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版《生僻字》走紅網絡 傳播中醫藥文化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解說】「莨菪薺苨,菝葜葶藶,蘿艻蕪菁,茳芏茯苓」近期,一首中醫藥版歌曲《生僻字》走紅網絡,網友直呼「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更有人表示,「高考完就選中醫專業」。

  這首歌曲改編自網絡歌曲《生僻字》,由山西省中醫院創作。一經發布後,因歌詞中含有眾多高難度生僻字、多音字和朗朗上口的曲調而走紅網絡。歌詞主創、山西省中醫院宣傳部部長趙惠峰告訴記者,這首「神曲」的MV,融合了中醫藥、太極、舞蹈等多種元素。

  【同期】山西省中醫院宣傳部部長趙惠峰

  最早其實我是想的光弄一個中藥版的生僻字,後來查了這個中藥,覺得它有點兒不太夠,所以就把這個範圍擴大了一下,就是中醫藥版的生僻字兒,所以它裡面有中藥,有病症,有部位,有脈絡,有穴位,還有一些病症等等的,和中醫藥相關的。我們中國文化還有很多分支,有很多優秀的文化,其實都在這裡面,我覺得這只是一個縮影。

  【解說】趙惠峰翻閱大量中醫藥書籍後,最終選出了118個字,依據歌詞的合轍押韻創作了副歌部分。除了常規歌詞,還做了注音版以及注音注釋版,並讓院內中醫專業的老師指導審核。

  演唱者張凌雲是該院腦病科是一位臨床醫師。為了演繹好這首「拗口」的歌,他反覆在家練習,每天練到嘴皮發麻。

  【同期】山西省中醫院腦病科醫師張凌雲

  我也是通過查字典,才把所有的字都認得的,因為裡面有很多字,其實我都不認得,大概練的話練了有三天吧。

  【解說】據介紹,山西省中醫院藥房日常用到的藥材就有數百種之多。而記住這些藥材的名字、藥性、藥效等知識,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期】山西省中醫院藥房醫師 賀世明

  沒啥技巧,就是個死記硬背的東西,反正一個一個的,丁是丁,卯是卯,你必須得死記硬背下來。老百姓說的就是沒藥,咱們藥房藥店就是說沒藥。老家他們說的是秦艽,藥用就是秦艽。

  【解說】「沉痾力拔縱危瀾也不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故成醫」,歌詞寫出了中醫代代傳承的責任和懸壺濟世的情懷。趙惠峰表示,希望通過歌曲的形式,掀起中醫藥文化傳播熱潮,讓更多人了解中醫藥文化。

