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矗紫禁之巔 9款850W電源的巔峰之戰

2020-12-16 快科技

孰矗紫禁之巔 9款850W電源的巔峰之戰

2010-01-07 15:05:57  

   作者:Michael "SKYMTL" Hoenig 編輯:紫竹[

爆料

]

收藏文章
[1.導讀]

注:電源作為PC系統的一部分重要性不可忽視,尤其是對打算組建多卡交火或SLI的發燒玩家來說電源的選擇就成了關鍵的一步,性能、價格、功能、噪音以及溫度都會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有能力設計生產大功率電源的企業不下十數家(包括代工企業在內),大家對自己鍾情或討厭的品牌也是眾說紛紜,加拿大的hardwarecanucks網站收集了9款850W高功率電源做了一次橫評,本文即是編譯與此,連結在這裡

由於國內與北美的交流電制式不同,該網站的輸入電壓為120V,與國內常用的220V有所不同,再加上到國內外的價格不同,該網站的測試也只能做個參考。那麼這些來自知名品牌的電源真實品質到底如何,就來看看他們的表現吧。

當前PC系統中最為耗電的是哪個配件?獨立顯卡當仁不讓。雖然高端四核CPU的TDP功耗也在125-130W左右,不過目前的四核CPU性能處於過剩狀態,實際應用很少出現四核心滿載的情況,其實際功耗並不大。相比較而言, HD 4850/GTS 250級別的顯卡功耗在110W-156W,HD 4890/GTX 275這樣的單卡功耗接近200W,如果是雙芯卡或者多卡聯合時顯卡的功耗更甚。即使採用了更先進的製造工藝以及更有效的節能措施,AMD以及NVIDIA即將發布的高端顯卡的最大功耗並不會有明顯下降,玩家對高功率電源依然有著強大的需求動力。

750-850W的電源可以說是價格與性能的黃金分割點,這類電源的售價大都低於200加元(折合人民幣1303元),1000W以上級別的電源往往是天價,而600W以內的電源也無法滿足高端顯卡的多路聯合所需。Hardwarecanucks網站的測試選擇了850W這個級別,綜合考量下來他們認為$150-$220(人民幣1024-1501元)之間的850W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必備之良器。

選購的電源共有9款,品牌分別來自Antec(安鈦克)、Cooler Master(酷冷大師)、Enermax(安耐美)、Seasonic(海韻)、Silverstone(銀欣)、Thermaltake(TT)、Ultra、XFX(訊景)以及Xigmatek(富鈞),全部是北美地區的電源大腕,即便是在我們市場也都是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缺席的大腕主要是OCZ的Z系列850W以及海盜船(Corsair)的HX 850W這兩款,不然這份評測的參考意義會更大一些。


高端電源的紫禁之戰

註:Ultra品牌主要面向北美地區,國內似乎沒有正式渠道,所以免不了被山寨的可能,因此品牌褒貶度不一,筆者在搜索相關資料時也碰到不少將之誇上天或者斥之為山寨貨的帖子,大家看看即可。

[2.參測電源的規格表]


參測電源的規格表之一


參測電源的規格表之二

電源的規格表比較簡單就不一一翻譯了,這裡有幾值得注意:第一,除了安耐美以及海韻之外的其他品牌大都是代工生產的,代工廠主要是Delta臺達、FSP全漢、Channel Well僑威、Enhance益衡以及Andyson安迪生,臺系廠商在這方面的優勢巨大。第二,其他廠商大都使用12cm、13.5cm以至14cm的大風扇散熱,獨有臺達代工的安鈦克850W電源使用8cm風扇散熱,但是後續的溫度測試中這款電源表現卻是最佳的。第三,除了Xigmatek的電源外只通過80Plus認證外,其他電源都達到了bronze(銅牌)或者Sliver(銀牌),高端電源的能效普遍較好。第四:所有電源都是主動式PFC設計,而且除海韻的一款外全都使用模塊化設計,這兩點也是高端電源共有的特徵。

以下幾節分別是各款電源的詳細介紹。

[3. Antec Signature 850W電源賞析]

安鈦克的電源產品線覆蓋範圍很廣,無論是入門級用戶還是發燒級用戶都有適宜的型號可選。Signature系列便是定位發燒級別的,這款850W的電源售價在225美元(人民幣1535元)左右,近期安鈦克還發布了Quattro 系列的1200W電源,覺得850W仍不夠發燒的玩家可以去看看。

 

安鈦克的電源包裝比較講究,黑色外殼內襯黃色包裝盒。

線纜收納在獨特的包裝盒中。

安鈦克電源中只有額外的兩個PCI-E以及SATA線是模塊化設計的,其餘則是非模塊化的,不過原文作者認為線纜包裹的蛇皮網線顯得廉價而醜陋。

 

這款電源OEM自臺達,做工與用料上秉持了安鈦克高端電源的一貫原則。電源設計了兩個上下相對的PCB板,利用高效的純銅散熱,只需8cm風扇即可滿足散熱需要。

上層的PCB板負責一級濾波,使用了兩個Rubycon(紅寶石)電容(450v,390uf),整流器則擁有單獨的散熱系統。下層的PCB板負責輸出,二級濾波電路也大量使用了NCC(日本化工)的高端電容。

[4.酷冷Silent Pro M 850W電源賞析]

酷冷的這款電源由FSP全漢代工,$ 150(人民幣1023元)的售價也是這9款中最便宜的。與它的名字一樣,這款電源主打的是靜音與80Plus銅牌的節能,當然其性能一樣很強悍。

 

酷冷的包裝比較簡單,內部布局很緊湊。

附件中還提供了兩個橡膠減震墊,安置於電源與支架之間可減少電源的共振噪音。另外,主電源線的規格不錯,至少是14AWG規格(數字越小,線纜直徑越粗,可承受電源越大)。

 

電源的外殼為黑色半拋光工藝,耐用性更佳,不過風扇柵格的銀白色破壞了整體的低調風格,當然這並非產品的缺陷。

模塊接口方面,酷冷沒有採用常見的彩色而是用灰色與黑色來區分不同的接口。基本上,灰色接口是PCI-E供電接口,黑色的則是SATA及其餘部分的供電接口。

 

這款電源在線纜上的表現非常好,除了ATX線和12V供電線使用的是蛇皮網包裹,其餘的模塊化線纜使用了奢侈的扁平線纜(以往只在更高端的電源上用到),相比以往的分離式設計扁平線纜在理線上更有條理。另外值得表揚的是PCI-E線兩端使用了互相對應的顏色以示區別。

