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查詢教師資格證筆試成績的日子,只要所有筆試成績合格,就意味著面試將於2019年1月5日—6日進行。
由於教育部政策要求,今年很多培訓機構老師也加入到了教師資格考試的大軍之中。
但數據顯示,教師資格考試自2015年由省考改為統考後,通過率由省考時期的70%降至20%-30%。
再加上近兩年報考教資證的考生數量驟增,僅2018年上半年報考教資證的考生就有300萬人,是2017全年報考人數的3/4,因此,今年培訓機構老師獲取教師資格證的競爭壓力不會小。
不過也不用慌,這篇文章將教資證面試流程掰開揉碎,詳細拆解,我從兩個方面展開:
01、面試前,4項準備不能少
確定筆試成績合格之後,距離面試也就剩下3周時間,這段時間一定要好好利用、認真備考。
那麼,面試前,我們都要準備什麼呢?
我總結了4項:
1.面試報名
2018年12月11日起,我們就可登陸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站查詢筆試成績,通過筆試之後,需要在12月11日至14日再次登陸上方網站進行面試報名,選擇面試類別、考試區,並填報基本信息等。
比如,考取中小學階段教資證的考生選擇面試類別時,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面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社會、科學、體育、音樂和美術,而且,2017年下半年開始新增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術和小學全科三個學科;
初級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的面試科目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科技、歷史與社會、科學等學科,2017下半年新增心理健康教育、日語和俄語三個學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資證面試也是一樣,在面試之前少不了要了解它的考核內容、評分標準以及面試流程。
2.考察內容及評分標準
那麼,面試都會考核哪些內容呢?又是怎麼評分的呢?
以中小學階段的教資證為例,總結下來,面試主要考核兩大方面:
① 教師基本素養: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和思維品質;
② 教學基本技能: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
關於評分標準,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小學教師評分標準
中學教師評分標準
可見,中小學階段老師面試中,教學實施佔比最高,這就對板書設計、教案設計、備課本領、教學安排等環節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儘管看圖可以清晰了解面試成績的分數分布,但說起備考估計很多考生卻不知從何下手。
我們不妨從面試流程著手。
3.面試流程
總體來說,面試流程分為6個板塊:
① 候考
考生攜帶面試準考證和身份證,按時進入候考室。
② 抽題
按考點安排,登錄面試測評系統,隨機抽取試題,考生確認並列印試題清單。
③ 備課
考生持備課紙、試題清單進入備課室備課,限時20分鐘設計教案。
④ 結構化問答
考生回答考官隨機抽取的2個結構化問題。
⑤ 試講
考生根據教案試講,時間10分鐘。
⑥ 答辯
考官圍繞考生試講內容和測試項目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鐘。
那麼,我們該怎麼依託面試備考呢?
我主要圍繞備課、儀表儀態、結構化問答、試講和答辯5個方面進行。
02、教資面試攻略
備課、儀表儀態、結構化問答、試講和答辯這5個方面只要好好準備,定會有很大提分空間。
那麼,具體該如何準備呢?
1.備課
備課環節最重要的動作無疑是教案設計,那麼,我們如何利用20分鐘的時間設計教案就成為問題的關鍵。
提前掌握教案模板、框架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一份科學的教案都應該包含什麼內容呢?
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設計和板書設計5部分。
但是備課時間只有20分鐘,以上5項全部準備就緒不太可能,因此,必須有重點的高效利用。
那麼,如何高效利用呢?我總結了4點:
(1)備課不要面面俱到
在備課時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一方面是因為耗費時間的同時,會淹沒自身特點和優勢;另一方面,課堂是動態的,如果備得太細,可能會束縛手腳、局限思維,對於突發問題不能隨機應變。
所以,抽到課題後,可以根據課題確定本節課的重點以及難點,只需要將教學過程、學生互動環節寫清楚,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設計下板書,做到短時間內把握授課內容即可。
(2)預設學生疑問
除了理清教學思路外,最好再預設一下學生可能會產生疑問的地方,並給出相應解決辦法,向考官傳達考生的專業和細緻。
(3)新課導入需重視
一個有趣、獨具匠心的課程導入,絕對是加分項。設計時,需要將具體怎麼導入闡述清楚。
常見的導入方式有故事導入、直接導入、遊戲導入、情境導入等。
比如,本節課採用情景導入方式,課程中間會穿插PPT圖片或小視頻,引導學生進入新課。
(4)面試前多練習
面試前的練習很必要,尤其對教學經驗欠缺的考生來說。
在較短的備課時間內,可找朋友或其他考生擔任評委、輪流練習,之後根據效果再行修改。
此時,20分鐘的備課環節結束,你將被引領員引導至面試教室,進行結構化問答。
但是在真正問答前,考官對考生的第一印象也是評分的關鍵一項。
而這一項主要通過考生的儀表儀態體現。
2.儀表體態
試想,一位老師雖然有豐富的教學技能和專業知識儲備,但缺老師該有的「範兒」,想必也得不到學生的認可。
那麼,儀表儀態這部分我們該怎麼準備呢?
