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蘭州理工大學第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之際

2021-01-08 中國·甘肅

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長劉偉平來校檢查指導工作。

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來校調研。

  蘭州理工大學前身是始建於1919年的甘肅省立工藝學校。歷經九十四年薪火相傳,學校現已發展壯大成為甘肅省學科門類最全、學科層次較高、辦學規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學,為我國機械行業和西北地區,特別是為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14年4月25日,學校將召開更名以後第二次黨的代表大會,全面總結近十年來的辦學成就和基本經驗,科學謀劃學校今後五年的改革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為理工大人創造的宏偉業績倍感自豪,對學校發展的美好前景充滿信心,對肩負的歷史責任更加清醒。我們將以召開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為契機,團結和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為創建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十年奮進,寫就學校跨越式發展輝煌篇章

  2003年12月,蘭州理工大學更名後的第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在這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會上,學校黨委審時度勢,提出了實施「三步走」戰略,到2019年建校100周年之際,將蘭州理工大學建設成為具有一流工科、堅實理科、特色文科的國內高水平大學的奮鬥目標。十年來,學校黨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三步走」戰略的要求,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解放思想、真抓實幹、開拓創新,譜寫了學校跨越式發展的輝煌篇章。

  人才培養成果豐碩。10年間,學校本科專業由45個增長到68個,並新增6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教育部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立了「基地班」「國防生班」、信息類專業「X+1」等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建成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及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成省級精品課程42門;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在校全日制本專科生由1.2萬餘人增長到近2.4萬人,研究生由不足800人增加到近4千人;畢業生就業率穩步提高,榮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2006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學科水平持續提升。10年間,學校學科門類由6個增加到9個,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5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由5個增長到2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由36個增長到90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由10個增長到18個,並新增工商管理碩士(MBA)和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授予權。

  師資隊伍發展壯大。10年間,學校累計引進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700餘人,正高級職稱人員由58人增加到242人,副高級職稱人員由160餘人增加到560餘人,博士學歷教師從23人增加到近300人,建成了一支以3位共享院士、2位柔性引進的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6位國家級和省部級專家、36位甘肅省領軍人才,5位「飛天學者」特聘教授為代表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實現辦學目標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證。

  科技創新實力顯著增強。10年間,學校新增國家級科研基地3個,國家創新團隊2個,建成省部級研究機構18個,特別是「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準建設,使學校擁有了甘肅省屬高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了1998年獲得工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後的又一重大突破,標誌著學校成功進入國家創新體系,辦學實力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10年間,學校承擔完成包括國家「973」「863」計劃等重大科技項目2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科基金項目300餘項,年度科研經費由2000餘萬元增長到近億元,大批科技項目獲得獎勵並實現了產業化。學校學術水平不斷提高,其中SCI收錄論文在全國高校排名達到147位,EI收錄論文在全國高校排名中達到71位,專利授權數連續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並進入全國高校前60位。學校全資和控股企業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利稅達2500萬元。學校國家大學科技園初步建成,成果轉化中心成為首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並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率先成為能夠承擔軍工科研項目的省屬高校。

  社會服務能力明顯提升。10年間,學校緊緊圍繞甘肅省「工業強省」戰略和「3341工程」,主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成立「甘肅省工業經濟研究院」,完成地方政府產業規劃項目20餘項;建成「甘肅省風力機工程技術中心」等18個省級科研基地,承擔完成各類技術服務項目3400餘項;成立蘭州新區產業發展研究院,深度融入蘭州新區建設;與酒泉市政府合作創辦「蘭州理工大學新能源學院」,積極參與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設;聯合金川公司成立了鎳鈷新材料協同創新中心,與酒鋼集團、蘭石集團等聯合成立校企合作研究機構26個;建設「甘肅省幹部教育培訓蘭州理工大學基地」,積極開展雙聯行動,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辦學條件顯著改善。建成了我省省屬高校第一個新校區,校園面積由770餘畝增加到2400畝,校舍面積由不足50萬平方米增加到11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達13億元,儀器設備總值達3億多元,實驗室面積達到4萬多平方米,圖書館館藏圖書達195萬冊,數字資源達3600GB,數位化校園初步建成。學校已基本告別了基礎設施制約發展的局面。

