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監獄因地制宜奏響民族團結大融合主旋律

2020-12-18 民主與法制網

  民主與法制網廣西訊(通訊員李育紅) 欽州,古代稱為安州,在先秦時期屬百越之地,轄區內有彝族、京族、白族、壯族等26個少數民族居住。位於陸海交匯門戶上的欽州監獄,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域民族文化特色,通過完善機制、創新載體、主動挖掘,自覺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專項工作走深走實,更好地服務了屬地民族的共同繁榮和發展。

  以健全的機制保障創建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欽州監獄黨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自治區關於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把民族團結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點任務進行考核,整合力量成立宣傳教育、文化建設、罪犯教育三個職能小組,形成一套自上而下、橫向互通,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全員積極參與的體系,並將其作為帶動全局、提升服務水平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工作中,嚴格制定宣傳、考核、督查和獎懲辦法,確保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走上規範化、制度化運行軌道。

  以創新的思維主動搭建不同民族溝通的橋梁。欽州監獄與時俱進充分深挖文化資源潛力,將百色革命老區文化特色與疫情防控、服務群眾等內容相結合,積極籌建退休人員山歌隊,由在職警察作詞,編纂演繹《獄警抗疫戰歌》,提振士氣。山歌隊還積極參與社區民族文化建設,為不同民族群眾送去「山歌大餐」,其中《我以山歌寄哀思》《山歌請重陽》等深受群眾歡迎,並在廣西綜藝頻道《法治最前線》、廣西網絡廣播電視臺、欽州市電視臺等均有展播。監獄緊扣文化底蘊,與東興市京族學校開展共建活動,組織志願者進行憲法宣傳教育,對少數民族罪犯家屬幫扶走訪,為轄區孤寡老人、困難群眾、留守兒童等送去溫暖和祝福,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黨的民族政策和關愛送到進群眾心裡。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監獄以民族節日為節點,在監管區內外開展「和諧壯鄉—團結進步」「多彩三月三」「攜手抗疫」「幸福小家庭」「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監獄、促進民族團結」等系列主題活動,大力弘揚民族平等、互幫互助,心手相牽、合力抗疫的精神。與此同時,監獄還精心挑選10餘篇關於民族團結進步的詩歌或文章在區域網、微信群轉發和推送,進一步增強警察職工的民族認同感和幸福感。

  以和諧共處、平安法治的教育手段提升罪犯改造質量。欽州監獄在推進「五大改造」實踐中,始終將民族團結進步作為罪犯教育改造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利用監區文化長廊、宣傳廣角製作民族文化牆,普及56個民族人物圖、民風、風情和民俗,啟迪罪犯樹立正確的民族觀。針對不同民族罪犯風俗、語言、文化存在的差異,開設民族團結進步專欄,宣講各族人民在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團結進步中的先進事跡。此外,監獄還通過優化、豐富教育資源開設民族特色教育課程和主題活動,舉辦民族團結專題道德講堂,說一句民族語言、唱一首民族歌謠、講一個民族故事等,多形式、多載體在罪犯群體中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劉三姐》《中華民族》等少數民族影視劇和宣傳片深受罪犯喜愛。

  監獄注重打造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內涵,舉辦開放日,通過「黃絲帶」幫教行動增進罪犯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組織罪犯設計、製作、燒制五十六個民族服飾坭興陶圓盤,將民族團結進步主題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坭興陶作品。充分運用煙墩大鼓、苗族蘆笙、壯族舞龍舞獅等具有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表演,讓罪犯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時,提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向心力,罪犯改造質量不斷提升。