我主要講2個方面:
(1)禮儀
禮儀包括入場禮儀和退場禮儀。
① 入場禮儀
敲門 : 若面試室的門開著,考生應在聽到入場指令後,輕敲兩下,進入考場;若等候面試時,門關著,則需輕敲三下,得到考官允許後進入面試室。
入場 : 進入教室後,面對考官,側身輕關房門,避免背對考官。
行走 : 抬頭挺胸,自然甩臂,保持微笑走到臺前。
問好 : 入場問好的關鍵在聲音和熱情。建議考生以高而有力的聲音和微笑,展現自信,給考官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問好話語一般為「各位考官/老師,大家上/下午好!我是XX號考生!」
② 退場禮儀
結束語 : 試講結束,考生要以「這就是我今天的試講(說課)內容」作為結尾句,以提醒考官試講結束。
答辯結束,考官會請考生離場,建議考生做30°鞠躬禮,並以「好的,謝謝!」或「考官辛苦了」表達謝意。
另外,也可以詢問考官是否擦黑板,如「請問考官,需要擦黑板嗎?」並根據要求進行即可。
退出面試室 : 退場時的行走速度不要太快,關門時要輕輕關穩後再鬆手。
(2)著裝
著裝要求有性別之分,因此,男士和女士著裝各有相應要求。
① 女士著裝要求
頭髮 : 頭髮要清爽利索,忌油膩毛躁,儘量不要披肩發,劉海不能遮眼,面試時忌撩頭髮等小動作。
妝容 : 妝容清新自然,忌濃妝豔抹,眼影、眼線、腮紅等濃色彩儘量不要出現。
飾品:飾品以少為主,扎頭髮儘量用黑皮筋,儘量不戴誇張的項鍊、戒指、手鐲,提倡佩戴手錶。
服裝:要著正裝,可選擇合身得體的裙裝或褲裝。
鞋襪:最好選擇前不露腳趾、後不露腳跟、高度5釐米左右,且走路輕聲的黑色高跟鞋。
如果選穿露腳面的高跟鞋,要選擇與褲子和鞋子顏色相一致的襪子。
② 男士著裝要求
西裝:要選擇統一面料、統一顏色的藍、灰、黑深色套裝,上衣要蓋住4/5的臀部。
單排扣西裝適合較苗條者,有兩顆扣子的,扣上面那顆;三顆或多顆扣子的,扣中間那顆。
雙排扣西裝適合較為健碩者,紐扣要扣全。
襯衫:襯衫要選擇淺色系,領口不可以有汙垢和汗漬,要挺括;
穿西裝時襯衫領口要高於西裝1-2釐米,打領帶時襯衫的第一顆紐扣一定要系好;
只穿襯衫時,第一顆紐扣不要系,且不允許打領帶;
襯衫的袖口一定要系好,一般以露出西裝袖口1.5釐米為宜;
襯衫下擺不可外露,要塞到褲子裡。
西褲:西褲必須要有中折線,前面能蓋住腳背,後面能遮住一釐米以上的鞋幫,尤其注意不能將西褲褲管隨意挽起。
皮鞋:穿西裝一定要配搭皮鞋,鞋的顏色不應淺於褲子;鞋跟部位不能有金屬類物質,襪子也應該選擇深色系。
領帶:根據襯衫和西服顏色選擇領帶顏色,最好以單色為主,如紅色、藍色,要以典雅質樸為主;
領帶的長度應以系好後,自然下垂的最下端至皮帶扣處為宜;
穿著西裝系領帶時,領帶夾要注意夾在襯衫的第三顆和第四顆紐扣之間,領結要飽滿。
打造好第一印象,就要開始真正的結構化問答考試了。
3.結構化問答
所謂結構化問答,是指回答考官隨機抽取的2-3個題目,考查溝通、組織以及應變能力,時間控制在5分鐘,這是教資面試的第一項。
另外,答題時最好是以總-分-總的形式進行,一定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流暢度和邏輯清晰度。
儘管考題是隨機抽取,但並非無規律可循,它有相對應的題庫,一般來說,結構化試題大致分為7類:
(1)自我認知類
自我認知類題目包含兩大題型:
第一類是報考動機類,主要是對考生為什麼報考的提問;
第二類是個性匹配類,具體指對考生是否符合要求的提問。
答題思路主要有三個步驟:
對自我進行梳理,包括過往的學習經歷、實踐或工作經歷,總結自身的性格特徵、特長、愛好等;
了解教師職業特徵,熟知教育理論知識,掌握各種教學技能等;
在前兩者之間尋找匹配性,如圖:
舉個例子,假如面試官問你「為什麼報考教師資格考試?」
回答要點如下:
首先,這符合我的人生規劃,我大學選擇了師範院校;
我的知識儲備符合做一名老師的要求,四年大學我積累了學科專業知識;
我的性格也很適合做老師,喜歡與孩子相處,做事有耐心,因此,我認為自己適合做老師,所以報名考試。
(2)協調溝通類
與自我認知類相同,溝通協調類題目也包含兩大題型:
第一類是單群體溝通,具體包括與家長、學生、領導、同事的溝通;第二類是多群體溝通,具體指在同一個事件中需要溝通多個主體。
答題思路有4個:
首先,對待衝突事件保持頭腦冷靜,避免矛盾激化。
其次,及時反思,分析事情發生的原因。
再次,針對事情原因,及時溝通,溝通過程中要注意傾聽所涉及的各個主體的看法。
最後,自我反省,避免今後工作出現類似問題。
假如你被問到:「有家長到學校找到了校長投訴你,認為你教得不好,你怎麼辦?」
可以這樣回答:
首先,發生這樣的事情,我要保持冷靜,不能因此影響正常教學工作。
其次,遇到家長投訴,我會從自身找原因,可能是教學問題、管理問題或溝通問題。
