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鄉村第一明代原汁原味保存完好的神秘古城堡——湘峪古堡

2020-12-23 智觀食玩

「湘峪古堡」位於晉城市所轄沁水縣東南的鄭村鎮境內,離著名的皇城相府景區相去不遠。湘峪村,是一個背面靠山,前面臨河的城堡式的村子。當地人說以前是「相谷」兩個字,由於,東臨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龍,北山棲鳳,其「山」二龍戲珠,其「水」五龍相會,於是添上了水和山,改名為湘峪。

深山峽谷間竟藏著一座氣勢恢宏的古堡,令人不能不為之震撼。仔細看來,古堡依山而建,城牆好似一個羅圈,東、西城兩個城門位居牆半腰。堡內民宅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古堡前是一條水波蕩漾的護城河,挨著護城河的一個寬闊的廣場,一座拱橋跨過護城河通向古堡。

在古堡裡,一位老先生用那標準的方言說:「湘峪原名相谷村,因村前有水,村後有山,故改為湘峪村。湘峪古城為明代萬曆年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鼎相親自主持修建,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所以習慣上把湘峪古堡稱為「三都古城」。湘峪古堡比皇城相府古老得多,建築不比皇城相府差。」是呀,那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築帶著歲月滄桑的裂痕,雖蒼涼卻古樸,既厚重又遠古……

古堡東西長280米南北寬100至150米,依山而建,分為內城和外城,城內主要建築由東西向兩條街和南北九條巷道將其有序分割。和中國其他古城不同的是城中的房屋多是三四層樓的孤立建築不以院落相隔,屋牆多用磚石壘成少用木樑木柱,這也是它們能完好保留到現在的原因。窗戶多採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牆飾以磚雕,這是一種帶有濃鬱歐式風格的裝飾形式。站在遠處仰望古城,可以看到城牆和城內房屋上的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窩,民間謂之「蜂窩城」。現存主要建築有三都堂、帥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築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設施。另外還有孫居相墓等。(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堡的另一特色是位於正面城牆內建有的迷宮般的「串珠式」與「走廊式」藏兵洞,湘峪藏兵洞為磚石結構的窯洞式建築,東西貫穿整個城牆,內部分隔為許多小間,小間有很大的射擊孔和外界相通,小間之間有狹窄的門洞相連,東西兩側各開一門為出入通道 ,將防禦工事、兵營、軍需倉庫的功能合為一體,洞體堅固,所謂「兵洞連城」。它既節省了城牆的建築材料,縮短了建設周期,同時又增強了防禦能力和反擊能力。其中南城牆上的藏兵洞是多層走廊式和串聯式兵道相結合,並且有一套完整的供水系統,打起仗來不用出城牆即可用水。更為神奇的是,牆磚用蛋清和糯米的合成劑粘合,牆縫如紙,堅固如磐。

傳說當年李自成多次兵臨沁河流域,對古堡群落中的湘峪、郭峪、皇城及砥洎城發起攻擊,在湘峪古城外進攻七天七夜未破城牆,鎩羽而歸。另外,藏兵洞內還設有通道與城牆頂部和「帥府院」相連,便於指揮和增援。湘峪古城藏兵洞,以其極富創造力的設計與優良的建築質量而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工事的傑出典範,更是民間軍事工程的巔峰之作。

古堡內最高建築是五層的「看家樓」,也叫「瞭望樓」,是全國明代留存至今的建築中最高的一棟建築。城中建築大多建於明末,前面有提到這些民居以三到四層建築為主,均為磚木結構。

城堡外圍的護城河,也是阻擊外地人入侵的天塹。

城門。跨過護城河,一座古堡就在面前,巍峨的古堡南門樓已經需要仰起頭來才能看到頂,高大的古堡城牆顯得更加壯觀。湘峪古堡牆體足有25米高,4米寬,據說原來有2000多米長,可以將整個村子嚴嚴實實地圍住,能感覺到它那銅牆鐵壁的氣勢。古城牆有東、西、南三座城門,因北面靠山,故而沒有北門。東西門是直通的。但它的城牆眼下是不能上的。

