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預產期產婦害怕怎麼辦?產科醫生建議這樣做,幫助很大

2020-12-18 好孕

閨蜜懷孕已經38周了,現在她的情況是天天發愁,一會兒想讓寶寶趕緊出生,一會兒又害怕生產的時候自己會不會發生什麼意外。因為我已經生了孩子,有經驗,我這位閨蜜就經常打電話諮詢我,現在臨近預產期了,她更是一天能給我打好幾個電話。從她問的問題中可以看出,她就是臨近預產期害怕。

產婦臨近預產期害怕怎麼辦?其實窈窕姐特別理解準媽媽們心情,當初我生我家孩子的時候也是這樣,越是臨近預產期越是害怕,後來我老公就帶我諮詢了產科醫生,產科醫生的建議是這樣的,窈窕姐我感覺幫助還挺大。

分析害怕的原因

產科醫生很有耐心,當時她就問我,為什麼會害怕。我就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了。後來醫生也做了總結,她說產婦臨近預產期害怕,無非是對這幾方面事情的擔心。

一是對孩子的擔心,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如:孩子是否會畸形,孩子的性別是否會讓自己和家人如願等等。二是對自己的擔心,生產的時候會不會發生意外,會不會羊水栓塞,會不會大出血,順產會不會有側切、有撕裂等等,總之,就是關於孩子和自己的事情,很多小事都會成為準媽媽們各種擔心害怕的理由。

產婦害怕應該怎麼做?

產科醫生的建議是,首先準爸以及家人要多陪伴、勸解產婦,告訴她生孩子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發生危險的機率很低。更何況現在的醫療條件也非常好,即便是生產的時候有突發情況,一般醫生也都會有辦法解決的。

用科學解釋告訴產婦,整個孕期各種產檢都做了,胎寶寶也很健康,那孩子出生後肯定是沒問題的,這一點產婦就不要自己嚇自己。做無謂的擔心,只會給自己找心塞,並且對解決問題沒有一點幫助。

產科醫生還特別告知,有一部分產婦之所以臨近預產期會很害怕,就是擔心自己生產的時候順產發生意外,或者自己的條件不適合順產可是家人又堅持必須順產,無形中讓產婦對自己的安危有了很大的顧慮,這才害怕。醫生的建議是,生孩子時,具體的生產方式一定要讓產婦自己做決定,尊重產婦,讓產婦沒有後顧之憂,這樣產婦才能夠放寬心。

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不管別人怎麼說怎麼做,如果產婦自己聽不進去,那都是無濟於事的。臨近預產期,對產婦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產婦自己要學會調整心態,放輕鬆,做好生產前的各種準備,通過做其他的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防止自己胡思亂想。

臨近預產期產婦害怕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尤其是第一次生孩子的產婦更是如此,但其實這些擔心和害怕很多時候也都是沒有必要的,只是產婦自己的心理因素。分析了害怕的原因,你會發現,所謂的擔憂都是沒有依據的,而自己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各方面準備,耐心地等待孩子出生。

