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媽有話說:養了個超級愛看書的孩子,讓我也更加喜歡研究童書。繼上月推過開學季書單後,答應大家以後每個月會固定推一期書單。
之前有想過從年齡角度來推,但我一直認為書無法絕對分齡,尤其是2歲以上的繪本更是沒有年齡界限。就像安安3歲就喜歡看字很多的卡梅拉,6歲又開始翻她小時候的推拉書。
▲ 去年童書展在奇想國收了好多的書
所以咱這次不按年齡不按功能,先從我愛的童書品牌開始 。今天來推薦我家裡囤最多的奇想國童書。它家有非常多哲思意義的繪本,去年童書展的文章有專門介紹過,盲買都不會出錯。
當然,每次書單的篩選差不多經過兩輪:先和小夥伴一起從相關類別的一兩百本裡選出來口碑最好的,買下來和孩子一起閱讀後再篩一輪。
▲ 小朋友愛看最重要
連做親子閱讀的朋友都說:我買了幾千本,每次你推薦的我都沒有,而且還都那麼好看!讀(買)的多了,自然能選出來更好的。
給這次選出來的書做分類真是件令人糾結的事,所以只能大致分為故事繪本、哲思無情節繪本、科普認知、小汽車及橋梁書這5類。
沒有孩子不喜歡聽故事,更何況是有趣的故事,可能這個故事還可以是一場更好玩的遊戲!
1、《好餓的兔子》
[哥倫比亞]克勞迪婭·盧埃達/著繪;馨月/譯
翻開這本書,就會進入一場好玩的遊戲。故事中兔子會不斷地對小讀者發出遊戲指令,把書「搖一搖」「吹一吹」「轉一轉」。書裡有一根特別的紅絲帶,起初我沒看提示,以為這就是根普通的紅絲帶。
在和安安一起閱讀的時候,翻到蘋果樹這一頁,她把絲帶拿出來說,媽媽這是小兔子的圍巾。看,孩子永遠比我們有更強大的想像力。圍巾從書裡「飛」到了孩子的手中,也讓孩子們真正地參與到故事中來。
正如這本書的致獻詞:獻給充滿遊戲精神的孩子們。
2、《左先生和右先生》
[瑞士]丹尼爾·費爾/著;[阿根廷]西莉斯特·艾雷斯/繪
王志庚/譯
仔細想想,有時候提到左右我們成年人也會愣一下,比如我會下意識地摸下右手寫字的磨出來的繭子來確認。而關於左右的認知是需要從小去強化的,這樣也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像力。
這本創意互動翻翻書,以遊戲閱讀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認知左右概念。 左先生和右先生是鄰居,可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面。為了見面,他們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撐杆跳、爬梯子,或者向下挖洞,可是都失敗了。
左先生和右先生的偉大會面,需要小朋友一起動手才可以完成。書裡有5個翻頁小機關,不僅鍛鍊精細動作還有手眼協調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解決問題和逆向思維的能力。
3、《一朵小花》
[英]約翰·萊特/著;[英]莉薩·埃文斯/繪;
彭力/譯
這本書裡講了一個發生在未來一座荒涼的城市的故事。男孩布裡格在圖書館工作,並在那裡發現了一本標有「禁止翻閱」的書,於是忍不住把書帶回了家。
布裡格偷偷地閱讀這本書,在書中發現花朵並驚嘆於它的鮮豔美麗,為此踏上了找尋花朵之路。
在閱讀的時候,安安會問我很多問題:為什麼這些書不讓看?為什麼這個城市沒有花?
這本書的隱喻極為豐富,可以引發很多思考,閱讀的年齡跨度也比較大。期待等安姐再大一些,我們在閱讀這本書時可以探討人與自然,生命與自由。
4、《一個人在家》
[瑞典]朱莉婭·索雷爾/著繪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經歷,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怎麼辦?
