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網總裁張延首談「易主」

2020-12-14 騰訊網

7月23日,英國「百年財經大報」《金融時報》(下文簡稱FT)正式易主,新東家為《日本經濟新聞》。

「我對攜手《金融時報》這個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新聞機構感到非常驕傲。」日經新聞社董事長兼社長喜多恆雄稱,「我們擁有共同的新聞價值觀。」

而易主後的FT如何布局,以及獨立性、數字戰略等問題,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金融時報》CEO John Ridding談FT被收購 時長5分39秒

全媒派獨家專訪FT中文網總裁張延,在FT中文網十周年的時間節點,面對「FT的變與不變」,張延作出獨家回應:

堅持編輯獨立性,日常運營不會受影響

如何維護FT日常編輯決策的獨立性,是外界首要關注的問題。

張延在專訪表示,FT仍將是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與新聞機構,編輯團隊也將一如既往地堅守編輯與行為準則。「編輯獨立性是FT成功的基石,日經非常認同並尊重FT的編輯獨立性。因此,FT中文網的日常運營不會受到影響。」

張延強調,不論投資人是曾經的培生集團,亦或是現在的日經集團,FT始終是一家全球性的媒體集團。

推進數位化戰略,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內容

科技領域的深遠變革,使FT很早就在數字端布局發力。面對外界對於日經集團數位化戰略相對滯後的疑問,張延表示:FT一直以來通過研發多樣產品、提供定製服務等舉措,滿足全球讀者不同的需要和閱讀習慣。

FT的模式不是追求資訊數量,而是更關注到達人群,以及用戶轉化。對於讀者和廣告主,FT的核心價值是高質量與權威的報導內容。

而面對數位化衝擊,張延和FT認為,儘管商業模式在很自然地不斷進化,但是又有一些原則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高質量的新聞報導、品牌的公平正直、以及與讀者之間直接無障礙的溝通。

FT認同此次收購計劃,將攜手日經共推重要戰略

FT收購計劃頗為「戲劇性」,FT中文網如何看待此次易主呢?

張延指出,FT新買家最終鎖定日經集團,是考慮到二者之間的彼此認同:皆以編輯獨立性和誠實正直為報導準則,以生產高質量的新聞報導為使命和自己的價值觀。

張延透露,日經對FT的管理團隊表示了充分的信心,FT也非常希望與日經建立一個長期、互惠互榮的夥伴關係。

秉承十年報導原則,攜手打造新願景

今年是FT 中文網10周年,FT中文網先後經歷了新總編輯上任和東家易主兩次變動。

在新節點上,張延指出,在過去10年裡,FT中文網為中國商業精英和決策者們提供了每日不可或缺的商業財經新聞、深度分析以及評論。

在下一個10年以及更長久的時間裡,FT也必將秉承這些報導原則,為中國商業精英提供最優質的新聞報導服務。

以下是全媒派對FT中文網總裁張延的獨家專訪:

全媒派:FT被日經收購後,外界擔心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維護FT編輯決策的獨立性。對於中文網來說,在報導中日關係問題時則更加敏感。FT中文網如何看待這類擔憂?是否有更加具體的措施。

張延:FT仍將是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與新聞機構。編輯團隊也將一如既往地堅守編輯與行為準則,這些仍將由編輯監督管理委員會加強管理。

FT編輯準則:

http://aboutus.ft.com/corporate-responsibility/ft-editorial-code/#axzz3giOM6A2x

編輯獨立性是FT成功的基石,並且經由我們的企業價值觀和文化得以加強。也正是編輯獨立性,讓我們的訂戶得到對於我們的新聞報導和分析的客觀性的重要保證。

日經集團與FT一樣,對於編輯獨立性以及客觀正直有著同樣的承諾,重視高質量新聞報導的價值和理念。並且,日經對於投資保持並進一步加強FT的全球行業領先地位,有著自己的承諾和決心。

