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雙節喜氣!
9月24日、25日,張曉平老師走進四川師範大學,給美術學院的師生帶來一場內容豐盛的扎染課程。
追溯自貢「三染」——「拔染」、「扎染」、「防染」、並稱自貢「三染」——源頭,得益於張宇仲先生和其女張曉平女士傾其一生、嘔心瀝血的傳承貢獻,使自貢「三染」留存至今,並煥發勃勃生機。
19世紀70年代末開始,張曉平女士先後為自貢扎染廠、自貢市毛巾床單廠、德陽、簡陽、成都等地培訓扎纈和染色骨幹數十人。1978年研製恢復的「掛鈎扎」(魚子纈)扎染和服腰帶出口日本,並培訓「掛鈎扎」技工10人。1982年至2020年,她先後受四川美術學院染織系、成都文產學院傳媒系、四川輕化工大學、北京服裝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南通大學、雲南藝術學院、四川師範大學的邀請,為師生傳授扎染和彩色印花等專業技藝。她從事扎染手藝五十餘年期間,獲十餘次省級以上各種獎項,先後被評為:中級工藝美術師、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四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
2019年,張曉平女士正式成立「自貢張曉平扎染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為繼父業發揚光大自貢扎染,她無私地把所有技藝傳授出來,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創新民間印染的行列中來,先後在四川輕化工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成立大師工作室,發願將所獲得的點點滴滴技藝傳授給全國各地愛好扎染的師生和求藝人,使自貢扎染技藝走出自貢、走向廣闊天地。
課堂掠影
張老師的課程大綱從歷史、扎染技藝傳統扎染紋飾特點、自貢扎染的工藝流程、自貢扎染的串線特色、化學染料的配比比例要求、植物染料及促染劑媒介變化原理等六個主題板塊來進行實際操作講解。
張老師七十四歲高齡,全程站立授課,條理清晰,言辭親切,對自貢扎染這一民間藝術信手拈來,嫻熟自若,令在場的師生無不讚嘆佩服。
課堂作業
課堂點評
在傳統手藝復甦的當下,年輕人趕上好時代,怎樣讓這些手藝繼續存活下去?是年輕人應該有的思考和擔當。我很慶幸,越來越多的年輕後生能沉下心氣,專心學習傳統技藝,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做出符合時代潮流的傳統藝術作品,點綴我們的美好生活!希望這個隊伍源源不斷地繼續壯大,我也會儘自己全力幫助年輕人,讓傳統扎染後繼有人!
張曉平部分作品展示
守住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