再次,我會主動與家長溝通,承認自己工作上的失誤,並詢問家長我出問題的點,如果確實是自身原因,我會承認錯誤並致歉。如果不是,我會耐心解釋,請求理解。
最後,我會深刻反省自己,一方面踏實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及時與領導、學生家長溝通。
(3)教育理論類
教育理論類試題切分為3大塊:教師、學生和教學。
這部分試題的回答沒有固定套路,回答時做到條理清晰即可,以「教師部分」為例,「你認為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參考答案:
我認為,教師應當具備以下幾點素質:
首先,要愛崗敬業,有甘為人梯、甘當蠟燭的精神,要愛護學生,熱愛科學;
其次是專業水平高,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過硬的教學能力;
再次,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最後,最重要的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做到思想品德高尚、有修養、有道德。
(4)各學科專業知識類
該部分試題基於你所選擇學科,以數學學科為例,當被問到「作為數學教師,你認為讓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是什麼?」時,你可以這樣回答:
我認為必須深入鑽研教材,準確理解教材。
因為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教科書不同於一般參考材料,它是按照學科系統性要求,結合學生認知規律,以簡練的語言呈現數學知識的。知識結構雖存在,但思維過程被壓縮,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精心加工,通過教學實踐,體現數學本身豐富的內容、思維過程和思想方法。
因此,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把教材教活,是使數學教學成為思維活動教學的前提,也是提高我們教學水平的前提。
可見,此類問題最好的回答思路是「總-分-總」。
(5)應急應變類
應急應變類試題是指對課堂突發情況的處理,答題思路為:控制狀況,避免惡化→分清輕重緩急→採取措施→時候反省。
比如,「上課時,某學生傳紙條,你怎麼辦?」
按照思路,可以這樣答題:
首先,為了不影響課上學生繼續聽課,我會先用眼神暗示他集中精力聽課。如果沒有引起這名學生的注意,我會邊講課邊走到他課桌邊,敲打書桌,提醒他專心聽課。
其次,下課後我會把該生叫到辦公室,了解他傳紙條的原因,並讓他了解傳紙條不僅影響自己聽課,還會影響其他學生聽課,讓他今後注意認真聽講。
最後,我也會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為什麼會有學生課上走神,可在今後的授課中設計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6)計劃組織類
計劃組織類,可以是班級活動的組織,比如,班集體文化建設,也可以是教學活動的組織,比如,夏令營、植樹節活動等。
此類問題的答題思路通常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後的步驟進行。
比如,「如何組織一場打造班級文化建設的活動?」
答案可以參照:
首先,事前與領導溝通確定活動主題,向有經驗的老同事請教組織經驗。
其次,事中是落實計劃,期間要做好分工,將責權落實到人。
再次,事後要做的是宣傳活動效果,擴大積極影響,如張貼互動海報。
最後,還要對整個活動做總結,記錄經驗以供之後參照,總結教訓並做反省,避免再次出現。
(7)綜合分析類
綜合分析類試題主要集中在社會熱點和教育相關的名言警句上。
常用的答題思路是表明態度→闡明觀點→做總結。
比如,「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觀點你贊同嗎?「
參考答案:
「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體現了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發揮學生主動性的意識,有助於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其積極性,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我不完全認同這一觀點。
