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嵐接受媒體採訪,媒體問她為什麼41歲還不結婚生孩子,真的要當大齡剩女嗎?
一向以溫柔示人的秦嵐這次硬氣回懟:「前幾年也有催婚的,說人不結婚就是不想負責任,我覺得很奇怪,為了結婚而結婚才是不負責任吧?還有人說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我想說,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
秦嵐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成熟女性,對戀愛、婚姻的態度,跟演戲也是一樣的,都是順其自然不強求。
秦嵐之前也談過幾次與圈內人士的戀愛,也有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但她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就放棄了。一方面,秦嵐覺得自己還沒做好準備去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關係;另一方面,她認為覺得結婚是兩個人願意不斷地磨合的過程,而當時似乎還沒有磨合到那個程度。
「如果有了孩子,更是需要深思熟慮,你希望給他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這些責任是很重的,我不太敢輕易邁出那一步。」
沒錯,如果為了生孩子、年紀到了就勉強湊合結婚,那麼漫長又不幸的生活,才是關起門來需要自己一人承受和煎熬的。
如今男人不再是飯票,女人也能頂半邊天
女人越來越不想結婚生孩子,這事不賴男人,也不賴女人,主要是工業革命惹的禍。
在工業革命之前,無論是農耕還是製造業,都需要比較強大的體力做支撐。而婚姻作為一個陳舊的載體,主要解決的就是:讓女人解決男人的性需求、育兒需求、家務飲食的需求,然後讓男人全身心地去加入到生產中。
所以,在傳統的社會裡,這個婚姻關係分工非常明確,就是男人在外靠體力賺錢養家,女人在家裡做好一系列後勤工作,讓男人沒有後顧之憂。
這個分工讓男人的生產力最大化。兩個人也可以基本達到某種平衡:女人不能離開男人,因為男人是飯票;男人不能離開女人,因為女人是多功能居家機器人。
但工業革命之後,蒸汽機讓肌肉不再重要。女工慢慢出現,甚至在一些輕工業(比如,紡織、數據輸入等)領域超過了男人。隨著20世紀的女權運動,女人逐漸走出家裡、走入職場,這時候男人就不再是女人唯一的飯票。
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革命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婦女能頂半邊天」就是政治正確。這個時候,女人就走出了家門,開始加入了勞動力市場。
所以,對於女性來說,就會出現「蠟燭兩頭燒」的問題,家裡和工作都不能放下。很多女性在答案裡抱怨,自己的工資和老公相差無幾,但是家中一切都是自己的責任,老公只負責偶爾逗逗孩子。
在這樣的情形下,女性自己就可以過得很好,為什麼要結婚生孩子,弄得自己手忙腳亂呢?
結婚的意願逐漸削弱,養娃的負擔承受不起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很多年輕人只點點手機,就可以獲得無微不至的飯和藥端到嘴邊的服務。不得不說,這也極大地減少了結婚的意願,畢竟很多人的伴侶可能都不會情願在自己肚子疼的時候冒著寒風去買藥。
但是外賣小哥會,而且只需要8塊錢。雖然長期來說這個差異可能會縮小,但是對於發達國家或者一線城市的人來說,這個紅利會持續一生。
女性並不想要結婚是並不需要為一個飯票放棄工作時間,而把育兒家務的時間放在工作上,如果自己出去工作,可能產出高得多。
現實就是,女性要求自己的老公很會賺錢,有房有車,可以毫不費力地補貼家用。如果要孩子,就更是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做支撐,否則一頭神獸就能讓你的生活質量下降n個檔次。
但現在國內的工資和房價相差懸殊,可是男生上大學還不如女生多的時代。大部分男人恐怕並不能在經濟上處於壓倒性地位。更多的夫婦兩人收入相近,而女性卻要承擔舊時婚姻制度裡的額外勞動,這也讓很多女性怨聲載道。
所以當大多數男人還做著自己的老婆可以承包家務、照顧公婆、教育孩子的春秋大夢時,他們的妻子還要為孩子上什麼補習班、選什麼學區房,掏空自己的存款、為下個月的開銷而發愁。
在這樣的情形下,女性自己就可以過得很好,為什麼要結婚生孩子,弄得自己狼狽不堪呢?
不生孩子是女性自私?
我認為,無論是男女,因為自己或者客觀的原因不想生孩子都不自私。
對於成年人來說,你不想要孩子,卻不告訴想要孩子的另一半,以達到結婚的目的,才叫自私。
對於孩子,生而不養,生而不懂養才是自私。
各位女性生孩子之前先想想好,生孩子有很大機率是會有後遺症的,妊娠紋、漏尿、激素變化,皮膚身材走樣……總之作為生的那個人,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想生孩子,想清楚你老公能不能照顧你和孩子?
比起生不生孩子,那種只管生,生了老公什麼都不管,女的喪偶式教育,但心裡又不甘願,最後讓孩子承受抱怨,和家庭矛盾的才叫自私。
男的只想要個後代,卻不想日常教養孩子,女的因為壓力大卻對著無辜的孩子抱怨,那才叫自私。
生活中例子比比皆是,何苦為難自己
之前有個一起租房子、家境優越、性格開朗熱情的姑娘,為了真愛,幾乎跟她爸決裂,義無反顧的嫁給了她那個「渾身上下都是正能量」的男神。
婚後陷入一地雞毛,婆家重男輕女,婚前隱瞞遺傳病史,在明知家族幾代男性均患有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的情況下,婆家仍逼她生二胎,嫌棄她生下的女兒。她母親心臟病去世,父親再婚後幾乎和她形同陌路。一場婚姻,把一個小燕子一樣陽光的姑娘,變成了祥林嫂。
很多女孩說她在婚姻裡看到的最好的一面,是自己爸爸媽媽的相濡以沫。可是想想父母以前的經歷那種苦,又覺得很不值得。自己是否能像媽媽那樣,為了丈夫孩子半生節衣縮食任勞任怨,熬的頭髮花白一身積勞成疾。
我們既想要開心,又想要自由自在。家人有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就夠了,不必再要一個人來愛。更何況丈夫也不一定會真得愛自己。不想要小孩,我們的爸爸媽媽以前太苦太累。小孩實在太難搞了,皮起來太可怕,自己似乎沒辦法去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私心裡覺得,現在這樣也挺好的,最起碼是開開心心的,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一切順其自然吧,如果不是因為真心相愛,就別輕易結婚!如果不是有足夠強大的經濟支撐、開明的公婆幫助、自己有能力教育好並為孩子負責,就不要輕易生孩子!
因為你不是誰誰的妻子、誰誰的母親,你就是獨一無二的你,閃閃發光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