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牧業「歸根」蒙牛 整合路徑待解

2020-12-18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娟 經歷多次風傳和當事人反覆澄清之後,蒙牛終於正式併購現代牧業(01117.HK)。

5月8日早間,蒙牛乳業(02319.HK)宣布增持原料奶生產商現代牧業的股份,增持後蒙牛乳業持股比例將從原有的1%增至28%,成為現代牧業單一最大股東。

由蒙牛前高管創立的現代牧業從誕生起就攜帶著塗抹不去的「蒙牛印記」。在過去幾年間,蒙牛亦是現代牧業最大的原料奶採購企業,現代牧業生產的70%以上奶源供給蒙牛,實際供應量最高時一度達到95%以上。

對於之前幾度想要淡化「蒙牛印記」、意欲自立門戶的現代牧業而言,此次「落葉歸根」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嗎?而蒙牛乳業怎樣將現代牧業無縫整合進自身戰略規劃當中,也將是個不小的難題。

意料之中

根據公告稱,蒙牛乳業分別向兩家私募基金——KohlbergKravis-Roberts&Co.L.P.(簡稱「KKR」)附屬公司Advanced Dairy購買20.44%股份,及CDH China Fund間接全資附屬公司Crystal Dairy買入6.48%現代牧業的股份。此次收購分兩階段完成,合每股代價為2.45港元,總代價31.75億港元。

交易完成後,蒙牛乳業躍身為現代牧業單一最大及主要股東,持股由1.078%增至 27.99%,而 KKR及CDH的持股則降至3.52%及1.51%。「蒙牛在五年規劃中,就對牧場的升級擴大制定了詳盡的發展規劃。」蒙牛公關部對經濟觀察報稱,此次直接加大對現有成熟牧場(即現代牧業)的投入,是最直接見效最快的方式。

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奶源成為乳業發展的最關鍵制約點。而中糧入主蒙牛之後,提升奶源供應和質量更是被提上了重點。據經濟觀察報了解,蒙牛目前規模化集約化奶源約為93%,根據其內部的規劃,在2015年之前這個數字將達到100%。

顯然,此次拿下現代牧業正是這一戰略的重要一步。蒙牛公關部稱,這筆交易「為蒙牛整體的牧場建設計劃提供了一個大牧場合作和管理的參考模式。」

在經歷了前期的風傳、否定,再風傳、再否定之後,這筆交易也被坊間視為一樁意料之中的收購。

現代牧業前身是領先牧業,由蒙牛原副董事長鄧九強等前高管於2005年9月創辦。從成立之日起,它就始終無法擺脫「被蒙牛收購」傳聞的困擾。而在鄧九強去年9月離開現代牧業的前後,類似傳聞更是一度抵達頂峰。

今年1月14日,蒙牛大股東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期間透露,蒙牛乳業收購現代牧業一事「一直在談」,但還未有進展。4月份,併購「新聞」再度風傳。但與之相關的各種猜測幾乎都無一例外地遭到當事雙方的公告否定。「這是一個早晚的事情」,在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鄧九強離開後,原來投資於蒙牛的KKR等私募股權基金尋找機會脫身,而此時進入二度創業的蒙牛也正在急於尋找穩定可靠的奶源。在這樣的背景下,雙方聯姻幾無懸念。「其實,蒙牛自始至終都非常迫切需要將現代牧業拿下。相比現代牧業,蒙牛的收購意願也更強烈一些」,宋亮稱。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亦持同樣看法。她認為蒙牛此次收購價格「事實上有些偏高」,表面上看此次2.45港元低於2.62港元的股價水平,但是在未有幅度限制的香港市場,這6%的差價空間其實較易突破。「未來一旦現代牧業跌破2.45港元,蒙牛將遭受一定損失。」

瑞信發布研報稱,該項交易對蒙牛乳業而言,短期內會能稀釋股本回報率以及投資資本回報率,但從長期看對蒙牛的影響為正面,因該公司業務模式可實現進一步整合,同時可以鎖定原奶質量。

