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明良記》中有一個故事,明朝時的才子唐伯虎在考取了秀才後,又在鄉試中考了第一名,誰知這一次考試因為考題洩露,不但考官被罷免,就連考中了第一名的唐伯虎也受到牽連被抓進監獄,唐伯虎出獄後對此事萬分感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在考試中作弊會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古時候的科考舞弊是這樣,現在的高考作弊也同樣如此。
在2003年,四川南充市的高考中,就因為一個名叫楊博的高中生盜竊試卷,而導致了無數考生受到負面影響。
▲提前布置好的高考考場
01
楊博出生於1984年,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人,楊博家境並不寬裕,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孩子。楊博從小學習就十分用功,因此村子裡的人都認為他以後會考上大學,成為一個大學生。
楊博上了高中之後,成績一直排列在班級前10名左右,在高二時更是刻苦努力,不但學習成績排名第一,還成為了班長。
2003年,高三的楊博即將迎來高考,但是在高考前他的狀態卻非常不好。在楊博看來,唯一能改變他命運的就是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上一個好大學。
這個看法並沒有什麼錯,但是他和他的家庭對於高考的壓力沒能很好的協調,導致楊博心態紊亂,楊博在在4月份的模擬考試中成績一落千丈,成績只排名到第27名。
▲高考前的模擬考試
這讓楊博倍受打擊,他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希望再考上理想的大學。楊博一天比一天更加焦慮,完全無心複習。重壓之下的楊博心態完全崩潰了,他不想就這樣放棄自己多年的苦讀,但是又完全不能靜下心來好好複習,《左傳·文公十七年》中說道:「鋌而走險,急何能擇?」可惜,他選擇了一條完全錯誤的道路。
02
楊博決定去偷竊高考試卷。
為了讓自己這一計劃順利實施,楊博四處打聽到試卷的存放地點,數次到教育局蹲點觀察,最終確認了存放試卷的保密室位置。
6月4日,高考試卷被送到教育部門,鎖進了專門的儲存房間。楊博根據門上的封條確認,高考試卷已經在保密室內,於是決定開始行動。
▲儲存高考試卷的保密櫃
6月5日凌晨1點左右,楊博悄悄的來到縣教育局,他從一扇沒有上鎖的小門內進入教育局的大院。在此之前他專門去購買了鉗子、改刀,鉛筆刀等工具。
楊博小心翼翼地躲開保安人員,最終成功將每一個科目的試卷都盜走了一份,他很快將試卷帶回住所。
此時的楊博無比興奮,決定熟記試題後參加考試。他認為憑藉著自己的「先見之明」一定可以在高考中取得絕對優勢。在6月5日下午,楊博勉強按耐住心中的不安到學校去打聽風聲,無意中聽見有人在議論說考卷被盜。楊博將考卷盜走的當天中午,教育部門就有人已經發現考卷失竊。
▲趁著間隙在複習的高三考生們
03
楊博得知這個消息後十分驚慌,他知道此事已經被發現,於是迅速將自己偷竊來的試卷燒毀後衝進下水道,然後在當天深夜,將自己作案所用的工具和運動鞋焚燒後扔進垃圾堆。
他對自己的偷竊行為依然抱著僥倖心理。6月7日高考開始,看到考卷的楊博卻傻眼了。由於試卷失竊,所以全部改用為備用卷。
與此同時,警方的偵破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他們已經根據現場留下的各種痕跡做出了嫌疑人肖像側寫,同時也在試卷失竊現場發現了嫌疑人的指紋。
此後,警方在所有學生返回校園填報志願時,搜集指紋,楊博的指紋當然也不會漏下。
通過指紋比對楊博盜竊試卷的行為已然暴露無遺,在警察找到楊博後,面對大量的事實證據,楊博只能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
▲警察研究指紋
在審訊中,楊博自稱他一直希望能夠考上政法相關的專業,他希望可以從政。這一點從楊博填報的志願也能看出,他填報的志願是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軍事經濟學院、西南交通大學。
事實上,當高考分數公布後,楊博以 515的總分超出了本科錄取線60多分,如果他沒有盜竊試卷,那麼考上普通本科院校一點也沒有問題。
結語
楊博完全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這也許是他一時衝動之下的決定,但是大錯已經鑄成,不管他再怎麼後悔也必須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最終楊博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對他而言,人生已經完全拐上了另外一條路,而許多其他同屆考生也深受其影響。
參考資料:
《明良記》
《左傳·文公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