 

 酷冷電源的內部布局與其他850W電源不同,其散熱系統有些過於孱弱以至於讓人擔憂它是否能實現靜音的目的。受制於散熱器的性能,風扇必須要長時間運行,餘熱也會導致電源的性能下降。其他電源的最高工作溫度為50°,酷冷的這款產品僅有40°。

 

電源的兩級濾波電路使用的都是NCC的耐溫105C電容,主電容為420v&680uf規格,用料不錯。

[5.安耐美Revolution 85+ 電源賞析]

安耐美在電源領域功力深厚,稱得上是最好的電源企業之一,當然它的價格也讓人內牛滿面(eye-watering),評測的這款Revolution 85+電源的價格就達到了230-250加元(人民幣1507-1638元),幾乎可與名噪一時的海盜船HX-1000相比肩了。此外,這款電源也是為數不多通過80Plus銀牌認證的電源(20%、50%、100%負載下轉換率要達到85%、88或89%、85%以上)

 

 安耐美的電源包裝也比較樸素,黑色的包裝盒上只是簡單印了品牌機型號。內部也有兩個盒子分別盛納電源及附件。

附件包括14AWG規格的電源線、安裝手冊、螺釘等,同時附贈了一個小袋子收納不常用的線纜,還有6個Velcro(維可勞)幫助理線。

 

電源採用紅黑磨砂工藝,搭配14cm的超大風扇的話美觀度很不錯。模塊接口則提供了額外的四組PCI-E供電接口,並用醒目的紅色提示,外圍接口則是類Molex(莫來克斯,美國最大插接件公司)的5針接口。

 

電源上的供電線纜包括2個連同ATX線一起的CPU供電線以及2個6+2組合式顯卡供電線。

模塊線纜看起來很炫,不過實際問題也不少。第一,PCIE供電線是2個接頭為一組的,如果應用在多顯卡系統上效果會很不錯,但是這也會給機箱的理線帶來困難。其次,這款電源的售價超過了$200美元,雖然大部分線纜都有屏蔽網包裹,但是SATA以及D型電源線的第一個接口卻被無視了。

 

內部設計上安耐美的實力也是頂尖的,這款電源就擁有獨特的AHD(Asymmetric Hybrid DC-to-DC,非對稱式直流轉直流 )技術等。

[6.海韻S12D電源賞析]

海韻(Seasonic)是頂尖的電源企業之一,它不僅為海盜船、安鈦克以及PC Power&Cooling代工而且也有自己的品牌電源。本次測試的S12D電源雖然是其中唯一一款非模塊化設計的電源,但它依然是目前最便宜的850W的電源之一。

 

海韻S12D的包裝也是樸實無華的風格,內部的線材置於包裝盒的一側,保護比較到位。

內部附件沒有什麼特殊的,由於是非模塊化設計的,附件中只有一個軟碟機供電線。

 

雖然沒有使用模塊化設計,S12D依然有幾點需要注意:散熱風扇使用的是12cm而非更大的13.5/14cm規格;黑色烤漆外觀雖然耐用性很強但是容易留下指痕。

S12D其實就是M12D型號的非模塊化小弟,雖然一大堆線材給人的感覺很凌亂,不過每組供電線都包裹的很好。

 

S12D延續了海韻的DC to DC(直流到直流)設計,電源只使用了一路AC to DC轉換電路,交流電直接轉換到12V直流電,而5V、3.3V則是從12V分流而來,這種設計可以提高電源的轉換效率,其他方面也受益良多。

 

電源的散熱器是兩個鋁製散熱片,在散熱片中間的一級濾波使用的是一對日立電容,容量390uf,耐溫105°,二級濾波則大量使用了NCC電容,整體品質不俗,不過對於海韻來說它應該做的更好。

[7.銀欣Strider Plus 850W電源賞析]

銀欣的電源在以往的測試表現幾乎無可挑剔,他們的電源產品也位列頂尖行列。雖然他們也曾考慮過FSP全漢、Impervio嘉笙、Seventeam七盟以及Etasis億泰興等其他代工企業,不過Strider Plus依然是由他們的舊愛Enhance益衡代工。Strider Plus是銀欣進軍通過80Plus銀牌認證的高功率電源市場的第一步,同時也是目前最超值的850W電源,售價為145加元(人民幣945元)。

 

銀欣的包裝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體積巨大,比其他廠商的包裝要高出很多,即使算上泡沫內襯包裝盒裡的空間也是非常空餘的。

 

除了低廉的價格,電源的附件考慮得也很周全,黑色螺釘以及免工具螺釘頗具實用價值,扎線帶也為機箱內的理線提供了方便。

 

電源的外殼延續了銀欣久經考驗的黑化處理工藝,保障了產品的耐腐蝕及耐用性,而電源頂部則搭配13.5cm的風扇以實現靜音散熱。電源的輸入端沒有設計開關按鈕,意味著關閉計算機的時候電源系統仍然有少量的電力消耗。

這款電源的模塊接口也很特別,包括24針ATX電源線在內的所有線纜都是模塊化的(其他電源的ATX接口以及12V供電接口並沒有模塊化)。與此同時,每個接口都是一一對應的以防接錯,24針對應的是ATX主線,兩個黑色的8針接口對應CPU供電,四個藍色的6針對應的則是PCIE顯卡供電線,右上角的四個則是SATA及其他供電線接口。

 

所有線纜都包裹了尼龍屏蔽網,這也是高端850W電源所必要的指標之一。值得注意是PCIE供電線,與安鈦克的「Pwercache」系統一樣每個PCIE接頭大約1英寸的地方都增加了一個電容,我們推測這樣的設計更有助於穩壓與濾波,進一步保證顯卡所需電流的純淨。

 

內部結構上我們再次見到了Enhance常用的Tank式布局,大面積的手指形狀的散熱片上布置了一些熱敏電阻以監控電源溫度並調整風扇轉速。一級濾波電路使用的是NCC的耐溫85°的電容,二級濾波則使用了臺系廠商智寶的電容,雖然這樣的規格不如匹敵其他廠商的105°全日系電容,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好指責的。

模塊接口的PCB焊點分量十足,設計的非常好。

[8.TT Toughpower XT 850W電源賞析]