整合難題

和蒙牛乳業的迫切「求婚」相比,此次「委身」的現代牧業其真實心態也許複雜很多。

儘管由「老蒙牛人」一手創立,但現代牧業一直以來都想要淡化蒙牛印記,擺脫對蒙牛的過度依賴。現代牧業早在2008年時曾公布過一個與蒙牛訂立的為期10年的承購原料奶供應協議,按照該協議,現代牧業在未來10年不少於70%的原料奶將供應給蒙牛,剩餘30%的奶源可供應其他乳企。

這原本是一樁雙方意在「互相套牢」、謀求未來穩定收益的合約。但是隨之現代牧業的急劇擴張,以及蒙牛的徹底「中糧化」,當事雙方的關聯日趨單薄,關係也變得微妙。

根據現代牧業2012年年報,其向蒙牛供應的原奶佔其總量的比例已由2011年的98.5%下降到86.7%,目前已跌至80%以下。不僅如此,其銷售給蒙牛的原料奶均價也由之前的3.8元/斤上漲至4.4元/斤。

與此同時,原本專注於上遊原奶生產的現代牧業開始將手伸向了下產業鏈下遊,直接參與了和蒙牛的競爭。

從2012年4月開始,現代牧業正式向終端推出其「現代牧業」自有品牌的盒裝常溫奶和瓶裝低溫奶、以及酸奶三大類產品。整個2012年全年現代牧業僅常溫奶的銷售收入已超過1億元,今年預計將達到4億元,其下一步還將擴大產品線,華北、華東、華中等地都在鋪市場。

蕭桂森負責現代牧業終端渠道鋪設,他此前曾任蒙牛連鎖事業本部負責人,在2005年前後曾幫助蒙牛打造類似的連鎖體系。他在早些時候接受經濟觀察報專訪時稱,以後公司自有產品的生產量將逐步提高,「根據跟蒙牛的10年合約,到2018年,30%比例的現代牧業原奶都用來打造自主乳業品牌。」

就像當初的蒙牛崛起成為讓伊利頭痛不已一樣,深諳蒙牛發展軌跡的現代牧業是否也會成為蒙牛不可忽視的敵人,這讓蒙牛愈來愈坐立不安。這也是為何蒙牛務必拿下現代牧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此次收購完成後,現代牧業原有發展路徑是否要發生調整令人關注。

儘管在管理層方面,蒙牛和現代牧業都不約而同表示將會保持公司現有穩定團隊。但是談及現代牧業終端產品的發展,雙方態度耐人尋味。

蒙牛公關部對經濟觀察報稱,未來是否繼續發展現代牧業自有品牌產品將根據後者的經營情況而定,其認為「『現代牧業』這個產品目前對現代牧業的收入貢獻很低」;而現代牧業集團副主席高麗娜則對經濟觀察報明確表態:「未來自有品牌會保留並會擴大市場。未來奶價也將按照市場規則確定」。

可以預見,如何平衡此類分歧,將是未來擺在蒙牛面前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相關焦點