日經集團非常認同並尊重FT的編輯獨立性、高質量的報導,以及其在商業上的成功,這也是他們本次投資的主要原因。作為新的投資者,他們計劃繼續擴大FT在全球的市場覆蓋與影響力。

全媒派:中文網擁有235萬訂閱用戶。有關收購的影響,FT中文網是否首當其衝?畢竟和日經同處於亞洲區。

張延:FT中文網的日常運營不會受到影響,將會一如既往地與逾235萬註冊會員共同前行。不論我們的投資人是曾經的培生集團,亦或是現在的日經集團,FT始終是一家全球性的媒體集團。我們根植英國本部,但分支機構遍布全球,FT中文網就是其中之一。FT對全球的報導有近50年的時間,在將近40年的時間裡在全球市場發行。

全媒派:很多人認為,日本媒體文化與歐美截然不同,來自文化、語言、溝通上的分歧,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FT團隊需要面對的問題。FT中文網如何面對這些融合壁壘?

張延:日經與FT在公司願景、價值觀和文化上彼此認同,並都以堅持編輯獨立性為自己的公司使命。同屬一個集團將在未來為我們帶來更多協作機會,包括數據、全球化、數字訂閱用戶等方面。

正如FT仍將是一家獨立運作的新聞機構與公司,FT中文網也將繼續它現在的運營。

全媒派:有評論指出,培生集團出售FT,是因為已經估算FT現在處於估值頂點,隨著數位化和技術的「降維打壓」,媒體業將逐漸式微。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張延:科技創新重新定義了新聞領域,讓新聞的出版可以瞬間完成。正是預見到這一深遠變革,FT很早就在數字端布局發力,研發多樣產品,提供定製服務,滿足全球讀者不同的需要、閱讀習慣,甚至推出24小時的實時報導。

目前,FT的付費發行量達到歷史最高點,擁有包括印刷版和電子版在內的付費訂閱用戶737,000位,其中520,000是電子版訂戶。

讀者獲取新聞的方式和工具也越來越多樣化,比如早上看報紙,路上用智慧型手機,工作時間使用PC,晚上選擇平板設備。隨著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我們傳遞新聞的方式也必須隨之改變。

例如,我們正在內測的新版FT.com,這就是一個以移動用戶體驗為先的嘗試。新版本將擁有更直觀的導航,將每一個文章頁開發當成網站首頁來對待,目的是為了,無論用戶來自哪個渠道,都給他更多理由去停留並發掘網站內容。

與許多新出現的同行不同的是,FT的模式不是追求資訊數量,而是更關注到達人群,以及用戶轉化。

對於讀者和廣告主,我們的核心價值是高質量與權威的報導內容,過濾掉無用的信息。儘管商業模式在很自然地不斷進化,但是又有一些原則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高質量的新聞報導、品牌的公平正直、以及與讀者之間直接無障礙的溝通。

我們暫時沒有發現市場上有類似的產品。

全媒派:目前,FT的數位化和全球化居於全球領先,而日經和整個日本媒體業來說,遠未走得如此之遠。FT中文網是否會擔心此次收購會因為新東家的「戰略性滯後」,而使得數位化的進程放緩,甚至是倒退?

張延:FT目前並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的最重要的戰略包括,通過擴大市場覆蓋、深度挖掘回報建立以用戶為核心的新聞業務,提升讀者的參與和粘性,通過跨渠道、多形式提供新的新聞傳遞方式。

這些戰略中,最基本的就是,在高質量的全球新聞報導中保持權威的聲音。日經集團認同這些戰略,並看到FT的長期增長潛力。未來,我們兩方將會共同完成我們的宏大規劃。

全媒派:FT中文網在此次易主後,是否考慮過強化自身盈利能力,以此增強「商業運營的相對自主性」?現有自主盈利情況如何?