以往TT的高端電源在加拿大並不常見,因而我們也很少有機會測試TT的電源。隨著Toughpower XT的到來貨源問題有了改善,不過這款電源的售價達到了250美元(人民幣1706元),價格比前面銀欣的要貴上100美元(¥682),比安鈦克的也要高25美元(¥171)。雖然TT提供了5年質保,但是也要通過實踐證明這款電源的性能確實是物超所值才行。

 

電源的外包裝雖然不會影響我們對產品本身的判斷,但是包裝的好壞顯然會對消費者的選購意向有影響,TT的電源在保護措施上做得不錯。電源本身包裹了一層氣泡膜,外圍也被裝線纜的盒子以及泡沫緊密固定著。

TT在電源附件方面表現較好,說明書、收納袋、電源轉接線、理線帶以及安裝螺釘一應俱全。唯一不太放心的是電源線有些細,難免讓人懷疑它能否承受850W電源所需的電流。
 

 

TT的這款電源使用了棕色外觀,不過我們更傾向傳統的黑色外觀。此外,TT還設計了一個特色功能,電源關閉時14cm散熱風扇還可以持續運轉30s或者15ms,並額外設計了LED指示燈報告電源風扇的運轉狀況不過我們認為這個功能在提高電源的性能上沒有意義。

 

電源的輸出接口上只保留24針ATX供電線,其餘的都是模塊化設計。不同接口使用顏色來區分同時用文字詳細標示出來,用戶基本上不會弄錯接口。

模塊化線纜也符合預期定位,全尼龍網包裹,長度也足夠。

 

電源內部架構是典型的Channel Well(僑威)PSH設計:擁有一個主變壓器;與PCB垂直交叉的子卡用以控制風扇轉速;散熱器分開排列以增大散熱面積。

 

電源模塊接口的焊點控制的很精確,每個焊點幾乎是一樣大小。一級濾波電路使用的是松下的耐溫85°的電容,二級濾波則是NCC的電容,用料不俗。

[9.Ultra X4 850W電源賞析]

(與Ultra的敘舊不提)

Ultra電源相比其他廠商的一大優勢是為旗下電源提供終身質保,這一點甚至比一些價格更高的產品做的還要好,Ultra電源購買起來沒這麼容易,Tigerdirect網站上貨源不多(註:newegg上好像沒有這個牌子的電源出售)。

 

Ultra的包裝比較特別,需要從側面而不是正面拆開。附件放置在保護泡沫的一個單獨區內,右側則是電源本身。

 

Ultra提供的附件非常豐富,可滿足用戶的一切需要。減震墊、捆線扎、六個免工具螺釘以及標準銀色螺釘,所有線纜也使用可重複用的維可勞扎帶捆好。

  

Ultra X4使用了黑化拋光工藝,掌握這種工藝的電源廠商並不多。

這款電源的模塊接口有些過於龐雜,包括ATX電源接口在內全都使用了模塊設計,如此多的接口在機箱內插拔的時候可能會有一點困難。

Ultra提供的線纜非常之多,像D型接口轉2針風扇電源線都有,種類十分豐富。每種線纜都使用尼龍蛇皮網線完全包裹,看起來比其他線纜要高檔很多。

 

Ultra的電源OEM自Andyson安迪生公司,一級濾波使用了Rubycon的電容而二級濾波使用了臺灣智寶(Teapo)的電容。

 

Ultra是模塊化設計的專利發明人,不過這款電源的模塊電路只能稱為不錯而達不到優秀,因為PCB上可以看到裸露的銅線。雖然沒有任何溢料或焊點問題,但是Ultra還可以做的更好。

[10.訊景850W黑將版電源賞析]

XFX訊景作為NVIDIA的頭號AIC更為知名的是它的顯卡產品,母公司Pine松景科技還以景鈦的品牌進入AMD顯卡陣營,不過XFX也沒有忽視其他領域,去年也推出了自己的電源產品―850W黑將版,並逐步擴展產品線至650W及750W等級別。旗艦級的850W黑將版售價190美元(人民幣1297元),提供5年質保。

 

電源的包裝風格獨特(與旗下N卡的風格比較一致),XFX顯然想展示自己在電源上的與眾不同。附件以及線纜也使用了不同的袋子裝裹,連同電源本身都保護的很好,桑科不用擔心運輸過程中的損壞。

 

 

XFX提供的附件只有最基本的三樣:電源線、使用手冊以及安裝螺絲。

 

除了外包裝,XFX訊景的電源外觀設計也帶來一絲新風,一改以往電源沉悶無趣的風格,外形非常時尚,讓人愛不釋手,拍不急待地想買回家。

訊景電源的模塊接口也能滿足基本需求,不過各個接口的間距較大,黑暗條件下安裝也很順利。圖中兩個8-pin接口為PCI-E接口,其餘接口是外圍設備接口。

 

電源本身附帶的是24pinATX供電線、兩個6+2顯卡供電線、一個4+4 pin的CPU供電線、一個8pin CPU供電線,每組線纜都用屏蔽線完全包裹,模塊化部分的線纜也是如此。

由於黑將版電源獨特的內部布局,電源的14cm風扇也採用了頂置安裝,直接固定在電源上,這與其他電源的風扇需要一個格柵防護的安裝方式稍有不同。

 

XFX的這款電源由海韻基於M12D(也就是之前海韻S12D的模塊化版本)代工生產的,M12D通過了80Plus銀牌認證,穩定性與品質都無可挑剔,一級濾波、二級濾波所用的電容都是NCC耐溫105°的工業級產品。

 

模塊電路的做工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值得注意的還有隱藏在散熱器下面的使用固態電容的子板,這個電路是用來控制5V、3.3V輸出的。與其他高端電源一樣,黑將版的5V/3.3V輸出也是通過DC to DC電路從12V電路中分流而來。

[11. Xigmatek NRP 850W電源賞析]

臺灣富鈞科技(Xigmatek)更為知名的是他們的CPU/GPU散熱器以及其他外設產品,但是涉足電源市場也有數年時間,NRP(NO Rules Power)系列他們衝擊高端電源領域的試金石,專為發燒玩家打造,不過產品的價格比較實惠,這款850W的電源售價為180加元(人民幣1182元)。

 

NRP 850W的包裝也比較樸素,不過保護的也比較到位。電源包裹在氣泡膜包裝內,外部與附件、模塊線纜相隔開。

與之配套的附件也只有基礎的幾個:電源線、使用手冊、保修卡以及螺釘。讓人比較擔心的是配套的電源線過細,更像是400W級別電源使用的那種。雖然這對性能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高端電源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是不應該。