一天早晨,朱莉婭醒來的時候,家裡一個人也沒有。她到處找都找不到人。既然沒人在這兒,那就和「沒人」一起玩兒吧!在朱莉婭的畫筆下,立即出現了一個毛茸茸的傢伙。
一起閱讀時, 安安想到了某天她午睡後醒來發現家裡沒有人,和書裡的朱莉婭一樣感到害怕、不安又焦慮,我們可以在閱讀中幫孩子去面對和排解這些情緒。
5、《超級無聊的一天》
[美]彼得·史比爾/著;劉汝蘭/譯
這是一本「化無聊為創造力」的繪本,在美國暢銷30年的經典童書。
每個孩子都會有無聊又煩悶的時候,「去找點事做!」故事開始於媽媽的一聲怒吼。於是,兄弟倆決定拆了家裡的嬰兒車、汽車、電視機……自己竟然製造了一架飛機,這可比看電視、打遊戲有趣多了!充滿童趣的情節與異想天開的想像力。
這本書除了描述孩子們創新和冒險精神外,其中的父母也會給我們一種啟示:當孩子們做了危險的事情時,需要正確的態度去處理。
當然,孩子們說無聊的時候,其實最需要的還是我們的關注。
6、《美杜莎媽媽》
[比]凱蒂·克勞澤/著 繪; 劉春豔
這個關於母愛的故事,收於去年的繪本展。
美杜莎媽媽在經歷了艱難的生產過程後,生下了她的女兒伊麗賽。她時時刻刻保護著伊麗賽,打算在家自己教育女兒,但是伊麗賽很渴望和孩子們在一起玩,渴望去學校上學。
美杜莎媽媽的確是就像我們現在很多的媽媽一樣,保護孩子不讓她收到丁點兒傷害,全然屬於與被屬於的關係。這個隱喻和象徵,運用了神話妖女美杜莎的形象做隱喻,作者也是天才了啊~
我們經常也會說,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孩子。當孩子長大,我們更要學會慢慢放手。
7、《獨角鯨和水母的故事(共3冊)》
[美]本·克萊頓/著繪;真真/譯
這是為一套兒童系列圖畫故事書, 分為:《來自海洋的獨角獸》、《海洋超人組合》和《花生醬大冒險》三冊。主人公為一隻小獨角鯨和一隻小水母,他們都喜歡熱鬧,愛冒險,於是一起組團暢遊廣闊的海洋。
這套書是風靡美國小學校園的漫畫書,適合培養小朋友分章節早期閱讀能力。雖說是小學讀物,但內容簡單有趣,安安已經看的入了迷。所以我還是暫時把它歸結到這個類別裡。
書的設計比較特別,裸脊裝訂,可以讓孩子能看到書頁粘合後最天然的樣子。
8、《蝸牛騎士》
[法]吉樂·巴士萊 著/繪;劉春豔 譯
安安是個慢悠悠的孩子。她在幼兒園吃飯寫字經常倒數第一,我被老師約談過好幾次,也會經常催促她,後來就收了這本書。
蝸牛騎士有很多事情要做。今天是個大日子。蝸牛騎士有一場大戰。但是在出發之前,實在是有太多事情要做了……哦,比如,要好好地吃一餐早飯,要去更新一下微博,要和妻子和孩子說再見。總算可以出發了,但是在路上也有很多事情啊……
這本書當然不會快速地改掉拖延症地壞習慣,但它會讓我們幫助孩子理解拖延背後的真相。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拖延症和平相處再一點點改變吧。
9、《會數數的蟲子》
[英]羅傑·哈格裡維斯 著/繪, 李一慢/譯
這套書的作者也曾經出版了我非常喜歡的《奇先生妙小姐》,他的書都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一本為孩子們創作的一本趣味數字認知書。
有一個小男孩不會數數,幸運的是他遇到了會數數的蟲子——小威。小威帶領小男孩走進自然、走進生活,認識了從1-10,各個數量的物品,而且小威自己還能變成數字的模樣,還可以幫助小男孩認識數字。
這也是一本中英雙語,前面是中文版,後半部分是英文版。
10、《太陽和月亮為什麼住在天上》
[美]埃爾芬斯通·戴羅爾/著;[美]布萊爾·倫特/繪;
楊政 宋紅方/譯
前一段我和安安在杭州的一家酒店裡剛剛講過這本書。它通過非洲的民間傳說來讓孩子了解世界最原始的樣貌。講述了非洲人眼中的太陽和月亮住在天上的原因。
故事的邏輯簡單而奇幻,非常符合小朋友的思考方式。最特別的其實是它的畫面非常耐人尋味。
從人物的膚色、面具、服飾,到居住房屋的結構、內部裝飾、家具樣式,都有非洲土著的特點,故事演變也非常像是一場非洲民間慶典活動。可以引導小朋友了解不同的文化。
11、《我沒做作業是因為……)》
[意]大衛·卡利/ 著;[法]邦雅曼·肖/ 繪;
匙河/譯
這裡面有26個沒做作業的爆笑理由,可以幫助小朋友緩解下繁重的課業壓力。
「你為什麼沒做作業?」因為——
「一架裝滿猴子的飛機降落在我家的後院裡。」
「一個失控的機器人搗毀了我家的房子。」
「小精靈們藏起了我所有的鉛筆。」
