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發生火災爆炸,造成上百人遇難的嚴重後果。瑞海公司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其高管層是否有所謂「神秘背景」?
近日,記者採訪、接觸瑞海公司五名核心人物:瑞海公司大股東李亮、董事長於學偉、副董事長董社軒、法人代表兼總經理只峰以及副總經理曹海軍。
通過深入採訪,瑞海公司及其管理層的真實面目在抽絲剝繭中逐漸清晰,瑞海公司由一家普通倉庫變身危化品倉庫的過程日漸浮出水面,而爆炸背後的諸多疑點仍有待解答。
真正的股東由他人代持股份
「瑞海公司的老闆是誰?」天津濱海大爆炸之後的一周裡,人們都在問。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瑞海公司於2012年11月28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股東為李亮、舒錚,法定代表人為李亮。其中李亮持股55%,舒錚持股45%。2015年1月29日,瑞海公司增加註冊資本至1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只峰。
李亮、舒錚、只峰,他們三人中誰是瑞海公司的真正老闆?
15日下午,記者在泰達醫院住院部見到瑞海公司總經理只峰。只峰12日在爆炸現場受傷,隨後被警方控制,記者見到他時正呈昏迷狀態。其妻告訴記者,「只峰負責公司日常管理,沒有股權,一個月領一萬多的工資。公司的實際負責人一個叫於學偉,一個姓董。」
17日下午,記者在天津市第一看守所見到了被警方控制的瑞海公司大股東李亮。他在爆炸發生後的13日上午五時左右,在天津市市區內被警方控制。見到記者,34歲的李亮顯得非常侷促。據其介紹,他的家庭很普通,其父親退休前是天津市東麗區老幹部局的科員,他自己也不是瑞海公司真正的大股東。
「真正的大股東叫於學偉,是我表姐的老公。55%的股份是我替於學偉代持的」。李亮表示,自己「沒有開過一次會,沒有籤過一個字,沒有拿過一分錢」。
採訪中,李亮透露,不僅自己的股份是代持的,公司佔股45%的股東舒錚也是替人代持股份,真正的股東叫董社軒,是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長之子。
17日下午,記者在看守所見到已被警方控制的董社軒。今年34歲的董社軒告訴記者,他是瑞海公司的二股東,通過高中同學舒錚持有公司45%的股份。
董社軒告訴記者,「我先後投了1000多萬,但並不負責任何具體事務。瑞海公司成立至今也沒分過紅,我每個月只拿1.5萬元的固定工資。爆炸前我本來就已經打算退股了,今年春節期間公司聚會,喝完酒,我跟於學偉談過一次,鬧得很不愉快。他說,別著急,今年年底就能分紅,結果還沒分紅就發生了爆炸。」
實際控制人「拉一支隊伍單幹」
記者在天津市第一看守所見到眾人口中瑞海公司背後的「神秘控制人」、1974年出生的於學偉。據公安民警介紹,「爆炸事發時,於學偉和家人在河北旅遊,接到電話後當晚趕回,未到現場即被控制,對爆炸的嚴重後果還不清楚。」
於學偉說,他是瑞海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擁有公司股份55%,由妻子的表弟李亮為自己代持。他1994年進入國企中化集團天津分公司工作,2012年9月離職,離職前任中化集團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對危化品行業非常熟悉。
於學偉說:「我在酒桌上認識的董社軒。他爸是公安局長,他在港口混得開。」2012年末,從中化離職的於學偉找到董社軒,決定利用雙方的資源共同創業。
董社軒說,他2006年從一所軍校畢業,此後賣過輪胎、承接過工程、進口過化妝品、賣過紅酒。「2012年底,於學偉找到我,說想從中化拉一支隊伍單幹。他說中化的客戶都在他手裡,他能拉到中化八九成的客戶。」董社軒說。
據於學偉介紹,2012年11月28日,瑞海公司註冊成立,他和董社軒分別找親戚李亮和同學舒錚代持股份。公司成立後,他從中化集團天津分公司挖來大量人員,瑞海公司的主要管理層:總經理只峰、主管操作部的副總經理曹海軍、主管業務部的副總經理劉振國均曾就職於中化集團天津分公司。
危化品資質一年半拿到所有應有認證
從成立到獲得危化品經營資質,瑞海公司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據了解,瑞海公司成立之初只有普通物流倉庫,2014年4月,瑞海公司拿到危化品經營資質。在此之前,瑞海公司陸續通過了消防鑑定、規劃審批、安全評價、環境評估等一系列程序,從而獲得了從事危化品倉儲的資格。
從程序上看,瑞海公司走過了所有應走的流程,拿到了所有應有的認證。
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朱立明說,瑞海公司建設兩個危化品倉庫符合規劃審批依據,拿到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關於安全距離,我們審批前參考了消防部門出具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意見書。」朱立明說。
按照國家安監部門2001年出臺的《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開業條件和技術要求》,55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危險化學品倉庫選址應與周圍公共建築物、交通幹線(公路、鐵路、水路)、工礦企業等距離至少保持1000米。
記者採訪發現,外界質疑頗多的安評報告,相關部門至今仍未向社會公開。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2014年4月,瑞海公司才首次獲得天津市交通部門批覆的危化品經營資質,有效期至2014年10月16日。而該公司正式獲得港口經營許可證是在2015年6月,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的8個月中,該公司沒有經營危化品的資質。於學偉說,期間公司危化品業務正常進行沒受到影響。
相關閱讀:瑞海危化品問題
【經營問題】三問爆炸涉事企業——瑞海公司曾無照經營危化品
【管理漏洞】瑞海公司倉儲:謎一樣的環評與規劃
【官商內幕】起底:為瑞海出具安評報告的公司被指是紅頂中介
瑞海公司、高管深層挖掘
【關係網】失控的"炸藥包"——瑞海公司調查
【股東揭秘】瑞海公司股東群揭開面紗 大股東曾任職中化天津
【政商關係】瑞海關係網:隱形股東含官二代 實際控制人出身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