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妒忌三分薄情十分權力。甄嬛傳原著:果郡王的悲劇與熹妃無關

2020-12-17 雲捲雲舒說文史

《甄嬛傳》原著中,雍正皇帝的十七弟是出場最多的皇親,也是死得最離奇的一個。

風流倜儻的果郡王曾經深得雍正的喜愛和信任,不僅經常出入宮室,與皇上談論詩書管弦,而且時常留宿內宮。

但最後雍正皇帝疑心十七弟允禮覬覦皇嫂甄嬛,也忌憚他擁兵自重,讓甄嬛用毒酒殺害了允禮。

皇上對允禮起殺心,表面是因為允禮阻止皇上應允甄嬛和親準格爾未果後,私自動用府兵。引起了皇上的警覺,而起了滅掉允禮的念頭。

其實皇上除掉允禮的念頭並非一時而起,而是醞釀許久。無論有沒有允禮寄情甄嬛一事,皇上都會找由頭殺允禮。

《甄嬛傳》小說中,皇上和嬪妃們第一次到圓明園避暑時,皇上和十七弟涉獵。皇上的箭術雖然高於十七弟,但皇上並不高興。

面對十七弟的恭維,皇上不無醋意地對十七弟允禮說:我當年學習箭術時,皇阿瑪請了最高明的師傅教我。

皇阿瑪對我的教育很用心,我也學到了高超的箭術。但那只是做父親的在盡教育子女的責任,是冷冰冰的。

你的箭術是皇阿瑪親自教的,即便不是最高明的,但那是父親對你的愛。教授的過程就是親情傳遞的過程,是有溫度的。

此言一出,十七弟允禮無言可對。嫉妒,這才是雍正除掉允禮的真正原因。

雍正對深受康熙爺寵愛,多有陪伴的十七弟在情感上是極度妒忌的。嫉妒就像一根刺,始終扎在雍正的心上,時間越久就越疼。

雍正心中的這點憤懣,會隨著是時間的推移,愈發彌散擴大。再加上皇上涼薄的性格,無論允禮怎麼藏拙,都不會彌合皇上心中的痛。

妒忌加上不自我紓解的涼薄性格,和「君叫臣死臣不得死」的巨大皇權,導致允禮的生命始終都處於利劍之下。

無論有沒有允禮和甄嬛的私情,無論他們掩飾得好不好,皇上終將找機會除掉允禮。

允禮的命運與甄嬛無關,和喜怒無常的雍正有關,和當年康熙爺在雍正心上扎的那根,厚此薄彼的刺有關。

小說《甄嬛傳》中的情節是虛構的,但也是基於史實的基礎上。那就是,雍正皇上對自己的兄弟們大都不太友好。

以十七弟允禮為例,即便沒有甄嬛的事情,皇上早晚也會找個理由除掉十七弟。這是由雍正的出身和經歷決定的。

真實的雍正皇帝和小說中的雍正皇帝有相似之處,那就是他的童年是有欠缺的。只是這份欠缺更多的是來自母親而不是父親。

雍正的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母親是孝恭仁皇后烏雅氏,而不是小說中虛指的烏拉那拉氏。

胤禛的母親烏雅氏14歲進宮,進宮之初只是宮女。五年後的1678年,小宮女烏雅氏生下了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帝。

小宮女烏雅氏雖然生下了四皇子,但因為位份低,沒有資格撫養皇子。四皇子胤禛便由當時後宮位分最高的皇貴妃佟佳氏抱去撫養。

襁褓中的四皇子胤禛離開生母,在皇貴妃佟佳氏身邊生活了十一年,直到皇貴妃佟佳氏死後才回到生母烏雅氏身邊。

這時他的母親烏雅氏已經平步青雲,由一個位份低微的小宮女,成了位份很高的德妃。

烏雅氏德妃很受康熙寵愛,在胤禛之後,多有所出。胤禛不在的11年中,烏雅氏先後生了皇六子胤祚、皇七女、皇九女、皇十二女和皇十四子胤禵。

生恩不如養恩。對於胤禛這個生下來不久就被抱走的長子,烏雅氏付出的感情有限。況且她已經有了另外三個公主,兩個皇子。

尤其是十四皇子胤禵,胤禛回到母親身邊時,胤禵還不到一歲。母親烏雅氏的注意力於情於理都會更多地放在幼子身上。

剛剛回到母親身邊的胤禛,對親生母親的情感需求是熾烈的。而烏雅氏對胤禛的感情卻並不濃厚。

一是烏雅氏生胤禛的時候太年輕,二是胤禛出生不久就離開了自己。生而未養,何來感情?