 

NRP 850W電源的外殼經黑色亞光處理並搭配13.5cm的風扇,整體比較美觀。有趣的是,線纜的屏蔽網以及外殼的裝飾色都是橙色的,而LED指示燈則是藍色的。

 

模塊接口設計的簡潔而優美,每一個接口都做了明確的標識以防接錯。

這款電源非模塊化的線纜設計的比較古怪,保留了24pin ATX線、4pin的CPU供電線以及兩個6pin顯卡供電線,一般來說4+4pin CPU供電線以及2個6+2式顯卡供電線才是高端電源應有的配置。

 

打開頂蓋後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典型的僑威CWT PSH結構設計,這種結構並非目前最先進或者最有效,但是很適合NRP 850W這樣售價不高的850W電源。相比之下,TT的Toughpower XT使用了相同的設計但是價格要高出80加元(人民幣525元)。

 

這款電源的焊點做工也非常好,此外由於跟TT的那款使用了相同的設計,NRP 850W電源的一級濾波電路使用的也是松下耐溫85°的電容,二級濾波則使用了NCC的105°電容。

[12.線纜長度實測之ATX及CPU篇]

電源的線纜長度雖然對性能並沒有影響,但是在使用方便上對用戶的影響不小。如果電源與用戶選擇的機箱或者主板配合銜接的不是很好造成夠不著的意外就很不爽了。

ATX線纜中最長的是TT的25英寸,最短的是Xigmatek的19英寸,其餘的也都在22-23英寸左右。

CPU供電線纜的長度

TT只提供了一組CPU供電線,本身長度為25.5英寸,藉助延長線最長可達31英寸的使用範圍。其他電源都提供了兩組CPU供電線,最短的依然是Xigmatek的,其餘的則大都保持在22-25英寸之間。

[13.線纜長度實測之PCIE供電線]

選購850W電源的用戶大都用來組雙卡或者多卡聯合,所以顯卡供電線的多少以及長短對用戶的影響更大。

除了酷冷提供了6條顯卡供電線,其餘電源也都有四條PCIE供電線,足夠用戶組建雙卡、三卡或者四卡輸出。Ultra電源有兩條24英寸的,兩條28英寸的,長度最充裕,酷冷的6條中三條26英寸,三條19.5英寸,參差不齊。最短的依然是Xigametk的四條19.5英寸的,其餘的大都在20英寸以上。

[14.線纜長度實測之外設部分]

先來看Molex線纜長度:

每款電源都提供了少則2組多則4組的Molex線,第一節長度最短的也在14英寸,普遍為18-20英寸。

再看SATA供電線:

SATA線纜普遍有三組到四組,Xigmatek、銀欣以及TT只有兩組,即便如此SATA接頭總數至少有6個,滿足正常需要毫無問題。第一節SATA的長度也多在18-21英寸之間,XFX的第四組SATA線纜第一節只有14英寸,不過前三組的為21英寸,長度也足夠。

線纜長度夠用與否還要考慮機箱與主板的問題,沒有具體量化標準,較長的話留有充分餘地但不利於理線,較短的話有助於機箱走線卻有不足之虞,具體要視情況而定。

[15.測試平臺與測試方法]

 

測試平臺配置:

測試平臺

中央處理器

Intel Core i7 920ES4.0GHz

主板

技嘉EX58-UD5

顯卡

HD 5870 1GB x2交火

內存

海盜船3x2GB Dominator DDR3 1600Mhz

光碟機

Pioneer 先鋒DVD Writer

硬碟

西數640GB黑盤

散熱器

CoolIT Boreas mTEC+Scythe(鐮刀) Fan Controller

系統風扇

Yate Loon x2@1200RPM

作業系統

Windows Vista Ultimate x64 SP1

顯示器

Samsung 305T 30」LCD

 

註:1.每個測試都以30分鐘為一個循環。
2.除非特別聲明,否則Boreas TEC散熱系統保持100%運轉。

待機狀態

Off:關閉計算機,系統保留必需的部分電力消耗。

待機:作業系統進入桌面後的穩定狀態。

負載狀態:

CPU負載:開啟8個Prime95測試程序(因為i7支持超線程),在散熱系統全速運轉的情況下跑30分鐘。

GPU負載:讓HD 5870交火系統循環運行自製的FarCry2 Timedemo,圖像設置為2560x1600+4AA,關閉散熱器的TEC(半導體製冷)單元跑大約30分鐘。

極限負載:運行3DMark 06中的Batch Size測試使顯卡滿載,同時運行自定義的Prime95使CPU滿載,此時TEC單元再次全速運行。

電壓穩定性測試

測量儀器:Extech 430 DMM

註:本方法中用萬用表所讀取的電壓都是最小電壓。

+12V測量

CPU負載中我們直接用萬用表接入8pin CPU接口中讀取電壓,GPU負載中從顯卡的8pin供電接口中讀數,而極限負載中同時從以上兩個接口讀取電壓,並以最低的讀數為準。

+12V電壓容差
正常:+12V
最低:+11.40V
最高:+12.60V

+3.3/5V

+3.3/5V的電壓從ATX供電接口中讀取,請注意:由於缺少3.3V以及5V電壓的實際負載值,本次測試結果中並沒有包含這兩個電壓的穩定性測試。

+3.3V電壓容差

正常:+3.3V
最低:+3.14V
最高:+3.47V

+5V電壓容差

正常:+5V
最低:+4.75V
最高:+5.25V

AC波紋測試方法

容差範圍:

+12V:最大120mv
+3.3V:最大50mv
+5V:最大50mv

波紋誤差測試記錄的是所有12V供電中的最大峰值,比如12V1的波紋誤差是20mv而12V2的誤差是40mv,那麼12V電壓的波紋誤差就是40mv。

測量設備:

USB接口Stingray數字示波器
USB接口微分示波探頭

由於缺少BNC接口的負載儀而不能使用標準的示波器探頭,我們改用微分示波器探頭來判定波峰。此外,微分示波器探頭擁有兩個接口,這使得它與萬用表的探頭類似因此更適合測量開關式電源。

能效測試方法

測試儀器

UPM功率計
Tripp Lite LC800線性調節器

我們的測量結果以電源的平均峰值功率為基準顯示的。

溫度測試方法

在裸露的開放式環境中很能準確測量出電源的溫度,因此我們採用排氣口的溫度與室溫的δ(德爾塔)值來計算。

測試中我們使用了兩個Type-K熱敏探頭,一個置於室內地方高約5英尺(1.52m)的地方測試室溫,另一個探頭則放在電源排氣口約2英寸(約5cm)的地方記錄排氣溫度。

