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孩兒面」,即是說六月的天氣像孩子的心情一樣陰晴不定,又是說孩子的心情就像夏天的天氣一樣容易變化。
當孩子面上「下了雨」,家長難免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而前段時間一位舞蹈老師的舉動,就給各位家長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可以看出,視頻中的小女孩們正在跟老師一起學舞蹈。
只見有一個小姑娘也許是因為動作太難了不會做,正坐在墊子上抹眼淚。
小女孩雙手放在臉上不停往下抹眼淚,哭得很是傷心,都吸引了旁邊小朋友的注意。
這時舞蹈老師蹲坐到小女孩面前,沒有直接對小女孩說「別哭了」,也沒有問小姑娘「怎麼了」,而是像講解舞蹈動作一樣,開始了特殊的「教學示範」:
「擦眼淚的時候要這樣擦,往上擦。」
她一邊用循循善誘的語氣給小姑娘講解,一邊自己上手示範動作,做出將眼淚從眼角上方擦掉的動作。
因為跟著老師學習舞蹈形成了習慣,小姑娘下意識模仿老師,跟老師做一樣的動作。這時候老師趕緊誇她:
「對,特別棒!」
誇完以後,老師趁熱打鐵,再次示範動作並帶著小姑娘一起做,甚至給小姑娘打起了節拍。等小姑娘又做完一遍後,老師耐心給她講解道:
「這樣擦呢,我們眼部的皮膚就會往上,不會下垂啦。」
說完之後,老師又帶著小朋友練習起來。
練習的過程中,小朋友的注意力不知不覺就被轉移走了,擦著擦著就忘了自己正在哭,反而認認真真和老師學起動作來。
這溫馨又可愛的一幕被西安的一位網友拍攝下來,並上傳到了網上,隨即迅速走紅。
網友們直呼可愛的同時,也紛紛湧到視頻下方進行留言:
「還是老師厲害,贊!」
「小姑娘:眼淚不能阻擋我愛美的心。」
「小女孩逐漸忘記自己為啥哭了哈哈哈。」
「這『美容式擦淚』肯定要火,老師有妙招呀!」
舞蹈老師機智又體貼的舉動很好地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讓小姑娘很快就止住了淚水。
而在現實生活中,當孩子哭泣不止時,手足無措的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試下面的幾個方法,一定會比直接說「別哭了」更有用哦。
1.找到孩子哭泣的原因
首先,家長要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這樣才能針對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對症下藥。
孩子哭泣的原因有很多,家長要注意甄別。
對於0~2歲還不會說話的小寶貝來說,哭泣是一種表達需求、與外界進行溝通的方式。
有些有經驗的媽媽,只要通過寶寶的哭聲就能判斷孩子是餓了、困了、還是想拉粑粑了。這個時候,哭泣是寶寶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
對於年齡大一點,能夠完整表達語言和情感的小朋友來說,哭泣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渠道。
比如視頻中的小女孩,很顯然就是因為某些原因感到悲傷和難過,只能用眼淚來抒發當時的情感。
有的時候,身體的不適也會使孩子哭泣。
當孩子沒有原因地持續哭鬧不休時,家長要注意查看孩子的身體是否有什麼異常,是否孩子身體不適卻不會用語言表達。
2.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在了解孩子為什麼哭泣之後,家長就要著手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對於用哭聲表達需求的小寶貝,家長只要滿足相應的需求,一般就可以止住寶寶的哭泣。
而對於身體不舒服的孩子,家長應及時觀察孩子身上出現什麼問題,必要時儘快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總而言之,只要搞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 ,家長就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從源頭解決,讓孩子不再傷心難過。
3.允許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
有的家長聽到孩子的哭聲就會抓狂,總是直截了當地對孩子說:「不許哭!」
他們希望孩子的心情能夠瞬間轉變過來,最好是馬上陰雨轉晴,卻沒有想過情緒無法抒發會讓孩子感到多麼難受。
當孩子哭泣時,家長不要急著否定孩子的情緒,或是逼迫孩子立刻從負面情緒轉移到正面情緒上來,而是先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時間,讓孩子得到感性的宣洩。
這樣也能夠幫助孩子儘快冷靜下來。
4.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給予他支持
在孩子哭泣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或是摸摸孩子的腦袋,總而言之,就是向孩子傳達一個信號:
爸爸媽媽都在你身邊,陪伴你、支持你、並且愛你。
這種無聲的陪伴與支持,也能夠給予孩子抵抗悲傷並且儘快振作起來的力量。
5.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舞蹈老師的做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她通過教小朋友特殊的擦眼淚方式,成功地轉移了小朋友的注意力,以至於讓小朋友在練習動作的過程中,逐漸忘記了自己是因為什麼哭泣。
當家長發現自己無法止住孩子的哭泣時,也可以試著用孩子喜歡的玩具、零食或是動畫片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育兒寄語】
寶寶哭鬧時,怎麼讓他不掉「金豆豆」是有技巧的~
而家長掌握這些方法後,再面對自家的小哭包,就不至於一籌莫展啦!
你家孩子哭泣時,你都會怎麼安慰他呢?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