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天,特別是白露以後,很多地區早晚氣溫明顯感覺到降低了。雖然中午陽光充足的時候還有一些熱,但是早晚已經需要穿上長袖長褲甚至是外套了。
因為早晚和中午的溫差,需要及時地增添衣物。否則可能會因為一冷一熱,而導致感冒咳嗽等。
那麼在進入秋季後,氣溫逐漸降低的情況下,護理新生兒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新生兒階段是比較特殊的階段,這時候寶寶剛剛離開母體,身體的一些機能還不夠成熟,對外界環境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所以,在護理方面需要家長格外注意,特別是以下三點,尤為重要。
很多人認為新生兒怕冷,所以,不管溫度不論季節,會給新生兒包裹得比較嚴實。但是,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新生兒的體溫調節能力是比較差的,既怕冷也怕熱。如果不根據實際溫度來適度穿衣,而是過度給寶寶保暖,會引起寶寶的體溫升高,影響到健康。而且捂熱還會對新生兒的皮膚造成影響,容易起熱痱等。
所以,給新生兒寶寶營造一個合適的溫度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室溫要相對恆定,24~26攝氏度左右適宜。寶寶所在的房間,開窗通風時,避免直接吹到寶寶。可以將寶寶抱到其他的房間,通完風關閉窗戶以後再抱過來。
在給寶寶穿戴衣物的時候,不要過少,也不要過多,手腳微微涼是正常的。摸寶寶脖頸後面,如果是溫熱沒有出汗說明溫度正好。
秋季,除了咳嗽感冒,腹瀉也是小孩子比較容易得的疾病。在護理新生兒的時候,除了保暖,還要注意衛生問題。
新生兒是以母乳或者是奶粉為主的,需要在餵養方面注意問題,主要就是在奶瓶、奶嘴的清潔和消毒上。
將母乳擠出來用奶瓶喂,或者是吃奶粉的寶寶,每一次吃完奶之後,都要及時將奶瓶奶嘴清洗乾淨,並且乾燥晾乾,這樣可以避免細菌滋生。
衝好的奶粉,如果一次沒有喝完,就不能再給寶寶喝了。多餘的母乳想要給寶寶專門存起來,也需要注意擠奶以及儲存工具的衛生,並放冰箱保存,喝時加溫。
家長在接觸寶寶的時候,特別是家長外出回來,一定要認真的洗手,最好將外衣換掉再去抱寶寶。
秋季因為氣候的原因,較為乾燥一些,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容易出現皮膚問題。新生兒的皮膚嬌嫩,更是如此。
首先,要注意皮膚的清潔。特別是在寶寶皮膚的褶皺處,要注意每天清潔汗漬,動作要輕柔,用柔軟的紗布或者是棉柔巾,輕輕地沾溼清潔。之後還要讓皮膚褶皺處的水分充分晾乾,避免潮溼,引發皮膚的糜爛。
如果寶寶的皮膚較為乾燥,可以在清潔後晾乾水分,然後用嬰兒專用的保溼霜給寶寶塗抹,注意避開皮膚破損處。
寶寶穿的衣物,還有接觸皮膚的床上用品等,都要選擇質地柔軟、吸汗、透氣、無刺激的面料,這樣才不會刺激到寶寶的皮膚。
另外,還有幾點護理新生兒的細節分享給新手爸媽們。
新生兒的護理工作,需要家長的細心,多關注寶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