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性友誼——緣來多聚聚,緣去隨它去

2020-12-22 眯眼看世界28

曾經一份由多年的朋友,向上級提交的擺免我職務的報告,呈現在我面前時,我瞬間是懵圈的,急急看過後,一時被震怒情緒包圍著的我,不由得大喝一聲:這特麼也太渣了吧!

被朋友如此對待,我整個人沮喪極了,甚至都開始懷疑人生,不禁對自己連發三問:朋友是什麼?友情靠什麼維繫?這種惡緣不扔掉,難道還留著它過年不成?

其實,我之所以崩潰,緣由於平時特別注重友情,甚至有時候對朋友的關注,多過於自己。

易卜生曾說:朋友是生活中的陽光。

生活在紛繁環繞環境中的我們,猛不丁地偶遇一抹陽光,被欣喜、被愉悅溫暖著的身體,於是循著陽光運行的軌跡,不停歇地追隨著。

是的,這就是友情。友情又像象是一縷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令人迷戀。

擁有友情的人是富有的、幸運的。沒有友情滋潤的人無疑是孤獨的、寂寞的。

彭威廉說:友誼是精神的默契,心靈的相通,美德的結合。

01、友誼緣起情趣、愛好。

春秋時期,俞伯牙是當時最善彈琴之人,有一日,面對清風明月,他彈奏起讚美高山的曲調,站在一旁的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浩浩乎志在高山;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蕩蕩乎志在流水。

伯牙激動地說:知音!你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高山流水的成語便得於此,形容知音與美妙的音樂。

後來,子期病死,伯牙悲嘆沒有了知音,便摔掉了他珍愛的琴,再也不彈琴。

02、友誼的長久,在於相似的靈魂;在於同一層面上的三觀;在於真心。

此等意義上的友情,才是真正的友情,不會因為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轉移或消失,也叫做知己。

青年的馬克思就有著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並付諸行動,為此而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長期流亡在外,1844年與恩格斯在巴黎相識。

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長期的流亡,使馬克思生活很苦。

恩格斯雖不喜歡,還是做起了自己討厭的商業。所獲資金,常常用來資助馬克思。

馬克思也一樣,在恩格斯忙不過來時,會放下手中緊張的工作,給恩格斯的著作幫忙寫序言、提建議。

特別是,在馬克思去逝後,為了完成老友的遺願,恩格斯完成了馬克思未寫完的著作。

這是一種思想上、靈魂上的碰撞與融合,是最高級別的真正的友情。

真正的友誼,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耐得住境遇的轉變。

古人有云:得一知己,足已。

03、階段性的友誼相較知己來說,其友情的親密程度就弱化了許多。

階段性友誼很隨性,友情粘度差,沒有真正的友誼那種,深入骨髓的使命感,沒有那種須奮鬥終生的目標。

我們大多數人,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同的生活磨礪,對社會事務、價值觀等的認識,與之前會有所不同,選擇的朋友相應的也會有所變化。

盲人摸象寓言故事裡,那個摸遍了大象全身的盲人,聽著只摸了部分的盲人,就在那兒爭執不休,而且個個特別地頑固執拗,不想解釋選擇無奈地離開。

我們大多數人遇見的友情,大都是階段性的友情,但我們依然選擇,興趣相投、彼此溫曖、身心舒服的那一段緣。

培根說: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階段性友情,它有時候更象是流星一樣,很亮,但一瞬即逝。

