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在哈市全面啟動。哈市生活垃圾分4類,分別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這四類垃圾對應垃圾桶顏色分別是:藍色、紅色、綠色、灰色。市民分類投放垃圾的時候,一定要先看準垃圾桶的顏色。
此外,四類生活垃圾除了對應四種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外,還有自己專門的標識。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4類生活垃圾,分別是:
可回收物
是指廢棄的紙張、塑料、金屬、紡織物、玻璃等未汙染的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廢棄物;
有害垃圾
是指廢棄的電池、燈管、溫度計、血壓計、膠片、相紙和廢棄的藥品、油漆、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等生活垃圾中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
廚餘垃圾
是指廢棄的剩菜、剩飯、蛋殼、瓜果皮核、茶渣、骨頭等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易腐性廢棄物;
其他垃圾
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廚餘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看中流量更精準傳播!
市場攤區成了垃圾分類的宣傳陣地!
目前,哈市垃圾分類工作已全面開展。哈報融媒體記者從市城管局獲悉,道外區城管部門利用市場攤區人流量大、傳播效果好的特點,將市場攤區變成垃圾分類宣傳的主陣地。
上午9時,記者來到道外區大水晶街市場攤區,看到市場攤區出入口安置了新型4分類垃圾桶,東萊街道辦事處組織市場管理者、社區工作者正在向出入居民發放《致業戶的一封信》及《生活垃圾分類明細》,並通過大喇叭循環播放垃圾分類知識。通過多次進行廣泛宣傳,市場業戶已經對垃圾分類有了明確的認識,對每日產生的垃圾能夠進行初期分揀、分類投放;市場管理員在巡檢過程中,對未按要求、未正確投放的業戶、居民進行指導,督促其正確投放分類垃圾。
「市場攤區人流量相對較大、來買菜的人也是處理家庭生活垃圾的人,在攤區設立垃圾分類宣傳點可以說是一種精準宣傳。」市城管城局相關負責人說。
而在清真寺廣場,道外區城管局、太古街道辦事處組成的宣講團隊正如火如荼的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垃圾分類宣傳車不間斷廣播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員對過往市民發放宣傳單及垃圾分類塑膠袋,並講解如何在家中分類收儲垃圾。
隨後,記者來到太古街道辦事處濱江新城好民居小區。宣傳隊伍在廣場宣講分類知識、收購可回收物、籤署居民確認書。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工作已開展多日,入戶過程中,針對家中白天無人及疫情期間入戶困難等情況,社區通過卡點宣傳、電話預約、群內告知等多種方式,確保迅速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工作,使垃圾分類人人知曉,為轄區下一階段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奠定基礎。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霍亮 文/攝
編輯:馬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