其他要點

輸入電壓:120V恆壓
噪音測試沒用實際儀器檢測,主觀判定。

[16.電源能效測試結果]

OFF關閉狀態下:

OFF狀態下,9款電源的表現不盡相同,功耗最高的電源甚至達到了最低者的三倍之多,即使是同樣的CWT PSH結構,TT Toughpowe的13W也要比Xigmatek的11W高出20%左右。表現最好的是海韻代工的XFX黑將版,功耗只有4W,功耗最高的則是安鈦克及銀欣的14W。

Idle狀態下:

OFF狀態下的表現並不能真實反映出電源的能效比,Idle狀態下的情況就不同了。此時最節能的依然是XFX的黑將版,其次是安耐美和海韻的兩款。這不難理解,因為各款電源通過的80Plus等級並不同,排名靠前的XFX、海韻以及安耐美都通過了銀牌認證(編者註:同樣通過銀牌認證的Ultra X4功耗卻是最高為啥不提?),同時也可以看出銅牌認證的電源通常要比銀牌產品多消耗10到20W的功率。

GPU/遊戲負載:

隨著負載的提高,高能效的電源將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實力。功耗最高的安鈦克電源要比同條件下的安耐美高出37W,令人意外的是銀牌認證Ultra X4僅比銅牌認證的產品表現稍微好一點,酷冷的Slint Pro M表現不錯。

CPU負載

CPU負載重再次顯示出明顯的差異,80Plus不同等級之間的轉換率數值差別並不大,但是不同等級電源可能會帶來電費的極大不同。從測試來看,隨著功耗的提升銀欣和安鈦的能效比越來越高,而TT和Ultra的電源卻在走下坡路。雖然TT宣稱他們的產品通過了銅牌認證,但是實測結果表明它還不如80Plus級別的Xigmatek電源。(編者註:作者好像又一次無視了銀牌認證的Ultra電源排名最末)

極限負載

極限負載的測試中,表現最差的要比第一名的功耗高出將近100W,這裡有兩點值得注意:安耐美電源在此節測試中擁有絕對優勢(作者確信它沒打算通過80Plus金牌認證),另外一點大跌眼鏡的則是售價昂貴的TT電源表現如此之差。除此之外,酷冷和銀欣的表現也很不錯。

[17.電壓穩定性測試結果]

由於電源負載情況對電壓的穩定性有極大影響,所以我們要同時測量CPU和GPU的供電情況。

+12V1電壓穩定性測試結果

+12V1的電壓穩定性測試中大部分表現都很不錯,只有Ultra和酷冷的電源有些不滿意。Ultra X4電源的最高值已經很接近12.50的上限,而酷冷的最低值也很靠近規定中的11.60下限,不過按照ATX的規範來說,它們都是合格的。

+12V2電壓穩定測試

測試的電源大都使用單路12V轉換,並通過分流輸出至其他電路,因此CPU接口裡的測試結果與前面並沒有多少不同。Ultra電源的波動上限比前面要好一些,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認可Ultra和酷冷電源的表現,它們的電壓穩壓性還是有些超標。

+3.3V/5V電壓穩定性

前面已經提到除非變化極大我們不會對+3.3/5V的電壓穩定性進行衡量,實際上我們記錄的的數據顯示+3.3/5V的電壓變化基本一致,由於現在的電腦系統中這兩者的重要性已經大大減少,因此我們不打算在3.3/5V電壓上浪費功夫。

[18.+12V波紋測試結果]

PCIE接口的+12V波紋測試結果

 

雖然沒有一款電源的測試結果超出ATX標準的限值(全部都在120mv以內),但是它們的表現依然可以劃分為好、壞、差(good、bad、ugly)三個等級。XFX、海韻、安耐美以及安鈦克的表現非常好,尤其是安鈦克的波紋最大不超過15mv,幾乎沒有變化。價格很便宜的銀欣電源波紋值約為規定的三分之一,Ultra和酷冷雖然表現並不讓人驚奇但是仍控制在規定值的50%以內。

令人比較失望的是兩款基於CWT PSH結構的Xigmatek和TT的電源,它們的波紋查幾乎達到可接受的極限,Xigmatek的表現與酷冷差不多,考慮到它的售價出現這樣的結果還可以原諒,而TT的電源就不能容忍了,它的波紋值接近100mv,是所有電源中最差的,而價格幾乎是最高的。

CPU接口的+12V波紋測試結果

此次的測試結果與前一節類似,TT的Toughpower XT表現依然最差,其次分別是Xigmatek和酷冷的電源,酷冷的電源的成績甚至比前面還差。總體來說,所有電源的濾波測試都達到或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目標。

[19.+3.3/5V濾波測試結果]

+3.3V濾波測試結果

+5V濾波測試結果


這一節的測試結果沒有什麼特別的,所有電源的表現都非常優秀。

[20.溫度與噪音測試結果]

溫度測試中,我們使用Type-K型熱敏探頭在電源排氣口約2英寸處測量出氣溫度,並與環境溫度做比較。

註:以下溫度值並非電源的實際溫度,而是環境溫度與排氣口的溫度的δ(德爾塔)溫度值。

溫度測試結果

此處的測試結果也非常有趣,安鈦克的散熱風扇只有8cm而且能效也不是最高的,不過它的溫度卻是最佳的。其餘電源的德爾塔溫度值也在19到25°之間,相比以往測試的電源來說也是非常優秀的。

PSH結構的電源(Xigmatek、TT)溫度也比較高,不過相比酷冷的來說就不算什麼了。酷冷電源的德爾塔溫度高達37°,究其原因是為了實現靜音效果,散熱風扇一直保持低速運轉以致犧牲了部分散熱性能,排氣口的實際溫度達到了59°。

從結果也可以看出,不同風扇轉速配置對結果影響並不大。

噪音測試

測試的9款電源的噪音都非常低以至於它們的聲音會淹沒在機箱、CPU/GPU的散熱器噪音中,唯一例外的則是酷冷的Slint Pro M,平時它會安靜地運行,一旦溫度超過設定值,風扇的噪音全速運轉以求快速降溫,此時它的噪音也會增大。即使正常使用時的負載不足以使它達到全速運轉的狀態,但是用戶依然要注意這一點。

