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語文病句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則

2020-12-13 中考網


  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則

  方法:增、刪、調、換

  對於成分殘缺的句子,通過壓縮,找出所缺部分,可採用「增補」的方法修改,即增添字詞,補上殘缺;對重複累贅、不合邏輯的句子,可用「刪」的方法,即刪去多餘的字、詞、句;對語序不當的句子,可用「調」的方法,即將不合習慣的語序調整為得當的語序;對於搭配不當,不合習慣的句子,可用「換」的方法,即更換用得不當的字詞、搭配不順的成份。

  原則:保留願意、儘量少改

  改通順、改正確,不作語言潤色,可增(增加字詞)、刪(刪去多餘的字詞)、調(調整字詞順序)、換(更換字詞),但要保留原意基本不變,要儘量少改。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16年中考語文病句修改真題備考及答案一
    中考語文試卷分類彙編(一)病句修改   【2014內蒙古呼和浩特】   4.下列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如果不能掌握科學的方法,就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結果。   B.人們在這山水中返璞歸真,全無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氣。
  • 初中語文:修改病句和判斷病句的15個實用方法,掌握,考試不扣分
    初中語文:修改病句和判斷病句的15個實用方法,掌握,考試不扣分!一位在教育崗位執教一生的退休老教師說到初中學習重點「初一重英語,初二重數學,語文貫三年」。其中初一需要重點學習英語,初中重點學習是數學科目,而語文科目則需要同學們在三年期間都要放在重點學習之列。這也足以看出語文的重要性。初中語文的學習的確是同學們難以掌握的一門課程,很多同學和家長都認為語文是屬於我們母語的科目,學好語文那還不是十分簡單的事情嗎?語文的確是我們接觸最早學習時間花費最多的科目,但是語文又有幾位同學能夠拿下滿分的考試成績。
  • 初中語文修改病句練習(及答案)24題,掌握後,不懼中考改病句題!
    修改病句是初中語文科目的重要內容,如果學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他們就可以在造句、寫文章時避免或少出錯誤。從小學開始,修改病句就是考試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考點,作為一個基礎題型,修改病句長期以來都是讓很多同學頭痛的一個部分,小學的考試還好,初中的各種修改病句題,錯誤的地方千奇百怪,也是讓很多同學倍感頭痛。我們一般認為,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其他一切則會迎刃而解。 而這些並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問題是, 愛迪生曾經說過,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 中考語文複習資料:中考語文總複習修改病句
    總複習筆記 一部分 語文知識與運用 (三)修改病句 ? 《考試說明》要求: 4.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能識別並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詞語贅餘 ? 2.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辨析(相關知識的講解見《新支點》P8) A.語感法 B.緊縮法 C.分解法 D.聚焦法 (2)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刪、調、換,即增加字詞、刪去多餘字詞、調整字詞順序、更換字詞。
  • 2017年中考語文複習辨析或修改病句例題匯總
    2017年中考語文複習辨析或修改病句例題匯總   摘要:2017年中考即將臨近,為了讓大家更好的複習,中考網整理了中考語文辨析或修改病句的往年中考實例,各校預測和中考押題、供大家參考,下面我們來看看中考語文辨析或修改病句例題匯總,做好最後的衝刺。
  • 2020中考語文:修改病句答題技巧+20道典型例題,掌握考試沒問題
    2020中考語文:修改病句答題技巧+20道典型例題,掌握考試沒問題從小學開始修改病句就是語文大小考試的常客,尤其升入初中後,修改病句的題目也越來越難,小學的修改病句題,通常是給出一一句話,讓其找出錯誤的地方並修改,可初中修改病句一般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 2016中考語文積累與運用複習:專題3句子之病句的判斷與修改
    專題三 句子   第一節 病句的判斷與修改   考點檢索:   1.判斷句子的正確與錯誤。   2.判斷病句修改的正確與錯誤。   3.查找病句病因,在不改變句意的基礎上修改病句。   4.修改有語病的文段。
  • 語文病句重難點突破:常見搭配不當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
    語文病句重難點突破:常見語序不當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語文病句重難點突破:常見成分殘缺或贅餘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之修辭手法賞析題型解題方法和答題技巧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考點積累一詞多義「以乃於」用法意義
  • 四、五、六年級語文考點,修改病句之一:修改方法
    語文考試千變萬化,相同的知識點可能會通過不同的句子考察。例如自四年級時就要學習的「修改病句」的考察就會持續到中考,只是難易程度有所不同。儘管小學階段修改病句的題型有十種左右,經常考察的不足七種,卻使很多學生在期末考試、小升初考試中損失慘重。有時,語文數學是有共同點的:懂得了解題原理,還做到常練習、多總結才能真正把握每一個考點。病句,顧名思義就是有「病」的句子。
  • 中考語文病句修改專題講解