雖然很短,卻也豐富、渲染了我們的生活,誘使我們駐足,抬頭觀望,如果我們足夠幸運的話,還會看到難得一見的流星雨。

04、階段性友誼漸行漸遠的緣由。

友誼,有時候會無疾而終,淡出人們視野;也會因各種原因漸行漸遠。

1、因金錢利益消失而漸遠

王某與張某是髮小,王某升職了,時不時地在小張面前炫耀。有一天,發小張某正好有一事正是王某管轄範圍,遂請王某幫忙。

王某也沒有推辭,事畢,小張給王某好處費。開始王某不收,後架不住發小的一再勸說,收了。

之後,王某嘗到了甜頭,胃口越來越大,與發小張某起了紛爭,分道揚鑣,最後連同學情也維持不下去了。

友誼但凡與經濟、利益、金錢掛鈎牽扯,沒有了財利,友誼也會絕交。

2、因為成長而漸遠

人們無論是因年齡上的,或是心智上的成長,其眼界、格局也會隨之水漲船高,追求更為優秀朋友陪伴的需求,就應運而生。

小張因工作需要,單位保送,上了中科院的通訊工程博士。學習過程中,倍感差距的小張,奮起直追,慢慢地走入了IT精英圈,接交了更為優秀的人才。

回單位後,小張即被上級提拔為單位二把手。與原來的夥伴見面一陣熱鬧的寒暄後,小張尷尬地發現,他們竟已無話可聊。

原先的朋友,因為身份地位收入的懸殊差異,漸漸地與他也沒有了共同的語言,交流失去了興趣,也不願意再聯繫。

圖片來自網絡

3、因空間距離而漸遠

林紅與張麗是閨蜜,平時無話不說來往密切。三年前,張麗隨著老公移民到美國,初期時二人有事,還能聯繫上對方,後來回復的消息越來越遲,加上二人心境不同,遇上煩心事也給不了對方建議,慢慢就失去了聯繫。

朋友因各自的機緣奔走在天南海角,當對方真正需要關心、幫助的時候,往往遠水解不了近渴,或千呼萬喚不見影。

久而久之,朋友逐漸淡出朋友圈,被新朋友所取代。

4、因三觀分歧、對立而漸遠

繁雜的社會,變千的際遇,改變了人的價值觀,顛覆了交友的底線,這時友情已不可為繼。

文中開頭,我的前朋友,因違規行為被處理而生怨恨,又因疑心病重,採取捏造事實方式打擊報復。

這人品中的下品,還要砸我飯碗的人,還要做朋友,我是傻啊,傻啊,還是傻啊!

此等人可以原諒,但是不可再相信。

三觀不合至三觀向左,從認識上不認同,發展到對立,甚至仇視,激烈到絕交的程度,都是失去朋友的主要原因。

人生中每一段的友誼,都曾經給過我們溫暖與歡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色彩,即使是至暗的黑色,也讓我們迅速地成長了。

友誼不管是後來漸行漸遠,還是反目成仇,我們都須感恩。

感謝曾經有朋友的負出,一路的陪伴;