母親有意無意的忽視和冷落,對渴望親情的胤禛是很大的打擊。童年的經歷,導致胤禛的性格很不好。

據史料記載,胤禛繼位後曾對群臣說,自己小時候性格急躁,喜怒不定,因而被皇阿瑪康熙訓誡的事:「皇考每訓朕,諸事當戒急用忍。」

《甄嬛傳》小說中,雍正皇帝對皇太后也是尊敬有餘,親密不足。這都是源於母子倆多年的隔閡。

童年親情的缺失,導致雍正對其他從小受到父母關愛的弟弟們有著無法言說的嫉妒。

雍正皇上性格多疑,又經過八王奪嫡的慘烈,他對於他的那些親兄弟,都是心懷戒備的。

雖然十七爺的母親在康熙皇帝駕崩後,為保十七爺平安避禍出家修行。十七爺也故意恣肆放浪,瀟灑江湖,遠離權利中心,不讓皇上忌憚他。

但心病難醫,無論十七爺如何小心謹慎,皇上還是會找個由頭除掉他的。

結語:果郡王的悲劇和雍正的童年經歷有關,和雍正多疑的性格,沒有約束的皇權有關,和甄嬛的關係不大。

帶著思想讀書,寫有溫度的文字,想了解更多精彩,點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電視劇《甄嬛傳》VS小說《清宮熹妃傳》主要人物對號入座
    小編向來是喜歡在雍正時期的小說和電視劇的,不光一遍又一遍看了甄嬛傳,更喜歡上了一部叫《清宮熹妃傳》的小說,現在小編想把甄嬛傳和清宮熹妃傳的人物對比出來,很多人都能對號入座,也甚是喜人。熹妃甄嬛VS熹妃凌若:兩個熹妃都是大姓鈕祜祿氏,不過一個是賜姓,一個卻是本姓。《甄嬛傳》裡甄嬛長相像雍正的純元皇后,進宮後受寵失寵,甚至出宮修行,回宮後受封熹妃,只是甄嬛不再愛雍正,反而恨得咬牙切齒,領養四阿哥弘曆,最終登上太后寶座。
  • 甄嬛傳:即便果郡王沒死,甄嬛也不會嫁給果郡王,胡蘊蓉說出答案
    即便果郡王活著回來了,甄嬛照樣要回宮,她絕對不會嫁給果郡王做正妻的。因為這根本就不可能。而果郡王也不會選一個已經豪無利用價值的甄嬛做妻子。儘管溫實初已經為她備好了假死藥,甄嬛可以謊稱暴斃瞞天過海,然後與果郡王雙宿雙棲做一對與世隔絕的神仙眷侶。
  • 甄嬛傳:為何果郡王最愛「綠色」?你看甄嬛第一次見他,穿了啥?
    甄嬛傳的熱度勢不可擋,不論劇情還是人物的塑造都是緊扣原著,一顰一笑,愛恨情仇更是淋漓盡致。可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比較另類啦,就是顏色 還是綠色。網絡上的吃瓜群眾可不要浮想聯翩喲,這裡要說的是一種情懷,無關娛樂。
  • 甄嬛傳:原著中孟靜嫻能懷孕,不僅灌醉果郡王,還做了這件狠事
    相信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就知道,果郡王作為全劇中最受劇中女角色們歡迎的角色,一生只愛甄嬛一個人。只可惜,兩人終究是不能在一起的。一個是皇上的親弟弟,一個是皇上的女人。縱使已經娶了孟靜嫻和浣碧,但是果郡王心裡也只有甄嬛一人。
  • 甄嬛傳:家宴上,果郡王為何無視向他打招呼的葉瀾依?原因太無語
    葉瀾依是小編在《甄嬛傳》中最喜歡的一個角色,因為她的性格直來直去,並不矯揉造作,所以葉瀾依在皇上的後宮中也是比較特殊的存在。當初皇上能夠看上葉瀾依,就是因為她的性格比較特殊,葉瀾依不會因為榮華富貴而阿諛奉承,更不會因為皇上冷落自己就不開心。
  • 甄嬛傳:甄嬛在和親路上二次拋棄果郡王,為了給果郡王保命,甄嬛的...
    導讀:甄嬛和果郡王之間的感情,讓很多人非常感動。而甄嬛被逼著回宮的情節,更是讓很多人,對這對有情人,非常同情。而在原著裡,兩人的分離,可不止這一次 在原著裡,皇帝真的答應了摩格的和親。因為此時的皇帝,已經懷疑甄嬛和果郡王有染。而且幾乎已經掌握了實證。
