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國兩會的第四天,2020全國兩會什麼時候結束?今年全國兩會是精神有哪些?2020年全國兩會熱詞,了解了這些,保您能妥妥地看懂兩會熱鬧之後的本質。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於5月21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將於27日下午閉幕,較原來計劃縮短了4天半。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2日在京召開。本次大會會期7天,將於5月22日上午開幕,28日下午閉幕,共安排三次全體會議。
「十三五」規劃建議十大民生亮點
2020年全國兩會熱詞之一:「十三五」規劃
首先你要知道,年中國兩會,承載著「十三五」開好局的使命和年全面小康「倒計時」的壓力。啥?什麼叫「十三五」?好吧,小編給你講,我國從 1953年開始制定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為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後以此類推。「十三五」自然就是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了, 「十三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現在明白了吧,年做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十三五」規劃無疑成為今年兩會的首要重點,今年全國兩會的主要議題之一就是審查和批准「十三五」規劃綱要。
此前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確立為「十三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五大發展理念。在此基礎上,中國怎樣設置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如何扮演在世界舞臺上的角色,都有賴於「十三五」規劃綱要予以明確。
2020年全國兩會熱詞之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改革,作為曾經火透了年的詞,如果到現在你還表示不知道的話,小編罰你先去面壁3分鐘。
懲罰歸懲罰,善良體貼的小編還是耐心給你解釋一下,所謂的供給側改革,用直白的話來講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
如果你還表示很迷茫很困惑的話,小編找到一張圖,它解釋的可是很形象滴啦。
從年開始,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後,已正式拉開大幕。
雖然中國高層多次強調「不唯GDP論英雄」,但這項數據依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中國高層已明確提出,從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看,年至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
受世界經濟低迷影響,年中國經濟面臨很大挑戰和新的不確定因素。李克強總理明確表示,要「掄起金箍棒」應對挑戰,並稱「只要努力,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作為翻越「火焰山」的必經之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在兩會上推出怎樣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如何控制和承受改革陣痛,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經濟的未來,也影響著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相關推薦
2020年全國兩會主要內容 兩會關於六穩六保內容及解讀
2020年美國大選時間 美國大選對股市有影響嗎?
六穩六保指的是什麼 六穩六保什麼時候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