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剃鬚刀可以說是男士們的必備,就剃鬚方式而言,目前市面上無非往復式和旋轉式兩類,前者以松下、博朗為代表,後者則有飛利浦、飛科等。
近日,消費者報導送檢了博朗、松下、超人3款往復式剃鬚刀以及飛利浦、飛科2款旋轉式剃鬚刀,分別參照國家推薦標準GB/T 23132-2008《電動剃鬚刀》和5名志願者的主觀體驗進行橫評。
參測產品:博朗360s-4(一號店:999元)、飛利浦PT877(JD:899元)、松下ES-ST25(官網:999元)、飛科FS-351(JD:189元)、超人SA 5810(JD:199元)。
測試項目:剃鬚效率、舒適度、續航
國家推薦性標準GB/T 23132-2008《電動剃鬚刀》:旋轉式剃鬚刀額定轉速應不低於1500r/min,往復式剃鬚刀額定往複次數應不低於5000r/min,都符合要求,但飛科工作30分鐘後下降嚴重。
電動剃鬚刀剃鬚過程實際是一個鬍鬚剪切過程,由內刀片與外刀網密切配合。電機驅動內刀片相對外刀網進行高速旋轉(圓周)或者往復(直線)運動,從而令伸進外刀網的鬍鬚被剪斷。刀片的轉速或往複次數是直接反映剃鬚刀動力的客觀指標。
正常工作時,剃鬚刀刀網是一直緊貼面部肌膚反覆移動的。如果刀網溫度過高以及刀網表面較粗糙都會為使用者帶來灼熱感和疼痛感,甚至是剃鬚後的局部皮膚紅腫。
以1.06倍額定電壓運轉10分鐘後,5款剃鬚刀的刀網溫升均在上述標準要求的30℃以內。但如果以充滿電的狀態來運轉10分鐘的話,5款剃鬚刀的刀網溫升是整體高於前者的。
其中,松下的刀網溫升為31℃,換言之,加上環境溫度的話,其使用時接觸皮膚的最高溫度能達到53℃,比溫度最低的飛科高出21.9℃。
刀網溫升反映的是「燙不燙」,刀網粗糙度反映的則是「疼不疼」。
此次測試結果則顯示,松下ES-ST25表現較佳,粗糙度為Ra0.10,而另外4款剃鬚刀的粗糙度均為Ra0.20(GB/T 23132-2008規定,刀網外表面粗糙度應不大於Ra0.40)。由此可知,5款剃鬚刀在剃鬚時並不會產生令人不適的摩擦感。
結果顯示,在充電時間上,5款剃鬚刀基本符合說明書所述,都在1小時左右;在續航能力上,5款剃鬚刀的表現則有較明顯的差異,其中表現最好的是超人,續航時間達到180分鐘以上;而表現稍遜的松下續航時間僅為42分鐘,低於說明書所述。
根據5名體驗者的反饋,受測的5款剃鬚刀均支持全身水洗,其中2名測試者指出往復式剃鬚刀的清洗較旋轉式剃鬚刀方便。這是因為往復式剃鬚刀(博朗、松下、超人)在卸下刀網後,體驗者可直接用水對刀網及機身主體進行衝洗;而旋轉式剃鬚刀(飛科、飛利浦)需在打開刀頭後再扭動旋鈕才能分開刀網與刀片,其中飛利浦在分開刀片與刀網後,各零部件較分散,不太方便清洗且有可能導致零件遺失。
綜合剃鬚效率、舒適度、操作體驗三方面來考慮,博朗360s-4、飛利浦PI877這兩款價格相對較高的電動剃鬚刀表現不俗。
飛科及松下這兩款剃鬚刀雖然綜合得分不錯,不過各自存在短板:飛科在剃鬚效率上表現欠佳,松下則是剃鬚舒適感不夠理想。綜合5名體驗者的主觀評分意見來看,超人剃鬚刀的剃鬚效率不高,使用時需要對臉部鬍鬚進行反覆剃刮,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臉部的不適感。
松下
博朗
飛科
飛利浦
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