  • 甄嬛傳:果郡王臨死前對甄嬛說的話,字字透露出無奈與傷心
    甄嬛傳:果郡王臨死前對甄嬛說的話,字字透露出無奈與傷心   很多朋友在看甄嬛毒死果郡王一段時,都會跟著流淚吧,那一段劇情確實是非常虐心,明明兩個人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這也就罷了,還要親手毒死自己心愛的人,真是戳中每一位觀眾的淚點。
  • 爆甄嬛傳浣碧和果郡王竟然圓房多次數條鐵證,果郡王愛上了浣碧而不...
    古代女子如果愛上不愛自己的人那麼就是一個悲劇,特別是在皇宮中,一個沒有權利的女子愛上皇子之類的故事,那都是以悲劇結束的,當下最火爆的電視劇《甄嬛傳》中就有這麼一個故事,但是這個結局還是好的,至少在一起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浣碧,一個丫鬟,她是甄嬛的貼身丫鬟,同時也是同父異母的妹妹
  • 甄嬛傳:原著中果郡王早就知道雙生子的身份,這三個細節足以證明
    《甄嬛傳》這部劇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吧,看過劇的朋友們就知道,甄嬛在對皇上心灰意冷後,就去了甘露寺修行。本想著平平靜靜過完此生,但是果郡王卻突然闖入自己的生活。兩人墜入了愛河,而甄嬛肚子裡的雙生子也是果郡王的孩子。不過,甄嬛回宮後,因為身份的特殊性,一直沒有把孩子的身份告訴果郡王。
  • 《甄嬛傳》:果郡王真的值得我們傷心嗎?他看他究竟是什麼人
    《甄嬛傳》:果郡王真的值得我們傷心嗎?他看他究竟是什麼人初初看甄嬛傳的時候,當時小編也是為甄嬛和果郡王之間的愛情感到非常感動,同時也為他們之後的愛情悲劇覺得十分傷心,並且認為甄嬛當時也是迫不得已重新投入皇帝的懷抱,而果郡王如此深情,最終他們卻只能迫於無奈選擇分離,然而現在看來,幸好當時甄嬛選擇回宮,不然當時跟著果郡王恐怕也是要顛沛流離終究不是一個好的歸宿。
  • 歷史上的甄嬛和果郡王到底有什麼關係?
    清宮劇《甄嬛傳》中,甄嬛和果郡王纏綿而又悽美的愛情故事,讓許多人印象非常深刻。那麼,歷史上的甄嬛和果郡王到底有什麼關係呢?首先,真實歷史上並沒有甄嬛這個人物。雍正元年封為熹妃,雍正八年封為熹貴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曆(乾隆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后。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葬泰東陵。《甄嬛傳》中果郡王允禮這個角色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愛新覺羅·允禮,生於1697年,滿洲正紅旗,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異母弟弟。雍正元年被封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六年晉封為果親王。雍正帝臨終時,命允禮輔政。
  • 甄嬛傳:果郡王最愛綠衣,為何甄嬛從未穿過?只有葉瀾依知道原因
    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最受女性角色歡迎的應該是十七爺果郡王吧。畢竟果郡王的外形十分出眾,並且他也是飽含詩書,他的文採更是讓眾多女人為之心動。喜歡果郡王的女人非常多,比如說女主甄嬛,葉瀾依,浣碧,孟靜嫻以及祺貴人。