  • 現代牧業產品在終端「消失」了?蒙牛和現代牧業這樣回應
    今日,中國最大的奶牛養殖公司、已被蒙牛收購的中國現代牧業控股有限公司(1117.HK,簡稱現代牧業)公布了今年上半年財報(如下圖所示)。緊接著公司主席盧敏放(他也身為蒙牛集團CEO)與現代牧業一眾高管出席在香港舉行的面向投資者及業內分析師的中期業績發布會。
  • 蒙牛為何緩和現代牧業關係? 蒙牛高管出任現代牧業CFO
    摘要 【蒙牛為何緩和現代牧業關係? 蒙牛高管出任現代牧業CFO】伊利持股聖牧之後,蒙牛也坐不住了。從近日一系列的動作來看,中糧集團以及蒙牛對關聯企業現代牧業明顯加大了聯繫和控制。
  • 蒙牛「輸血」效應顯現,現代牧業上半年扭虧為盈
    現代牧業表示,過去幾年,公司嚴格執行提單產、降成本、增效益的戰略。一方面建立核心牛群,提高單產及成乳牛佔比,一方面通過精細化飼養、優化飼料結構,提高青貯使用比例。今年5月,公司藉助蒙牛「愛養牛」統採平臺採購大宗飼料等,以量換價,促進現金成本持續下降。
  • 現代牧業迷失終端 :產品下架或與蒙牛有關 關係曖昧
    換手操盤蒙牛與現代牧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許此次現代牧業產品下架與蒙牛有關。這類猜測不無依據,此前,現代牧業產品常年打折,現代牧業相關負責人曾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5月初,現代牧業在北京市場開始和蒙牛做市場交接,現代牧業希望通過打折的方式儘快消化庫存。今後現代牧業的常低溫產品規劃營銷全部轉交給蒙牛來操作,市場會逐步恢復。
  • 聚力現代共贏未來 蒙牛攜手現代牧業領「鮮」出發
    優質乳工程報告:現代牧業原奶各項核心指標優於進口牛奶水平  發布會現場,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農業部奶業辦公室副主任馬瑩、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現代牧業董事長高麗娜、蒙牛集團副總裁高飛、以及經銷商代表一同出席了活動。
  • 現代牧業稱與蒙牛「問題奶」無關
    現代牧業稱與蒙牛「問題奶」無關 稱公司包括眉山地區在內的奶牛養殖場,均嚴格執行監控步驟;蒙牛股價再度下挫7% 本報訊(記者李靜)受外界質疑向蒙牛提供問題奶源的現代牧業,昨日發布澄清公告稱,蒙牛含有超標黃麴黴毒素M1的牛奶與現代牧業出廠的牛奶無關。
  • 現代牧業2019年盈利3.5億元,與蒙牛協同效益顯現
    得益於與大股東蒙牛的協同效應,現代牧業下遊液奶品牌取得了3500萬元的利潤,並為瑞幸咖啡生產特供奶。降本增效提升盈利2019年,現代牧業原奶總產量達139萬噸,同比增長8.6%;成乳牛年單產達10.6噸,較去年提高0.5噸,產量與單產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 加碼C端 現代牧業欲擺脫蒙牛依賴
    這意味著,現代牧業與其大股東以及最大客戶——蒙牛在終端奶市場短兵相接。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現代牧業重新加碼終端奶市場,是為了儘快擺脫對蒙牛的依賴。對於終端產品是否與蒙牛存在競爭關係,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此前回應稱,現代牧業重點瞄準三四線城市,以儘可能地不與蒙牛和伊利的高端產品產生正面衝突和較量。對於現代牧業加碼終端奶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採訪了蒙牛,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予以回復。
  • 現代牧業:與蒙牛了斷「前緣」之後,要如何走?
    相比與1993年成立的伊利,1999年成立的蒙牛,2005年成立的現代牧業(01117-HK)還是比較年輕。而這個2017年,經歷了中國乳製品市場的原奶價格下降的危機,經歷了與蒙牛時斷時續的姻緣,不知現代牧業是否有所成長。
  • 抱緊蒙牛大腿,虧損3年現代牧業即將扭虧為盈?別高興太早
    此外,管理層在財報中稱,現代牧業與蒙牛集團在採購、銷售網絡及融資方面的協同效應最大化;促進通過與蒙牛的聯營工廠合作推出的新產品;及該公司通過出售閒置資產所得及藉助蒙牛在新融資上的協助來降低財務槓桿。上述一大段關於業績增加的解釋其實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抱緊了蒙牛(2319.HK)的大腿。早在2017年6月,蒙牛就向現代牧業開出了50億元訂單的大訂單。
