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人員務必做好詳細登記!」 「定時入戶對重點人群測量體溫。」 「砰砰砰···」早上九點不到,彩虹社區樓棟裡不斷響起敲門聲。
「我們是社區工作人員,您家裡是否有外出返鄉的人員?有沒有出現咳嗽、發燒症狀?」為切實掌握摸清社區人員流動情況,做到可管可控、不漏一人,彩虹社區從疫情初期就開始逐戶進行拉網式排查,對來自武漢的返鄉人員和外來人員逐一進行健康登記。 「彩虹社區作為西秀區最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對象覆蓋全區十三個鄉鎮,安置一千多戶」。彩虹社區工作人員陳紅芬介紹。
面對體量大人員繁雜,流動性大,首要就是對人員動向嚴格把關。建立微信工作群實時匯總人員數據,對返回鄉鎮過年人員及時與所在鄉鎮負責人對接,45名樓棟長做好入戶防疫知識宣傳,廣播、電子大屏循環播放《致廣大湖北、武漢來安順的一封信》、《致全體市民的一封公開信》。
除了入戶、登記、等常規排查,在西秀區東關辦事處衛生院彩虹分院,針對疫情專門設立了預檢分診處、發熱門診、留觀室,發熱人群專用通道,「每天一名醫護人員跟隨樓棟長一起入戶檢測到位,村委、衛生服務中心、專門負責人,逐級『三重包保』無空檔對接。」新安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詹笠表示,動態管理符合人員隨時變化,細化分層有利於隨時掌控,24小時醫護人員輪值在崗,應對突發情況也是做好了充分準備。
通過宣傳勸導現在外出人員都會佩戴口罩,社區超市也是備貨充足可以滿足社區居民正常生活需求。「將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我們不僅要做好入戶排查,把疫情防控網織密織牢,還要帶頭做好宣傳,及時、準確向群眾宣傳防治信息,普及防治知識,消除恐慌心理,引導他們正確理解、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彩虹社區組織委員宋修武說道。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姜雨熙
編輯 劉莉莎
編審 胡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