氣勢恢宏的南城門(即宸薰門)
東城門(即迎暉門)
西城門(即來奕門)

內城。內城主要是古建民居。這裡也就上幾幅圖簡單介紹下好啦

南城門樓
依山而建的古民居
眀代碾
街中的千年古槐樹已經成為文物了
西北 角樓
湘峪城堡內院

400年的風風雨雨,足以讓一個地方的模樣變幻無數次,而湘峪古堡依舊保存完好!不愧為中國北方第一明代古城堡。徘徊於斯,沉浸在歲月的時光裡,沒有喧囂,只有遠離塵世的寂靜,清閒而悠遠。因為沒有完全開發,這裡少了喧囂的遊客和媚俗的商業。反倒可以悠然遊走。

相關焦點

  • 山西「布達拉宮」湘峪古堡+天官王府一日遊
    而就在山西的深山裡,藏著一個古堡式的村落,400年了,依舊保存完好!如今,商業文明無處不侵,很多古村落被過度開發,少了那份古韻,而這處古堡依舊原汁原味。1.湘峪古堡湘峪古堡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東南方向50公裡的鄭村鎮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為村被山水包圍,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湘峪城為蜂窩式城堡,全為磚石土木結構建造。
  • 燈光點亮後的湘峪古堡是這樣的!
    使得32500平方米的古城堡披上一層薄紗顯得更具靈性和韻味湘峪古堡是一座集陰陽八卦軍事防禦於一體的東方神秘古堡是沁河流域五十四處古堡的巔峰之作在燈光映襯下錯落有致、端莊秀麗儼然可稱為:太行古堡之精髓 明清建築之典範城堡防禦之傑作
  • 去山西自駕遊最值得推薦古堡,明代湘峪古堡是首選
    如今的湘峪古堡裡面還有一些住戶,雖然為數不多,但也不少,不過伴隨著近年來旅遊景區的開發,現在的古堡已經逐漸成為很多遊客的首選,這裡距離皇城相府不遠,但是名氣不大,以前卻很少有人知道。從城堡的大門走進來,城中房屋從外面看一間間相連,其實每一門內都是一個獨立的正房加偏廈的獨門小院。
  • 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山西晉城市沁水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鄭村鎮湘峪村,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完成於1634年,為戶部尚書孫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鼎相孫氏兄弟的故裡。因孫鼎相在兄弟行第三,其故居便稱「三都堂」,又稱「三都古城」。峪古堡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這座明代的古城堡比皇城相府還要好
    湘峪原名相谷村。為明代萬曆年間戶部尚書孫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鼎相,孫氏兄弟的故裡。因孫鼎相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又任過都察院右副御史,故居便稱「三都堂」,湘峪古城又因其親自主持修建,所以湘峪古堡習慣上稱為「三都古城」。
  • 太行古堡專題系列之湘峪古堡
    湘峪村於2010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單,2012年又被列入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是沁水縣繼西文興村、竇莊村、郭壁村之後的又一個「雙料國村」。從「相谷」到「湘峪」湘峪古名相谷,後人因為村落山環水繞、環境優美,便將「相谷」兩個字加上了「山水」,成了「湘峪」。至於村落何時更名,由於缺乏明確的史料記載,尚有不同說法。
  • 山西有個小村落,被譽為明代北方第一古城堡,400年固若金湯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的在變強,一步一步的在發展,我們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中又發現和發展出許多新的景點了,旅遊了,高鐵了,今天小編你們來領略一下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希望各位能夠喜歡,如果有疑問歡迎大家來積極地評論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山西有個小村落,被譽為明代北方第一古城堡
  • 湘峪古堡,400年前孫氏三兄弟建造的一座古城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東南方向50公裡的鄭村鎮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為村被山水包圍,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該城由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竣工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湘峪村因明朝戶部尚書孫居湘(萬曆20年進士)、御史都堂孫可湘、四部首司孫鼎湘三兄弟同朝為官而聞名.其古堡歷史上民間俗稱「三都堂」,亦名「三都古城」。