[21.各電源的價格/價值對比]

這裡主要是以美國和加拿大的市場售價分析各電源的價格與價值。考慮到國內的情況,大部分電源的售價都要高於上面所列的價格,此節就不再詳細翻譯,反正通過前面的拆解與測試大家對各款電源的性價比多少有了認識,美國和加拿大的價格看看就算了。

[22.總結與各電源點評]

本文測試了多款850W電源主要是想向讀者表明購買一臺性能強勁的高端電源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價錢。當然,如果把電源的價位降低100美元再來一次測試的話會更有趣。

本次評測並非簡單弄出一堆海量數據讓讀者暈頭轉向,而是盡最最大可能讓用戶理解,爭取對用戶的價值最大化。誠然測試的電源中有些並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或者價格過高,但是所有電源都符合ATX標準的規定,而且我們很高興看到廠商已經意識到品質的重要性,並逐步推出更好的產品。

考慮到消費者的付出與回報,我們認為850W這一級別的電源是高端電源中的「黃金分割點」,即使應付四核i7超頻以及HD 5870雙卡交火(或者其他SLI),850W電源也足以滿足需要了。考慮到日後的顯卡功耗會更高,現在購買850W電源仍然會有一定的擴展空間。

下面是各款電源的點評:

安鈦克Signature 850W

這款安鈦克的電源影響很廣,它的性能讓人嘖嘖不已而某些方面則有點落伍。這款電源的電壓穩定性和波紋堪稱最佳,而且靜音性能非常好,當初發布時它足以傲視群雄,不過Signature 850W的能效是一塊硬傷,而且線纜的屏蔽網包裹也無法讓人滿意,當然還有它昂貴的價格。

這款電源早在2008年就發布了,但是貨源依然充足,而且安鈦克並沒有拿新產品取代它的意思。它的性能很強悍,但是80Plus銅牌認證以及過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與其他銀牌認證的低價電源相競爭,我們一度猶豫是否該給它頒一個最佳性能獎,最後還是放棄了。

優點:

電壓計波紋性能極佳

安靜

比較節能

不足:

價格昂貴

與同價位產品相比能效過低

線纜包裹不夠好

酷冷Slient Pro M 850W電源

酷冷Slient Pro M 850W電源表現不是太好,不過也並非最壞。在正常負載下,這款電源的電壓以及波紋測試表現尚可,不過隨著要求的提高它的表現就越來越差了。為了實現靜音,電源的風扇一直保持較低速運轉,一旦負載升高電源的溫度就會急劇升高因此並導致性能下降。此外,這款電源的最高工作溫度僅有40°,不及其他電源的50°限溫水平。

性能並非唯一因素,這款電源在其他方面一樣表現不錯,5年的質保期比多數廠商的3年質保要好,能效方面也比同為80Plus銅牌認證的其他電源強一些,扁平線纜對機箱理線非常有幫助,而且這款電源的價格低廉,150美元(人民幣1023元)以內的價格很划算。

優點:

能效高

價格低

低負載時安靜

扁平線纜

不足:

高負載時性能令人失望

散熱表現不佳,溫度過高

安耐美Revolution85+ 850W電源點評

如果從本次測試中挑選最佳電源,安耐美Revolution85+ 850W電源無疑是第一選擇。雖然它的性能也令人驚嘆的,但真正讓它脫穎而出的是其能效優勢。本次測試中還有其他80Plus銀牌電源,但是在極限負載測試中安耐美以大幅優勢撥得頭籌。

這款安耐美電源在其他方面表現也不錯,擁有適宜的線纜長度以及充足的接頭數量,但是看到線纜的蛇皮網只包裹到第一節接頭我們就要「翻臉」了:安耐美,NTMD在想什麼,就不能認真點?你的電源售價超過200美元,一點蛇皮網就捨不得了?

 

優點:

性能極佳

極高效能

靜音

線纜夠長

5年質保

不足:

線纜蛇皮網沒有完全包裹

[23.電源點評之海韻、銀欣及TT]

海韻S12D 850W電源點評

海韻以往的電源產品以其出色的測試表現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成功,他們的電源不僅性能極佳而且也是最為安靜的電源之一。本次測試的S12D電源線纜包裹的很好而且長度足夠,這也是值得表揚的。

作為編輯,無法從測試產品中挑出缺點來是很少遇到的事,不過對於S12D我們卻無從下嘴,無論是電壓和波紋性能還是能效各方面都很完美。

不太爽的地方還是有,S12D是測試中唯一一款沒有採用模塊化設計的電源,但它在加拿大的售價卻與其他模塊電源相當,如果是在美國的話它的價格對於不需要模塊化設計的消費者來說還是非常超值的。因此以美國的價格來看,海韻S12D可以獲得我們的兩項大獎―DAM GOOD以及DAM GOOD VALUE。

  

 優點:

良好的性能

非常安靜

線纜夠長

體積小

美國的售價低廉

不足:

貨源不足

加拿大的價格較高

銀欣Strider Plus 850W電源點評

一般來說尋找一款性能強勁同時價格低廉的電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過銀欣Strider Plus 850W電源是個例外,它在擁有高端性能的同時價格卻是非常低,美國售價只有120美元(人民幣820元)左右。此外,這款電源還通過了80Plus銀牌認證,電壓穩定性以及波紋性能也非常好,全模塊化設計。

相比高價850W電源,銀欣這款可以節約50-75美元的開銷,節省的這些錢足以讓消費者把顯卡從HD 5850升級為HD 5870(而且帶來的性能更明顯)。雖然電源沒有開關按鈕,但是這對用戶的選擇並沒有影響。此外這款產品的包裝盒比較大,消費者會為遠洋航運的成本額外買單。

簡而言之,對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銀欣的這款電源會是完美的選擇,它綜合了性能、價格以及功能方面的多種優勢,因此它也獲得了我們的DAM GOOD以及DAM GOOD VALUE兩項大獎。

  

優點:

極佳的性能

高能效

低廉的價格

線纜非常長

體積小

全模塊化接口

不足:

較大的包裝意味著更高的航運成本

TT Toughpower XT 850W電源點評

TT的這款電源在電壓穩定性、靜音以及線纜長度上表現還不壞。但是相比使用海盜船自有的PSH架構的TX850W電源150美元的售價(人民幣1023元)來說,TT電源250加元(人民幣1652元)的價格實在是太殘忍了,就連同為僑威PSH架構的Xigmatek電源都比TT的售價更低。這還不是最壞的,TT官網給出的建議零售價更是高達289美元(人民幣1910元),對此我們只有一個詞來形容:白痴(原文是idiotic,筆者覺得用F開頭的詞更準確)。