張延:未來,FT中文網將有更多的投資與業務發展計劃。投資與成本管理並不矛盾,我們會更有效地使用我們的投資,以保證最佳的回報。

全媒派:這次的收購速度和結果堪稱「戲劇性」,FT中文網團隊是否自身也感到很意外?朋友圈裡說「一夜無眠」,靴子落地前的心情是怎樣的?得知收購結果之後呢?

張延:FT花了很長時間去評估買家,最終鎖定日經集團,因為他們與我們同樣,以編輯獨立性和誠實正直為報導準則,以生產高質量的新聞報導為使命和自己的價值觀。

日經對FT的管理團隊表示了充分的信心,並希望他們繼續領導「這份值得信賴的粉色的報紙走進新的時代」。FT也非常希望與日經建立一個長期、互惠互榮的夥伴關係。

全媒派:FT中文網編輯室的員工如何看待此次收購?是否有擔憂,無論是對整個團隊的擔憂,還是對於自身的憂慮(比如裁員風險)?

張延:日經與FT在公司願景、價值觀和文化上彼此認同,並都以堅持編輯獨立性為自己的新聞使命。FT中文網的編輯團隊也認同這一點。

我們相信FT中文網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日經也看到FT,包括FT中文網在內,擁有巨大潛力,以及在投資與回報上的高效管理。目前,FT中文網沒有任何裁員計劃。

全媒派:今年是FT中文網10周年,FT中文網先後經歷了新總編輯上任和東家易主。今年對於FT中文網來說是否是一個新的節點?10 年之後,FT中文網會有哪些新氣象值得期待?

張延:過去10年,FT中文網為中國商業菁英和決策者們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商業財經新聞、深度分析以及評論。憑藉FT遍布全球的豐富報導資源,結合本地專業知識,我們深入分析對中國經濟和全球商業具有影響力的重大事件,並揭示其來龍去脈,以真正富有國際視野的權威報導成為中國高級管理人員「必讀」的商業財經資訊網站。

下一個10年以及更長久的時間裡,我們也必將秉承這些報導原則,為中國商業菁英提供最優質的新聞報導服務。

今年4月,王豐出任FT中文網總編輯,他位列最高水準的新聞從業人員行列,是中文媒體專業人士。之前他擔任《南華早報》網站主編,路透社中文新聞部主編,以及路透中文網主編。他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新聞碩士學位,以及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他將負責繼續壯大FT中文網讀者群,保持獨立、高質量的新聞報導,和繼續擴大FT的品牌影響力。