  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強。10年間,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甘肅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連續三次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並在建黨90周年之際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總體來看,學校第一次黨代會以來的十年,是全校上下攻堅克難、開拓奮進的十年,是學校綜合實力提升最快、校園面貌變化最大的十年。學校辦學規模、校園面積、校舍面積、儀器設備、圖書藏量等均實現了幾何級數增長,人才隊伍、博士點、碩士點、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國家級科技項目等反映辦學水平的指標大幅度上升,學校實現了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成功轉型,為實現既定辦學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百年夢想,繪就學校內涵式發展宏偉藍圖

  創建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是蘭州理工大學不變的理想和追求,是學校歷屆領導班子和數代師生員工的百年夢想。學校黨委決心肩負歷史使命,科學謀劃學校改革發展布局,精心描繪學校未來發展藍圖,團結和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向著創建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根據學校面臨的發展形勢和肩負的歷史責任,學校明確未來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主線,以人才隊伍建設和科學研究為支撐,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黨的建設為保證,堅定不移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一流工科、堅實理科、特色文科的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著眼於既定的辦學目標,學校確定未來五年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是:人才培養方面:本科生規模達到25000人,碩士研究生達到5500人,博士研究生達到300人,留學生達到200—300人。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取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和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含提名)的突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85%以上,就業質量顯著提高,畢業生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學科建設方面:至少一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1%,省級重點學科達到20個以上,新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實現一級學科碩士點在所有二級學院的全部覆蓋;著力建設5個在全國同類專業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專業,10個在行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專業。人才隊伍方面:教師總數達到180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達到800人以上;新增2—3名院士(含雙聘),實現「973」「863」計劃首席科學家或領域專家的突破,培養和引進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千人計劃」入選者等傑出人才5人左右。科學研究方面:科研經費總額累計達到6億元,其中縱向經費超過40% ;實現國家級科技獎勵新突破,新增國家級科技平臺1—2個;SCI、EI收錄論文在全國高校排名分別達到130位、60位左右;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立項8—10項,國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立項300項左右,獲準專利授權達400項左右,科技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億元。辦學條件方面:兩校區布局和功能分工更趨科學合理;每個學院有功能完善的辦學基礎條件,儀器設備能滿足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學校文獻資源和數位化校園建設能夠滿足高水平大學建設需要。

  為了實現上述辦學目標,學校將始終堅持三個發展主題,即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堅持走特色辦學之路,不斷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充分激發學校事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積極實施六大戰略,即實施質量立校戰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培養一支視野寬、能力強、充滿活力的高素質管理隊伍和服務隊伍;實施重點突破戰略,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在反映高水平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上取得重大進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提升學校科技創新能力;實施開放辦學戰略,破除封閉僵化觀念,大力加強國內外交流與合作,積極爭取辦學支持,努力拓展辦學空間;實施跨越發展戰略,搶抓發展機遇,增強超越意識,自我加壓、奮力拼搏,推動學校跨越式發展,全面加快創建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步伐。

五年跨越,譜寫學校改革發展新華章

  未來五年,是學校創建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關鍵階段。學校將按照第二次黨代會的總體戰略部署,積極推進學校實現新跨越、新發展,努力譜寫學校改革發展新的華章。

