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真菌侵人足部表皮所引起。一般發生於足底及趾間。其病因多因溼熱下注,或因久居溼地染毒而成。足趾間糜爛發白,奇癢難忍,抓破後露出紅潤面,常繼發感染。與中醫學的「臭田螺」、「田螺皮包」相類似,俗稱「腳氣」、「香港腳」。
治療腳氣的偏方1:木瓜、甘草各30克。 主治:足癬。 用法:將上藥水煎去渣,放溫後洗腳5一10分鐘。每日1劑。
治療腳氣的偏方2:水楊梅(鮮葉)適量。 主治:腳氣。 用法:搗爛,以醋精浸沒藥面備用。塗搽患部,每日3次。
治療腳氣的偏方3:花椒、大極子、明磯、雄黃各10克,皂芙15克,土桂皮30克,信石1.5克,鮮鳳仙花1攝,食用醋250一500克。 主治:足癬。 用法:將上藥與醋放在砂鍋內先浸1夜,次日煮沸後將藥汁倒入瓷盆內,待溫再將患手浸人。第一天浸6小時左右,第2--4天浸2一3小時。每劑中藥可使用2天,症狀較重者,每天使用1劑。治療7天內不能用鹼水洗手。浸泡時覺手部發脹或有灼熱感。若局部有較裂時,則有刺痛。
治療腳氣的偏方4:鐵鏽、米醋各適量。 主治:足癬。 用法:鐵鏽研細末,用米醋配成60%溶液(呈棕紅色)。使用前先將腳洗淨,以棉球蘸醋鏽液塗患處,每日1次。
治療腳氣的偏方6:黃精、冰醋酸各300克。 主治:足癬。 用法:將黃精洗淨切開,浸泡於冰醋中7天,然後加入蒸餾水1 500克備用。每晚睡前洗腳拭乾,搽藥I一2次。糜爛型者,可適當增加蒸餾水以降低藥液濃度。
治療腳氣的偏方7:芒峭10克。 主治:足癬久不愈。 用法:將芒硝溶解在500毫升沸水中,置於盆內,在水溫適度時,將患腳浸浴於溶液中,至水涼後取出晾乾。若腳趾破潰有分泌物者,再撒一點滑石粉於患處。一般1一2次即可.見效。
治療腳氣的偏方8:甘草50克。 主治:足癬反覆發作。 用法:將甘草研粗末,浸抱於70%一75%酒精內36小時左右,過濾去渣,加人甘油100毫升,充分混勻裝瓶,搽患處,1日3次。
治療腳氣的偏方9:茶葉、明硯。 主治:香港腳。 用法:用泡過的溼茶葉敷貼患部,等到腫脹消退時,再盛半盆溫水,將腳浸在其中,過5一6分鐘後擦乾,用明礬輕輕摩擦患部,有疼痛感,一周後好轉,不再癢。
治療腳氣的偏方10:松柏樹葉。 主治:香港腳。 用法:採松柏樹葉若干,放進鍋內,加水煎熬(約每公斤松柏樹葉可配3一8公斤水)約40分鐘起鍋,濾去松柏樹葉,待略涼後,每天就寢前用以洗腳,浸約20分鐘,如此2一3天後即可治癒。
治療腳氣的偏方11:著香正氣水。 主治:足癬。 用法:置患足於沮水中浸泡洗淨,擦乾後將茬香正氣水塗於趾間患處,早、中、晚各一次,5天為一療程。治療中勿穿膠鞋和尼龍襪,以保護足部通風乾燥。
治療腳氣的偏方12:生香蕉。 主治:香港腳。 用法:睡前將患處皮膚洗淨,採香蕉樹上未成熟之生香蕉,將頭端切去一塊,在患病部位摩擦,由外向裡,均勻摩擦,第1個腳趾擦過後,再切1塊,換擦另一部分,反覆進行,7天可治好,再擦10天可愈。
治療腳氣的偏方13:會丁香適黃。 主治:腳癬。 用法:將公丁香研末備用。用時先洗淨患處,再將公丁香藥末徽於腳趾縫內。此法簡單實用,無副作用。
治療腳氣的偏方14:風仙花葉適童。 主治:風寒暑溼腳氣(足癬)。 用法:鳳仙花葉,曬乾煎湯,熱洗。另以葉搗爛敷患處
治療腳氣的偏方15:鮮鵝掌黃皮適童。 主治:腳趾縫爛瘡(足癬)。 用法:陰乾,燒灰存性,研成細末。搽患處。
治療腳氣的偏方16:土堵上的白螺娜15克(鍛燒研末),枯鞏7.5克,冰片0.7克。 主治:腳趾縫爛瘡。 用法:共研成細末,外搽患處。
治療腳氣的偏方17:醋500毫升,蜂房60克。 主治:足癬。 用法:明火煎至一半,以藥液搽患處。輕者2次,重者3-4次為一療程。
治療腳氣的偏方18:明礬30克,爐甘石、熟石青、赤石脂各等童。 主治:腳癬。 用法:明礬30克.煎湯浸洗患處20分鐘;再用爐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等量研成細末撤布患處,每日1次。
治療腳氣的偏方19:勒舍(磨香)0.1克。 主治:足癬。 用法:用棉線浸酒,私附秦香粉末,圈於患處,以火燒之。俗稱「燒磨線」。
治療腳氣的偏方20:食醋300毫升,黃銅50克。 主治:足癬。 用法:將黃銅浸人食醋中(或用酸木瓜醋亦可),浸至發生銅綠,取銅綠搽患處,每日2次,10日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