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英國「百年財經大報」《金融時報》(下文簡稱FT)正式易主,新東家為《日本經濟新聞》。
「我對攜手《金融時報》這個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新聞機構感到非常驕傲。」日經新聞社董事長兼社長喜多恆雄稱,「我們擁有共同的新聞價值觀。」
而易主後的FT如何布局,以及獨立性、數字戰略等問題,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金融時報》CEO John Ridding談FT被收購 時長5分39秒
全媒派獨家專訪FT中文網總裁張延,在FT中文網十周年的時間節點,面對「FT的變與不變」,張延作出獨家回應:
堅持編輯獨立性,日常運營不會受影響
如何維護FT日常編輯決策的獨立性,是外界首要關注的問題。
張延在專訪表示,FT仍將是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與新聞機構,編輯團隊也將一如既往地堅守編輯與行為準則。「編輯獨立性是FT成功的基石,日經非常認同並尊重FT的編輯獨立性。因此,FT中文網的日常運營不會受到影響。」
張延強調,不論投資人是曾經的培生集團,亦或是現在的日經集團,FT始終是一家全球性的媒體集團。
推進數位化戰略,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內容
科技領域的深遠變革,使FT很早就在數字端布局發力。面對外界對於日經集團數位化戰略相對滯後的疑問,張延表示:FT一直以來通過研發多樣產品、提供定製服務等舉措,滿足全球讀者不同的需要和閱讀習慣。
FT的模式不是追求資訊數量,而是更關注到達人群,以及用戶轉化。對於讀者和廣告主,FT的核心價值是高質量與權威的報導內容。
而面對數位化衝擊,張延和FT認為,儘管商業模式在很自然地不斷進化,但是又有一些原則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高質量的新聞報導、品牌的公平正直、以及與讀者之間直接無障礙的溝通。
FT認同此次收購計劃,將攜手日經共推重要戰略
FT收購計劃頗為「戲劇性」,FT中文網如何看待此次易主呢?
張延指出,FT新買家最終鎖定日經集團,是考慮到二者之間的彼此認同:皆以編輯獨立性和誠實正直為報導準則,以生產高質量的新聞報導為使命和自己的價值觀。
張延透露,日經對FT的管理團隊表示了充分的信心,FT也非常希望與日經建立一個長期、互惠互榮的夥伴關係。
秉承十年報導原則,攜手打造新願景
今年是FT 中文網10周年,FT中文網先後經歷了新總編輯上任和東家易主兩次變動。
在新節點上,張延指出,在過去10年裡,FT中文網為中國商業精英和決策者們提供了每日不可或缺的商業財經新聞、深度分析以及評論。
在下一個10年以及更長久的時間裡,FT也必將秉承這些報導原則,為中國商業精英提供最優質的新聞報導服務。
以下是全媒派對FT中文網總裁張延的獨家專訪:
全媒派:FT被日經收購後,外界擔心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維護FT編輯決策的獨立性。對於中文網來說,在報導中日關係問題時則更加敏感。FT中文網如何看待這類擔憂?是否有更加具體的措施。
張延:FT仍將是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與新聞機構。編輯團隊也將一如既往地堅守編輯與行為準則,這些仍將由編輯監督管理委員會加強管理。
FT編輯準則:
http://aboutus.ft.com/corporate-responsibility/ft-editorial-code/#axzz3giOM6A2x
編輯獨立性是FT成功的基石,並且經由我們的企業價值觀和文化得以加強。也正是編輯獨立性,讓我們的訂戶得到對於我們的新聞報導和分析的客觀性的重要保證。
日經集團與FT一樣,對於編輯獨立性以及客觀正直有著同樣的承諾,重視高質量新聞報導的價值和理念。並且,日經對於投資保持並進一步加強FT的全球行業領先地位,有著自己的承諾和決心。
日經集團非常認同並尊重FT的編輯獨立性、高質量的報導,以及其在商業上的成功,這也是他們本次投資的主要原因。作為新的投資者,他們計劃繼續擴大FT在全球的市場覆蓋與影響力。
全媒派:中文網擁有235萬訂閱用戶。有關收購的影響,FT中文網是否首當其衝?畢竟和日經同處於亞洲區。
張延:FT中文網的日常運營不會受到影響,將會一如既往地與逾235萬註冊會員共同前行。不論我們的投資人是曾經的培生集團,亦或是現在的日經集團,FT始終是一家全球性的媒體集團。我們根植英國本部,但分支機構遍布全球,FT中文網就是其中之一。FT對全球的報導有近50年的時間,在將近40年的時間裡在全球市場發行。
全媒派:很多人認為,日本媒體文化與歐美截然不同,來自文化、語言、溝通上的分歧,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FT團隊需要面對的問題。FT中文網如何面對這些融合壁壘?