  一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充分激發學校內涵發展的活力。制定和實施《蘭州理工大學章程》,加強學校決策系統、執行系統、績效評價系統和監督約束系統建設改革,推進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推進管理重心下移為牽引,全面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優化人財物辦學資源配置機制,充分激發學院辦學活力。不斷深化人事分配體制改革,優化人才引進培育政策體系,加強人才分類管理,探索機關幹部校內職級制。積極推進二級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擴大二級單位收入分配自主權,充分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深化資產管理和後勤體制改革,強化學校對公共辦學資源的宏觀調控,優化學校物力資源配置機制,在學院物力資源配置中引入競爭機制,強化成本意識、節約意識和效益意識。積極推進後勤改革,建立以服務需求為導向、以提供優質保障為目標的後勤保障新體系。深化財務管理體制改革,拓寬籌資渠道,增加辦學收入;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加強財務收支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率;完善財務監督職能,加強內部審計;實施學院經費自主管理制度,規範學院財務管理使用行為,強化學院經費使用的考核和監督。

  二是強化中心地位,創新培養機制,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加強專業建設,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強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實施專業評估和分類建設,積極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培養工作,進一步優化「基地班」「國際班」、信息類專業「X+1」等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創新人才個性化成長機制、科教結合協同育人機制、國內國外合作培養機制;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不斷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工程應用能力;深化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深入實施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加強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建成「在線課程中心」,積極開展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大力推進研究型教學,加強創新課程建設;完善教學效果評價辦法,改革考試考核方式,推行教考分離;深化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建立職能清晰、責任明確、信息共享的管理體系;加強教學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創新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多樣化的教育服務;進一步理順實驗室管理機制與模式,健全和完善考核體系;完善學院及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辦法,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構建優勞優酬的分配機制;充分發揮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推進科研實驗室逐步面向本科生開放,引導教師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素質。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積極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分類培養改革,加大「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培育計劃」實施力度;健全導師責權機制,不斷完善研究生導師考核評價機制;改革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機制,重點考核學術型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型研究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充分發揮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作用,開展跨學科、跨區域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全面提升學生教育管理水平,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完善校、院兩級學生教育管理機制,健全學生教育管理考核評估體系;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探索輔導員職級制,推進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建設;加強學風建設,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以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為重點,加強就業指導服務,激勵畢業生自主創業;優化學生管理服務機制,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學生工作新格局。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引進培養並重,不斷提高人才隊伍水平。加強高端人才引進,把學科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團隊引進作為重點,不拘一格引進高層次人才,重點加強對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高端人才引進;落實學院在人才評價和引進中的主體責任,充分調動學院的積極性。加強現有人才培養,繼續實施「紅柳人才計劃」;不斷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加快現有師資博士化培養進程,大幅提高博士學位教師比例、有海外教育研究背景教師比例、有工程背景教師比例,造就能夠滿足創建國內高水平大學需要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圍繞學科發展目標做好青年教師發展方向規劃,創造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的政策環境;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作用,指導和幫助青年教師過教學關、科研關,提高青年教師全面素質;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在政治上主動引導、業務上著力培養、生活上熱情關心、發展上大力扶持。加強管理服務隊伍建設,以職業化、專業化為目標,建立和完善管理服務隊伍教育培訓體系,健全激勵機制,培養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熟悉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管理服務隊伍。

  四是加強整體規劃,努力彰顯特色,不斷提升學科水平。繼續實施「紅柳學科計劃」,不斷創新學科建設機制;整合學科資源,利用「飛天學者」計劃,加強特色優勢學科建設,重點建設已有鮮明特色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加強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培育和建設,試點設立學科特區,構建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提升機制;積極培育和申報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和專業學位點,加強學位點建設工作評估;調整學科結構,優化學科生態,推動博士點由工學向理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的擴展,促進多學科協調發展。