荒誕有趣的故事裡往往隱含著一種力量,它潛移默化地告訴你:生活再煩惱,也會有快樂的事情,內心舒展的孩子有解決問題的信心和能力。
看這本書時,相信孩子們種種因作業而生的負面情緒,都會隨著大笑而去。
一般科普書我都交給爸爸來陪伴閱讀,因為文字太多且枯燥。但奇想國的科普書也與眾不同,它把科普變得相當有趣。
12、《動物博物館》
[英]珍妮·布魯姆/著;[英]凱蒂·斯科特/繪;
蘇靚/譯
這真的是一套立於書上的博物館,端莊華麗又復古。
「這本書堪稱對地球生物多樣性最華美的讚嘆,這些插畫以藝術品般的存在涵蓋了動物世界的種種奇蹟。這本書適合所有年齡的讀者。」——《華盛頓郵報》
全書以「走進博物館」為編輯線索,每一章節就是一個獨立展廳,分別展出動物界的一個獨特類群。
作者化身講解員,邀請讀者一起參觀一個個展廳——無脊椎動物展廳、魚類展廳、兩棲動物展廳、爬行動物展廳、鳥類展廳、哺乳動物展廳——6大生命形態、跨越6億年地球發展史、170餘個相關物種配以纖毫畢現的手繪插圖,在眼前移步換景,一路展開。
還有一本《植物博物館》也同樣非常精彩,但目前處於斷貨中。大家有興趣日後可以在活動期間下手。
14、《所有人都要嗯嗯》
[比]哈斯卡爾/著;[法]帕斯卡爾·勒梅特爾/繪;
鄭宇芳/譯
這本書被法國教育部推薦必讀低幼啟智圖畫書。之前糾結過把它放在哪個分類裡,後來還是把它暫時歸到科普裡,因為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動物們都是在哪裡嗯嗯的。
書裡的動物形象可愛,每一個頁面,都是一個動物嗯嗯的畫面,展現各種動物各種嗯嗯的方式,幽默而充滿童趣,能啟發小朋友自理和自立的能力。
15、《我們的一天》
[中國-當代]真真/著;垂垂/繪
這是一本目前為止我看過的最好的職業繪本。這本書介紹了24個工作中的人:理髮師、畫家、消防員、服裝設計師。。。 除了職業介紹外,書裡更著重描寫了這些人工作時的快樂。
讀完以後可以和孩子聊聊她長大後想做什麼?安姐的願望已經從科學家、畫家、飼養員變到會打針的護士了。
16、《澡盆裡的萬物簡史》
[瑞典] 派爾·古斯塔夫松 著/繪
看名字會以為這是一本關於洗澡的科普書,但打開後著實會為它的腦洞大開而驚嘆,這是一本在澡盆裡給孩子講的萬物簡史。
天氣太熱了!小女孩洛特在洗澡盆裡洗澡。請你想像一下,要是世界上沒有水會怎麼樣呢?爸爸說,那樣的話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任何生命。
於是這本書以一個小女孩問出的各種問題為主線,小女孩和父親之間的對話,從宇宙大爆炸講到人類的起源,開啟了一段充滿想像力的探索旅程。
17、《不要舔這本書》
[澳] 伊丹·本-巴拉克/著;[澳] 朱利安·弗羅斯特/繪;
楊晶/譯
書中展示了一個妙趣橫生的細菌的微觀世界,通過細菌之間的對話,讓孩子了解細菌的特點、喜好,以及導致細菌生成的原因,讓孩子了解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同時也可以引導孩子去探索更多更有趣的細菌或真菌生物,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疫情之後,對小朋友的病毒教育尤其重要。
18、《我為什麼會生病:大醫生向孩子解釋身體的奧秘》
[法]米歇爾·西姆/著;[法]洛爾·蒙盧杜/繪;
王靜嫻/譯
這是一本醫生爸爸寫給孩子的身體愛護書,這也是我讀過的關於身體科普最有趣的一本書。
以清晰而極富趣味地解釋我們為什麼會生病,身體的器官是怎樣運行的!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從而愛護自己的身體。
書中每一個對開頁的左頁,解釋的是當我們的各個器官正常運作的畫面;而右頁,則是我們生病以及受傷時的畫面。每一張的右下角都有醫生現身說法的一小段文字,清楚地向孩子解釋,醫生會怎麼做。
哲學是一切自然學科的基礎,我個人非常偏愛有哲思精神的繪本,ATM目前都有在上兒童哲學的課程。哲學能幫我們去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科學辯證地去看待這個世界。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知欲也越來越強烈,會提處各種哲思的問題,我們或許一時無法解答,但我們可以通過書籍和她們用不同的視角一起認識不同的世界和自己。
19、《我們的世界》
