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師節,首先對所有教書育人的園丁們,道聲:節日快樂!
前幾天,勤奮好學的我們看了「馬雲老師」的開學第一課,受益匪淺。去年這天從阿里巴巴辭職後,馬老師重回講臺,依然很穩。
8月30日,雲谷學校發起人馬雲來到雲谷,全程聆聽了YunguTalks 學生演講活動,也給谷爸谷媽們帶來了一次不一樣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一般都是給孩子上,雲谷開學第一課要給家長上。
因為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
今天孩子的大多數問題是家長的問題,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02
過去三十年中國的教育取得了巨大進步,「知識就是力量」,教育的進步使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今天對教育的重視變成了家家戶戶對教育的焦慮,是一個大問題。我們要慮,但不能焦。
兩百年以前我們面臨的是選擇的稀缺,而未來孩子面臨的是太多的選擇。
過去的活動範圍只有五公裡,打交道就是村裡,縣裡,最多是省裡,
現在的活動範圍可能是五萬公裡,你要跟全球打交道,你不僅要跟人打交道,要跟機器打交道,挑戰非常之大。
過去我們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未來沒有哪本書能夠讓你走遍天下都不怕。
未來我們要擔心的不是孩子知識不夠,而是學習知識的欲望不夠。
03
工業時代的教育是為流水線服務的,是標準化的。
書本一樣,考試一樣,比的是誰算得快、誰記得牢、誰背得熟。
未來很多標準化的工作一定會被機器所取代。
孩子不是我們流水線的工業品,每個孩子都是天作之物,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下一代孩子,如果我們不改變訓練方式、不改變教育方式,三十年以後是面臨被淘汰。
每年1400萬新生兒童,大概真正特別會讀書擅長考試的人不會超過5%,還有1300多萬的孩子,他們考試不擅長,但是有別的強項。
考核老虎爬樹的能力,這是我們的問題,我們需要為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在各自領域裡面拔尖,因為所有這些孩子,他們是我們國家最寶貴的資源,他們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國家社會的未來。
我們要開發好這些資源。每戶家庭都有一個寶礦,不要把你的金礦變成了小煤窯,甚至變成了礦難。
04
今天的教育有種劇場效應:在劇院裡面,第一排的人覺得自己站起來看得清楚一點,結果所有的人都必須站起來看。
現在幼兒園階段,就要把小學的東西拼命學完,這是要出問題的。
其實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任務。幼兒園重點是育,種下種子,小學要培養價值觀、做人的道理;初中要有強制的記憶,初中孩子思想最活躍,要培養他的紀律性;高中一定要培養他對未來的興趣,大學才是正式的知識結構,開始追求人生的道理。
今天全世界,特別強調大學排名,但幾乎沒有人去排前一百所最好的小學,前一百所最好的中學。
冰島這個國家,這麼點人口,沒有排名世界前列的大學,但是人家基礎打得好。
各種各樣職業的人,湊出了一個臨時團隊,足球踢進世界盃前十,我們要去思考背後的東西。
千萬不要在家裡老是表揚誰家的孩子會讀書。也表揚表揚誰家孩子的朋友多、誰家的孩子有擔當、誰家的孩子有責任感。
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他才會面向未來的挑戰,有朋友的人才有運氣。
05
考試不是學習的目的,考試是手段。
考試考的不是孩子,考試真正考的是學校、考的是老師、考的是教的方法對不對,學生有沒有接受,是不是應該調整方式。
這就像我們有一個產品投入市場,沒有人用,我們回來一定是檢查自己,怎麼把產品服務做得更好,而不是強迫要求消費者按照我們的做法來。
我們不是追求成功,不承諾能培養孩子去成功,而是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教會孩子怎麼幸福。
不是每個人都會成功的,但是每個人都應該、也都可以幸福。
幸福不是我們擁有了什麼,而是我們擁有了對生活的態度。
幸福不是人生中沒有問題,而是我們知道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成功沒有基礎還是堅持下不去的,很多人上去又下來就是基礎沒有打好。
06
有的人恨不得把小學生就培養成大學生,這些人真的上了大學,上了研究生,反而回來要補幼兒園的課。
不要當愛學習的傻子,要做會學習的孩子。我們過去是在沒有選擇中努力選擇,現在是在無數的選擇中,更要學會選擇。
孩子們要會學習,要學會如何選擇和判斷,只有愛學習、會學習,對學習和世界充滿好奇心、充滿樂觀,對未來有判斷的人,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
不單單追求孩子能夠進名校,但是支持每個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現在名校有很多爛系。考名校不如考名系,選擇名系不如選擇明師,這個是明白的明,明白道理的老師。
以後我們選擇的,不是哪個學校,而是哪個專業、哪個科目、哪個老師,這才是真正的方式方法。
走向國際化,必須要有全球觀,全球的思維,對其它民族、其它文化、其它宗教有足夠的了解、尊重和認識。
我們的孩子要學會欣賞不同、適應不同、融入不同。
學校不要變成標準型的養雞場、養豬場,它應該是一個野生動物園,什麼樣的動物都有,什麼樣的人都有,讓這個孩子在這個學校裡、在這個環境裡面接觸不同的愛好、不同興趣、不同的人。
對每個孩子考核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不能用爬樹的能力來考核一隻老虎的能力,老虎肯定是不及格的,但是我們現在很多家長就是逼老虎去爬樹。
興趣本來是很好的,孩子如果讀書很輕鬆,學有餘力,搞一個興趣班發展發展興趣挺好;
孩子讀書很不好,那你就給他找一個興趣班,他特別感興趣,做得特別好,在同學中有自信,多好。
但是現在問題大了,是為了加學分、為了家長有面子,而不是真正給他找到一個興趣。
少年宮門口一批媽媽,現在毛衣是不打了,嗑著瓜子、刷著手機,孩子在裡面翻跟頭、唱歌,回家以後喝口水,繼續跳。要不就馬上送到補習班,孩子馬不停蹄,
你自己還可以嗑瓜子、玩手機。他們自己不學習,不覺得孩子有多累。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最大的榜樣來自於爸爸媽媽,如果你們一起學習、一起學音樂、一起學下棋、一起學運動,也許比什麼都好,而不是在邊上磕瓜子。
一個焦慮的媽媽,一個暴躁的爸爸,都是問題。家裡是媽媽強,孩子強,一般媽媽會讀書,都通情達理,懂得欣賞孩子,鼓勵孩子,找到好的方式方法。
如果你以前讀書不好,花點時間學習一下,怎麼去激發孩子,換一種方式方法可能就很好。
我們要做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孩子的控制者。
幫助我們的孩子實現夢想,而不是讓孩子去實現家長自己的夢想,家長的心態影響了孩子的心態,家長的焦慮也影響了孩子教育,18歲前決定孩子命運的是家長。
希望每個孩子、每個父母都覺得我有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孩子而感到驕傲。
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我想今天也要倡導尊幼愛老,對小孩子、對年輕人要尊重傾聽,尊重他們的想法,你會聽見不同的聲音,這也是你的進步、家庭的進步、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