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遺憾,叫做有一顆存錢的心,卻偏偏存不到錢。這時候一定會有人站出來反駁:哪有這回事!不過是錢的基數不夠大罷了。
前幾天刷豆瓣突然看到,有一個名叫「喪心病狂虧錢小組」的組織吸引到了我,乍一看還以為是攢錢小組,沒想到點開卻是那些慘絕人寰的虧錢經歷。更絕望的是,他們離攢到錢,也就只有一步之遙。
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不否認很多人心中都是有一顆省錢之心的。比如各種購物節,大多數人還是衝著優惠券、滿減、囤貨的目的去的。然而效果卻總是和自己預期的背道而馳。
省錢方法千千萬,就真的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嗎?我不信(魯豫.jpg)。萬萬沒想到,越嘗試反倒掉進了另一個燒錢大坑裡。
你有過為了省錢而囤貨,結果卻以虧錢收尾嗎?
「為了省下吃早飯的時間和錢,所以買了一臺三明治機。」很多人存錢的出發點是好的,就是對自己的認識不夠清晰。
你以為買了三明治機在家做早飯更省,實際上要麼新鮮感一過就落灰,要麼覺得三明治還得配咖啡,於是買了咖啡機;要麼食材一定要優質,於是還入手了各種火腿、醬料。
「這款零食好吃,於是囤了一大堆。」從我的零食過期經驗來看,囤貨其實就是一種虧錢行為。
拋開吃不完的因素,就算吃得完,也並沒有賺到。買得多對於商家而言,無疑是盈利的。
另外,在花費大金額的時候,一定要三思再三思。「兩年前,斥巨資6800辦了某相親平臺線下VIP。」一開始看到這位網友的經歷時,我內心是極其有共鳴的。
當時和她一樣,大概是被家裡催婚催著急了,於是才畢業一年就急吼吼去相親。
事實上,當你入坑才知道,相親平臺只會拿手頭現有的資源給你,或者用你的資料再去忽悠新的二傻子,醒醒吧!這些套路已經玩了十年了!
花出去的錢,還不如用來社交,逛街,喝咖啡。
除了為相親交錢,能成為掏空大家錢包的,就要數健身房年卡了。
健身前,每個人都有一個夢,男的幻想下一個彭于晏就是自己,女生已經開始腦補獲得了張鈞甯的身材。
結果前腳交了錢,第二天就不去了。原來教練的熱情,僅存於交錢之前。他負責收錢,可不負責監督啊!
於是如今身邊還有朋友想辦健身卡,我都直接建議去網上淘個二手的,絕對九成新。
難道不存錢,該花花才是正道?這些錢包悲痛史,不是為了讓大家放棄自我,而是從其中認識到存錢誤區,從而合理避過。
比如就有人從多年的網購血淚史中總結了一些經驗:如何分辨評價真實度。
正因為太多人買東西會參考評價,於是刷好評也就應運而生了。各種精美圖片,看得人瘋狂心動。實際上,這裡面還是有很多套路的。
1.為了追評而追評。
當天或者隔天就追評,而且還是好評,真實度可想而知!要不是氣得想差評,誰會那麼火急火燎地評價。
2.用語太過官方。
「寶貝很好,店家很熱情,還會回購。」你們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想,誰會稱自己買的東西為寶貝?這麼疏遠。
3.圖片過於精美。
如果誰把買家秀還P得和朋友圈一樣,那要麼是強迫症要麼就是專業的。一張張照片就像精修,甚至穿得比模特還好看,確定不是去搶生意的?
所以啊,省錢最好的辦法還是不能太衝動,不要太容易被安利,同時也不能放棄存錢。
錢還是要存的,也許你覺得攢錢往往容易走上虧錢的道路,但是什麼都不做,恐怕還會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