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化窗簾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1. 以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為代表的定製巨頭,紛紛切入包括窗簾在內的軟裝市場。2. 以H&M、無印良品、ZARA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切入並受到80、90、00後消費群體追捧。
受此影響,少數更具市場敏銳度家紡企業,開始積極謀求產品定位與終端模式變革,以便在風口來臨前卡位,因此這也是經銷商切入的好時機。

從數據上來看,牆布窗簾行業未來增長空間巨大。未來的消費缺口將受新消費群體的左右,抓住年輕人的消費喜好,就等於抓緊了新一輪的風口。
隨著經濟增長,居民收入的提升,人們對舒適的生活的需求逐漸增長,電子信息製造業的技術進步使得傳感器、電機、控制器產品技術快速提升。窗簾的自動化、智能化逐漸成為現實。近年來,窗簾行業發展迅速,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符合未來家庭發展的總體趨勢。
未來智能家居設備有望形成一整套的服務體系,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居民的生活體驗,作為一種最為常見的功能性用品,窗簾的智能化也會得到較大的發展,電動窗簾也會在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下不斷發展,成本也會逐漸降低,價格有望下降,從而得到更為廣泛的普及應用,行業的市場需求也會逐漸上升。
2019年中國電動窗簾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2.91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電動窗簾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7.42億元。
2019-2025年中國電動窗簾行業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這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窗簾行業的網際網路之路走的比較難,這是行業的特點。一塊窗簾布要掛到家裡,中間的環節太多了,布料生產出來之前的環節自不必說,布料成型之後出廠,要經過多少道工序才能做成成品,環節多。現在有實力的大廠家,投入很大,效果也不是很好。是不是我們就要放棄?窗簾布藝是不是也要網際網路+呢?那是肯定的,未來的企業都是網際網路企業,沒有電子商務,我們將無商可務。
魅力空間品牌布藝窗簾平臺創立以來就堅定了「共享、共贏、共同體」的企業理念,在深研行業弊病與前景局限時,就深知行業的發展突破在於抱團出擊、開拓創新,所以如何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就成了簾老闆主要的破題思路。
創始人郭志敏深信時代的企業才是成功的企業,傳統行業與時代脫軌的最大原因就在於它時效長、工序多、成本高、效率低的行業性質,突破這些痛點,完成「輕交易」的轉變便可涅槃重生。
1.做專業的行業網際網路平臺
推出網際網路一站式窗簾布藝行業交易模式,創新融合傳統與網絡,藉助流量與智能熱度讓行業重新迸發新的生機。具備專業技術、運營、市場人員,高素質網際網路團隊4年專注鍛造平臺;數十年專業的行業從事者團隊,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精準把控細節需求,高密度追蹤反饋,兩相配合打造窗簾布藝行業的專業網際網路平臺。

2.做主動的行業推廣環節
傳統窗簾布藝行業習慣「等客上門」的坐銷模式,但近幾年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過渡明顯,加之窗簾布藝非快消品的產品特質,很多門店商家月入零單也已是常態。
當下的時代是流量的時代,掌握流量即是掌握銷量,主動出擊已成剛需。平臺憑藉強大的技術支持借力互聯,建立各大自媒體、營銷矩陣,全方位傳達品牌與產品信息,實現渠道由「周邊熟人」向全國居民拓展。
3.行業充分整合資源,抱團發展產業鏈
平臺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全行業的整合和整體轉型,藉助大家的力量與創新模式的轉變開拓新的機遇。「數據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行業生態產業鏈的建立任重道遠,我們在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