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績和高考成績有關嗎?」一名家長問我。
我覺得中考和高考這二者不僅有關係,而且關係還特別大!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是一個人一生之中非常重要的考試。如果把中考和高考看作炒菜的一個過程的話,那麼中考差不多相當於準備食材,高考就相當於把炒菜的關鍵步驟做好。
01
我個人認為,中考成績和高考成績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原因如下:
中考成績,往往直接決定考生到底是去什麼樣的高中就讀。在我們這邊,平時成績最差的考生去哪裡呢?當然是成為傳說中的「分流人物」——不用參加中考直接領著畢業證走人,可以回家「修理地球」,可以去海邊曬海帶,也可以去工地搬磚,同樣也可以通過拜師學其他的一技之長。
那麼,其他學生去哪裡呢?當然是去參加中考。參加完中考之後,一部分學生去普通高中,享受教育資源比較有限的高中教育。
通過中考考上重點高中的考生,就比如我們地區一中的考生,其高考成績一般都非常猛。
我們村有一名學霸就是在我們地區最好的重點高中就讀,高考時他的成績位居全市第二,結果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我們村逼格最飽滿的大學生。
這麼多年來,我們地區能考入清華北大的考生,只出現在我們市最牛的高中。而排在全市第二名的高中,從來沒出現過考入清華北大的高材生。
「只要考入一中,就相當於一隻腳踩進了重點大學的校門!」這樣的話,在我們這邊算是深入人心。
雖然普通高中也搞一些傳說中的「奧賽班」、「火箭班」、「快班」,但畢竟二者的生源質量有差別,二者的師資力量同樣有別,同時二者的教育教學軟硬體、學習氛圍等方面的較量客觀來講也存在差距。
中考如同一個「篩子」,把一些「種子選手」留給了重點高中。這些「種子」選手只要學習態度沒變,學習方法沒有「跑偏撞邊」,他們不僅在中考的時候可以脫穎而出,而且在高考的時候同樣可以大放異彩。
總而言之,從大概率上看,中考成績確實和高考成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02
但任何事情都有意外,在我十幾年的代表經歷中,大概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孩子中考成績不怎麼好,但在高中奮發向上、出乎意料地以黑馬姿態驚掉大家眼球。據我觀察,這來孩子一般是具備這兩個關鍵素質。
1.具備真正的學習能力
良好的學習能力是高中致勝的關鍵詞,小到具體每日學習,大到高考命題,都是能力立意。
所謂真正的學習能力,可以細化為以下幾個方面。
1)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絕不霧裡看花。
要知道,對於很多高一新生來說,學習中面臨的一大困難就是:很多知識能看懂,也能記得比較清楚,但是若要讓他把前因後果說清楚,卻很難。這體現在做題上就是:自己獨立解答,總是感覺似會非會,思路有就是不清晰,卡在一個地方走不下去;若此時看一下參考答案則恍然大悟,馬上就明白該怎麼做了。
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尷尬的局面,關鍵是要在卡住的地方堅持去思考,所謂冥思苦想就是這樣的。哪怕花上更多的時間,只要最終突破了,就是莫大的收穫。
思維從模糊到清晰需要這樣的磨練,但是這種堅持的確很難,很多學生因為沒有堅持無果而終,思維狀態依然停留在原處。
一個真正認真的學生他是非常主動的,因為主動,他能探究到學科知識之中的奧秘,也會為了掌握知識想冒出很多的方法。
久而久之,他的眼界變得開闊,他的思維變得活躍;情不自禁的聯想,不由自主的深入到一個問題當中。
這就像一個社交能力強的人總能主動把自己融入到社會中一樣,熱衷於學習的人也能把一時所學的內容自覺的融入到整個知識網絡中去。
3)把雜亂無章的知識點整理得井井有條:向家庭主婦一樣地有耐心。
在高中,能力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如果你在一開始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也別灰心,只要你可以去提高他,在不太長的時間裡(比如一個月),你的能力就會提升。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自己要很努力,要扎紮實實去做,如果你的努力不夠,那麼效果也就會打折扣。
這時你最需要的是耐心,別急於求成,只要方向是對的,走下去一定會有你行看到的風景。那麼你可以比別人慢,但是一定要獨立自主的歸納整理所學知識點,這可以看成是深層次的複習,是一個學生獨立對學習內容進行理解、消化,失自己獲取的而非老師給你的:我要學,學到的才是真本事,才是對能力的提升。
4)做完一道題還能回味一番,興趣高時還能自己設計問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不只聖賢能做到,你也可以。
由於高一課程多,學習任務重,很多同學的學習過程顯得很倉促,要靜下心來仔細研究一道題很難,因為沒有時間。這的確有客觀原因,但是一直這樣做卻對培養能力不利,尤其是對高中學習不太適應的同學,你會發現即使你很努力,可是成績原地徘徊,原因就在於你通過做題並沒有提高能力,而只是為了做題而做題。
因此,我建議同學們可以適當的(如果有時間當然多些更好)精做題目。具體要求就是面對一道好題,仔細分析,形成思路,然後完整無誤的寫出過程,確認沒有問題後翻開參考答案,如果你的解答的確是完美的,那麼進行下一個環節;如果你的解答是有問題的,那麼即刻進行修正。這個下一環節就是從命題的角度再來分析一下這道題,看它的設陷套路是什麼,解答的關鍵點在哪裡;如果要你對這道題進行改造,你會把它改造成一道什麼樣的題目。
我們常說的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確是學習的極高境界,做到非常難,但是還是那句話,若做到了效果也是極好的。
2.自律能力強
從一個班主任的角度看:決定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往往不是學習本身,而是學習之外的因素,也就是非智力因素。
下面來分析其中幾個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心態。所謂好心態是幸福,對於學生則是好心態帶來好成績;一旦心態出問題,學習注意力就要下降,各種主觀人為因素就會成為阻礙,比如考不好,原因是題目太難,那天不在狀態;嚴重的則形成嫉妒心理,危害更大。
其次再來看自信心。所謂自信必強,充滿自信的學生學習往往井井有條,因為他們不慌亂不茫然無措,自信的學生更能激發潛能,不斷實現超越;而如果變得自卑,就像是一輛好車開上了破路,速度怎麼也起不來;自卑引發懷疑,懷疑還會導致放棄,最終只因缺乏自信,一個高中生會徹底退步。
最後是自律。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強大,一個就算智商極高、悟性極好的高中生,一旦他沉迷遊戲不可自拔,他的高考註定是失敗的,這方面有太多的案例。高中階段學生面對的誘惑實在太多,其中任何一個都有可能完全影響到學習,如果學生不能理性看待,不能主動遠離與拒絕,都會荒廢學業。
作為一名新生,既要學會學習,在學段轉換中實現蛻變,做真正的學習達人;同時也要展現強大的精神力量,心態穩健,剛強有韌勁,就必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