相關焦點

  • 新康監獄多舉措共育民族團結之花
    新康監獄 供圖學習座談。新康監獄 供圖為社區少數民族居民開展義診。新康監獄 供圖民族團結書畫交流活動。新康監獄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5日訊(通訊員 劉厚啟)今年以來,新康監獄把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作為監獄全面建設發展中的題中之義,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系列活動,不斷深化民族團結創建工作,促進了民族間的團結,維護了監獄的和諧穩定。
  • 築團結同心圓 細心護航成長——欽州中院到大寺鎮那桑村開展民族...
    築團結同心圓 細心護航成長——欽州中院到大寺鎮那桑村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系列活動<2020年… 2020-12-21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文化激勵新生 探訪欽州監獄裡的非遺技藝
    廣西新聞網全媒體報導組 攝廣西新聞網欽州9月25日訊(全媒體報導組)嫻熟的拉坯,全神貫注的給坭興陶陶坯雕刻圖案,震撼的煙墩大鼓表演……這是記者在欽州監獄看到的場景,讓記者們眼前一亮。9月24日,「向全國先進看齊,爭創一流業績」——「聚焦廣西監獄工作爭先進位」2020年主流媒體採風活動媒體採訪團一行走進欽州監獄,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以及監獄文化建設對服刑人員改造帶來的驚喜變化。
  • 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範走廊: 打造民族文化融合發展示範之地
    雖然少數民族人口較少,但民族成分多,這一區域在全省民族工作中佔有重要地位。片區內的縣市區聯創共建,將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打造成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閃亮品牌,成為發揮河西走廊民族文化融合發展示範之地。
  •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精準扶貧奏響民族團結樂章
    這是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定點幫扶貧困村宏偉村一個縮影。2015年以來,北投環保水務集團作為宏偉村的後援單位,攜手北投集團總部、廣西新發展交通集團,成立駐村工作隊,發揮國企資金、技術等優勢資源,團結全村群眾,凝聚智慧和力量,帶領宏偉村逐步過上了脫貧致富路,奏響了一曲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樂章。
  • 【海東市】七彩土鄉奏響民族團結「同心曲」
    這裡,有漢、土、藏、回、蒙等29個民族近40萬人。  團結是寶,和諧是福。他們和睦相處、親如一家,共同創造著絢麗多姿的土鄉文化,共同建設著3424平方公裡的美麗家園,共同培育著民族團結進步的璀璨之花。  凝聚起團結髮展之力  在互助,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做好民族工作被互助縣各級黨委、政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來謀劃。
  • 堅持「四個始終」雲南盈江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
    盈江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龍門寨村民小組隸屬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勐弄鄉勐弄村,有農戶62戶267人,居住著傈僳、景頗兩個民族,設黨支部一個,有黨員8名。在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中,龍門古寨以「四個始終」為抓手,找準民族團結與村寨建設的結合點,發揮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組織優勢、民族優勢和生態優勢,逐步將龍門古寨打造成集歷史文化、脫貧致富、軍警民共建、基層黨建於一體的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寨。
  • 廣西欽州坭興陶大師精品展在京揭幕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喜迎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傳承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振興傳統工藝,由廣西欽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欽州市坭興陶行業協會承辦的廣西欽州坭興陶大師精品展暨坭興陶北京周活動今日在北京大學揭幕。
  • 準格爾旗人民法院:奏響民族團結法治和諧曲
    ,奏響了民族團結法治和諧樂章。、民族團結雙語書法作品等,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對黨的民族宗教理論、民族政策、法律法規進行直觀地宣傳,在潛移默化間築牢全院幹警的民族團結意識。同時,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組織全員幹警參加民族團結知識競賽,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發揮民族團結的導向作用;組織幹警開展送法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積極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內容。
  • 廣西三項措施促進民族團結
    12月2日,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南寧召開,介紹廣西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現場廣西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族等12個世居民族和44個其他民族。
  • 黎塘監獄:微行動凝聚民族大團結
    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上,監獄警察與各族群眾載歌載舞。黎塘監獄 供圖民族團結聯誼活動。黎塘監獄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4日訊(通訊員 陳琳)「在這裡上班完全沒有孤獨感,就像在家一樣。」近年來,黎塘監獄深入貫徹中央關於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兩個共同」的主題,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標,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系列微活動,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 維護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廣西經驗亮點多
    廣西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卓有成效:581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個人受國務院表彰;命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9個;南寧市率先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這是記者從 12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 廣西柳州市大龍潭社區:這裡是民族團結的大家庭
    大龍潭社區舉辦的民族特色小吃展示活動。 (資料圖片)大龍潭社區黨委書記韋慶珍(中)為青少年講解少數民族文化。(資料圖片)廣西柳州市有一座風景秀麗的龍潭公園。在美麗的龍潭湖畔,是個居住著8003人的大龍潭社區。
  • 盈北社區:共築民族團結和諧大家庭
    群、微信群、計生服務平臺,一個個「網際網路+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平臺使民族團結教育政策家喻戶曉,讓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係紮根社區……在盈北社區,濃濃的關愛之情惠及著社區的每位居民。」為核心,把建設民族之家、促進民族團結作為黨建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以「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鞏固和發展轄區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凝聚各族居民團結一心,共同打造和諧社區。
  • 臺灣知名人士孫明賢一行到廣西欽州參觀考察
    臺灣知名人士孫明賢一行到廣西欽州參觀考察 2016年01月25日 07:1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玩音樂看海豚 2018北部灣(欽州)迷笛音樂節將開幕
    3月30日,欽州市三娘灣旅遊管理區旅遊發展局和北京迷笛演出有限公司、北京迷笛音樂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舉行發布會,宣布2018北部灣(欽州)迷笛音樂節將於4月21日至22日在廣西欽州市三娘灣景區舉辦。  音樂文化融合共振  打造欽州全新城市名片  音樂產業作為三大文化產業之一,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中首次將「音樂產業發展」列入到「重大文化產業工程」。在政策扶持和資本青睞下,「音樂+」融合業態已成為發展新動能,「整合、重構、新生」構成了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主旋律。
  • 永善縣民族小學: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校園精彩綻放
    文化立校 奏響民族主旋律永善縣民族小學成立於1952年,是雲南省解放後第一批寄宿制民族學校,是昭通市唯一一所省定民族小學,先後經歷了創建、停辦、恢復、發展四個階段。自創建民族優秀文化教育示範學校以來,該校創新辦學理念,統籌規劃設計校園文化環境,把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學樓、校歌、校徽、校旗、校服等中,一方面組織教師在校園內設計、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走廊,將少數民族傑出人物及風土人情繪製在牆上,並配備少數民族讀本一萬餘冊。
  • 民族團結演講稿: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團結合作價更高,團結就是力量,在各方面都需要團結。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
  • 全國人大代表農融: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廣西經驗」
    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民語委主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農融長期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廣西始終保持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日益鞏固和發展。這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了「廣西經驗」和生動經典的案例。
  • 廣西容縣多舉措維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
    12月8日,我們來到容縣自良鎮龍鎮村採訪,原籍崇左市扶綏縣的壯族婦女梁秀嬌對當地黨委、政府關心少數民族,左鄰右舍也樂於幫扶,讓她的一家從貧困走向富裕的過程感到相當滿意。  容縣雖屬非少數民族地區,從少數民族地區嫁到或從外地調到或到該縣務工的少數民族的人口也不多。但該縣縣委、縣政府絲毫沒有放鬆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由縣委統戰部專抓,多項舉措實現民族團結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