    (一)、修改病句的原則   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變。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殘缺的成分要增補上   (2)、刪——重複多餘的詞語要刪除   (3)、調——語序不當的要調整   (4)、換——搭配不當的詞語要更換   (三)、病句的類型   1、搭配不當:是指一個句子的各個成分之間搭配不符合語言習慣。
  • 2016年中考語文病句修改真題及答案四
    中考語文試卷分類彙編(一)病句修改   【2014遼寧丹東】   3.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     )(2 分)   A.中國夢同世界人民的夢息息相通。   B.焦裕祿以改變蘭考縣貧困的面貌為己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2010年中考語文判斷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判斷病句的方法  (一)、緊縮法。常用的語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和補語)都去掉,緊縮出主幹,檢查主於是否存在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的語病;如果主幹沒問題,再檢查局部,看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的搭配有無問題,修飾語的內部是否存在語序問題。
  • 中考總複習:語文病句的識別及修改知識講解+考點梳理(附例題)
    中考總複習:語文病句的識別及修改知識講解+考點梳理(附例題)中考語文病句的識別及修改是必考知識點,要求學生能夠分辨解析、糾正句子的常見毛病。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能準確地判斷出病句的類型;二是要對對病句進行修正。病句識別題是中考試題中難度較大的一道題,要具備了較強的語感、熟悉病句的類型和特點以及的語法和邏輯知識這些能力,才能找到解答病句題的鑰匙。
  • 語文病句重難點突破:常見語序不當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
    常見的語序不當的病句有: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把定語錯放在狀語的位置;把狀語錯放在定語的位置上;多層定語語序不當;多層狀語語序不當等。以下就常見因語序不當出現的病句及其修改方法進行一一介紹。語文病句重難點突破:常見成分殘缺或贅餘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
  •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經典例題精解
    讀書破萬卷修改病句是對一句有語病的句子進行修改,使其不改變原意,句子更通順。修改病句是語文中的一個重要模塊。在這一考點上,題型一般只有兩種:一是辨析語病,二是修改病句。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語病種類的基礎上,明確語句的表達目的,抓住關鍵,不傷原意,儘量「多保留少改動」。
  • 中考語文重要知識點:修改病句
    中考語文重要知識點: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餘、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一)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常見的情況有: 1、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 例: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
  • 董卿直言:家有小學生,這份小學語文病句修改練習必須掌握,收藏
    董卿直言:家有小學生,這份小學語文病句修改練習必須掌握,收藏修改病句是小學語文科目不可忽視的重點內容,也是在小學階段考試比較常見和重要的一道題。小學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後,就可以在造句、寫文章時避免或少出錯誤,同時,也能及時發現並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現的病句,這將對其今後的寫作有很大幫助。病句修改是貫穿整個語文學習過程的一大類型,而且也是作為大型考試必考題型之一。其實,關於修改病句,考來考去,也就那麼幾個題型。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技巧,考試不丟分是很簡單的。
  • 改病句從娃娃抓起,小學語文病句常見類型及修改方法
    例如:「語文對我很感興趣。」「語文」和「我」的位置顛倒了,應改為「我對語文很感興趣。」 六、重複囉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詞語的意思重複了,顯得羅嗦累贅。 例如:「他興衝衝地跑進教室,興高採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遊的好消息。」
  • 2016年中考語文病句類型之病句類型及例句
    初中階段應掌握的病句類型   病句類型及例句:   作為並列關係出現,其實是包含關係:1,市教委要求,各學校學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學生自主選購,不得統一配備.   2,本欄目各地電視臺選送的歌舞曲藝,風情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等方面的節目,加以重新編排,組合和調色,進行再創作.
  • 2019中考病句修改方法技巧歸納學習
    中考病句修改方法技巧歸納學習 一、判斷病句的方法 (一)緊縮法。常用的語法分析方法。 二、修改病句的原則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動得要巧,儘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務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錯改錯。 (一)對症下藥,有針對性。簡單地說,就是什麼地方有毛病,就改什麼地方;是什麼樣的毛病,就用相應方法來改。所以對各種病句的類型一定要心中有數,針對造 病的原因進行修改。 (二)儘量保持句子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