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雙明:空軍上將,原空軍司令員,曾是「王牌飛行員」
中國空軍經歷過了艱難的發展歷程,舊中國的時候,中國製造業嚴重滯後,空軍更談不上。因而,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空軍損失一架就少一架,上演了一幕幕悲壯的英雄史詩。新中國空軍剛成立的時候,飛行員基本上都是陸軍出身,飛行時長人均20個小時。就是這樣一支年輕的空軍,卻要單跳經歷過二戰洗禮的美國空軍。中國空軍發揚了「空中拼刺刀」的精神,「米格走廊」更是成為了世界空軍史上的傳奇。原空軍司令員曹雙明上將,就是一位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成長起來的「王牌飛行員」。
曹雙明生於1929年8月,河南林縣人(筆按:今為林州市,屬安陽)。林縣位於太行山東麓,屬於豫、晉、冀三省交界處。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由於河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處於軍閥混戰的緩衝地帶,吳佩孚、馮玉祥、劉峙等都曾統治過河南。特別是規模最大的軍閥混戰中原大戰,主戰場正是在河南。因而,河南長期民生凋敝,安陽也是如此。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山地區成為了八路軍抗日變的前沿陣地。1938年2月,八路軍129師太行抗日第四遊擊支隊進駐林縣北部地區。由此,安陽人民掀起了抗日新高潮。
曹雙明的童年正是在抗日烽煙中度過的,及至1946年參軍入伍,成為晉冀魯豫軍區某部的通信員。後來,曹雙明所在部隊改稱為第二野戰軍15軍。西渡黃河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重大軍事行動,都留下了曹雙明的身影。1951年,曹雙明的軍旅生涯迎來重大轉折:進入空軍第四航校學習。由此,曹雙明由陸軍轉空軍,這也是新中國空軍發展的一個縮影。值得一提的是,空軍第四航校後來成為了石家莊飛行學院,為我軍培養了大量優秀的飛行人員。
1952年,曹雙明赴朝參戰。年輕的中國空軍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跟美國空軍硬碰硬,堪稱中國版的「空戰英豪」。曹雙明經過實戰的檢驗,成為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王牌飛行員」。其實,新中國空軍成立的起點不低,接手了大量蘇制米格15戰鬥機,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以至於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上將不得不感嘆: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世界上主要的空軍強國之一!
回國之後,曹雙明一直在空軍服役,及至1983年已經是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1987年,曹雙明出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兼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1988年9月,曹雙明被授予中將軍銜。1992年11月,曹雙明出任空軍司令員。在曹雙明任職空軍司令員期間,空軍發展迎來了質的提高,以蘇27戰鬥機的入列服役最具代表性。由此,中國空軍實力得到提升,逐漸開始研究琢磨三代機技術,特別是發動機技術,為我國殲10乃至殲20的誕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94年10月,曹雙明年滿65歲達到正大軍區級服役最高年限退出現役,正式開始了離休生活。2019年7月,曹雙明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90年的壯麗人生。在曹雙明去世之際,中國空軍已經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殲11、殲15、殲16、殲20、運20等「殲字輩」多多少少都帶有蘇27血統。曹雙明對我軍空軍現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