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共有來自國內外117個國家和地區、4186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631萬人報名參賽。大賽設置了高教主賽道、「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職教賽道、萌芽賽道,首次將原國際賽道併入高教主賽道。獲得大賽銀獎及以上獎項的比例約為萬分之3。
學校自今年3月啟動大賽備賽工作以來,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多次聽取進展匯報,親臨校賽現場指導;創新創業學院與相關職能部門、學院(部)協同配合,傾力打造重點項目;參賽師生全力以赴,克服疫情影響積極備賽,共克難關。本屆大賽學校累計參賽項目數689個(比上一年度增長48%),共4個項目脫穎而出,進入全國總決賽。總決賽中,學校4個項目分獲「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金獎1項、高教主賽道銀獎2項、高教主賽道銅獎1項。其中,「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紅旅」賽道)作為教育系統決戰決勝脫攻堅的關鍵一招,全面聚焦52個未摘帽貧困縣,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共有132萬名學生參加該賽道比賽,賽道共設金獎24個,學校團隊獲獎實屬不易。下面來看看獲獎團隊的風採吧!
金獎:柑桔扶貧:四川雲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簡介:
本項目針對中國貧困山區的千億級柑桔產業面臨的世界性難題,依託學校柑桔研究所的技術優勢,獨立培育出多種無病毒柑桔新品種及其脫毒幼苗,解決了柑桔品種老化及病毒病害嚴重的行業難題;獨創枳殼大樹移栽嫁接快速建園技術,解決了柑桔移栽嫁接成活率低的行業瓶頸和種植周期長、果實品質低下等問題;通過優化園區管理模式等,為柑桔產業發展提供了保障。團隊已推廣柑桔新品種3.5萬畝,接管園區5000餘畝,帶動2312戶貧困戶脫貧,共計增收1.2億元,為農民創造1萬餘個就業崗位。今年8月成功籤訂1.5億元柑桔示範基地建設項目,預計五年內營收超兩億元。
項目成員:李鑫怡、高永娥、張天、王亞君、馬憲彬、繆言、張瑤、謝佳節、萬曉贇、蒲菊香、慄兆龍本項目結合學校特色學科—蠶學的相關研究內容,首創性提出通過新載體構建策略,將蠶絲蛋白與化療藥物相結合,提升療效,降低副作用。項目主要依託於學校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與能源學院及重慶市微納生物材料及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優勢平臺進行研發,已成立重慶西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於國內多所高校、多家生物製藥相關公司、醫院等開展合作,完成臨床前實驗,逐步推進舒克清系列藥物臨床化。項目成員:餘雙休、周宇、盧奕霖、劉楠濤、胡旭坤、孫正一本項目針對目前農藥防治農業蟎害等病蟲害過程中抗性易產生、殘留多、速效性差、高毒、高成本等問題,首創非農藥物理型殺蟎農用助劑。依託學校相關學科優勢,針對柑橘、草莓、葡萄等多種鮮食農作物病蟲害,團隊研發出不會對人體、植物、環境有危害的非農藥製劑,所有原料均達國際4A/4B級別,可做到即噴即食。「滿逐」系列產品實際使用成本每桶最少僅需1元錢,平衡了高效性、環保性、經濟性,解決農業痛點難題,高效響應國家增效減施號召。本項目聚焦餐飲、服務等行業除菌消毒難、人力成本高等問題,依託學校相關學科優勢,研發全自動抗疫消毒洗滌劑。該洗滌劑擁有全國首創食品級抗疫消殺技術、全國首創免摩擦汙垢剝離技術和全國首創絕對中性環境洗滌技術等三大核心技術,目前已完成專利布局7項。該技術現已應用於學校後勤集團和海底撈等國內數百家單位,截止今年10月營銷額已達2000萬,預計三年完成全國產業鏈布局。近年來,學校圍繞「堅持協同推進,服務國家需求,培育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目標,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體制,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整合資源,構建「項目訓練、競賽活動、孵化培育、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以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競賽和項目為驅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推動學校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師生創新創業成果落地轉化,使大賽成為人才培養的新平臺、成果轉化的新渠道、服務社會的新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