除了價格,其他方面的表現也讓我們很不爽。它的能效表現於其80Plus銅牌認證並不太相符,波紋測試雖然符合ATX規定,但是這個級別的電源追求的不應該是合格而是更好。它的LED指示燈吸引小白玩家尚可,但是我們認為這個設計除了增加成本外並沒有實際意義。PCIE線纜的設計也有問題,由於缺少6+2式的供電線纜,用戶要用到6pin線纜時必須得用8pin轉接線轉接。

TT的這款電源也並非一無是處,但是在能效、波紋控制以及功能上它確實落後於其他850W電源。總之,這款電源過於昂貴,無法激起人們的購買慾。

優點:

電壓穩定性不錯

安靜

5年質保

不足:

波紋控制一般

能效低

缺少6+2式接頭

價格過高

價格過高……(編者註:這不是回音….音…..音,作者又強調了一次……次…..次……)

[24.電源點評之Ultra、XFX及Xigmatek]

Ultra X4 850W電源點評

與酷冷的電源一樣,除了比較安靜之外我們找不出Ultra X4有什麼值得期待的。在我們測試結果中除了極高的+12V電壓這款電源沒有什麼是超出競爭對手的。它的能效表現也不是一款售價200美元(人民幣1365元)電源該有的。

從好的方面來看,它的波紋控制尚可,而且風扇聲音很小,要低於顯卡或者CPU散熱器的背景噪音。在線纜包裹、終身質保以及接頭上Ultra也有自己的優勢,線纜包裹是我們見過的最好的之一,每組線纜的屏蔽網包裹的很緊密,而且Ultra提供的線纜長度範圍很廣。質保可以說是Ultra最大的優勢了,用戶的電源可以享受到終身保障。

雖然Ultra X4電源的性能並非最佳,但是考慮到它在線纜、接頭以及質保方面的前瞻性特點,它贏得了DAM Innovative Award(最具創新獎)(編者註:我更願意相信著是一個諷刺,不然這傾向性也太明顯了。)

XFX Black Edition 850W電源點評

XFX訊景是電源市場的新生力量,不過從這款黑將版電源的表現來看訊景找到了正確的定位方向。雖然這款電源的外觀設計會招來喜歡與否的不同爭議,無可否認的是一旦有合適的場合,它就會像怪物演員(monster performer)那樣引人注目。從筆者的觀點來看,我很喜歡這款電源的外形,也樂於看到廠商打破傳統。

除了外形成為關注的焦點外,黑將版電源的功能以及性能表現也很好,它的電壓穩定性測試極好,能效也非常高,波紋控制的不錯。線纜包裹的緊密,但是有些線纜,特別是ATX主線纜長度有些短,某些機箱內安裝時可能會出現不夠用的尷尬。

總之,不管外觀顏色如何,黑將版電源作為XFX訊景對電源市場的第一次出擊是非常成功的,這款電源具備了你對高端電源的所有要求,還提供了5年質保,價格也在預算內。

優點:

性能極佳

80Plus銀牌認證

價格實惠

非常安靜

5年質保

不足:

外觀顏色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ATX線纜有些短

Xigmatek NRP 850W電源點評

最後應該表揚的是Xigmatek的NRP 850W電源。由於售價過高以及性能表現糟糕的原因我們痛斥了TT的電源,但是同樣基於CWT PSH結構的Xigmatek電源做的就比較好,價格很合理。雖然Xigmatek電源的性能或者價格上都無法得獎,但是它依然符合ATX規範要求,而且每項測試表現比價格更高的TT的好一些,80Plus的認證也表現出了應有的能效水平。

如果吹毛求疵的話,Xigmatek電源也有一些小問題需要指出:首先是外觀色調有些不搭配:線纜是橙色的,散熱器也以橙色為主色,銘牌卻是棕褐色的,最後又來個藍色LED燈。此外,測試中隨著負載的提升電源的波紋也在變大也表明不做調整的PSH結構有些過時了,雖然測試結果依然在ATX要求之內,但這個問題依然值得關心。

總之,Xigmatek的NRP 850W電源並非毫無意義,產品的設計方向還是正確的,他們要做的是調整產品的價格以增加競爭力,當然這也不會一帆風順,因為同價位上依然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優點:

差強人意的性能

模塊接口

電壓穩定性不錯

不足:

波紋(相比其他電源)有些高

部分線纜較短

價格比較貴

閱讀更多:默認

相關閱讀:

放心用10年:大廠品質電源新年送福利

全新45W PD充電寶降臨:造型太經典了!

錘子新品突然上架:如此設計 妙哉!