[瑞典]伊娃·卡爾森著; [瑞典]艾米麗·奧斯特格倫繪;
鄭宇芳譯
這是一本讓人沉思的書。它可以帶領孩子們開始一場哲思之旅,從孩子的家出發直到太空,看世界的視角一直在改變。然後當他們翻轉書本,又進入了另一個孩子的世界。
這本書的畫面細節非常豐富,從小女孩在觀察一隻瓢蟲開始到她所在的遊樂場。
鏡頭投向公園、房子、街區、整座城市、陸地和海洋......最後到太空,看世界的視角也在不停地改變,不停地放大。
接下來當我們把書翻轉過來,又進入了另一個孩子的世界,遠及近,由大到小,最後落到「我」這個小小的個體。
跟隨書中視角的不停變化,孩子的視野拓寬了,從自己到他人,從地面到太空。
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引導孩子從微觀到宏觀去觀察自己生活的地方,去思考和想像他們在地球上和宇宙中的位置。
20、《Time out 小豬的反省時間》
[墨西哥]亞歷·巴爾巴/著繪,黎錚/譯
一隻頑皮的小豬被家長關進房間自我反省,他卻畫下一架飛船,開啟了一趟想像中的太空之旅。他想像自己帶著飲料、比薩和小鳥朋友佔領外星球,然後勝利而歸。五分鐘後,在家長的允許下,小豬又滿血復活地投入遊戲中。
真正的孩子會在遊戲中學會如何與別人交往,在衝突中逐漸學會控制情緒,在無聊的獨處時光中逐漸學會取悅自己。
雖然我們希望用冷處理的方式讓孩子在獨處中學會改變、約束自己的行為。但這5分鐘卻淋漓盡致地彰顯出,孩子們擁有擁有無限的奇思妙想和創造性的思維。
21、《我的山谷》
[法]克勞德·旁帝 著/ 繪
這又是一本法國教育部的必讀推薦。書裡的每一幅插畫都是一幅藝術作品,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我們深思和仔細觀察。
這是一個生活在一個山谷中的一棵大樹中的一個小人國的故事,那裡的春夏秋冬,那裡的人來人往,都有著神奇的魔力。這本書的閱讀方式以對開頁進行,每一頁都是一場奇幻之旅,是一個大童話裡的一個個小童話。
山谷裡每一個動人的瞬間:風中的山谷,雨中的山谷,夏天裡青翠的山谷,秋天裡彩色的山谷,還有落雪時節沉靜肅穆的山谷……作者喚起了自然的秩序,時間的順序。這不止是小撲哧卟嚕的山谷,可能也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珍藏的山谷。
22、《世界上最恐怖的怪獸》
(德)漢斯-克裡斯蒂安·施密特/著;
(德)安德烈亞斯·內梅特/繪
這是一本超級好玩的互動書,這次把和小朋友互動的角色設定在她們最容易害怕的怪物上。
世界上zui恐怖的怪獸來啦!嗚哇!所有人都嚇得尖叫、奔跑——不,不是所有人,我們勇敢的圖畫書小讀者沒有被嚇跑。難以置信!怪獸們都驚呆啦。
孩子偶爾會對怪獸一樣的東西產生恐懼,這本書會對孩子進行一場潛移默化的心理按摩,也會用一種無聲的鼓勵,來幫助他們直面並克服恐懼,讓他們發現自己是強大的。
23、《山中》
[西]卡門·奇卡 曼努埃爾·馬索爾/著;[西] 曼努埃爾·馬索爾/繪;
楊玲玲 彭懿/譯
這是一本直抵靈魂深處的自然之書,去年在繪本展上買了以後逢人便推薦。因為它真的真的太美了!它的每一頁都像一幅藝術畫,美輪美奐,值得收藏。
這本書講述了 一位每日照例開車上山的貨運司機,偶然停下貨車走進一座看似平凡無奇的森林,卻在山林中迷路,無意間進入一趟充滿未知的超自然旅程。
「我們必須迷失在林間,只有在迷失自身的狀態下,我們才能理解事物真正的意義。」——海德格爾
24、《親愛的小孩》
[意]貝婭特麗絲·阿勒瑪尼婭 著/繪
小孩有雙小小手,有雙小小腳,兩隻小耳朵,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腦袋裡的想法,也是小小的。
這本書不僅讓小孩看到自己,也讓大人看到童年。
25、《世界上最好的書》
[澳] 瑞拉·亞歷山大
任何一本吸引了孩子全部注意力和熱情的書,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書。這本書更像一首詩,一首關於閱讀感受的詩。
我和安安一起讀的時候,她說這書裡畫的就是她自己。因為書中的小女孩,不管到哪裡,手裡都捧著一本書。
書中的文字極少,也沒有講述傳統意義上的故事。但這本書會帶領孩子到達她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提升他們想像力。
據說,《世界上最好的書》要絕版了!!收!
