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新生兒在出生之後,表現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是睡覺,有些孩子哭鬧不停,而有一些孩子則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讓周圍的人都驚訝不已。
最近有一個新生兒在網上走紅,而他火的原因,竟然是孩子在出生之後,作出的第一個行為。
也許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寶寶在出生之後,永遠都是哭的很厲害,但是這一位新生兒卻恰恰相反。在出生之後有護士和醫生抱著他。
將他送到了媽媽的身邊,而到達媽媽身邊的時候,這位新生兒則伸出了自己的雙手,對著媽媽,看上去就像想讓媽媽抱抱一樣。
醫生護士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寶寶這舉動醫生都攔不住,隨後這幾張照片也被上傳到了網絡上,讓網友們都哭笑不得,有一位網友的評論非常到位:「一看就是一位非常黏人的寶寶。」
孩子的這種表現確實非常的可愛,但同時孩子的這種行為,也讓每個人都非常的好奇,按理來說,很多孩子在出生的時候,不是哭就是睡覺,為什麼這個孩子在出生之後,會做出讓媽媽「抱抱」的舉動呢?
1、沒有安全感
孩子之所以會在出生之後做出「抱抱」的舉動,其實就是因為孩子在出生時沒有安全感。這是每一個小孩子都會存在的問題,而每一個小孩子在離開母體後,所表現出沒有安全感的舉動都是不同的。
有一些寶寶沒安全感的行為是到處亂抓東西,有的寶寶會抓住護士的口罩,有了寶寶還會抓住醫生的衣角,所以這也就造成了一場鬧劇。
2、熟悉媽媽的氣味
在懷孕10個月過程中,孩子10個月和媽媽的相處,已經對媽媽非常的熟悉了。他們熟悉媽媽的聲音,熟悉媽媽的氣味,所以在出生之後,他們會跟隨著氣味或者是聲音,去尋找那個可以給自己帶來安全感的人,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會存在這類行為的原因。
雖然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和家長親近的表現,但是這並不代表這種表現會一直存在。如果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並不好的話,這也就導致孩子和父母之間越來越生疏。那麼家長應當如何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呢?
1、堅持母乳餵養
家長如果想要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那麼就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這是很多家長都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一些家長總認為母乳和奶粉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這兩者有著很大的差別。
母乳餵養不僅能給媽媽帶來好處,有助於媽媽的產後恢復,而且也能在餵養孩子的過程當中,讓孩子更加熟悉母親,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2、多和孩子互動
想要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有著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家長就要懂得多和孩子去進行互動。現在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和孩子有太多的接觸,因為他們認為帶孩子是很麻煩的事情,但如果家長不懂得和孩子互動的話,親子關係自然沒有辦法養成。
其實多和孩子進行互動並不難,我們只需要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做遊戲,有的時候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說話也是建立親子關係的一種。
其實在孩子剛剛降臨到世界上時,做出抱抱的舉動是很正常的行為,因為這都是孩子剛剛出生,接觸外界環境的時候,做出的應激反應。所以在發現孩子這種行為的時候,並不需要太害怕,也不需要太擔心。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還見過新生兒那些搞笑的舉動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