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號:胖吃大吃(每加一個關注,我都像見證了奇蹟)
粽子這種應節食品,就像智慧型手機
發展至今,技術上早已進入成熟期
市場上,凡在工商信息大類屬於餐飲,都投身這一領域
各大老字號酒樓推出的3、40元一個的粽子像華為P系、蘋果非SE機型
拼的是「(日常用不上,主要給別人看的)最新科技」
粽子餡料有:鮑魚、瑤柱、佛跳牆…
而競爭最激烈的永遠是10元價位的粽型
這兩年最紅的品牌
艾格吃飽了、李子柒、日食記
要做這三家粽子的測評
胖崽只有恐懼
它們就像價格在1999-2999元區間的
vivo S系,華為nova系、OPPO Reno系、小米紅米系
本質上每一代機型,都是流量實力兼具的代言人之間的比拼
網紅粽子 測評
包 裝
從包裝上看
艾格吃飽了跟日食記應該對自己的產品味道很有自信
風格是只能自用不可送禮的簡易
李子柒的包裝豪華得感覺不是讓我吃粽子
是要給我過端午
粽 葉
三家店的粽葉在整個粽子中的地位
相當於包子底部墊的那層紙
主要出於安全衛生的考慮
粽葉對味道所起的作用
是出軌被發現的對象說分手時的那一句「對不起」
毫無意義
糯 米
本來以為艾格、李子柒、日食記糯米與糯米之間的差距
應該是東北大米與泰國香米這樣可以一口吃出的不同
結果要吃出不同牌子之間口感的差距
難度等於辨認出米飯來自東北哪個產區
——吃在嘴裡都不是很黏,也不是很糯
而要吃出它們之間味道的差距
難度等於吃出煮出米飯的電飯煲是九陽、蘇泊爾還是美的
——單吃糯米的部分幾乎等於沒有味道,細品有點鹹味
味 道 & 餡 料
除了最傳統的蛋黃肉
三家店都推出了各種獨一無二的口味
還以為終於要認真比拼續航能力、拍照水平…
結果吃了14個粽子後
——這只是顏色的比拼
感覺上差別很大,但本質上又好像沒有什麼差
甜味的餡料記住了不甜
鹹味的餡料記住了油
1、李子柒
79.9元,100克7個
01、甜味
茉莉綠豆沙
聞起來是鹹粽子
餡料吃起來是稀釋花香的康師傅茉莉清茶
綠豆沙從顏色看出有
桂花紫米香芋
明明是創新
味道卻很古早
很像小時候低於3元的香芋雪糕/香芋奶茶
桂花在想像中有
02、鹹味
雙蛋黃肉粽
蛋黃不鹹也不香
就當補充營養了
梅乾菜肉
沒有吃出梅乾菜
但吃出了原生態
豬皮的毛不僅根根分明還有點硬
調味是鹹
秘制叉燒
現在是不是找不出調味特別之處就叫「秘制」
叉燒比肉粽中的肉瘦
橘皮牛肉
橘皮加熱後的苦
牛肉乾的柴
無味的糯米
…
即使它們是真心相愛
我都要逼它們分開
玉米香菇臘腸
餡料有一點辣
玉米是完全失去水分的玉米幹
吃完一塊臘腸,可以獲得一嘴油
2、日食記
64.8元,140克6個
雙蛋黃肉
糯米跟幾乎全肥的豬肉呈現出的偏白色
讓我差點把醬油拿出來
…
鹹味跟腊味克製得讓我稍微理解了做菜節目說的「少許」是什麼概念
…
蛋黃在鹹度跟香氣上完全沒有做好準備成為鹹蛋黃
紫米紫薯
是吃的甜粽子中甜度最高的一款
超市紫薯糕點的平凡味道
…
可能怕糯米太好消化
居然加了更有嚼勁的血糯米
腐乳肉
顏色不太適合過節
腐乳蔓延得比較開
糯米難得的有味道
3、艾格吃飽了
58.5元,100克6個
熔巖巧克力粽
這個顏色搭配這麼實在的體型
吃著的我比粽子有個性
餡料是巧克力粉衝過量水的味道跟甜度
新會陳皮豆沙粽
「甘味」非常突出的陳皮,跟糯米的結合
趁著離婚冷靜期還未實施,趕緊搶號吧
蛋黃豬肉粽
最接近「隨便路邊早餐攤買的粽子」的出品
豬肉跟蛋黃的調味都很淡
吃個應節
山筍藤椒豬肉粽
呈現出的感覺是:
隨便加點食材就覺得自己很顛覆
完全不管合不合適
…
餡料有一點藤椒味
竹筍跟糯米疏離得像隨機分配的合租房室友
總 結
這些平均10元一個的粽子,經(也不那麼)詳細對比
發現根據代言人比根據粽子質量高低選擇買哪一家容易多了
買了也能吃完
但不會想買第2次
還不如路邊早餐攤隨便買一個吃
硬要選:艾格吃飽了稍微好一些
星巴克粽子測評:問天問地,究竟誰會對星巴克的粽子感興趣
味道:
艾格吃飽了:3.2星
日食記:3星
李子柒:3星
價格(以出品計):
艾格吃飽了:2.9星
日食記:2.8星
李子柒:2.8星
滿分5星,合格3.5星,優秀4星,值得專門去4.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