針對FT中文網,未來將有更多宏偉的投資與增長計劃,在這一點上,待細節確認後,我們將會與大家分享與交流規劃的內容。

====================

本文系《全媒派》獨家編輯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全媒派」(ID:qq_qmp),閱讀更多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FT中文網:新媒體不會搶紙媒飯碗
    基於以上,雖說FT中文網不是期刊,但FT中文網於新媒體探索方面一直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因此非常值得為國內期刊業界所借鑑。眾所周知,創立於2005年的FT中文網已在網際網路領域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五年之中,FT中文網依託紙媒,從內容到經營都實現繼承與創新,以快速增長的品牌影響力,迅速成長為最具影響力的中文財經網站之一。
  • 英國《金融時報》任命王豐為FT中文網總編輯
    王豐網易科技訊 2月25日消息,英國《金融時報》於今日宣布,任命王豐為FT中文網總編輯,並將於四月正式上任。王豐將與張延(Tracy Zhang)均向英國《金融時報》以及職業教育業務亞洲出版人麥安琪匯報。麥安琪(Angela Mackay)表示:「我很高興歡迎王豐加入FT中文網。他在藉助電子平臺拓展新聞採編內容方面富有很好的經驗,這將成為我們繼續發展FT中文網業務以及擴大讀者基礎的重要資源。」
  • FT中文網改版:大變局中挖掘商業價值
    去年9月,全媒派見證了FT中文網10周年的慶祝晚宴,時值英國《金融時報》易主、總編輯王豐履新,FT中文網探索專業財經媒體之路的腳步並未停歇;今年6月,FT中文網宣布上線全新版本,「Next FTC」
  • FT中文網今日起改版
    網易科技訊 10月12日消息,FT中文網(http://www.FTChinese.com)今天發布公告進行改版,這是其成立以來的第三次改版。FT中文網是英國《金融時報》集團旗下唯一的中文商業財經網站。
  • 《南華早報》網站原主編王豐任FT中文網總編輯
    澎湃新聞 即將上任的FT中文網總編輯王豐       據FT中文網官方微博2月25日消息,英國《金融時報》宣布,任命王豐為FT中文網總編輯
  • 淺談西方紙媒中文網的編輯策略——以FT(金融時報)中文網為例
    摘 要:近年來,西方媒體紛紛入駐中國,有好幾家媒體都成立了中文網,其中做的最為成功的可謂是FT(金融時報)中文網,FT中文網以獨有的編輯策略,成為較具影響力的媒體平臺,它關注全球政經事件,以知識角度切入,用國際媒體的優質內容吸引讀者,並培育了自己的優秀原創隊伍,它的編輯經驗,對於西方紙媒建立中文網是一個有益的探索。
  • 「男人婆」簡直是對張延美貌的「侮辱」
    小時候,老師同學們都說張延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愛說話。可他們看到的都只是表面上的張延,其實她骨子裡一直都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這其中就包括放棄自己熱愛的舞蹈事業,去香港從零開始。1996年,張延在上海拍攝《繞著神州走》節目時與共同主持節目的張錦程相識,張錦程對張延一見鍾情,而張延嫌棄張錦程的長相所以婉拒了對方。節目結束之後,張錦程回到香港,但他對張延依舊是念念不忘,想要聯繫張延卻發現自己抄錯了對方的聯繫方式,只能就此作罷。
  • FT中文網|中國發展:十字路口的選擇
    原創|FT中文網2017.2.13
  • (原創)李佳佳的這篇文章,把FT中文網給坑苦了
    由此,新浪微博認證為前《佳訪》製片人、主持人,此外還是FT中文網的撰稿人@李佳佳Audrey 發表了一篇名為《La La Land:全民自戀時代的愛情註腳》的影評,卻被曝出抄襲英國《衛報》對La La Land的影評文章,鬧了一個更大的笑話。
  • 資源分享:如何充分利用FT中文網學英文、練翻譯?
    今天我們要了解的FT中文網,是《金融時報》旗下的中文商業財經網站:FT中文網憑藉英國《金融時報》遍布全球的豐富報導資源,深入分析對中國經濟和全球商業具有影響力的重大事件、並揭示事件的來龍去脈,以真正富有國際視野的權威報導成為中國高級管理人員「必讀」的商業財經資訊網站。大家不要被這高大上的介紹給唬住了,哪怕我們不是「高級管理人員」,照樣可以讀FT中文網。
  • 張延:「學渣」的大學生活同樣精彩
    張延我校2013級財務管理畢業生公司合伙人 此次分享會,張延學長以「『學渣』的大學生活同樣精彩」為主題向我們分享了他的大學生活及收穫。之後加入校學生會實踐創造部,該部門被取消後,張延學長被分配到潤園新宣輿情部,組織開展了「秋之潤、運動會等活動,並擔任南京青奧會志願者,最終擔任潤園學生會主席。 學長在聽一次校友講座中認識了他現在的老闆、合伙人。當時正值2014~2015年中國高級股票最瘋狂階段,這位學長所講的股票使張延學長從此迷上了這個領域。
