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早戀」無論對父母還是孩子來說,一直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前幾天,剛進入青春期的妹妹對我說,她這幾天晚上想不回家,可不可以幫她瞞著爸爸媽媽。
我問她為什麼不回家,又為什麼要瞞著父母呢,你是想去哪裡玩嗎?妹妹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告訴我她談戀愛了,男朋友想約她一起出去玩幾天。
在詢問了她一些大致情況後,我對她說,你應該告訴爸爸和媽媽。一開始,妹妹表現出了強烈的抗拒情緒,因為她覺得告訴父母之後,父母會因此罵她。
我問她:你沒有告訴過爸爸媽媽,又怎麼知道爸爸媽媽一定會罵你呢?
終於在一番糾結過後,她拿起手機撥通了她爸爸的電話,而我也在她打電話之前,提前給她的爸爸發微信說了大致情況,並建議爸爸不要動怒。
談話結果並不出人意料,爸爸並沒有同意妹妹的提議,他是這樣和妹妹說的:爸爸並不了解你的男朋友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孩子,所以在聽你簡單介紹的情況下不能保證他一定能夠照顧好你,所以希望你能夠慎重考慮這件事,我知道你是一個有想法的大孩子了,所以你一方面要考慮自己的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也應該考慮到你身邊人的感受。
爸爸的一番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妹妹雖然不高興,但也表示會再次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後來聽妹妹說,回家以後爸爸和她講了很多,自己也明白了一些事情,所以決定和男朋友外出遊玩的事情暫時擱置了。
後來和爸爸交流得知,那天談話內容無非就是圍繞安全問題展開,關鍵在於爸爸談話的方式。
面對「早戀」這個「天大」的問題,父母如何理智處理,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孩子早戀算不算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算!但父母不能因為問題嚴重就暴力制止已經發生的事情,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既然孩子已經鼓足勇氣向父母坦白了早戀的事實,那父母就應該理智正視這件事情,可以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溫和處理。
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慢慢向孩子講清楚其中的利弊,孩子是能夠聽得進去的,而不是一味責罵。這樣只會加重孩子對父母的恐懼心理,下次有什麼心事都不敢分享給父母聽了。
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愛,青春期的孩子感情是純真簡單的,並不像成人世界那麼複雜,在孩子眼裡,愛父母和「愛男朋友」的感情區分其實並不是很明確。
在他們看來,和對方玩得更好就是喜歡,對方學習好還長得好看就是愛,但其實這更像單純的友誼。
當孩子早戀後,可以問問孩子:你喜歡對方什麼?所以父母完全可以借早戀這個契機教會孩子什麼是愛,應該愛什麼樣的人,也教會孩子怎樣正確大方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當一個家庭中的父母能夠作為榜樣和依靠,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愛護時,孩子長大後的擇偶條件會不自覺地向父母的標準靠攏,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夠像父母一樣強大可靠。
而我聽過一個小朋友早戀的原因後苦笑不已:因為我的男朋友每天都會給我帶早飯,而爸爸媽媽從來沒有給我做過早飯,也沒有給我買過早飯。
你看,幾頓早飯就可以得到小朋友的愛,那他的家庭平時是多麼地忽視孩子的感受。
所以父母平時要儘量多地和孩子交流談心,在及時了解孩子內心想法的同時也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足夠的愛,而不是需要從其他人乞求愛。
早戀涉及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性教育,這在思想越來越開放的當代社會仍然是一個讓父母感到頭疼的問題,其實簡單來說,伴隨著早戀的出現,性教育宜早不宜晚,同時也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避免適得其反。
總的來說,孩子早戀可能會伴隨著安全問題和學習成績下滑問題,但父母一定要學會溫和有效的處理方式,避免「暴力拆散」,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