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心理學(一)真題
課程代碼:00266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幹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目前對態度的定義大家公認最好的解釋是( )。
A.Allport認為態度是一種心理和神經的準備狀態,它通過經驗組織起來,影響著個人對情境的反應。
B.Krech認為態度是個體對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現象的動機過程、情感過程、知覺過程的持久組織。
C.Freedman認為態度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
D.Freedman認為態度是個體經驗對事物、觀念或他人產生的認知。
2.與助人或利他行為有關的因素包括:助人者的人格因素、心情、個人困擾與同情性關懷、( )。
A.助人者的文化水平
B.助人者的年齡
C.助人者的性別
D.助人者的內疚感
3.個人知覺的偏差包括,正性偏差和( )。
A.負性偏差
B.判斷偏差
C.認知偏差
D.暈輪現象
4.Lukes認為個人主義的內涵不包括下面的( )。
A.重視個人尊嚴與自我發展
B.自主與個人隱私
C.自我揭露水平高,對社會影響敏感
D.強調個體是社會基礎
5.在團體決策過程中,( )的思維模式經常導致災難性的事件發生。
A.團體極化
B.團體極端
C.團體思維
D.團體思考
6.在生活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實是影響從眾個人因素中的( )。
A.個體的自我意識
B.個體保持自身獨特性的需求
C.個體的控制願望
D.個體的預先承諾
7.文化心理學的價值調查法有四種形式,其中經實踐檢驗,有效度最高的是( )。
A.排序法
B.評價法
C.行為場景法
D.態度量表
8.以下社會群體屬於團體的是( )。
A.65以上的老人
B.「歡樂總動員」節目的觀眾
C.在街頭圍觀他人打架的一群人
D.浙江三花綠城足球隊的球員
9.侵犯行為從效果上來看,這種行為可以是反社會行為,也可能是( )。
A.有益社會行為
B.親社會行為
C.有害社會行為
D.協同社會行為
10.在與情感有關的態度形成中,( )是最有力的證據。
A.暈輪效應
B.曝光效應
C.刻板印象
D.從眾效應
11.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與( )有關的內容。它指一個人如何肯定與讚揚自己,是自我評價的重要維度。
A.形象
B.氣質
C.情緒
D.體質
12.圖式的類型有個人圖式,自我圖式、團體圖式、角色圖式和( )。
A.家庭圖式
B.民族圖式
C.國家圖式
D.劇本
13.學習理論的機制主要有聯結、強化和( )。
A.模仿
B.認知
C.學習
D.實踐
14.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包括生物理論、學習理論、誘因理論、認知理論和( )。
A.實踐理論
B.交際理論
C.角色理論
D.判斷理論
15.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包括個體過程,團體過程和( )。
A.人際過程
B.學習過程
C.成長過程
D.認知過程
16.人類的社會行為根據後果來分的話可以分為反社會行為和( )。
A.協同社會行為
B.親社會行為
C.有利社會行為
D.有害社會行為
17.人們努力去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在努力的過程中逐漸改變了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從不喜歡到喜歡,這主要體現了失調有關現象中的( )現象。
A.不恰當理由與認知失調
B.自由選擇與認知失調
C.努力與認知失調
D.決策後失調
18.心理學實際研究發現,不同年齡群體中寂寞感程度不一樣,其中( )是最寂寞的。
A.老年人
B.中年人
C.青少年
D.幼兒
19.Rubin在對愛情測量時,認為最不重要的因素是( )。
A.依戀
B.信任
C.關懷
D.激情
20.( )指的是在他人直接命令下作出某種行為的傾向。
A.從眾
B.服眾
C.眾從
D.順從
21.有效的協商需要一些策略的支持,這些策略不包括( )。
A.協商中迴避衝突
B.協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場
C.在協商中怎樣讓步
D.採用逐漸回報策略
22.跨文化心理學是( )的一個分支。
A.文化心理學
B.普通心理學
C.心理人類學
D.文化人類學
23.社會心理學家Jones總結出了6種自我表演的策略:顯示、謙虛、懇求、恫嚇、逢迎和( )。
A.貶低別人
B.特別安靜
C.特別熱鬧
D.自我抬高
24.助人行為的涵蓋範圍( )利他行為。
A.等於
B.大於
C.小於
D.不等於
25.某個人工作能力低,但他卻經常抱怨同事和領導,這體現了態度的( )。
A.效用功能
B.知識功能
C.價值表達功能
D.自我保護功能
26.儘管照片中的男性與女性的身高一樣,但人們在實際判斷中依然有很大差別,這 說明了偏見對( )影響。
A.視覺
B.知覺
C.他人
D.感覺
27.「遠親不如近鄰」這句俗語從理論上體現了影響人際吸引因素的( )。
A.接近性
B.熟悉性
C.相似性
D.互補性
28.心理學家認為引起去個體化現象的關鍵是( )。
A.激起
B.責任分擔
C.匿名性
D.自我意識
29.( )領導關心的是團體目標的達成。
A.任務型
B.社會情緒型
C.民主型
D.專制型
30.文化人類學關注的是( )。
A.社會文化的特徵及其運作方式
B.社會文化對人們價值觀的影響
C.社會文化對人們潛在假設的影響
D.社會文化對人們思想情感的影響
二、雙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兩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幹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31.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最主要的是( )( )。
A.與外來文化的入侵有關
B.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C.揭示中國社會變化的基礎與根源
D.西方對東方文化的好奇
E.經濟全球化的需要
32.團體凝聚力是指使團體團結一致的力量,它通常用( )( )來衡量。
A.需要的滿足
B.團體目標
C.團體對成員的吸引力
D.團體成員之間的吸引力
E.團體活動和領導者
33.當親密關係結束時,人們通常尋求社會支持來減輕壓力,社會支持的來源包括( ),支持的形式有( )。
A.家人、朋友、同事
B.關係一般的其他人、陌生人
C.家人、朋友、同事、關係一般的其他人、陌生人
D.情緒的、物質上的 E.情緒的
34.個體自我概念的構建與從自己的行為推斷自己,從他人的行為反應推斷自己,( )( )等幾個方面的過程有關。
A.通過社會比較推斷自我
B.通過自我意識來推斷自我
C.通過社會角色判斷自我
D.通過個人財富推斷自我
E.通過個人智慧推斷自我
35.社會心理學研究有哪些主要取向?( )( )
A.理論的社會心理學
B.實踐的社會心理學
C.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
D.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
E.實驗的社會心理學
三、判斷改錯題(判斷下列各題的對錯,再述理由,並改正之。每小題3分,共6分)
36.自我展露是指個體把有關自己個人的信息告訴給他人,與他人共享自己內心的感受和信息,所以自我展露的越多,越易與他人形成親密關係。
37.團體規範的作用都是正面積極的。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8.簡述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影響。
39.簡述社會力量的來源有哪些?
40.簡答消除偏見的方法。
41.什麼叫個人知覺?
五、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2.論述中國人的思維特性對我們認知活動有什麼樣的影響。
43.什麼是社會影響?文化如何影響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
44.簡述有計劃行為理論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