  五是推進協同創新,加快科研平臺建設,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緊緊圍繞甘肅省「3341」工程和參與絲綢之路黃金帶建設要求,著力構建適應區域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勵教師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甘肅省支柱產業需求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解決行業和區域重大課題。加強頂層設計,瞄準國家、區域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積極推進學校與企業、學校與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圍繞學校重大突破性戰略目標,完善校內協同創新機制,組建跨學院、跨學科的協同創新中心,力爭實現國家級教學科研團隊和基地建設、國家級教學科研成果培育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完善科研基地管理辦法,優化資源配置機制,著力構建校內不同學科之間在項目申報、隊伍建設、基地建設方面協同創新機制。加強科研平臺和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加大國家重點實驗室人才隊伍和基礎條件建設,創新管理運行機制,積極開展國內外科技交流合作,保證順利通過建設期驗收和五年評估;建立科研基地建設團隊負責人制,推行建設目標考核制度,建設若干高水平的科技創新中心和科技創新團隊;加大對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建設投入力度,積極推進標準化建設,推進資源優化、融合和共享,發揮團隊和平臺的集聚效應,提高聯合攻關能力,為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建設更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創造條件。重視軍工科研條件建設,切實做好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工作,拓展服務軍工領域,提升服務軍工水平。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改革科技工作考核機制,完善科技評價辦法。探索工程中心實體化運行機制,優化成果轉化管理體制,建立校企成果轉化合作技術轉移平臺。加強原始創新,鼓勵具有良好前景和穩定方向的基礎研究工作,引導基礎研究成果逐步轉向應用。深化科技產業改革,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規範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構建學校科技產業發展與學科建設緊密聯繫機制,將科技產業拓展為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平臺;落實學校大學科技園發展規劃,把大學科技園建設成為科技型企業的孵化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

  六是積極爭取支持,加強交流合作,不斷拓展辦學空間。堅持「以貢獻求支持」理念,重點圍繞「3341」工程,積極融入蘭州新區建設、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設、慶陽煤化工基地建設,增強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和能力;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有關部委的理解支持,力爭學校成為省部共建高校。進一步加強與校董單位和廣大校友的聯繫,拓寬學校對外合作渠道,獲得更多的辦學支持。全面加強與高校和企業的合作交流,努力拓展東南大學對口支援領域。加強與國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實質性合作,積極開展研究生、本科生聯合培養、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聯授等合作交流辦學項目;加大師生對外派出力度,爭取國家公派留學項目,引導和激勵教師、學生參與國際交流;加大高層次人才和智力引進力度,引導國際合作向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過度;加強教育國際化工作,爭取創辦一所層次較高、有吸引力的國際教育學院,爭取創辦孔子學院,進一步拓展學校辦學空間,提升學校辦學國際化水平。

  七是加強大學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學校內涵發展軟實力。加強文化建設規劃,把文化建設作為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不斷提升學校軟實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加強大學文化建設,積極倡導科學精神,營造追求真理、敢為人先、勇攀高峰、寬容失敗、團結協作的學術氛圍;恪守「奮進求是」校訓,在廣大教師中大力倡導「依法執教、愛崗敬業、學高身正、教書育人」的優良教風,在廣大學生中大力倡導「誠於態度、謹於理論、勤於實踐、志於成才」的優良學風,在機關幹部中大力倡導「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樂於奉獻、優質服務」的機關作風。大力培育和踐行以「紅柳精神」為核心的理工大精神文化,讓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學精神成為全體師生的自覺追求和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的精神動力。健全文化建設制度體系和研究機制,對學校辦學歷史、治學理念等開展研究,編撰《蘭州理工大學百年志》。加大校園文化建設投入,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更好地滿足師生員工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八是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民生質量,努力建設幸福美好理工大。科學規劃學校發展空間布局,合理定位兩校區功能;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教學科研基礎條件建設力度,努力緩解教學科研用房困難;加快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建立合理的收入增長機制,保證教職工收入持續提高;加快保障房建設進程,不斷改善教職工住房條件;加強幼兒園、附中、校醫院建設,不斷完善生活服務實施;完善校園安全管理保障體系,積極推進平安校園建設,為廣大師生營造溫馨和諧、優美舒心的校園環境,加快幸福美好理工大建設進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首學校九十多年的發展歷程,雖然歷經坎坷,波瀾曲折,但理工大人紮根西部、艱苦創業,在貧瘠落後的西部大地上寫下了學校事業發展的壯麗篇章。今天,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全校師生員工充滿了創建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壯志豪情。他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有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有全校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的萬眾一心、共同努力,學校創建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一定能夠書寫無愧於時代的新華章!(甘肅日報 作者李貴富 王曉明)

