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能當尺子」,只用眼睛看就能將汽車模具的「疑難雜症」一併解決——這是給大工匠金勝寧的評價。可當記者第一眼見到這位「火眼金睛」的工匠時,卻被他帶著的厚厚眼鏡片鬧蒙了,難道這副眼鏡含有什麼高科技?當記者走進車間,了解到金勝寧背後的故事時,才明白,這位「火眼金睛」是如何煉成的。
1 「我小時候的『玩具』就是真飛機」
1977年,金勝寧出生在哈飛家屬大院裡,父親是哈飛集團的地勤,工作是飛機維修保護,大院裡的叔叔伯父們也都是技術工人。
「在我記事的時候,父親就帶著我上班,我的『玩具』就是真飛機!我每天看著父親和同事們把飛機發動機拆下來,維護、保養,然後再重新組裝,那些配件經過維修都閃閃發著光,那種感覺真是太神奇了。那時候起我就想長大後也要當一名技術工人。」金勝寧說,那個時代,父一輩的工匠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活幹不好,丟不起人」,而這句話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
父親是地勤,哥哥也成為數控加工工人,金勝寧想著也要跟著父兄的腳步。但是這一想法卻被父親多次「澆滅」。「你成績好,必須考大學!」父親再也不帶金勝寧到維修工作間了,可修飛機、拆零件的畫面卻總在他的腦海裡浮現……
就在金勝寧初中考高中的時候,父親生病住院了,家裡經濟條件變得緊張,在面臨升學選擇時他選擇了技校,而不是重點高中。「當時父親很失望,我在病床前告訴他,我一定會努力成為優秀的技工,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不給家裡丟人!」而父親回復他的只是一句話,「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技術。」
2 為練「神眼」近視度數瘋長400度
1996年,金勝寧從技校畢業,成為原哈飛汽車公司的一名模具鉗工。在設備維修的崗位上,為了練就和師傅一樣「眼睛可以做尺子」的過硬本領,金勝寧常常盯著一處修理型面10分鐘,在練習砂輪打磨技術時,時常累得連筷子都握不住。近距離過度用眼,讓金勝寧的近視瘋長到了400度。
4個月後,金勝寧已經能夠獨立操作,這是其他人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才能達到的水平。而就在金勝寧「自我滿足」的時候,現實卻給了他一擊。
1999年,哈飛汽車與義大利某知名汽車設計公司合作,聯合開發中意車。金勝寧配合義大利技師調試模具,義大利的模具代表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設計水平和世界一流的製造加工能力。一次,義大利技師沒來車間,生產中出現了故障,金勝寧想去修理,可在場的技師沒一個同意的。「這個是義大利技術,你能行嗎?整砸了可耽誤事!」技師們的不信任讓金勝寧漲紅了臉,從那一刻起,他知道自己還差得太遠了!
金勝寧在義大利專家在華的幾個月裡緊跟新車模具試衝,認真觀察,有不解的問題就虛心請教。一開始,義大利專家沒有時間「搭理」他,可金勝寧堅持學習,永遠發問的精神打動了專家,專家通過翻譯將「秘籍」傳授給了金勝寧。
中意汽車的模具設計獨特,結構精巧,試衝過程中常出現尾燈盒報廢的現象。金勝寧對零件上出現裂紋的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經過艱苦的嘗試,終於解決了這個連義大利專家都無計可施的技術難題。
此後,金勝寧全面接手了85套進口模具的調試維修工作,再也沒有人對他的技術產生懷疑,義大利技師也將模具交給了金勝寧,得以提前回國。
3 「堅持夢想是給自己一生最好的禮物」
2007年,汽車產業進入低谷,許多人選擇去外面掙外快甚至跳槽。而此時聲名在外的金勝寧也成為了很多汽車企業「挖角」的熱門人選。可金勝寧卻拒絕了一次又一次的高薪聘請,在車間裡安靜地練習基本功,練他的「火眼金睛」。
「說句實話,『獵頭』出的高薪我也心動。可是,公司教會我技能,給了我實現夢想的舞臺,我要為企業多做貢獻,作為一個男子漢,咱要講義氣。」金勝寧沒受「跳槽潮」的影響,還在兩屆哈市技術運動會上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並晉升為高級技師。
2009年,汽車市場開始供不應求。隨著產量的增加,由於前兩年模具鉗工大量流失,繁重的模具維修工作都壓在了金勝寧的身上,金勝寧憑藉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高超的技術挑起了重擔,對許多模具進行了技術改造,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
近年來,金勝寧修理維護模具工裝800餘套,年完成工時6000餘小時。工作中他勇於創新,每年進行技術攻關30餘項,提合理化建議20餘條,累計為公司節約資金數百萬元。
「我的愛好和夢想就是技術維修,成為一名優秀的技工是家庭的傳統,更是我畢生追求的目標。堅持夢想,就是對自己一生最好的禮物。」金勝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