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部分的困擾和焦慮在於,工作的忙碌讓他們對於孩子的教育時長縮短,而「第一次當父母」的生疏感讓他們更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孩子。《童言有計2》這檔育兒綜藝的真正意義就在於,節目組實實在在的做了一檔關於「如何育兒」的實用節目,幫助家長探索出高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同時教會他們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而如何將育兒知識融入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進而帶來更多關於成長的思考,這是一部育兒綜藝深入人心的決定因素。
在國內選秀類綜藝、慢綜藝、競技類綜藝霸佔觀眾的視線時,觀察類綜藝的出現無疑增加了綜藝市場多元的節奏感,一時間,各類觀察式類型甚囂塵上,內容在成熟中逐漸趨於同質化,芒果TV成長智育類觀察脫口秀《童言有計2》的出現,則打破觀察類綜藝的這一橫向布局,縱向延伸通過「孩子自己觀察自己」構成三重觀察的多維度視角、每期不同主題的設置幫助孩子學習自主成長,與父母全方位探討孩子的成長難題。節目播出11期以來播放總量超13億,引發觀眾好評和熱論不斷,然而其中網友討論最多的,還是關於這檔綜藝的實用性。不少網友表示,節目內容寓教於樂是育兒界的教科書典範,並且每次都會陪同孩子一起觀看。由此可見,《童言有計2》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輸出育兒乾貨的知識出口,更是一檔家長和孩子視線共同成長的合家歡實用綜藝。它是如何做到的?這一點值得剖析思考。
「三重空間」呈現最真實成長
主題設置幫助孩子自我剖析助力成長
創新,是《童言有計2》在內容製作初期,首先思考的問題。不難發現,節目創新觀察新模式,在第一季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升級,並通過每期節目不同的主題的設置,對處於成長時期的孩子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的觀察,用多重視角來發現孩子的多面性。這種主題設置方式在豐富節目內容和趣味性的基礎上,更加偏向育兒實用性,能夠為觀眾和父母輸出更多優質的實操性育兒經驗。而不同的主題設置對於孩子來說,能夠讓他們在不同的場景活動中發現最真實的自己,直面困難主動去解決問題。
就拿第五期以「天賦」為主題的節目來說,孩子們通過對天賦的理解和思考,在主題場景下迸發了不一樣的閃光點,新手老師和父母發現了孩子在平常生活中沒有展示出來的另外一面。而第八期以「自理」主題的節目中,萌娃們的表現則戳中了父母的育兒痛點,許多父母在愛孩子和放手讓孩子學會自理之間掌握不好界限,《童言有計2》則正好將這種困惑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父母解決困惑。除了發掘孩子另一面,幫助父母解決困惑,《童言有計2》還為育兒做出了科學的示範,第十期「目標」主題的節目中,萌娃們通過爬山來學習目標管理,在面對萌娃遭遇失敗想放棄時,高知爸爸王弢的「鼓勵式」教育為育兒做出了科學典範,專家蘭海老師也對培養孩子學會目標管理做出解讀,為許多家長提供了專業知識保障。
打開實用型育兒新模式
明星爸媽乾貨分享傳遞正確「陪伴」觀念
節目出彩的主題設置能夠幫助父母找到更實用有效的育兒方法,而明星爸媽和預備爸媽育兒乾貨的輸出,也助增節目內容的實用性落地。新手老師杜海濤、沈夢辰從最開始帶娃時的束手無策到在摸索中嘗試和學習,最後逐漸掌握帶娃方法,他們展現了未婚未育年輕群體帶娃時的真實反應,並且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恐婚恐育」一族的焦慮。
不僅如此,已為人父母的溫柔奶爸王晰、袁詠儀應採兒的「虎媽教育」、高知爸爸王弢的「鼓勵式教育」,也引發了熱烈討論和激起大眾學習熱潮。許多父母開始反思家庭教育的誤區,在培養孩子獨立自理的習慣時,袁詠儀、應採兒的「虎媽教育」為父母提供了正面例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了孩子要學會主動,父母也要學會放手和信任。而在傳統的「棍棒式」教育盛行的情況下,高知爸爸王弢的「鼓勵式」教育就顯得十分可貴,對於孩子來說,更多的鼓勵會激發他們的勇氣,能夠引導他們學會堅強和堅持,培養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育兒專家權威觀察講解
增大討論空間實現父母孩子共同成長
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在節目中實現的成長度,決定了節目的價值。《童言有計2》利用「三重觀察」模式,並在這中間植入「孩子自己觀察自己」的設定,讓孩子對自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以此實現成長的最大化。在以「目標」為主題的節目中,武藝博遭遇困難大哭想放棄,而萌娃玉兒則在一旁爆出「哭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智慧金句引人深思。武藝博在看到自己的這一表現後,也表示非常認同玉兒的觀點,並決定做出改變。「自我觀察」不僅讓孩子作為旁觀者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之所在,更讓其在與同齡人的互動中對自我實現思考,主動解決問題。
0到6歲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階段,蘭海老師在節目中也多次提及在這一階段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蘭海老師在節目中針對於孩子的成長現象,也給出了很多實用性的建議和觀點。在萌娃武藝博爬山崩潰大哭時,一般情況下大家會安撫孩子並鼓勵孩子堅持,而蘭海老師則建議,「讓孩子嘗試放棄,並讓他承擔放棄的結果,也讓他看到堅持的結果。」蘭海老師這種有效的激勵方式,反而得到意向不到的結果。在蘭海老師專業知識的引導下,父母也學會了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引導孩子自己觀察自己,讓孩子在「自省」中得到成長。萌娃武藝博的爸爸在通過與蘭海老師的交流討論後,意識到自己對孩子有求必應的育兒的誤區。而天天媽媽在觀察中,看到在團隊合作中成熟懂事的天天的另外一面,也開始重新審視與孩子的相處方式。《童言有計2》將「三重觀察」模式的優勢發揮到最大,讓父母和孩子們都能夠在節目中得到新的認識和思考,實現跨代成長。
歸根結底,《童言有計2》的最特別之處不在於其作為育兒類綜藝的節目形式,而是在不斷輸出教育類乾貨的基礎上,嘗試開啟孩子「自我觀察」、家長「獨立視角觀察」、專家「專業視角評判」的「三維實用型觀察」新模式。觀察類育兒綜藝要想創新出新領域,要保障內容製作、升級觀察空間。在這一點上,《童言有計2》是摸索成功並已經具備了經驗積累。12期不同主題的設置,聚焦了當下社會熱點議題,在保持可看性的同時,實現了父母與孩子的真正相互探知、以及成長方法成長規律系統認知。緩解當下生娃育娃焦慮,讓父母在育兒上有方法可循,不再焦慮不再恐懼。《童言有計2》從實用出發,再到親子觀察的實用性落地,真正的成為了一檔優秀的實用性育兒節目。
-END-
長按二維碼 免費關注 傳媒時評 微信公號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