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想要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停地打擊他
在中國家庭中存在的一個教育弊端,那就是貶低式的教育,大部分的家長從來不會主動誇讚孩子的優點,更多的是用語言暴力來傷害孩子
覺得自己的孩子處處不如別人,常常誇讚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在這種高壓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上難免會出現多多少少的缺陷,比如不停的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永遠不配得到爸媽的關懷,缺乏自信。
但是很多父母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
01父母貶低式教育,終讓孩子一事無成
央視有一檔節目,採訪了一個33歲女大學生在家理直氣壯啃老了10年,父母恨鐵不成鋼,不斷地指責孩子一事無成,33歲本應該自食其力,這個女大學生卻選擇在家啃老,聽起來令人覺得不可思議,還是卻說都是父母害的
但是了解到背後的原因之後,只能說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才養出了啃老的女兒
據這位女大學生的自述,從小到大,母親最常說的幾句話就是「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範成金雖然出生在普通家庭,但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設計過服裝,心滿意足地拿給媽媽看,但是卻換來母親的一句話:這有啥用啊,還不如去好好學習。這一句話直接澆滅了孩子的熱情
範成金如了父母的願,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之後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卻被父母瞧不起,覺得這份工作沒有前途,在不斷的指責聲中,範成金直接就賭氣辭掉了工作,然後就一直在家啃老。誰也沒想到,這一啃就是啃了10年之久
範成金啃老有自身的原因,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幸應該自己努力去克服,而不是屈服於現狀,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範成金啃老成癮的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
02語言暴力何時休?
貶低一個孩子,其實也是一種語言暴力,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每一句話都像是利刃,深深地刺傷了孩子的心靈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對象,如果孩子長期在父母這邊得不到認同感,就會產生自我懷疑,自卑、壓抑、恐懼、叛逆這些負面情緒就會一步步撕裂親子之間的關係,這道裂痕最終無法修補。親密的關係最容易傷人,而留下的傷痕卻是終生的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知道了語言暴力的危害之後,父母應該如何避免讓語言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刃呢?
(1)不要把孩子當情緒的垃圾桶
父母說話之所以會傷人,主要是因為被情緒操控自己的大腦,可能是因為生活上的壓力,以及受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父母會把火氣撒在無辜的孩子身上。這種做法是最不可取的,孩子不是情緒的垃圾桶,作為父母,要懂得疏導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成為親子之間溝通的障礙。
(2)及時表達歉意
情緒有時候很難自控,如果忍不住對孩子發了火,事後又感覺愧疚的話,要及時和孩子道歉,和孩子耐心的溝通,尋求孩子的原諒,不要覺得這樣做會喪失父母的威信,如果得到了孩子的諒解,反而更容易獲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03十月寄語:
每一個孩子都在時刻準備地飛翔,在這個之前,父母不要用任何方式傷害他的羽翼,而是要細心的呵護,這樣才能換來孩子的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關於教育孩子,你們覺得貶低教育可行嗎?童年有經歷過哪些傷害嗎?歡迎留言
我是育兒十月說,想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