  • 甄嬛傳:果郡王的夢中情人不是純元皇后,而是梅妃
    在《甄嬛傳》裡,果郡王出場的時候已經二十五六歲了。古代男人到了這個年紀還不娶妻本就不合常理,更何況果郡王生性浪漫多情,若是這豐富感情沒有寄託,恐怕是要把自己憋壞了吧?然而果郡王一點不著急,還堅定地保持著單身,鍾情於他孟靜嫻、葉瀾依都是不錯的女子,他卻一點都不為所動。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果郡王,他和甄嬛真的發生過戀情嗎?
    果郡王,甄嬛傳中最讓人喜歡的一個男主角。他風流倜儻,瀟灑英俊,又深得雍正的喜愛,是雍正沒有殺掉的兄弟為數不多幾個裡的一個,大家都知道雍正在歷史上殺了很多自己的親兄弟,留下來的不多,十七爺算是其中一個。在劇中,果郡王和甄嬛產生了一段難忘的戀情,還生下了雙胞胎孩子,最後被雍正毒酒賜死。那麼,在歷史上,真的有果郡王和甄嬛嗎?他們兩人是否跟電視劇裡那樣發生過戀情呢?可以肯定的是,歷史上確實有果郡王其人,甄嬛也有。
  • 難怪果郡王不敢以浣碧為正妻,看甄嬛說了什麼話?
    導語:看到《甄嬛傳》中那個皇帝給允禮和浣碧賜婚的這個橋段時,不知大家有沒感覺怪怪的不舒服?果郡王瓔珞中的小像明明已經疑似甄嬛了,當浣碧主動站出來擋刀頂替時,果郡王不但不順坡下驢,還一臉的不情願——這是腦缺氧了嗎?甄嬛要為浣碧爭取做個正福晉,果郡王更是斬釘截鐵的拒絕了,這是不是在作死?
  • 《甄嬛傳》與原著的5個差異,一位最愛甄嬛哥哥,最後一位進宮復仇
    《甄嬛傳》播出已經9年了,依然還是有很多書迷和劇迷在重看,感覺就是怎麼看都看不膩。但是改編後的劇本與原著小說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以下十點。
  • 《甄嬛傳》中浣碧的歷史原型,是皇親國戚,還受到果郡王一生寵愛
    在前段時間,出現了一部非常經典的宮廷劇,它就是《甄嬛傳》。《甄嬛傳》讓我們了解到了許多關於滿清皇室的故事。而《甄嬛傳》這部劇其實是由歷史改編而成的,所以劇中有許多人物的確在歷史上出現過,例如這次我們要說的浣碧。浣碧在歷史上的真實身份要比劇中的甄嬛更加顯赫,她是皇親國戚。為什麼這樣說?
  • 甄嬛雙生子的身世秘密,果郡王是否知道?這個細節說明他肯定知曉
    在電視劇《甄嬛傳》裡,甄嬛因為在宮鬥中失利,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甄嬛在對手的設計下,觸怒了雍正皇帝,最終出家代發修行。在修行過程中,甄嬛和果郡王有了肌膚之親,隨後不久,雍正帝前往甘露寺禮佛,結果甄嬛設計讓雍正帝誤以為自己忠心耿耿,而後和雍正帝同居。
  • 甄嬛在甘露寺回宮前,誰注意到,她對果郡王說的話?讓人心疼三分
    甄嬛傳播出之後,作為廣受歡迎的電視劇,一直被網友們重複複習。並且甄嬛傳雖然結束了,但是卻有很多的情節讓網友們一遍又一遍的思考。比如,果郡王到底知不知道孩子是他的。   很多網友舉證說果郡王知道孩子的身世,那麼果郡王到底知不知道孩子的身世呢?畢竟當初鬧得那麼兇。其實果郡王應該是知道的。
  • 甄嬛傳:果郡王死後,甄嬛為何把腿摔斷?你看甄母說的啥!
    甄嬛傳:果郡王死後,甄嬛為何把腿摔斷?你看甄母說的啥!《甄嬛傳》在前期的時候,我們看甄嬛和雍正之間的互動讓我們相信了皇上和甄嬛之間是真愛,雍正更是難得一見的柔情。不過卻因為菀菀類卿讓甄嬛心灰意冷,喪失了所有的鬥志,寧願到甘露寺帶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