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流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2021-01-10 中華心理學協會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催眠師流靜於2021年1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SCI期刊,影響因子4.7)上發表心理學方面學術論文《Ten days of complete fasting affected subjective sensations but not cognitive abilities in healthy adults》。

流靜,本名劉文娟,中華心理學協會社會心理研究院執行院長,中華心理學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師從著名文化學者康震教授。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熱愛古典詩詞歌賦,熱愛《莊子》。

2013年,成立流靜心理工作室,將傳統文化中的智慧與西方心理學相結合,致力於推動實現大眾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

2019年,開始出版《催眠現場》系列叢書,共三本,60餘萬字。高清再現催眠現場的過程以及個案心態轉變的歷程,用文字的光芒溫暖在迷茫中孤獨與不屈的靈魂。這些文字自帶光芒,讀者閱讀的過程就是療愈身心的過程。圖書出版之後,《北京日報》《山西晚報》《濟南時報》《江蘇廣播電視報》《揚子晚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國青年網等報刊媒體紛紛做了採訪報導。

2018年,流靜所在的北京子源辟穀培訓中心參與由中國航天員中心、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五家合作開展的航天基礎醫學和心理學實驗研究,實驗代號為「源航行動」。這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深度融合、並肩前行的前瞻性實驗。

實驗成果之一,心理學方面的學術論文《Ten days of complete fasting affected subjective sensations but not cognitive abilities in healthy adults》2021年1月在國外權威學術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SCI期刊,影響因子4.7)上發表。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31470832,81801872);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SMFA17A02,SMFA17B04,SMFA17B06,SMFA18B02,SMFA18B06),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的航天醫學實驗項目(HYZHXM01002)和深圳科技計劃(CKFW2016082915204709 )的支持。

實驗研究背景:空間飛行、地外駐留過程中可能出現食物短缺等應急情況,在這種長時間的禁食狀態下,人體是否仍能保持情緒穩定,維持認知能力,對提高生存率尤為重要。研究禁食低代謝對兩者的影響,對擴展技術的應用範圍,提高應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重要意義。

實驗設計包括四個階段:適應期,禁食低代謝期,復食期和恢復期。其中適應期3天,禁食低代謝期10天,復食期4天,恢復期5天。共有所有13名參與者完成了此次研究。在6個時間點對相關生理、心理和認知能力進行了測試。

實驗結論表明:(1)10天禁食低代謝對抑鬱(情緒狀態)和焦慮(焦慮自評量表)有影響。志願者在禁食期間沒有憤怒等情緒,能夠保持平靜的心態。

(2)10天禁食低代謝以及恢復期志願者的認知能力沒有明顯變化。

(3)採用血糖和血酮試紙條連續監測血糖變化,血糖濃度顯著低於正常水平。血酮的變化正好與血糖相反。由此可見,在禁食3-6天之間是葡萄糖儲存消耗、糖異生再生以及酮體生成之間形成新平衡的關鍵。

總之,我們的數據表明,長期禁食過程中志願者的主觀情緒評分呈現「∪」或「∩」形曲線,但對認知功能沒有明顯影響。同時我們還發現了情緒與能量代謝間存在明顯相關。實驗結果為未來空間探索任務中應用禁食低代謝提供了重要的實驗支持。