相關焦點

  • 凱裡學院召開第二次黨代會
    12月10日,中國共產黨凱裡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這是在學校高質量發展進入關鍵期,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召開的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吹響了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地方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新徵程的嘹亮號角。上午10時30分,會議開始,全場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學校召開第三次黨代會籌備工作動員會
    王利琳在動員講話中指出,校第三次黨代會是學校謀劃「十四五」、加快實現中長期發展目標重要時期的一次大會,是學校在歷經五年的跨越發展之後,全力推進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學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上海交通大學離休幹部召開第二次黨代會
    2019年12月4日,中共上海交通大離休幹部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徐匯校區老齡活動中心多功能報告廳召開。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長仰頤出席大會並講話,原副校長、離休幹部第一支部書記範祖德主持會議。組織部副部長、老幹部處長吳映強、離休幹部黨委原書記朱勤、離休幹部第一屆黨委委員羅宗信列席會議。
  • 北京郵電大學召開第十五次黨代會工作總結會
    2021年1月6日,校黨委書記吳建偉主持召開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工作總結會,校黨委副書記趙紀寧、王同奇及黨代會籌備工作組成員參加會議。王同奇在講話中從「講政治、講大局」「講團結、講奉獻」「講紀律、有創新」等三方面系統回顧總結了大會籌備工作,對全體籌備工作人員為黨代會的勝利召開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 蘭州大學第八屆第三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召開
    1月15日—16日,蘭州大學第八屆第三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在城關校區舉行。全體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在校校領導、黨委常委、校長助理,第一、第二醫院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大會由黨委常務副書記、工會主席吳國生主持。校長嚴純華作了題為《凝心聚力謀發展 奮發圖強譜新篇》的報告。
  • 草坡鄉召開第八屆黨代會第二次全體會議
    2012年12月24日,汶川縣草坡鄉第八屆黨代會第二次會議在草坡鄉文化站四樓會議室隆重召開上午9:30,第八屆黨代會第二次會議在國歌聲中隆重開幕。草坡鄉黨委書記沙金同志代表草坡鄉第八屆委員會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草坡鄉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伏武平同志向大會作了草坡鄉紀委工作報告。
  • 望奎電業局黨委:召開黨代表會議選舉出席綏化市委第四次黨代會代表
    望奎電業局黨委:召開黨代表會議選舉出席綏化市委第四次黨代會代表 發布時間:2016-12-13   來源:中國電力網
  • 視頻|中國傳媒大學第三次黨代會勝利閉幕
    視頻|中國傳媒大學第三次黨代會勝利閉幕 2021-01-15 2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省民政廳召開廳直屬單位第五次黨代會
    原標題:雲南省民政廳召開廳直屬單位第五次黨代會 中共雲南省民政廳直屬單位第五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經雲南省委省直機關工委批准,2014年1月17日,省民政廳在廳機關會議室召開了廳直屬單位第五次黨代會,審議通過了盧振義副廳長代表第四屆黨委所作的工作報告
  • 中共溫州醫科大學第二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1月9日下午,中國共產黨溫州醫科大學第二次代表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共溫州醫科大學委員會和中共溫州醫科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表決通過了關於上一屆黨委和紀委工作報告的決議。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溫州醫科大學第二次代表大會關於紀委工作報告的決議》。大會充分肯定了校紀委的工作,並對新一屆紀委提出了要求。
  • 安徽建築大學一屆五次黨代會暨五屆二次教代會、工代會隆重召開
    本網訊 7月16日上午,安徽建築大學一屆五次黨代會暨五屆二次教代會、工代會在南區實驗綜合樓二樓報告廳順利召開。校領導方潛生、孫道勝、呂萍、成祖德、黃顯懷、丁克偉、蔡新立、王玉蘭在主席臺就座,來自全校各單位的百餘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學校改革發展大計。
  • 蘭州理工大學與福州市召開人才交流座談會
    11月30日下午,福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遠忠一行來到蘭州理工大學,在蘭工坪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會議室召開「2021向幸福之城出發」福州市校園引才活動暨蘭州理工大學人才交流座談會。蘭州理工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斌,電氣工程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朱毓傑、機電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張軼、經濟管理學院學工辦主任馬少鵬及應屆畢業生代表參加會議。會上,王斌向參會人員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市場科科長宋嬋介紹學校就業工作及校政企人才合作方式。朱毓傑、張軼、馬少鵬就畢業生招聘、學校人才培養等對方關心的問題介紹了情況。