  • 北京郊外一座神秘古堡,歷經百年保存完好,景觀獨一無二
    今天,筆者要給朋友們介紹位於北京的一座神秘古堡。 它就是遙橋古堡,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新城子鎮遙橋峪村雲岫谷自然風景區對面,是北京市周邊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善的明代古堡。
  • 中國古堡之鄉——山西右玉
    其中在歷史文獻中有明確記載的就有軍堡17座,民堡77座,多座,全縣近300個村莊三分之一以上現存或存在過古堡,保存較好的現在仍有14座,其中殺虎堡、鐵山堡、雲石堡、平集堡、破虎堡、殘虎堡最為著名。右玉縣境內城堡集中和完整地體現了我國古長城文化的古城堡建築文化,是全國古堡、烽堠最多的縣份之一,是名符其實的「中國古堡之鄉」。
  • 北京市周邊的一座明代古堡,歷經400多年保存依舊完善!
    今天要說的是北京周邊郊區的一座明代古堡,也是北京市周邊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善的明代古堡,一起來看看吧!這座古堡就是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新城子鎮遙橋峪村雲岫谷自然風景區對面的遙橋古堡,是北京市周邊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善的明代古堡。現在古堡內住著當年駐守邊關將士的後裔。現住有60戶村民,大部分為民俗旅遊接待戶。
  • 湘峪古堡展新姿!
    沁河影像 接地氣 湘峪古堡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東南方向50公裡的鄭村鎮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為村被山水包圍,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湘峪城為蜂窩式城堡,全為磚石土木結構建造。
  • 山水相融的中國旅遊名城——晉城A級景區介紹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地上文物看晉城,走遍晉城大地,自然山水雄偉壯麗、古堡群落大氣恢弘、古建瑰寶俯仰皆是、魅力鄉村古樸天成。浩瀚的中華文明,在這裡熠熠發光與日月同輝。西方古堡看歐洲,東方古堡看晉城。晉城的母親河--沁河、丹河流域,星羅棋布的分布著117座古堡遺存,現保存相對完好的有37座。
  • 明清建築保存最完好的村寨—紅石古寨
    有這麼一個村莊,人口六百左右,村莊之外有一道寨牆,建於明朝末年,後經改造,成為防洪、抵禦的重要屏障,而這一屏障存在了上百年,它就是臨灃寨,又被稱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臨灃寨坐落於平頂山郟縣堂街鎮,因為緊挨著灃溪,便有了「臨灃寨」這一名字,3間明代建築,400多間清代建築與20多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堪稱是一個清代民居建築展覽館,六百多人口中朱姓人口佔到百分之九十多,是這個村莊的名門望戶。
  • 一個小山村,卻是一座固若金湯的古堡,幾百年前的密道至今還能用
    山西由於其特殊的地形,群山環繞,交通不便,致使多年的戰火對他的影響最小,保存下來的古蹟也最多,雖然都是近代的明清建築為多,但是完整程度和數量卻是中國之最。著名的有平遙古城,晉祠,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皇城相府,等等。今天夢書生給你介紹的是一個距離皇城相府不遠,卻很有特色的一個古村落,湘峪古堡。
  • 永豐現存江西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明代古城牆,差點建成了豬圈
    小編到過許多地方,也見過許多古城牆,有的人工痕跡明顯,有的規模不大。在家鄉永豐的城郊,卻保存一段綿延4000多米,氣勢恢宏的古城牆。去過多次,也曾在當地的網站上發文呼籲過進行保護,每次矗立在這座保存如此完整的古城牆面前,心中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幾百年前的能工巧匠們,精心打造了這座結實的城牆,庇佑著城裡的人們。
  • 你不知道的張家口古村落——蔚縣北方城村
    張家口歷史悠久,民俗文化傳承深厚,經過歷史傳承保留下來的傳統村落,記錄著時代的變遷,記載著文化積澱,形成了獨特的鄉村格局,傳承了獨特的鄉村文化,是張家口人寄託情感的一處桃源聖地。該村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的,能較完整地反映特定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 據記載,該村堡於明朝萬曆四年(1576年),由現村東北約100米處的小堡遷徙而來。現尚存小城堡遺址,小城堡坐北朝南,呈方形,邊長30米,黃土夯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