因為學生處在生長發展階段,自主意識在逐步形成,但還不具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如果教師放手不管,只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所以,教師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給予學生一定的制度和規範,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進行自我管理。
備考結構化問答時,預測可能會出現什麼試題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每類試題背後的解題思路,畢竟題面再怎麼變,回答問題的核心不會變。
掌握了這7種結構化問答的答題思路,要想得高分,還要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1)忌諱不假思索地作答
在考官提出問題後,不要不假思索,想到什麼說什麼。最好先思考半分鐘,組織下語言和答題邏輯、順序,做到內容充實。
(2)忌諱「口頭禪」
結構化答題時,不要頻繁出現「嗯」、「額」、「哎」等口語詞,最好採用書面語言作答。
(3)適當展現自身個性和優點
雖然備考時,需要記住答題技巧和模板,但不要太過拘泥於此,應將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結合自身特點回答問題,從而適當展現自身個性、優點,凸顯自身職業匹配度。
(4)積累經典案例
要想熟練運用以上技巧,還需要養成積累經典案例、語句、相關詞彙的習慣,方便回答問題時有素材可講,讓回答更生動。
過了結構化問答這一關,緊接著就要試講了。
5.試講
試講是根據備課環節的教案設計,當著考官的面進行講解,只要備課環節準備充分,這個環節也就不難。
但仍有7大注意事項:
①試講時,一定要先報告課題,比如,「各位考官上午好,我是xx號考生xx,今天要講的課程是《將進酒》。」
②試講時雖沒有學生參與,但同樣要體現師生互動,比如,講到某個環節時,可以跟臺下互動說:「我想找位同學朗讀下課文,這位同學,請你回答下。」
③新課導入時,也應儘快切入重點,不然發揮太多,容易衝淡主題。
④課堂重點展現一兩點即可,忌面面俱到。假如你抽到了語文古詩《將進酒》,那麼,你就可以重點講解本詩作者李白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重點詞彙。
⑤完整的一節課,還需要設計作業布置環節,比如,「請學生結合課文中所提到的修辭,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習作,內容自定,要求用到文中提到的所有修辭。注意語言表述行文條理,邏輯清晰」。
⑥板書設計很重要,也需展示在教案中,這裡的板書內容不需要多,展示關鍵點即可。
以《木蘭詩》為例,如圖:
⑦試講的最後,還要有結束語,比如,「以上就是我本節課的所有內容,各位考官辛苦了。」
緊隨試講,答辯環節是面試的最後一項。
6.答辯
與畢業論文答辯一樣,教資面試答辯是考官對你試講內容的追問。該部分內容沒有題庫,也沒有統一回答技巧,因此,相對較難。
不過不要慌,我為你總結了3點答辯技巧:
(1)了解答辯考察方向
總的來說,答辯主要圍繞上邊我們講到的8大考核點,比如,職業道德、儀表儀態、言語表達、知識儲備和教學評價等方面。
關於儀表儀態,只要行為舉止大方、得體即可;職業道德和思維品質方面則可從熱愛教育事業、責任心和愛心方面展開即可。
(2)留出思考時間
答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待考官問完問題後,可以先進行短時間思考,再進行作答,切記不要立即回答,避免出現沒有邏輯、思路混亂的情況。
(3)表達禁忌
答辯時,還有三大表達禁忌需要格外注意:
①用語禁忌,忌重複、口頭禪,避免極端及固定句式的頻繁使用;其次是語言邏輯:
②邏輯要清晰,語言表達流暢;
③態度要端正,回答問題有理有據。
只要你能遵循答辯技巧,相信一定能夠從容完成答辯。
教師資格面試是拿到教師資格證的最後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要想不讓自己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唯有好好備戰面試。
希望本次6000多字的教資面試攻略能夠幫助到各位教培機構的老師,預祝面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