張延:日經與FT在公司願景、價值觀和文化上彼此認同,並都以堅持編輯獨立性為自己的公司使命。同屬一個集團將在未來為我們帶來更多協作機會,包括數據、全球化、數字訂閱用戶等方面。
正如FT仍將是一家獨立運作的新聞機構與公司,FT中文網也將繼續它現在的運營。
全媒派:有評論指出,培生集團出售FT,是因為已經估算FT現在處於估值頂點,隨著數位化和技術的「降維打壓」,媒體業將逐漸式微。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張延:科技創新重新定義了新聞領域,讓新聞的出版可以瞬間完成。正是預見到這一深遠變革,FT很早就在數字端布局發力,研發多樣產品,提供定製服務,滿足全球讀者不同的需要、閱讀習慣,甚至推出24小時的實時報導。
目前,FT的付費發行量達到歷史最高點,擁有包括印刷版和電子版在內的付費訂閱用戶737,000位,其中520,000是電子版訂戶。
讀者獲取新聞的方式和工具也越來越多樣化,比如早上看報紙,路上用智慧型手機,工作時間使用PC,晚上選擇平板設備。隨著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我們傳遞新聞的方式也必須隨之改變。
例如,我們正在內測的新版FT.com,這就是一個以移動用戶體驗為先的嘗試。新版本將擁有更直觀的導航,將每一個文章頁開發當成網站首頁來對待,目的是為了,無論用戶來自哪個渠道,都給他更多理由去停留並發掘網站內容。
與許多新出現的同行不同的是,FT的模式不是追求資訊數量,而是更關注到達人群,以及用戶轉化。
對於讀者和廣告主,我們的核心價值是高質量與權威的報導內容,過濾掉無用的信息。儘管商業模式在很自然地不斷進化,但是又有一些原則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高質量的新聞報導、品牌的公平正直、以及與讀者之間直接無障礙的溝通。
我們暫時沒有發現市場上有類似的產品。
全媒派:目前,FT的數位化和全球化居於全球領先,而日經和整個日本媒體業來說,遠未走得如此之遠。FT中文網是否會擔心此次收購會因為新東家的「戰略性滯後」,而使得數位化的進程放緩,甚至是倒退?
張延:FT目前並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的最重要的戰略包括,通過擴大市場覆蓋、深度挖掘回報建立以用戶為核心的新聞業務,提升讀者的參與和粘性,通過跨渠道、多形式提供新的新聞傳遞方式。
這些戰略中,最基本的就是,在高質量的全球新聞報導中保持權威的聲音。日經集團認同這些戰略,並看到FT的長期增長潛力。未來,我們兩方將會共同完成我們的宏大規劃。
全媒派:FT中文網在此次易主後,是否考慮過強化自身盈利能力,以此增強「商業運營的相對自主性」?現有自主盈利情況如何?
張延:未來,FT中文網將有更多的投資與業務發展計劃。投資與成本管理並不矛盾,我們會更有效地使用我們的投資,以保證最佳的回報。
全媒派:這次的收購速度和結果堪稱「戲劇性」,FT中文網團隊是否自身也感到很意外?朋友圈裡說「一夜無眠」,靴子落地前的心情是怎樣的?得知收購結果之後呢?
張延:FT花了很長時間去評估買家,最終鎖定日經集團,因為他們與我們同樣,以編輯獨立性和誠實正直為報導準則,以生產高質量的新聞報導為使命和自己的價值觀。
日經對FT的管理團隊表示了充分的信心,並希望他們繼續領導「這份值得信賴的粉色的報紙走進新的時代」。FT也非常希望與日經建立一個長期、互惠互榮的夥伴關係。
全媒派:FT中文網編輯室的員工如何看待此次收購?是否有擔憂,無論是對整個團隊的擔憂,還是對於自身的憂慮(比如裁員風險)?
張延:日經與FT在公司願景、價值觀和文化上彼此認同,並都以堅持編輯獨立性為自己的新聞使命。FT中文網的編輯團隊也認同這一點。
我們相信FT中文網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日經也看到FT,包括FT中文網在內,擁有巨大潛力,以及在投資與回報上的高效管理。目前,FT中文網沒有任何裁員計劃。
全媒派:今年是FT中文網10周年,FT中文網先後經歷了新總編輯上任和東家易主。今年對於FT中文網來說是否是一個新的節點?10 年之後,FT中文網會有哪些新氣象值得期待?
張延:過去10年,FT中文網為中國商業菁英和決策者們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商業財經新聞、深度分析以及評論。憑藉FT遍布全球的豐富報導資源,結合本地專業知識,我們深入分析對中國經濟和全球商業具有影響力的重大事件,並揭示其來龍去脈,以真正富有國際視野的權威報導成為中國高級管理人員「必讀」的商業財經資訊網站。
下一個10年以及更長久的時間裡,我們也必將秉承這些報導原則,為中國商業菁英提供最優質的新聞報導服務。
今年4月,王豐出任FT中文網總編輯,他位列最高水準的新聞從業人員行列,是中文媒體專業人士。之前他擔任《南華早報》網站主編,路透社中文新聞部主編,以及路透中文網主編。他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新聞碩士學位,以及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他將負責繼續壯大FT中文網讀者群,保持獨立、高質量的新聞報導,和繼續擴大FT的品牌影響力。
針對FT中文網,未來將有更多宏偉的投資與增長計劃,在這一點上,待細節確認後,我們將會與大家分享與交流規劃的內容。
====================
本文系《全媒派》獨家編輯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全媒派」(ID:qq_qmp),閱讀更多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