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是每一位媽媽心中的大事,儘管家長非常關心自家孩子的身高增長問題,但還是有很多兒童目前連遺傳身高都沒達到,而且家長對此渾然不知,甚至盲目樂觀。
父母都高,孩子將來的身高一定高。
父母都矮,孩子也高不到哪兒去。
孩子現在長得挺快,長大就不長了。
男孩沒變聲,女孩沒來月經,還不算發育,用不著急著增高。
長高有早有晚,我家孩子應該是「晚長」的,過兩年還能躥一躥。
孩子要是長不高,實在不行的話,到時候給他打生長激素,總會長高的。
本期【醫身健康】,邀請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王雪梅副教授,為你答疑關於兒童身高的所有疑惑,詳細講解如何管理兒童的身高,讓家長和孩子都不留遺憾。
兒童身高增長有律可循
注重身高管理,抓住2大黃金期
正常兒童身高增長的一般規律呈連續性、階段性,年齡越小身高增長越快。「一天一個樣」的嬰兒期和「終點前的衝刺」的青春期,是孩子身高的2個快速生長期。
嬰兒期
新生兒出生時平均身長是50釐米左右,出生後的前半年長得是最快的,第1-6個月分別增長約6.4釐米、3.7釐米、2.8釐米、2.4釐米、2.1釐米、2.0釐米,第一年總共能長25-30釐米。
在嬰兒期,生長激素不是影響孩子身高增長的主要因素,主要受「營養物-胰島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軸」的調控。所以,1歲以內的孩子生長緩慢,首先要注意是否有營養不足的問題。
兒童期
第二年孩子平均能長10-12釐米,2歲以後一直到青春期前,生長速度比較平穩,每年平均約長6-7釐米。2-12歲兒童平均身高,可以用年齡身高的公式來計算:身高=年齡×7+70(釐米)。
兒童期,營養對孩子也是很重要的,當然這時生長激素和生長因子軸的作用就更重要了。其次,就是甲狀腺激素對兒童身高的影響,發育期兒童的身高、體重、肌肉和骨骼的增長,都必須有甲狀腺激素的參與。
青春期
青春期前身高的增長佔成人身高的85%,青春期再長15%左右。男孩青春期在12-18歲,最快時每年增長7-12釐米,男孩在15歲後生長速度會逐漸放緩,青春期共長25-30釐米。女孩青春期在10-16歲,最快時每年增長6-11釐米,女孩在13歲後生長速度會逐漸放緩,青春期共長20-25釐米。
在青春期,除了營養、生長激素、生長因子、甲狀腺激素的調節以外,性激素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管是雌激素還是雄激素,對身高的增長都有促進的作用。
兒童身高增長出現異常
不忽略疾病因素,不盲目等待晚長
都知道影響身高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遺傳,佔身高決定因素的70%-80%。但是,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之外,還受營養、運動、睡眠、心理、疾病等很多因素的綜合影響,無論哪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所以,在兒童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對身高、體重及相關指標進行定期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一般可以根據《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曲線》來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這是跟同年齡、同性別、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來比較,有兩種操作方法,一種是標準差法,一種是百分位法,這是很多家長已經掌握的方法了。再介紹2種方法,幫助你預測孩子的身高。
遺傳靶身高
遺傳靶身高的計算公式:
男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7釐米)
女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6釐米)
通過遺傳靶身高可以預測孩子未來的身高,首先根據公式計算出孩子的遺傳靶身高,然後在《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曲線》圖上找到孩子遺傳靶身高相對應的位置,之後根據他目前的身高水平,來跟他自己的遺傳靶身高比較。
如果目前身高水平接近遺傳靶身高水平,說明環境因素對孩子身高起正常作用;如果目前身高水平大於遺傳靶身高水平,說明環境因素對孩子身高起促進作用;如果超過2個檔次,就要注意有骨齡提前或者性早熟的可能;如果目前身高水平低於遺傳靶身高水平,說明環境因素對孩子身高起阻礙作用;如果低於2個檔次,要注意是否受各種疾病的影響。
骨齡
骨齡不僅可以確定孩子生理年齡的大致範圍,還可以通過骨齡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水平、性成熟的程度以及身高的增長潛能。如果骨齡小於實際年齡,可能與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減退、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等有關。如果沒有這些疾病影響,僅僅是骨齡比實際年齡小,意味著孩子後面的生長空間會更多。如果骨齡大於實際年齡,則可能是性早熟、腎上腺疾病等引起的,也可能是遺傳因素導致,意味著孩子後面的生長潛能更小。
發現孩子身高增長異常時,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早發現、早幹預。家長千萬不要自己亂做判斷,也別盲目採取「再等等看」的觀望做法。
科學進行身高管理
助孩子達到理想終身高,不留遺憾
如果已經排除了疾病因素的影響,還要考慮孩子的營養、運動、睡眠、情緒等方面沒有做到位。營養對孩子身高發育至關重要,每天要吃肉蛋奶,補充鈣和維生素D,家長還可按照需要額外給孩子補充添加維生素D和鈣劑。
有些孩子睡眠不規律,晚上入睡晚,甚至熬夜,這些都可能影響身高增長。因為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最多,建議孩子10點以前儘量入睡,小孩子最好能在9點前入睡。夜裡不要起夜,尤其在半夜時分要保證安穩的睡眠。
運動可以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骨骼生長,每天堅持跳躍類運動30分鐘以上,可促進孩子身高和骨密度的增加。要想長得高,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心情舒暢有利於生長激素分泌,心情壓抑則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可能導致「社會心理性侏儒」。所以,要儘量讓孩子保持愉悅、輕鬆的良好情緒。
家長千萬不要因為疏於管理或者完全沒有身高管理的概念,而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造成自己和孩子的終身遺憾。從現在起,幫助你的孩子管理好身高,幫助他達到理想的終身高。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王雪梅副教授的指導課《孩子長高怎麼做?》,今天上線,現在訂購有優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