京東99元高顏值充電寶開賣:支持PD快充

1250W金牌模組電源秒殺 暴跌50%

如何打造一臺極致穩定的金牌電源

相關焦點

  • 登頂夢幻之巔《夢幻西遊》手遊首屆武神壇巔峰賽冠軍誕生!
    三界決戰,巔峰奪魁!11月8日,在經歷了緊張激烈的對決之後,《夢幻西遊》手遊首屆武神壇巔峰賽冠軍正式誕生!紫禁之巔戰勝勁敵攜手逐夢如願登頂,為自己的徵戰之旅劃下一個完美句號,也為無數關注這一賽事的玩家,寫下了一段難忘回憶!
  • 《紫禁之巔》「晴天」紀言愷當爸 妻子平安產女
    《紫禁之巔》海報紀言愷照片曾在《紫禁之巔》中飾演「晴天」的臺灣藝人紀言愷(JR,原名簡孝儒)上月推出尺度驚人的寫真書《紀律》,維持身材展現驚人紀律,7月24日傍晚,老婆Lucy歷經10小時陣痛生產
  •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故宮打卡又添一員 | 沸話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一劍西來,天外飛仙」,正月十五的故宮一直是人們心中充滿著神秘感的所在。夜色下紫禁城終於要揭開神秘面紗,隨身帶的東西我都想好了:望遠鏡要帶一個,說不定有西門吹雪和葉孤城在紫禁之巔的決戰呢
  • 華碩:i9+RTX 3090 配置推薦系統電源 850W
    IT之家 9 月 16 日消息 根據爆料者 @momomo_us 的消息,華碩官網公布了 RTX 30 顯卡的系統電源功率推薦,英特爾 i9 或 AMD R9+RTX 3090 需要 850W 的電源。
  • 柒郎:NBA遵循李敖名言 範氏兄弟之決戰紫禁之巔
    奧胖與韋德的天才組合重劍無鋒,有雷霆萬均之勢,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如果安心做他的白雲城主,閒暇時還可在月下御風而行,享受速度帶給他的快感,一邊繼續修練那招天外飛仙,說不定可以滲透造化之妙,開啟一代劍神傳說。
  • 超強4路12V Antec額定850W電源解析_ANTEC TPQ 850W_機箱電源評測...
    提到Antec TPQ-850電源,有太多的亮點可以列舉。如無故障使用壽命達100000小時,即使不關機也可以使用長達15年之久。Antec TPQ-850電源還採用豪華4路+12V供電,以確保系統穩定運行。主動PFC設計,更加節能高效。
  • IS語音第三屆王者榮耀友誼賽終極之戰-紫禁之巔 冠指銀河!
    昨天IS語音王者榮耀友誼賽四強問鼎爭霸賽賽事的最後一天,四強紫禁之巔,一決勝負!
  • 革新之作《夢幻西遊》手遊武神壇巔峰賽線下季後賽開戰!
    武神壇風起雲湧豪強逐鹿,八大戰隊會師天河激情試劍,2020年度《夢幻西遊》手遊武神壇巔峰賽季後賽將於11月6日至11月8日於廣州天河體育館盛大舉辦。八支戰隊縱情演繹《夢幻西遊》手遊最巔峰之戰,更有多重驚喜令觀賽之旅更上一階,為各位玩家朋友呈現一場頂級MMO賽事盛宴!
  • 打擊非法「一日遊」 北京紫禁之巔國際旅行社被責令停業
    檢查發現,北京紫禁之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廣場東側路門市部仍在繼續營業,並未停止經營活動,執法人員現場責令其暫停營業,並且,該旅行社門市部負責人表示將儘快到相關部門註銷該門市部營業執照及備案登記證明。
  • 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今日開幕
    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今日開幕
  • 百姓故事:決戰紫禁之「辯」
    西南政法大學供圖第九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有來自全球9個國家的525所高校參賽。整個賽程是漫長而又坎坷的,相比於前兩次,他們積累的不僅是人生的閱歷,比賽的經驗,更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王楠回憶說,備賽的每一天都是對身體極限的挑戰,平時睡前玩手機,睡醒賴床的習慣全都改掉,珍惜每一個能夠休息的空隙。「辯字雙辛,不經歷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 Thermaltake ToughPower PF1 850W電源評測
    在我們的評測中,Thermaltake ThoughPower PF1 ARGB 1050W電源是一款在性能與顏值上都有優秀表現的產品,搭載的ARGB燈效也為其整體表現增色不少,既是一款炫酷的電源,也是一款可靠的電源。
  • 羞恥神劇《紫禁之巔》:現在有多少槽點,當時看就有多津津有味
    《紫禁之巔》告訴你:他們可以一言不合就開始battle,在雨中充滿戾氣相互尬舞,旁邊小妹一臉焦急地喊:住手!你們不要再打啦! 2004年播出的臺劇《紫禁之巔》因為上述片段,在2018年又瘋狂出圈走紅了一把。
  • 酷炫神劇《紫禁之巔》:你們不要再打啦,再打我們都笑了!
    《紫禁之巔》告訴你:他們可以一言不合就開始battle,在雨中充滿戾氣相互尬舞,旁邊小妹一臉焦急地喊:住手!你們不要再打啦!你們這樣,是打不死人的,好嗎?2004年播出的臺劇《紫禁之巔》因為上述片段,在2018年又瘋狂出圈走紅了一把。
  • 秒殺所有高端硬體 評酷冷至尊850W電源
    NVIDIA在G80發布之前就曾說過額定的450W的電源才能滿足其需求,而兩塊GeForce8800GTX組SLI的話則需要額定850W以上的電源才能滿足。為此NVIDIA和ATI還針對不同的顯卡功耗制定出了不同的電源功率標準,只有通過標準的電源才能完美的支持雙顯卡。
  • 用英語講述非遺文化,全國48名青少年決戰紫禁之巔
    來自全國的48名優秀青少年齊聚紫禁之巔,用英語上演了一場弘揚非遺、展現民族自信的文化創新盛宴。據了解,活動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主辦、北京大生知行科技有限公司(51Talk)承辦。全國總決賽啟用全新賽制和評分標準,聚焦非遺主題演講和英語問答兩大形式,充分展示選手在理解、思辨、英語表達、演講技能等維度全方位的實力表現。
  • 心靈之巔大愛之悅
    10月31日,寶馬中國在海拔近4000米的世界之巔西藏拉薩舉辦寶馬7系「巔峰之悅」主題活動。至高至純、洗滌心靈的「印象·世界之巔」演出和高瞻遠矚的中國綠色公司高峰論壇,完美展現了寶馬7系作為頂級豪華系列的高端定位,以及天、人、車共和諧的心靈之巔、大愛之悅。
  • Thermaltake ThoughPower PF1 850W電源圖賞:純粹的高性能PC電源
    較早前我們曾經對Thermaltake的ThoughPower PF1 ARGB 1050W電源進行詳細評測,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這款電源無論是燈效還是性能都相當優秀。不過對於部分玩家來說,ThoughPower PF1 ARGB電源的燈效並不是必須的,他們需要的只是一款純粹的高性能PC電源。對於這些玩家,Thermaltake就拿出了採用傳統設計的ThoughPower PF1電源,這款不具備RGB燈效的電源可以說是一款純粹為高性能而誕生的產品。
  • 站在紫禁之巔:北京第一高樓國貿三期行記
    在330米的國貿三期封頂之前,與之相隔不遠,高249.9米的銀泰中心一直佔據著北京的第一高度。此前Paul曾去過該樓頂層的酒吧,居高臨下,鳥瞰京城,都市美景一覽無餘,確有心曠神怡之感。所以,當得知國貿大酒店開張,Paul自然想去看一看。
  • 巔峰之戰:堪比陰陽博弈教科書
    。。。於是2018年爆發了中美貿易戰(出師有名了嘛!)。簡單不簡單?看似巧合。其實不然。川普學孫權把中國放在火爐上烤。(「我願重回漢唐。。。何懼道阻且長」)那麼陰陽至此,中美貿易戰中孰陰孰陽不就清楚了嗎?也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