  • 女星張延和餘罪傅老大的愛情故事
    2005年,張延知道自己懷孕後,馬上打給老公張錦程(《餘罪》中的傅老大)。張延以為老公會很驚喜,沒想到他冷漠地答道:哦,一會我再打給你。掛了電話之後,張錦程把家裡從一樓到天台的花都澆了一遍,然後回電話跟張延說,我們要這個孩子。
  • 「男人婆」張延,像極了初戀,你喜歡她嗎?
    還上初中的時候,央視有一部電視劇《新四軍》,當時最吸引我的是劇中的張延,因為她像極了初戀。現在早已看不到張延的身影,曾經帶來的美好回憶仍在腦海浮現。早年,張延是位舞蹈演員,學習舞蹈,只是因為小時候個子高。後來機緣巧合,考入了TVB在內地第一期訓練班,才算是踏入了影視圈。之後,張延獨自一人在香港發展,最早是主持《歡樂今宵》,一起的搭檔還有鄭裕玲、汪明荃。剛剛出道的新人,就與兩位大腕一起共事,當時的壓力是不小的。
  • 「男人婆」簡直是對張延美貌的「侮辱」,但看樣貌比萬人迷還好看
    這位女演員的名字叫做張延,其實她是一位溫婉知性的女星。看過《父母愛情》的人應該都記得那個大家閨秀安欣吧!她也是演員張延塑造的角色之一。和大美人梅婷並肩走在一塊,張延絲毫不遜色於大美人梅婷,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她的故事。
  • 《粉紅女郎》「男人婆」張延:金星是我同學,我老公是「傅老大」
    工人家庭出身,遠去香港發展1970年,張延出生在西安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由於父母是儀表廠的工人,所以張延的上學時光全是在儀表廠的職工子弟學校度過的。1987年,17歲的張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廣東舞蹈學校大專班,成為當年現代舞學習班首批學員。當時她的老師是被譽為「中國現代舞之父」的曹誠淵,這位老師不僅培養了張延,還教出過金星。大三那年,張延報名參加了第二屆廣州「美在花城」選美大賽,以優雅的舞姿和典雅的氣質獲得冠軍。
  • 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徐瑾:中國需要更加公平的輿論場 上海論壇
    FT中文網財經版塊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在圓桌會議上發言,她認為公正是媒體基本的素養,要打造一個更為公平的輿論場和觀點平臺。本文以速記為原本整理,與鳳凰國際智庫讀者分享。FT中文網財經版塊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謝謝主持人,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我做這樣的分享。
  • 張延:畢業一年成為公司合伙人,為創業拼搏的他很帥!
    張延,13級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
  • 因「男人婆」而走紅的張延,紅遍全國到銷聲匿跡,如今怎麼樣了?
    而今天小編要來和大家說的就是一位憑藉外形條件上的優勢,迅速紅遍大江南北的一位女藝人,她就是因為男人婆這個角色爆紅的張延,曾經紅遍全國的她到銷聲匿跡,如今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首先說到張延這一位女星的話,相信大家並不是特別的陌生,特別是看過粉紅女郎這部作品的觀眾,對於她肯定都非常的熟悉,在這部作品中她扮演的是男人婆這個角色。憑藉這個角色,她迅速走紅了起來,而且因為外形條件非常好,圈粉無數的她在當時還成為了無數人心目中的女神,由此可見大家對於她有多麼的喜愛。
  • 張延賞想重審冤案,被事主花費一億錢擺平,當真有錢能使鬼推磨
    拼錢拼關係就會導致冤案頻發,比如唐朝宰相張延賞在當判使的時候,就碰到一起冤案,此案牽涉人員太多,張延賞想平反此案。見證中晚唐歷史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張延賞把此案經辦人員召集起來,告訴他們要重新審理此案,讓他們把案子卷宗調出來供他查閱。第二天,張延賞沒有見到卷宗,而是看到一張紙條呈於面前,紙條上寫著「錢三萬貫,乞不過問此事。」
  • Twitter攜手FT中文網發布《2019 Twitter 中國品牌出海影響力報告》
    Twitter攜手FT中文網發布《2019 Twitter 中國品牌出海影響力報告》 2019 年 5 月 23 日,中國,北京——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