  記者 王惠琳山西太原報導

相關焦點

  • 中醫藥版神曲《生僻字》走紅網絡
    蘿艻蕪菁,茳芏茯苓……」近日,一首中醫藥版歌曲《生僻字》在網絡走紅。網友直呼「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深到讓我懷疑人生!」這首歌曲由山西省中醫院創作,改編自網絡歌曲《生僻字》,因其高難度生僻字組成的歌詞和朗朗上口的曲調,瞬間成為走紅網絡的「神曲」。
  • 神曲中醫藥版《生僻字》是如何誕生的?
    原標題:神曲中醫藥版《生僻字》是如何誕生的? 這陣子你有沒有被一首神曲洗腦,號稱「史上最難的中文歌」——《生僻字》。最近,又來了加強版,中醫藥版《生僻字》,不僅難度升級,走紅指數也不低於原版,不僅在朋友圈裡刷了屏,人民日報、新華社、共青團中央等微信公眾號也紛紛轉發。
  • 中醫藥版生僻字完整歌詞介紹 中醫藥版神曲《生僻字》翻唱
    中醫藥版生僻字完整歌詞介紹 中醫藥版神曲《生僻字》翻唱  近段時間,一首歌曲《生僻字》大火,裡面用到了70多個我們平時不常用的生僻字。近日,一首關於中醫藥版的《生僻字》也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
  • 中醫藥版神曲《生僻字》作者創作心路歷程始末
    下面請做好心理準備,一大波中醫藥生僻字正向你襲來......聊創作過程之前,先講一個小插曲,之前有朋友來醫院看病,路過這個柜子,指著「沒藥」那個藥鬥子問我,「你們真逗,沒藥就沒藥,還告訴別人。」我說:「那個叫沒(mò)藥,是味中藥,不是沒有藥。」
  • 中醫藥版《生僻字》來了!絕對秒殺抖音各種版本
    最近有一首大火的歌曲《生僻字》,看後讓人懷疑人生。一首歌一半歌詞不認識!感覺語文白學了!高手自在民間,小編今天就讓大家集中見一群「高手」。首先我們來做一道單選題。有沒有被難倒?但這對於中醫人來說卻是必須掌握的。下面請做好心理準備,一大波中醫藥生僻字正向你襲來......
  • 這首中醫藥版「神曲」火了,歌詞認識一半算我輸……
    蘿艻蕪菁,茳芏茯苓……」近日,一首中醫藥版歌曲《生僻字》在網絡走紅。網友直呼「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深到讓我懷疑人生!」這首歌曲由山西省中醫院創作,改編自網絡歌曲《生僻字》,因其高難度生僻字組成的歌詞和朗朗上口的曲調,瞬間成為走紅網絡的「神曲」。
  • 深度分析之歌曲《生僻字》爆紅網絡
    後來,中醫版、日語版、方言版等等「加強版」都相繼出現。   相關事件一:中醫藥版生僻字(主創初衷)   山西省中醫院宣傳部長趙惠峰:「詞的話,找這些字比較麻煩一些,不認識的生僻字,找回來字要知道它什麼意思,怎麼讀,把拼音標註好。另外,再歸類,中藥類、症狀、病症等等。
  • 中醫藥版《生僻字》來了,一首歌一半歌詞不認識
    古典文學與詩詞 獨具一格的古典文學公眾號 |古典文學|詩詞|古文|國學| 不久之前,一首《生僻字》的歌, 因為包含幾十個生僻字,
  • 歌曲《生僻字》爆紅網絡,90後創作者:越難大家越想學
    隨著這首歌曲的走紅,生僻字與其背後的中國漢字文化再次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當然,也有一些網友對《生僻字》提出了質疑,認為歌詞只是一些看似複雜的字詞的堆砌,談不上有多大貢獻。對於這些質疑,陳柯宇表示,只要歌曲能有哪怕一點意義,他覺得就足夠了。「這一點意義」可能小到讓某位考生在答題時對恰巧出現的生僻字應對自如,也可能大到通過歌曲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漢字。
  • 《生僻字》歌詞有幾個生僻字 有美食、中醫藥等改編版
    《生僻字》是他2017年11月創作推出的,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2018年12月,陳柯宇在網絡上發布了一條自己唱《生僻字》的視頻,這首歌迅速走紅。  說起當時的創作背景,陳柯宇表示靈感來自網絡熱詞「又雙叒叕」。「看到這四個字,雖然明白網友想表達的意思,但是後兩個字不知道怎麼念,就專門去翻了字典,查完才知道原來這兩個字這麼讀。」
  • 廣西中醫藥大學人才培訓基地傳播中醫藥文化
    出於個人對中醫文化的好奇和愛好,同時也帶著恢復「懸壺濟世」傳統的家族使命,5年前,鄭翔來到廣西中醫藥大學。「在這裡,我的中醫知識得到充實。而且南寧與馬來西亞有地域、氣候上的接近性,一些常見的疾病也有共性,這對我將來回到馬來西亞行醫都有幫助」,他說。鄭翔是歷年來東協國家人員在廣西接受中醫教育的其中一例。
  • 上海交大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合作打造中醫藥文化創新傳播平臺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今天(6月24日)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掛牌。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以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作為兩校合作的紐帶,依託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通過培養一批中醫藥文創複合型人才。