相關焦點

  • 張忠華教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連續發表論文兩篇
    張忠華教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連續發表論文兩篇 編者按: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張忠華教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和《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學術論文還是發表在英文期刊上好 !
    研究生的培養,首先要寫好中文學術論文。所以近幾年,不要考慮評職稱,也不考慮論文獎金,大多論文就都發表在中文期刊上。但有兩件事,使我意識到:學術論文還是發在英文期刊上好。這不是崇洋迷外。一件事是:4年前,我與研究生合作的一篇中文文章,滿有信心地投到了國內某地學A期刊。
  • 學術論文還是發表在英文期刊上好
    作者:彭渤來源:科學網  研究生的培養,首先要寫好中文學術論文。
  • 學術論文發表|cns期刊是什麼?
    kittyxier(我的朋友圈經常分享職稱、論文以及各省市相關政策及常識)       cns期刊是什麼?可能很多國內作者對這個國際期刊不是深了解,可能對著這個cns是屬於什麼類型也不清楚,這其實對於我們在國際期刊上論文發表論文是不利的,cns其實就一個英文的縮寫,其實這是三個刊物字母的的首字母,全名是:cell nature science,cns則是國際最高的《細胞》《自然》和《科學》的一個學術雜誌,cns並不是一大類期刊,而是說的這三個刊物。
  • 齊魯理工學院教師張德亮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近期,齊魯理工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教師張德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期刊《Small》上發表題為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Derived Photocatalysts for Water Splitting and Nitrogen Fixation》 的學術論文。
  • 師院教師論文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師院教師論文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 研修通知 | 國際期刊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研修班
    教師的科研能力與素養是個人發展的重要方面,長期以來,國內高校外語教師一直將目光聚焦於國內期刊論文發表,而忽略了國際期刊,一方面,這導致教師學術發展與學術影響領域受限,另一方面,我國高校外語教師群體數量龐大,中文核心期刊數量有限,科研競爭壓力大,很多老師苦於無法找到高質量論文發表的突破口。
  • 衝向國際!安吉爾研究論文登上全球權威學術期刊
    作為高端淨飲水專家,安吉爾近年來憑藉其科研實力,不斷探索,將實驗結果提升至理論層面,連續發表多篇具有開拓性意義的論文,並獲得IWA、ACS、RSC等國際權威學術組織機構的認可。(安吉爾論文發表於IWA期刊上) 據悉,這是國內首次研究活性炭去除水中游離氯的動力學化學反應是否遵循一級動力學反應的理論模型,這不僅有利於科學工作者了解活性炭脫氯機理,也極大幫助水處理工程師更準確計算活性炭用量
  • Sheldon Zedeck教授:「如何在高端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Sheldon Zedeck教授:「如何在高端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新聞中心訊】5月28日下午,作為「清華-伯克利周」系列學術活動之一,伯克利加州大學副教務長、工業與組織心理學教授 Sheldon Zedeck教授作了題為「如何在高端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背景與建議」(How to Publish in a Top-Tiered
  • 「學術資訊」北大國關王棟在國際權威期刊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發表論文
    北大國關王棟在國際權威期刊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發表論文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副部長、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王棟於2020年7月29日在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頂級權威期刊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Akbar博士在權威期刊Sustainability發表學術...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Akbar博士在權威期刊Sustainability發表學術論文 http://www.huaue.com  2019年3月13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我校教師在SCI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經濟與管理學院耿紀超博士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科院一區TOP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RCR)上發表題為《Drivers』 intentions toward green transport in China
  • 評職稱發表論文選擇的學術期刊必須在知網上檢索嗎
    評職稱發表論文選擇的學術期刊必須在知網上檢索嗎對於沒有參加過職稱評審或者是初次在學術期刊雜誌上發表文章的作者來說對學術期刊雜誌上網情況不是很了解,覺得雜誌是不是都是上知網的,論文是不是都是要在或者是能在知網上檢索的到,其實這是存在了很大的誤區的了
  • 學術期刊論文發表字數要求
    kittyxier(我的朋友圈經常分享職稱、論文以及各省市相關政策及常識)1、正規學術期刊字數要求通常是16開大小,期刊一頁被成為一個版面,不同期刊會使用不同的格式來印刷,字體、行距、邊距都不一樣,因而期刊一個版面能有多少字就不一定了。
  • 安徽理工大學教師在SCI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經濟與管理學院耿紀超博士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科院一區TOP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RCR)上發表題為《Drivers』 intentions toward green transport in
  • 「如何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專題研討綜述
    六位擔任國際權威期刊編輯的知名學者就這一主題,從論文準備、論文投遞、論文審核幾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了論文發表相關的過程、技巧及注意事項。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Leo Van Lier表示,要著手寫一篇學術論文並想將其在國際期刊發表,不可盲目下筆。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學術研究領域確定自己想發表論文的期刊,然後去其網站了解發表學術論文的相關要求與信息。
  • 國際期刊被爆斂財:替大批中國研究人員批量生產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美國反論文抄襲網站「剽竊監督」根據網友舉報,從調查一篇剽竊的論文入手,順藤摸瓜獲得驚人發現:一些旨在斂財的「掠食性」國際學術期刊與代寫論文的「槍手」公司狼狽為奸,疑似為大批中國研究人員批量生產、發表學術論文。該網站編輯告訴本報記者,他們發現的可能是世界科學歷史上國外學術出版商瞄準中國研究人員斂財的「最大醜聞」。
  • 南開學者在金融學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宮旭)近期,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助理教授李欣明多篇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  論文「The Effects of Cultural Values on Bank Failures around the World"於2019年11月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上 。該文首次開展了廣泛的銀行層面破產的國際研究,探索了國家文化對銀行破產的影響。
  • 發表istp論文的學術價值高嗎
    很多在職人員或者在校生需要發表國際核心論文的,很多作者也想要發表istp論文,但是他們並不清楚發表istp論文學術價值高不高? istp是比較權威的檢索庫,自然價值很高,而且收錄的多是一級刊物,徵收的也多是同一學科在國內具有權威影響的核心刊物上發表的論文。
  • 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教育部: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
    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弘揚科學精神觀、創新質量觀、服務貢獻觀,樹立更加鮮明的人才培養導向、潛心治學導向、服務黨和人民導向,改進科研評價方式,強化科研育人功能,以學術質量和社會效益作為學術評價的重要標準,建立有利於潛心研究和創新創造的評價制度,引導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