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介紹了五線譜的譜號和各譜表線和間的位置所代表的不同音高,這一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五線譜上各種音符,以及他們的速度和節拍。有了這些你就瞬間明白五線譜上各個不同的蝌蚪都是什麼含義了。
音符的英文是note,它是記錄音的符號。
![]()
在五線譜中,音符的位置決定了音的高度,而音符本身則決定了它所代表的音的時值。OK,你問我什麼叫時值?其實就是音的長短。
作曲家,在五線譜上用各種音符表示音的各種相對不同的時值。
最常用到的音符有:
全音符:whole note、二分音符:half note、四分音符:quarter note、八分音符:eighth note,以及十六分音符:sixteenth note。
![]()
那麼,這些音符的時值究竟是多少?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你需要明確的是,在不考慮速度和節拍的前提下,音符的時值並不能表示絕對的時間長度,它只是用來使人了解它與其他音符之間的相對時間長度。它的參照物是全音符whole note。將全音符作為一個整體,一分為二,就得到了音符時值為之前一半的音符,稱為二分音符half note。再次等分下去,就有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等。
![]()
這樣的分割方法叫做二分法,是最基本的音符時值分割。二分法是西方音樂中音符時值的主流,若再往下細分還可以分出三十二分、六十四分等音符時值,只是使用較少。除了二分法,還有三分法和其他分割法,在十九世紀以後也逐漸被人使用,分出的音符用連音tuplet表示。
![]()
例如
三連音,把四分音符等分為三份,就要用八分音符三連音,如果四分音符分成五份,就用十六分音符
五連音來記譜。不管是幾連音,用大於且最接近你的目標長度的音符來記譜並標上對應的數字。
![]()
各不同時值的休止符依次為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等等。
![]()
音符構成分為
三部分,最基本的叫做
符頭,每個音符都有符頭,全音符的符頭為空心圓圈,二分音符比全音符多了一條
符幹。四分音符也由符頭和符幹構成,符頭是實心的。從八分音符開始,音符擁有了
符尾,十六分音符則有兩條符尾。以此類推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只要再增繼續增加符尾即可。
![]()
在使用中為了讓譜面整齊美觀,記譜法規定
第三線及以上位置的
音符符幹在符頭左邊朝下,
第三線以下位置的音符,
符幹則位於符頭右邊朝上。如果音符有
符尾,一律出現在音符的右側。連續出現有符尾的音符,可以將符尾連連接起來書寫。
![]()
在和聲中,音符應按照從低到高羅列起來,但如果有緊鄰線和間的音符同時出現,則需要錯開書寫。相同時值的音符可共用符幹和符尾,但如果時值不同的話,就一定要分聲部記譜,並且
高聲部符幹全部朝上,
低聲部符幹全部朝下。好了,介紹完了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以及他們在記譜法上的書寫習慣後,我們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這些音符和休止符的時值究竟是多少我們還是一頭霧水。因為我們並沒有為任何音符設定任何絕對的長度。大部分的音樂老師都會告訴初學者說四分音符的意思是一拍,所以二分音符是兩拍,但其實你要設定誰當一拍都可以。這裡就需要用拍號來確定這個問題了。拍號是在樂譜中用來表示節拍數量和單位的符號。在五線譜中,拍號用上下兩個並排的數字寫在首行五線譜的譜號之後,
上邊的數字表示每小節有幾拍,下邊的數字表示拍子的時值,也就是用幾分音符來當作一拍。![]()
有了拍號,音符時值的相對概念我們理解起來也就更加明晰了。如2/4拍,代表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2拍。常見的拍號有2/4、4/4、3/4,他們都代表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但在實際應用中,我們也會遇到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或者以二分音符為一拍的情況。
![]()
拍號的讀法為由下至上,讀作四二拍、八六拍等,千萬不能讀成四分之二拍、八分之六拍,這是錯誤的讀法。
![]()
4/4拍和2/2拍有時也會用符號來表示,有人認為
這兩個符號代表字母C,是
Common time的縮寫,
其實這也是錯誤的。這個符號是個半圓,出自中古時期的定量記譜法。有了拍號,音符時值的相對概念已經逐漸明晰了,再加上樂曲速度標記,時值的概念就可以準確量化了。最明顯的速度標記是節拍器速度。這個標記代表一分鐘要彈奏或演唱120個四分音符,有了速度標記,音符的時值才能折算成具體的數值。在沒有節拍器的年代,作曲家們會使用義大利文的單詞,來表明音樂進行的快慢,這種寫法至今仍在使用。這裡列出了常用的速度標記。
![]()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拍速是一個大致範圍,不同的音樂家根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在這個速度範圍內進行表演,同樣的作品就會因為表演者的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風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