感謝因有了朋友的見證,才會讓我們的將來有精彩的回憶畫面。

路過就是緣分,留下就是註定。聚散離合,一切隨緣。

相關焦點

  • 緣深多聚聚,緣淺隨它去
    你遇見的每個人,經歷的每件事,都是為了讓你明白,什麼是緣深,什麼是緣淺。緣深的,無須你用力,它自會伴你走過難忘一段;緣淺的,即便你使盡全身力氣,它也會不說一聲再見就離你而去,怎麼抓也抓不住。既如此,那麼緣深的,就多聚聚,緣淺的,就隨它去吧。
  • 緣來緣去緣如水,花開花落終有時
    緣分如流水,曲折迴轉,來來去去,不可琢磨,但也像花開花落,一切都是自然規律,人們的意識對它永遠無法左右,無法改變。到底是什麼緣分?緣分是有一種遇見,不曾邀約,卻心有靈犀,是一種目光,不遠不近,卻一直在守望。緣分就是在最美好的時間,在山水相逢,帶著一份明媚,映入眼帘。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場緣分,即使是擦肩而過的路人,在目光交織的那一刻,就是一場緣分。
  • 緣來緣去緣如水,雲捲雲舒皆是情
    緣來,我在人潮湧動中看見了你,從此我的生活燦爛如漫天星辰,心中頓生一份喜愛。緣去,我在人山人海中望著你離開,從此我的生活只剩下彼此締結下的深深情誼。緣不可求,緣如風,風不定。雲聚是緣,雲散也是緣。緣來時,一回眸,一駐足,又會重逢。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 凡事不必太在意,一切隨緣隨心,緣深多聚聚,緣淺隨它去
    一、凡事不必太在意,一切隨緣隨心,緣深多聚聚,緣淺隨它去。凡事看淡點看開些,順其自然,無意於得,就無所謂失。人生,看輕看淡多少,痛苦就遠離你多少。二、人越長大,就越習慣壓抑內心的真實感受,不再放聲大哭放聲大笑,什麼都只是淡淡的點到為止。好像越來越沒有什麼事,可以傷心到落淚,再也找不出,釋放傷感的出口。
  • 《香蜜沉沉燼如霜》緣來緣去終會散,花開花敗總歸塵
    鳳凰花開兩季,一季緣來,一季緣去。緣來緣去終會散,花開花敗總歸塵。世界上最遙遠的離,是你在我身邊,卻不知道我愛你。錦覓出生後被她的母親梓芬餵下了可以斷情絕愛的隕丹,為了解她仙世間的一次情劫,無情則剛強,無愛則灑脫。
  • 給他人一抹微笑,無關月圓月缺,不管緣來緣去
    人沒有完美,幸福沒有一百分,不能擁有那麼多,你又何必要求那麼多。生命是一條毯子,苦難之線和幸福之線在上面緊密交織,抽出其中一根就會破壞了整條毯子,整個生命。
  • 佛說:緣來是你,緣走是你
    佛說:緣深則聚,緣淺則分,萬法隨緣,不求則不苦。相遇是緣錯過是緣,無緣不聚。相遇是緣分的使然,分離是緣分的必然;世間萬物皆有一緣字而聚,也因一緣字而散。緣來不負,緣走不求!此生無緣的人即使你說再多的話、做出今生再多的努力也無濟於事,不是你的終究不是你的,還是依然會離去。註定今生相互牽絆的人即使相隔一方早晚始終還是會遇見。
  • 民間故事:有緣千裡來相會
    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語出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緣,又稱因緣,它指助因生果直接間接地串聯條件。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均處於因果聯繫中,前者逝去,後者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這兩句便由此而來。碰巧某公到京城述職,有一個老衙役死了老婆,家貧不能再娶,這衙役跟隨他多年,曾幾次跟著某公到南京探望過他的家眷,某公便給他幾兩銀子,讓他去買個老婆。當時,清兵剛剛得勝回朝,俘獲的婦女很多,都被插上草標,拉到集市上任人選購,就像賣牛賣馬一樣。老衙役便帶上銀子,到集市上去選擇。
  • 佛說:緣來則聚,緣去則散,得與失天註定
    如果,在你的人生旅途中,愛上了一個註定不能在一起的人,請一定不要難過,也不要糾纏ta,更不要去傷害ta,不管你有多麼地思念,心裡又是多麼的難受,但是你要清醒地知道:愛一個人,不是佔有ta,更不是毀滅ta,而是成全ta。愛情讓人成長,經歷之後方才知道,有時候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 緣,是上天安排的;份,是你自己修來的!
