公司標準不一筆者了解到,行李出現延誤,各航空公司的賠償標準並不統一,可謂五花八門。法國航空公司通常一次性賠100歐元,挪威航空公司賠40歐元,達美航空公司的規定是:行李延誤後前5天內每日賠償50美元,合理的費用賠償在原則上沒有總額限制。韓亞航空公司會在查核過程中,給予旅客每日20美元的補償。
  • 霸王條款,行李託運損壞是「正常」?東方航空屢遭投訴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由新浪財經聯合黑貓投訴、微博航空共同推出的航空公司評選活動「金鳳獎」正火熱進行中,旨在為消費者評選出為旅客提供全方位、專業、安全服務的航空公司。圖片來源:黑貓投訴霸王條款退款難 手續費過高在消費者對東航的投訴中,票務問題成為困擾消費者的頭等大事,「退票難」、「霸王條款」等投訴關鍵詞屢見不鮮。網友「不知火花」投訴稱其因天氣原因造成去程航班取消,申請返程全額退票遭拒。
  • 獅航機票1176元 6公斤行李收1444元!消費者投訴飛豬告知不到位
    原標題:獅航機票1176元 6公斤行李收1444元!消費者投訴飛豬告知不到位他吐槽獅航行李託運價格太貴,並投訴「飛豬」告知不到位,是事情發生的主要原因。  隨後記者致電飛豬,在智能服務的留言中獲知,行李額可在購票之後於手機APP內查看,但託運價格信息則要問航空公司或者機場官方。
  • 託運行李破損誰來擔責?免責聲明,能當航空公司 「擋箭牌 」?
    事後,張先生找航空公司索賠,航空公司卻以籤了「免責條款」為由拒絕賠償。為此,張先生通過民航總局電話投訴,民航總局介入調查協調後,他們依然拒絕賠償。無奈之下,近日張先生將航空公司告上法庭。爭議 免責聲明 能讓航空公司免責嗎?
  • 日本各航空公司將統一國內航線隨身行李尺寸
    日本國內各航空公司將於12月起統一日本國內航線隨身行李尺寸。此前,各航空公司的規定各有不同,統一後將按照現行可帶入客艙的最大尺寸執行。另一方面,無法帶入客艙的行李則要求託運。這一規定將嚴格執行。26日上午,各航空公司的空中乘務員在日本東京羽田國際機場(Tokyo Haneda International Airport)派發寫有隨身行李尺寸的扇子,呼籲旅客理解和協助,將大件行李託運。
  • 部分航空公司取消行李免費託運服務
    部分航空公司調整行李託運政策春秋航空針對國內航線最基礎的「會員專享座」,一直沒有實施行李免費託運。針對國際及地區航線,每人可免費託運10公斤行李。不過,記者日前從春秋航空了解到,從今年10月27日起,春秋航空將取消這部分航線的行李免費託運。
  • 國航等8家航空公司 率先開展國內中轉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試點
    今天上午,民航局運輸司副巡視員靳軍號透露,近日民航局下發了《關於開展國內中轉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試點的通知》,擬在國航等8家航空公司,上海浦東機場等29家機場開展國內中轉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試點。該項工作目的是提升旅客在國內中轉便捷性,提高中轉旅客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
  • 國內中轉旅客跨航空公司行李直掛工作引關注
    不過,這幾年,張先生發現,不僅能辦理通程登機牌了,託運行李更是直掛到了廣州。通程航班,一「通」全程。近日,民航局下發了《關於開展國內中轉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掛服務試點的通知》,擬在國航等8家航空公司和上海浦東機場等29座機場開展國內中轉旅客跨航空公司行李直掛服務試點。消息即出,立刻成為輿論焦點。
  • 手提行李規定不統一 澳航空公司惹惱乘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新快網」7月31日報導,由於澳大利亞的各個航空公司針對手提行李的規定不同,乘客可能面臨嚴格的檢查,如果超出規定重量則需要支付額外費用。近日墨爾本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的女士就因為行李超重,被額外罰款82.5澳元(約合人民幣453元),這令她十分驚訝。
  • 航空託運行李丟失1公斤只賠100元?
    5月17日,廣州日報報導了一名市民乘坐飛機時,託運的行李被損壞但是卻遭遇到索賠難的問題。不少乘客反映,在搭乘飛機時出現託運行李損壞或者丟失,因一紙「免責協議」不獲賠償,或者丟失物品每公斤按100元賠償。航空乘客往往不了解的是,根據相關規定,乘客可以辦理行李的「聲明價值」,來規避在行李託運過程中造成的損失。
  • 拿什麼保護你我的託運行李 八問託運行李事故
    這讓託運行李之殤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民航局最新發布的4月航空運輸消費者投訴情況通報顯示,消費者對國內航空公司的130件投訴中,行李問題佔10.77%。  拿什麼保護你,我的行李箱?京華時報特別策劃將揭開行李事故背後的因由和維權路徑。  Q一問 行李託運後經歷哪些流程?
  • 飛常準APP:2019年全球機場&航空公司準點率報告
    飛常準APP發布《2019年全球機場&航空公司準點率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達480.23萬架次,出港準點率為75.57%,在全球出港準點率排行中佔據第5位,起飛平均延誤時長28.11分鐘,準點率水平高於歐美國家。
  • 乘客飛機託運行李被汙染 損失兩千航空公司賠兩百
    乘客飛機託運行李被汙染 損失兩千航空公司賠兩百 2015-05-23 10:36:15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濤 2015年05月23日 10:36 來源:廣州日報
  • 從旅客投訴談如何提升民航行李運輸服務質量
    近期收到一起旅客投訴航空公司、機場處理旅客託運行李不當的投訴事件。在處理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及時的信息傳遞和良好的服務意識是做好民航行李運輸服務質量提升的關鍵。  一、典型案例  某日,旅客在某機場辦理託運行李時,行李中夾帶鋰電池(危險品),而旅客對此不知情。
  • 託運行李 航空公司都有啥規定?
    ,而7姐弟大大小小10多件超額和超重的行李面臨著巨額費用。行李超重是很多「空中飛人」常遇到的狀況,如何防患於未然,記者查詢和整理各大國際、國內航空公司官網的相關信息,來為大家支招。免費託運單件行李,經濟艙一般不能超過23公斤Q:航空公司對免費行李分為哪幾種類型?
  • 加拿大航空公司關於託運行李的新規定
    摘要: 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作為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在不久之前對國際航班託運行李上出臺了新的規定和政策。
  • 2018國內各大航空公司隨身攜帶行李、託運行李規定匯總
    旅行度假、商旅出差 每次出行,行李問題總是花費不少心力。 你可能多次在出行前心裡默念這些疑問:
  • 航空公司行李規定更嚴格 坐飛機超重宰你沒商量
    出發前請先確認你的行李是否超重,因為過重的行李可能會使你的荷包有所損失。2007年2月開始,幾家航空公司正式實施更嚴格的行李規定:Spirit Airlines將託運行李的件數從2件減為1件,因此目前搭乘該航空公司時,第一件行李若在50磅以下仍然免費,第二件行李則需支付10元費用,乘客若要託運第三件行李時則需注意了,該公司將額外收取高達100元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