相關焦點

  • 臨近預產期,產婦如何判斷是不是要生了?記牢以下「暗示」準沒錯
    臨近預產期,產婦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要生了呢?有經驗的產婦可以根據以往經驗去判斷,沒經驗的產婦怎麼辦呢?牢記這幾種胎寶寶發動前的「暗示」,對生產會有很大幫助。孕媽和其家人,尤其是孕媽的老公都應該了解。一般來說對初產婦而言,見紅後也無需太著急,因為距離真正的生產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完全夠產婦和家人做好各方面安排工作。最後一種身體「暗示」是破水。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都比較緊急。如果孕媽發現自己破水了,最好是第一時間讓自己平躺,並且在腿部墊上抱枕或其他物品,然後第一時間打電話求救。
  • 產科醫生直言:產房裡醫生最不待見這幾類產婦,讓人太無奈
    臨近預產期的孕媽們對照看看,希望你別中招。產房就是生孩子的地方,產婦進來後需要做的就是好好配合醫生,自己把自己該做的做好了,相信醫生也會盡他們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你早些生產。某種程度上這樣做也只能是自己給自己找無趣,甚至還會給醫生的正常工作帶來困擾,有的產婦或者家人的行為更是會讓醫生很反感,這樣反而會對生產不利。
  • 順產時,產婦真的要剪「下面」嗎?產科醫生說出了實情,別不知道
    臨近預產期,全家人都會進入一種備戰的狀態,這時的產婦要了解學習的也不少。現在醫學都在提倡順產,鼓勵產婦自己生,減少不必要的剖腹產,因為順產的優點實在太多,恢復快,對孩子身體更好,下奶也快等等。所以,很多產婦在生產前就開始了解順產的知識。
  • 留心你的預產期,到期要及時給寶寶「退房」,多呆幾天壞處很大!
    過期妊娠還會對母體造成危害,如果產婦是初產,會更加危險。為什麼會出現過期妊娠一般認為過期妊娠與激素、子宮反射、胎兒畸形、和遺傳有關。孕婦體內激素異常,導致孕激素分泌過多,身體就會認為還沒有到要分娩的時候,不會有宮縮出現,導致過期妊娠。
  • 孕婦懷孕11月未分娩,不得不剖腹產,醫生看到胎兒「怒斥」產婦
    小孫過了預產期已經十二天了,肚子遲遲不見動靜,這可急壞了小孫一家人。眼瞅著馬上十一個月了,小孫趕緊來到醫院檢查,當場醫生就建議立馬進行剖腹產手術,手術結束後,小孫婆婆和她老公向醫生詢問孩子和母親情況如何,醫生怒斥道:「再晚來一步,孩子和媽媽都會有危險,你們太大意了!」
  • 剖腹產為何都要早於預產期進行?以下風險了解下,產婦別任性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臨近預產期的時候,醫生一般都會給孕媽做檢查,看看孕媽的情況是否適合順產。如果適合順產,而產婦也同意順產,那產婦就回家耐心等待臨產信號即可。相反,如果因種種原因,需要剖腹產的,一般醫生都會建議,產婦最好在預產期之前就選擇時間做手術。為什麼剖腹產都要早於預產期進行呢?下面提到的這幾種風險,產婦和家人都有必要了解下,可別任性。
  • 十年產科醫生經驗:分娩時產婦帶上這些東西就夠了,含寶寶必需品
    文 | 幸孕姐在臨近預產期以前,孕媽咪就要開始準備好分娩用品(即待產包)了,以免分娩到來時手忙腳亂,下面幸孕姐分享一下有著十年從業經驗的產科醫生給孕媽咪的建議:配圖均源於網絡,就是整個妊娠期間的孕檢單,這些單據有助於接產的醫生清楚了解孕媽及胎兒的狀況,並制定出更加安全可靠的生產計劃。二、孕媽媽物品清單1、準備好紅牛、巧克力、紅糖等高能量的食物,能幫助順產媽媽在生產過程中及時補充能量,有利於產程的順利進行。
  • 產婦遇產科「死神」,最終孩子是保住了,準爸爸卻對醫生大打出手
    important}產婦洋洋和老公結婚十年了,她一直念叨著想再生個二胎,好給大寶作伴,在備孕3個月後她成功懷上了,這可把她樂壞了,在去醫院產檢時,醫生囑咐她作為高齡產婦一定要小心。,她便進醫院待產,住院後的第二天天小寶寶就發動了,沒多久孩子是順利分娩出了,洋洋卻呼吸困難起來,全身抽搐,她的血壓開始直線下降,關鍵是還大出血了,醫生斷定洋洋遇到了產科死神—羊水栓塞,醫生準備搶救,在搶救的過程中他們用掉了無數個血袋,輸入近萬毫升的血製品,非常不幸的是產婦最後還沒搶救回來。
  • 臨近預產期,若想胎兒順利入盆,孕婦要做到「二避免三多做」
    導讀:臨近預產期,若想胎兒順利入盆,孕婦要做到「二避免三多做」到了孕晚期,胎兒發育速度快速增加,在宮內的位置也會發生改變。尤其是臨近預產期,很多胎兒都陸陸續續入盆了。不過入盆時間因人而異,跟胎次、胎位以及孕婦的身體有很大的關係,有的孕婦早在孕33-34周胎兒已經入盆,有的臨近分娩,還沒有任何反應。麗麗是初產婦,臨近預產期胎兒還沒有入盆,每天都急的不得了,就怕影響了後期的分娩。昨天又去醫院做檢查了,醫生說胎兒胎位很正,發育也正常,只是暫時還沒有入盆而已,不過也不要太擔心,入不入盆對後期的分娩沒有太大影響。
  • 孕婦凌晨突然「破水」,丈夫卻不在家,臨近預產期要做好這些準備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孕婦在半夜或者凌晨突然有了生產徵兆,而此時家裡卻沒有人,產婦自己打車去往醫院的場景。隨說這些場景只是烘託劇情,但現實生活中卻不乏真實的存在。小芳的做法得到了醫生的稱讚,面對「破水」沒有慌張,採取平躺的姿勢等待救援,防止了羊水的減少,給順利分娩帶來了有利的條件。臨近預產期要做好這些準備預產期是預測胎兒分娩的大概日期,大部分的胎兒都不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很多的胎寶寶都會提前發動。因此,孕婦在臨近預產期時要做好一些準備,以免到時手忙腳亂。