26、《如果我是一本書》
[葡萄牙-現代][葡]何塞·雷迪亞/著;
[葡]安德烈·雷迪亞/繪;彭力/譯
這仍然是一本關於閱讀的詩,一本由葡萄牙知名作家父親和知名插畫家兒子合作完成的美麗詩畫。
這本書的畫風帶著濃厚的奇幻色彩,用色卻淡雅而平靜,這種反差和他父親的文字結合在一起,煥發出一種沉靜的力量,更像是一場父子之間的對話。
父親的描述平緩而溫柔,兒子的反饋卻奇幻而有力量,這是一種文字和圖畫之間的相互妥協,也是一種相互依靠。讓翻開書頁的人,都能感覺到溫暖而平和的氣息,卻又在剎那間打開了翻書人的想像。
昨天推國風漢服被好多媽媽開玩笑,歧視我們沒有女兒的是吧!真沒有!你看今天的書單專門給咱兒子做了小車迷專場:知識面前,人人平等!
27、《晚安,工地上的車(夜光版)》
[美] 謝麗·達斯基·瑞科爾/著 ; [美] 湯姆·利希藤黑爾徳/繪
這是一本自帶魔法效果的書,書中的每一個凸起都可以發光。
對於小車迷來說也是一個歡快而滿足的睡前故事,讓孩子在最喜歡的工程車陪伴下安然入眠:太陽落山了,一片很大的建築工地上,勤懇忙碌一天的卡車們也要下班。他們是怎麼結束工作,上床睡覺的呢?起重機、攪拌車、推土機、挖掘機一一示範。
使用這本書之前,需先將印有夜光油墨的頁面進行激活,不同的光源下所需時間不同。而激活夜光的過程,也是一場探索和發現之旅。
28、《蒸汽火車,夢幻火車》
[美] 謝麗·達斯基·瑞科爾/著 ; [美] 湯姆·利希藤黑爾徳/繪
同樣是小車迷必入,安姐也看得非常有興趣。目前這本書和《晚安,工地上的車(普通版)》打包一起做了個特惠套裝。
夜幕降臨,一列蒸汽火車進站了,等候多時的動物裝載員們紛紛開工,玩著遊戲就把貨物通通裝進車廂,然後躺到火車車廂改造的床上,安然入眠,跟隨火車開向嶄新的明天。
30、《兩輛小汽車 》
[美]英格麗·多萊爾埃德加·佩林·多萊爾 著/繪 ;李劍敏/譯
兩輛小汽車肩並肩停在同一個車庫裡。一輛跑得快,嶄新鋥亮,隨時準備出發;一輛是慢條斯理的老爺車,經年累月飽受磨損,但依然可靠耐用。兩輛車決定比一場,看看誰才是「馬路上最棒的車」。
前年聽某小學校長的一個講座,他指出小學一年級的閱讀量不要低於100萬字,到四年級後每年不低於1000萬字,當時就被這個閱讀量驚呆了! 還說啥呢,讀書吧!
這次挑選出奇想國最經典的橋梁書,不僅是國外很多小學的必讀書目,目前也是北京各大重點小學的推薦書籍。
30、《人山》
[法] 塞弗琳·戈捷/著;[法] 艾米麗·弗萊謝/繪;
劉夏/譯
去年在繪本展上聽到奇想國的編輯在介紹這本書,聽得我直接淚流滿面果斷收入。
男孩要出發去尋找世界上zui厲害的風,這樣就能幫爺爺吹走那些山了。小男孩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世界上zui厲害的風,但是爺爺還是沒有等小男孩回來走了。
這是一本承載了太多思考的書,它會讓我們去捕捉生活中難以察覺的東西。就像小孩對大樹提出來一個問題:小孩有根嗎?對於人類來說,根是什麼?