  • 中國共產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第二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下午2點,中國共產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第二次代表大會開幕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北京市醫管中心副主任呂一平首先致辭,她代表醫管中心黨委對北京世紀壇醫院黨代會的召開表示了熱烈祝賀,向全體黨代表、列席代表和北京世紀壇醫院全體職工表達了問候。
  • 杭州師範大學黨委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徵求對學校第三次黨代會...
    杭州師範大學黨委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徵求對學校第三次黨代會「兩委」工作報告的意見 2020-11-27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黨代會】我校各基層黨委安排部署第三次黨代會代表選舉工作(3)
    3月22日下午,校黨委書記李興旺在國際交流中心210會議室主持召開了第三次黨代會籌備工作動員會暨培訓會。我校各基層黨委積極行動,按照學校部署和要求安排部署第三次黨代會代表選舉工作。(姜鵬)【體育部】第三次黨代會代表選舉工作有序進行  3月22日上午,體育部在會議室召開部總支會議,安排部署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代表選舉等工作。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參加會議。  黨支部書記魏景剛主持會議,傳達了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籌備工作動員會暨培訓會會議精神。
  • 共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11月14日,中共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147名來自所屬企業54個黨組織和公司總部的黨員代表,以及47名列席人員集聚一堂,共商公司黨的建設和改革發展大計。  14日上午8:30,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中共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代表大會正式開幕。
  • 中國共產黨中鐵五局第五次代表大會在長沙勝利召開
    11月22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次代表大會在長沙勝利召開。來自全局各單位各條戰線的166名黨員代表滿懷豪情,齊集長沙辦公中心,勾畫企業發展新藍圖。遊明進代表貴州省國資委黨委向大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 蘭州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實驗臺測控儀表改造項目第二次競爭性談判...
    蘭州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實驗臺測控儀表改造項目第二次競爭性談判公告甘肅中遠天成項目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受蘭州理工大學的委託,對蘭州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實驗臺測控儀表改造項目第二次(二)投標文件遞交地點:蘭州理工大學蘭工坪校區勵德樓(勵德樓(3號樓))310室(三)開標時間:2020年12月
  • 第四屆全國水力機械及其系統學術會議在蘭州理工大學召開
    第四屆全國水力機械及其系統學術會議在蘭州理工大學召開 國家自然基金委水利學科主任李萬紅講話  9月16日至18日,第四屆全國水力機械及其系統學術會議在蘭州理工大學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業的代表齊聚蘭州理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該會議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組織,由中國水利學會泵與泵站專業委員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工程分會泵專業委員會、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流體機械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排灌機械分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水力機械專業委員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水輪機專業委員會主辦。蘭州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承辦。
  • 中國共產黨中日友好醫院第五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2020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中日友好醫院第五次代表大會在我院講學廳勝利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直屬機關黨委書記於學軍到會講話。委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建立出席大會。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宋樹立代表黨委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和關於制定醫院「十四五」規劃建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