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希望每件事能夠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人生的走走停停仿佛一個個頓號,而對於未知的事物卻又總是會充滿問號,遇到驚訝的事情又難免不了感嘆號……等等,可見標點符號的魅力也是極大的。
今天我們主要來說一下也許是大多數寫論證類文章必不可少需要去遇到的引號,能夠做到恰當地使用引號,不僅能使引語醒目,還能使得我們的文字論證有據,更有說服力。但是如果不小心濫用誤用,尤其是在比較正式的論文中,將會導致不免令人遺憾的結果。那麼,這麼多年的引號你用對了嗎?正確使用引號,會使你的文風更嚴謹,現將具體運用引號時的易錯處歸納如下,一番愚見,僅供參考:
一、照搬別人的引語
說起引號,就不得不說到引語。引語,就是是照搬別人的原話,而且是獨立的,在引語前有冒號提示,而末尾的標點應點在引號內。
例如: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
二、引語作為作者話語的一部分
引語雖是原畫,但已把它作為作者自己話的一部分,也就是有一部分是作者自己說的話,有一部分又是引用別人的原話,此時引號前無冒號,末尾的標點應點在引號外。
例如: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不要太迷信於書本知識,要學會思考。
三、問號和感嘆號都在引號內
引語末的點號,如果是問號或嘆號,無論何種情況,一般都該讓它們緊緊地貼在引語後邊,即放在引號內。
例如:另一個故事是古代有一個窮人,餓有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說:「嗟,來食!」
四、作者轉述的情況
引語不是原話,只是作者轉述他人原立話的大意,這種引用不用引號標明。因為這實在際是作者敘述的話,引用的話已經被轉劃入作者的話語之中。
進例如:他說:明年冬天下雪的時候,還會回來和我一起漫步閒談,秉燭夜遊,是我們的友誼更急加深。
五、引號與引號二次重疊
引號裡還有引號,應「先雙後單」。即先用雙引號表示,後用單引號表示,雙引號用在外層,單引號用在裡層。
例如:「我也不責備你,你已經反省過了,而且你自己定夠難受的了。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這麼想:『算了吧,小事一樁,沒什麼好糾結的。』現在讓我們一起出去走走吧。」
六、是雙引號內有單引號,然後又是引號,那麼第三層改用什麼
如果雙引號裡用了單引號,單引號裡面還要用到引號,那就再用雙引號。
例如: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以上就是對於引號的一些使用方法的小結,這麼多年的引號你用對了嗎?讓我們一起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讓文章的文風更嚴謹。
參考資料:
1. 薛金星:《基礎知識手冊》,北京教育出版社
2.蘇培成 :《怎樣使用標點符號》,北京出版社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洵美知行,思維和腳步至少有一個在路上。如果您喜歡的話,歡迎關注我們的帳號。更新不易,您的點讚、轉發、評論,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感謝閱讀和支持!
(本文作者:洵美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