  • 孕婦凌晨突發「破水」,丈夫卻不在家,臨近預產期要做好這些準備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孕婦在半夜或者凌晨突然有了生產徵兆,而此時家裡卻沒有人,產婦自己打車去往醫院的場景。隨說這些場景只是烘託劇情,但現實生活中卻不乏真實的存在。小芳的做法得到了醫生的稱讚,面對「破水」沒有慌張,採取平躺的姿勢等待救援,防止了羊水的減少,給順利分娩帶來了有利的條件。臨近預產期要做好這些準備預產期是預測胎兒分娩的大概日期,大部分的胎兒都不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很多的胎寶寶都會提前發動。因此,孕婦在臨近預產期時要做好一些準備,以免到時手忙腳亂。
  • 預產期只是參考?高齡產婦超預產期兩周才去醫院,醫生都發火了
    不管出於哪種原因,有數據表明,現在年輕人做父母的年齡較70年代推遲了好多。預產期只是參考?高齡產婦超預產期兩周才去醫院,醫生都發火了蓮子和他老公就是晚婚晚育大軍中的小夫妻。蓮子很慶幸自己做了當媽媽的決定,可以讓人生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懷孕是件很辛苦的事兒,孕媽要長時間的忍受身體的不適,經歷各種檢查,才能與寶寶見面。蓮子在懷孕後,每次都聽從醫生的建議準時產檢,滿心期待著與寶寶的第一次見面。
  • 過了預產期,寶寶遲遲不肯「退房」,千萬別大意
    但從安全角度考慮,在臨床上產科醫生通常會在準媽媽孕41周後,就會有計劃地進行幹預。 這時建議準媽媽遵從醫生的意見,萬萬不可固執己見,否則很可能給自己和寶寶帶來很大的危害。 03 — 過了預產期寶寶還沒動靜,千萬別大意 1 核實預產期 首先要核算預產期是否準確,因為有的人本身月經周期不規律,又或是忘記了末次月經的時間,這時準媽媽要在醫生幫助下重新核對預產期
  • 35歲高齡產婦過了預產期不肯住院,醫生:想順產也不能拿命開玩笑
    眾所周知,順產無論是對於產婦還是胎兒,都有很多好處。所以,很多人即使過了預產期,也不遠住院待產,想著呆在家裡發動了再去醫院。殊不知,這樣可能會讓大人和胎兒都有危險。她是做的試管三代懷上的,連醫生都說她懷的是珍貴兒,一直建議她住院等著,但她就是不想住,理由也是讓人很無語了!醫生:你這種情況,不住院的話,隨 時可能會有危險,到了這個孕周,胎兒已經會自主排便了,羊水可能會渾濁,就不能保證是優生兒了!
  • 預產期不準怎麼辦,醫生的話還要不要信,看下自己是否是中招人群
    產婦到達孕晚期時,因為預產日子的一天天臨近,也難免會心生緊張。我的閨蜜小周就總說自己從不敢看關於產婦的新聞,生怕其中一些「尷尬」之事也會落到自己頭上,比如路上生娃。面對閨蜜這種不必要的擔心,我也是有些哭笑不得,還告訴她這種概率實在是微乎其微,而且產婦一般快到孕期時,都會去醫院預產了,誰還會在路上走呢?不過,話也不好說的太過絕對,因為有些人的預產期確實有些「奇怪」。
  • 預產期真的準嗎?寶寶什麼時候出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媽媽
    從懷孕開始,第一次去語言做產檢,醫生就會給你推算預產期,告訴你寶寶大概會在什麼時候出生,可是你會發現,很多人通常是過了預產期或者是比預產期提前的,在預產期那天出生的寶寶是很少的。根據調查表明,只有5%的寶寶會在預產期準備到來。其實寶寶什麼時候出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孕媽的身體影響的。
  • 生產時,遇上「逗比」醫生是什麼體驗?產婦:仿佛在聽相聲的現場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懷孕後,隨著預產期的一步步臨近,孕媽心裡的恐懼和焦慮逐漸代替了期待和驚喜,尤其是進入產房後,那種緊張感油然而生。而在產房內,產婦唯一的依靠就是接生醫生,大家都希望遇上一個溫柔且專業的醫生,那就是萬般幸運了。不過,生產時等待著孕媽的可能還有一種「逗比」醫生,他們用妙語連珠的幽默語言,化解產房的冰冷和緊張,幫助擊退產婦的恐懼情緒。
  • 為加快產程,產婦病房做「一字馬」,醫生科普:導致破水就危險了
    為了加快產程、減少痛苦,不少產婦會通過運動來促進宮口擴張,可是錯誤的方式其實會帶來危險。 為加快產程,產婦病房做「一字馬」,醫生科普:導致破水就危險了 前段時間一則待產媽媽壓腿的視頻受到很多人關注,一名挺著大肚子,身材仍然苗條的產婦在病房裡做著一系列危險的舞蹈動作。
  • 產科醫生的建議你要知道
    關於這一問題,看看產科醫生的建議你就知道答案了。醫生建議:分娩之際,孕婦儘量穿裙子去醫院,這樣在做各項檢查的時候會方便很多,不浪費時間。因為孕晚期孕婦的肚子很大,行動起來很笨拙,所以穿裙子相對來說更方便,而且裙子好脫穿,能節省時間。所以準媽媽去醫院待產時,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選擇穿裙子。 除了在穿衣服上面有講究外,臨近分娩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一些事項。
  • 臨近預產期,產婦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更合適一些?不妨一看
    而對孕媽媽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這個時間可能把控的並不是特別的準,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孕媽媽並不會在預產期的當天進行分娩,可能會早於預產期,也可能會晚於預產期,那麼到底什麼時候送到醫院去待產才會更為合適呢?臨近預產期,產婦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更合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