31、《森林警察局:追捕堅果大盜》
[瑞典] 烏爾夫·尼爾松 著,[荷蘭] 吉特·斯佩 繪,
趙清 譯
森林裡的堅果頻繁失竊,戈登警官責無旁貸,必須去抓堅果大盜。不幸的是,要破案就得躲在雪地裡偵查案情,這對一個老蟾蜍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這套書最值得稱讚的是它絕不不刻意迴避社會陰暗的一面,而是把社會真實的樣子講給孩子聽,並把巧妙的思考和正向的價值觀傳達給孩子。
32、《老鼠偵探社(全5冊)》
[美] 伊芙·泰特斯 著,奇想國童書 編,保羅·加爾頓 繪
姚人傑 譯
這套書兩度榮獲凱迪克大獎,是兒童偵探小說標杆之作。
大偵探巴茲爾直接把你帶到案發現場,追蹤溯源,展開調查;還會帶領小朋友他將通過線索證據和邏輯推演,一步一步還原出案發過程。
故事中出現縝密的推理求證,幫助孩子建構強大的科學思維能力;故事還將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背景融入燒腦的偵探推理中,
33、《了不起的多莉(全4冊)》
[美]艾比·漢隆/著繪;薛婷/譯
多莉6歲,上學了。她家裡有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他們卻嫌她幼稚,常常忽視她;學校裡有老師同學,但在課堂上狀況百出,與同學們格格不入。
它的腦海裡,還有一個更廣闊迷人的世界:朋友、敵人、怪物……
看多莉如何將幻想照進現實,以驚人的內在力量交到好朋友,融入新環境。更重要的是,證明自己在幻想與現實之間的轉換,真的了不起!
成長從來不容易,尤其是對一個從幼兒園期跨越到學齡期的孩子!
34、《兜兜和魔法小阿姨(全4冊)》
弘弘/著;布克布克/繪
成長中的兜兜常常遇上許多奇妙的事:冰箱裡的小熊仔糖變成了大胖子熊;浴缸裡的紅鯉魚會吐字母泡泡;外婆變成了「藍妖怪國的蘭外婆」;家裡來了個「兜兜2號」……
全套4冊:《冰箱裡的小熊仔》、《99個笑臉》、《老虎兜》、《再來一個》,講了15個妙趣橫生的生活故事。
小阿姨「愛與尊重」的魔法陪伴,不僅邦兜兜化解小煩惱,更記錄下人生最寶貴的無憂時光!
35、《暴風雨中的孩子》
[美] 夏洛特·佐羅託 著,[美] 瑪格麗特·布羅伊·格雷厄姆 繪,
周琰 譯
這本書從一個嶄新的視角,描述了孩子觀察暴風雨來臨前後內心的體驗,以及不同的人在經歷暴風雨時的感受和心境,真實而美麗,溫暖而感人,詩意且靈動。
作者希望孩子們能夠像她一樣,通過閱讀這本書,在成長過程中,珍視和尊重大自然中的有靈萬物。
36、《那一年,葉子沒有落下來》
[意] 葆拉·馬斯特羅科拉 著,[意]葆拉·馬斯特羅科拉 繪,
婁翼俊 譯
秋天來了,鎮上發生了一樁怪事,所有的葉子都沒有從樹上落下來。原來,葉子莉娜和葉子伊皮相愛了—他們實在不想落下分開,便聯合其他的樹葉一起來對抗自然法則。為此,住在樹林裡的小動物們都很苦惱。
這本書通過巧妙而大膽的想像,講述了一個有趣且富有哲思的童話,探討愛的真正內涵,思考成長與叛逆,同時也鼓勵膽小的孩子克服心理障礙,勇敢地向別人表達自己。
基本上,奇想國我個人覺得最值得推薦的書都在這裡了。
寫在最後:
▲ 貓咪也說:快去選書,盲買都不會錯!
關於閱讀還有幾句話要說:
1、閱讀不要變成任務,可以先從一場有趣的遊戲開始。
2、閱讀不要太功利,不要妄想著孩子看完這本書就改掉壞習慣,拋棄壞情緒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3、閱讀不要太說教,引導提問也要有技巧,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