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7月30日,新華社記者邵瑞用無人機拍攝的鎮安縣鎮安中學建築群照片。
這個僅從外表就能看出高檔二字的豪華中學,近期在網上可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據悉,鎮安中學所在的鎮安縣在2019年還是一個深度貧困縣。
而剛剛摘掉這個深度貧困的帽子不久,卻耗費7.1億巨資,建造了一所規格極高的中學。
鎮安縣全縣年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7.1億的豪華中學,導致鎮安縣債臺高築,預計將用長達12年來還清這筆錢,每年最少償還5000萬餘貸款。佔目前財政收入水平的四分之一。
面子工程?還是為子孫後代謀福祉?
關於這所學校的看法,卻是呈現了兩極分化。
網絡上的輿論基本一邊倒,認為這是縣政府的面子工程,是為了政績,不顧縣內實際情況。
可在鎮安縣當地,不少本地居民卻十分認同縣政府的做法,對這所中學的未來前景也十分看好,認為能夠提高當地教育質量,從長遠來看,也能帶動當地財政收入。
然而事實如何?
事情發酵後,越來越多的信息被披露出來。
首先是學校空有高端的硬體設施,卻在教育資源上非常匱乏。
儘管學校建築群設計精美、造價高昂,讓人只是看著便心曠神怡。
可學校的師資力量,真是一言難盡。
首先是教職工缺乏,導致學校老師工作量增大,教學質量下滑。其次是管理層混亂,無法發揮學校硬體設施預設的效用。
這所耗費巨資的學校,就這樣成了一個空殼。完善的硬體設施,也淪為了招生時的噱頭之一,沒有完全運用於實際中。
除此之外,學校還配備了許多與教學無關的設施。
氣派的坊式大門、四層噴泉水景、十數尊石雕鯉魚、造價昂貴的多級瀑布。
此外還有涼亭、水車、棧道、石拱橋等等。
最為網民詬病的,還有挖掉真山造假山的迷惑操作。
為什麼會花掉7.1億?
雲蓋寺古鎮,是鎮安近年來主要發展的旅遊景點,距離校區僅5公裡。
顯然,新校區高昂的造價、獨特的設計,都是為了搭配新區旅遊景點的『配套設施』。
官方介紹,學校計劃投資5.136億元,在實際建設中,造價增加,現投資已增加至7.1億元。
——拆除後的學校建築殘骸。
新校區建成後引起網絡上的熱烈討論,各類質疑接踵而來。
上級有關部門也給予了應有的重視,對相關事件展開調查。
這所學校是否為面子工程?相關手續是否完備?對當地經濟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就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可就在事情熱度逐漸消減的時候,鎮安縣來了一個令人窒息的操作。
拆除部分學校建築?
8月24日,在中紀委介入調查後,鎮安縣的豪華中學火速拆除了噴泉、涼亭等標誌性建築。
顯然這些建築的拆除與調查力度有關。
可這樣的操作,卻讓本就質疑的網民,更加感到匪夷所思。
既然已經建好,為什麼要拆除,這不是對資源的浪費?
如果不是面子工程,面對中紀委的調查,為什麼會急不可迫的拆除對教學無用的景觀性建築?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為了平復網名此前的討伐情緒,更有效的辦法不應該是解決實際問題麼?
拆除已經建好的東西,不禁造成進一步浪費,也更讓人有一種掩耳盜鈴的既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