  • 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攜手上海中醫藥博物館舉行中醫藥文化全球傳播與...
    研究中心將致力於中醫藥文化的科普傳播和大眾推廣,針對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文化推廣搭建一批文化傳播平臺,打造更多適合面向大眾的中醫藥文化體驗項目與文創產品,助力中醫藥文化的普及與傳播。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該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在更多的國家傳播與推廣?上海交大文創學院聯袂上海中醫藥博物館、上海中醫藥大學協同創新中心舉辦的「中醫藥瑰寶,新文創助力」中醫藥文化全球傳播與創意創新論壇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和醫藥行業專家學者齊聚雲端,圍繞中醫藥文化創新與市場化戰略的機遇與挑戰,以及中醫藥文化與健康生活的傳統與時尚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傳播中醫藥文化 育國際中醫人才
    、治療、康復的全過程,為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講好中醫藥故事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講好中醫藥故事,傳播中醫藥文化,培育國際化中醫藥人才是每一個中醫藥人共同的時代使命。在此期間,學校深入探索「中文+中醫藥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六道」人才,與此同時,在「講好中醫藥故事,傳播中醫藥文化」方面也作出了很多努力,取得喜人成效。
  • 翻譯和網絡——中醫藥走向全球的突破口
    中醫藥翻譯第三難在於信息化語境下兼顧民族身份和對外傳播接受度之難。在高度依賴網絡文化的全球背景下,利用網絡來傳承和傳播中醫藥文化無疑是一條便利而有效的途徑,而中醫藥文化的網絡傳播必須基於對受眾和內容的充分了解。就受眾因素而言,我們需要全面了解他們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就內容而言,我們需要提供西方受眾所需求同時又能接受的中醫藥元素。
  • 夢幻敦煌版《生僻字》走紅抖音 突破文化傳承邊界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而漢字則是中華文化深刻又強大的基因。從倉頡造字到甲骨小篆,漢字文化跨過了無數的時光,千姿百態又源遠流長。現代常用漢字不過寥寥,而那些快被遺忘了的生僻字蘊藏著更加深遠的漢字文化。去年,一首《生僻字》紅遍網絡,當流行遇上傳統,這樣的方式顯然很受歡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傳統文化。
  • 中醫藥版《生僻字》,中藥注音配圖來襲!
    作者:茯苓夏 來自:蒲公英   一首《生僻字》教大家認識了火炎焱歘、土圭垚 ,還沒認全歌詞呢,又一首中醫藥版的《生僻字》來襲,來自山西省中醫院的同行綜合了諸多中醫中藥中的名詞,放在歌詞裡大家是否有一種熟悉但陌生的趕腳?
  • 中醫藥海外走紅
    「中醫熱」在海外持續升溫,中醫藥正在世界醫學的舞臺綻放光芒。  中醫藥海外受寵  據2016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顯示,中醫藥傳播遍及183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建立的中醫藥中心已有10個,中醫藥事業已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開展人文交流、促進東西方文明互鑑的重要內容。
  • 翻譯和網絡:中醫藥走向全球的突破口
    要克服處理文化差異之難,譯者須同時了解中西方的歷史文化,須熟練切換翻譯方法、原則、技巧的使用。中醫藥翻譯第三難在於信息化語境下兼顧民族身份和對外傳播接受度之難。在高度依賴網絡文化的全球背景下,利用網絡來傳承和傳播中醫藥文化無疑是一條便利而有效的途徑,而中醫藥文化的網絡傳播必須基於對受眾和內容的充分了解。
  • 疫情下的幼兒園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中醫藥文化貫穿學前教育
    接下來,作為國內第一套幼兒園中醫啟蒙健康教育繪本的研發者,北京師範大學果雪兒幼兒國學課題組的老師,就為各位尊敬的幼兒園園長(「獅王」)、幼師(「幼獅」)和家長朋友分享下,如火如荼的幼兒園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看一看,中醫藥文化如何貫穿學前幼兒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