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科室常有一些自己的「不良習慣」,或者容易忽略的細節。
在精神科,你有什麼記憶猶新的故事?
主任的哪句話讓你印象深刻?
在查房和帶教時,你特別喜歡向學生和下級醫師強調什麼?
到文末留言,與大家分享你的小經驗吧!
長期住院病人,衰退期,無主訴能力,在軀體疾病發作時,難以及時發現,發現時已經很嚴重。
曾有一個病人,查房時發現走路姿勢與平時稍有不同,弓背彎腰,因平時也有駝背,不注意就放過去了,但那天就是覺得有問題,問他,很平靜的說肚子有點疼,查體一摸,板狀腹,最後確診是胃穿孔。
還有一個病人,多年來吃飯一直不好,一餐就吃半碗,近期消瘦,吃飯時發現有嘔吐和反芻現象,從無不適主訴,後檢查發現食道癌。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對於這些病人,精神症狀衰退,在病房裡屬於沒聲音沒圖像的,很少引起關注,易被忽視,要關注其生活細節。(論壇ID:boy2men)
在精神科待久了,大家都有「先入為主」觀念,只問精神狀態,不顧軀體疾病,甚至碰到軀體疾病已然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值得注意!!!
在臨床上,我的習慣是入院患者,在用藥之前(口服、肌注、靜滴),常規做個床邊心電圖。
因為臨床上碰到一個,30來歲的女性,很躁動,肌注氟哌啶醇,導致猝死!(幸好入科提前拉了個床邊心電圖提示:正常心電圖),家屬不依不饒,要賠償!因為我們知道服精神科藥導致猝死是有報導的😊,提前都有知情同意!後面也就是我們勝了,畢竟死人了,處於人道主義精神,給了五千(我記得)!😄
所以臨床上處於保護自己,大家切記軀體狀況!(論壇ID:hsw871122)
我的經驗是,管床大夫一定要多去病房轉轉。 我們這邊封閉病房一般是早上查房,然後就回辦公室工作。有天下午心電圖結果出來了,一個30來歲的患者心跳比較快。一般來說會給上心得安口服,但是我剛上班不久,所以就本著認真實踐的心態去病房看那個患者。他說有些犯困,看起來沒精神,說不覺得心慌,身上也不難受,我就摸了摸他的額頭覺得稍微有些熱,問護士說下午測體溫沒事(用的是那種槍型體溫計),我就拿了個水銀體溫計一測39.4℃,急查血常規發現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已經很高了,然後就趕快處理了。 一些陰性症狀為主的患者,還有內向的患者、新來的患者不願意跟護士反映軀體不適,體溫計測量也不一定準確,還是要經常上病房去。(論壇ID:cs8501)
經常遇到家長來看精神科,口口聲聲的說「我們家孩子不是精神病,就是有點心理問題,有點想不開,醫生你給開導一下……」,然後一檢查,明顯的妄想啊,抑鬱啊,各種各樣的都有……
其實不止是非醫務工作者分不清心理醫生和精神科醫生的區別,連很多我們醫生本身也弄不清,我還希望能像電視上一樣一眼看穿一個人呢,可能嗎……(論壇ID:子_逸)
去年一個衰退病人,因忽視軀體加病人淡漠,發現時腹部彭隆,腹壓很高,最後腸梗阻於外院外科猝死。血的教訓,如果發現及時可能不會去世,以後要好好查房。(論壇ID:中東錦衣衛)
長期住院的病人,無主訴能力,開始不進食,乏力,後來就木僵樣,不能動,轉到人民醫院治療一月,未查出病因死亡。(論壇ID:春天裡的蝴蝶)
精神科醫生管的病人多,有些多的達二三十個,每次查房都要逐個認真查完,一般天天在大夫面前晃悠的病人基本上沒什麼軀體問題,有些老病人得了軀體疾病有些會一個人躲到角落裡,覺得自己能挺住。有一次本人就有一個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因為我剛出道,查房不太認真沒有一個一個查完。後來主任去查了一下,發現此病人獨自坐於角落,面色蒼白,仔細一問稱解了幾次黑便。(論壇ID:liushijian)
某些抗抑鬱藥加量不能太快,否則反會加重抑鬱,導致自殺(論壇ID:yiwoer)
精神科,我是一個護士,大家比較重視患者快速康復,臨床一線醫生除了查房,基本不看患者,搞得我們工作非常被動。哎(論壇ID:筱筱萬花)
我們主任,最強調的就是,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疾病是最大的問題。一定要優先考慮,慎重排除,細心處理(論壇ID:筱筱萬花)
有一次門診一個熟人介紹一親戚來我這裡看,典型焦慮症表現,之前化驗過沒問題,也做過腦ct沒問題。因為熟人沒給予進一步檢查,給予來士普治療,3天後電話說頭暈看東西不舒服,開始以為藥物反應,但還是不放心,叫他過來複診,發現存在共濟失調及眼外肌麻痺症狀,趕緊收入住院,結果查出來CJD。很深刻的一個教訓!任何人都不要省檢查!(論壇ID:yantao0614)
本文整理自丁香園論壇心理學與精神病學專業討論版,版權歸作者所有。你在精神科有哪些難以忘懷的故事?直接留言與大家分享!
題圖 | 站酷海洛
編輯 | littlepsych
歡迎投稿 | yuxiaoying@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