  • 傳蒙牛洽購現代牧業 或為狙擊下一個自己
    外電稱,蒙牛乳業正和現代牧業就收購展開談判,而前者控股股東中糧集團和後者的大股東私募基金KKR也都參與其中,不過目前尚不清楚蒙牛乳業是將參股現代牧業,還是整體收購。  8月15日,蒙牛乳業公關部對本報記者回應稱,有關收購的傳聞,公司暫時沒有可以披露的更新訊息。
  • 蒙牛乳業增持現代牧業 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中新網5月8日電 香港,2013年5月8日—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簡稱「蒙牛」,港交所交易代號:2319)和中國現代牧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現代牧業」,港交所交易代號:1117)今天宣布,蒙牛增持其在現代牧業中的股份比例,從原有1%增至28%,從而成為其最大單一股東。
  • 現代牧業和蒙牛:剪不斷理還亂-美食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三聚氰胺事件後,自建奶源成為中國乳製品企業的普遍做法,而熱衷於建萬頭牧場的不僅僅是現代牧業。蒙牛集團也已參股、合建了14座萬頭以上超大型現代牧場,計劃未來5年投入33億元用於奶源建設,未來還將再建20-30座大型牧場。  現代牧業原奶九成以上原奶都出售給蒙牛。
  • 現代牧業汙染觸目驚心 七成牛奶供應蒙牛使用
    蒙牛黃麴黴毒素事件將低調的現代牧業集團拉進公眾視野之後,2011年12月31日,現代牧業董事長鄧九強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如此感嘆。現代牧業之所以成為事件的另一個焦點,是因為現代牧業洪雅牧場是發生此次「致癌門」事件的蒙牛乳業(眉山)的主要供應商。資料顯示,洪雅牧場日產鮮奶200噸,全部供給蒙牛眉山公司。
  • 為了更多優質奶源,蒙牛時隔四年再提收購現代牧業
    在老對手伊利於去年年底完成對中國聖牧的增持後,換上了新總裁的蒙牛新年也有所動作。2017 年 1 月初,蒙牛提出收購其奶源供應商之一「現代牧業」的 ,價格不算高,約合 18.73 億港元(16.55 億人民幣)。
  • 增持現代牧業之後,蒙牛又控股做有機奶的聖牧
    中國聖牧宣布擬以 3.03 億元向蒙牛出售 51%股權。蒙牛控股了有機奶的公司聖牧。因為未通過商務部反壟斷審查被伊利終止收購的聖牧,如今在深陷虧損時找到了蒙牛的投資。聖牧的營收等業績將併入蒙牛的綜合財務報表。
  • 現代牧業靠蒙牛減虧5億,上遊乳業如何靠自己脫困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現代牧業能夠實現減虧是因為蒙牛在旁幫襯,否則該公司還會持續虧損。8月30日,蒙牛和雅士利聯合舉行2018年中期業績發布會,會中管理層表示子公司雅士利和聯營公司現代牧業以後不會拖累蒙牛,自身具備造血能力。
  • 現代牧業VS蒙牛:為何與最大股東兼最大客戶成對手
    雖然蒙牛在去年已成為現代牧業(01117.HK)單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28%,並且也是公司第一大客戶。不過,現代牧業仍舊想擺脫對蒙牛的過度依賴,而且還想與大股東在主業方面「同業競爭」。  從現代牧業披露的最新數據看,該公司供應給蒙牛的原奶比例,已經從最初的98.5%降至目前的75.7%。
  • 現代牧業評蒙牛、伊利收購上遊乳企:供需驅使 對乳業影響不大
    來源:東方財富網舉辦的現代牧業2020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現代牧業銷售收入28.2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淨利潤錄得2.26億元,同比提升69%。原奶總產量達75萬噸,同比增長10%。
  • 蒙牛盧敏放出席現代牧業四次榮獲世界金獎暨中國優質乳成果報告...
    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農業部奶業辦公室副主任馬瑩、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現代牧業董事長高麗娜、蒙牛集團副總裁高飛、以及經銷商代表一同出席了活動。蒙牛與現代牧業強強聯合,必將迸發新的活力,希望企業進一步創新改革、開拓市場、提升競爭力,為我國奶業的全面振興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