    生命中,所遇見的人都是靠緣,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緣是上天安排的,分是自己修來的,不是刻意求來的,有緣有分是上天早就註定好了的。緣分,不是四處去尋找就能得到 ,也不是刻意挽留就能擁有,緣分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刻意強求的往往得不到 ,不曾被期待的 ,往往會不期而至 ,百年修得共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這就是前世修來緣分。
  • 十首李白的經典情詩,緣來緣去,只不過彼此互相傷害
    有人說它是痴情不改,再苦再難,愛上就不會再瞎猜;有人說它是一筆孽債,緣來緣去,只不過彼此互相傷害。莎士比亞說,女人是用耳朵戀愛的,而男人如果會產生愛情的話,卻是用眼睛來戀愛。賞析:此詞描繪了一個女子思念愛人的痛苦心情,讀來悽婉動人。此詞句句自然,而字字錘鍊,沉聲切響,擲地真作金石聲。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 淨空法師:緣生法,人需要哪四種緣?
    經上講的四緣生法。四緣生法是講有情眾生,植物是要兩種緣,一種就是因,因也算是緣,親因緣,那就是種子;第二個增上緣,那就是它所需要的條件。而像我們人、動物,就要四種緣,四種緣要不具足,就不可能發生。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這四種緣,這是佛法裡常講的。實在講,所緣、無間還都是屬於業力,各人業力都不一樣。所緣,阿賴耶識裡頭,這是我們現在一般人所講的意識。佛法講心理,它講阿賴耶、講末那、講意識。阿賴耶就好像是個檔案室、倉庫一樣,我們講什麼?印象,我們見色聞聲落了印象。昨天做的事情,去年做的事情,你能夠回憶、能想到,那是什麼?
  • 溫柔到爆的神仙句子|緣來緣去,守住一份淡泊,留一份悠閒
    緣來緣去,守住一份淡泊,留一份悠閒。在浮雲飄過的那灑一刻潤溼你的世界。感情因了解而執,你是我今生最深的不舍。筆墨如珠,入口中,舌語篇入心,筆到春花秋落,書到青絲綰尖上儘是濃濃的苦澀,之後是一抹清香去的光陰,倚在塵世的,從此歲月靜悄悄。
  • 夫妻之緣,命中注定,半點不由人
    愛上一個人,都是命中注定,半點不由人,兜兜轉轉為情而來,跌跌撞撞為愛而去。在緣分的路上,聚聚散散,來來去去,為了找一個生命中匹配的人,在感情裡摸爬滾打,愛過恨過,聚過散過。每個人都有它該有的緣分,每個人都有它該要遇見的人,走進誰的家裡,遇上什麼樣的人,誰是你的親人,誰是你的朋友,誰是你的愛人,冥冥中的註定。緣分來了擋不住,你只需要順其天意,歡歡喜喜接受就好,認認真真對待就好。
  • 錦衣之下:花開花落終有時,緣來緣去不負卿——今夏獨白(原創)
    我謹記在心,可若是愛情來了,怎麼擋得住。甲板上,大人為我擋下那一箭,卻劃傷了他的手掌,我驚魂未定,震驚不是為射過來的箭,而是沒想到身份尊貴的錦衣衛大人會奮不顧身救我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捕快,還有他的那句:「你可能不知道,我性情古怪,我的人我想殺便殺,就是容不得別人傷她分毫。」看著他受傷流血的手,我的心居然有了慌亂。
  • 達摩祖師開示: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
    所謂因緣,就是客觀的規律性,它是不隨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達摩大師說:「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報冤行」重點講「逢苦不憂」,「隨緣行」重點講「喜風不動」;一苦一樂,皆從緣生。對於學佛修行的人來說,苦是一種障道因緣,喜也是障道因緣。
  • 易安居士李清照詩詞全集: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宋代:李清照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宋代:李清照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 「有緣千裡來相會」的由來
    一次,她去紫金庵燒香,回來時發現髮髻上的一支寶簪不見了。而這簪是席家祖傳之物,所以只見好貼出告示,重賞拾到簪者。有緣千裡來相會有一天 ,一位廣東客商肩馱一猿來到紫金庵,看到告示後也沒注意,進庵欣賞十八羅漢去了。出來時,猿將一支髮簪交給他。原來,那天盼盼的髮簪被樹枝鉤住了。客商把髮簪送到席盼盼家。
  • 相思詞六首:寫一紙相思,書一曲離殤,緣來緣去,不過一夢黃粱!
    雙飛紫燕穿林去,獨立伊人顧影傷。衣帶漸寬春漸老,誰來與我詠離殤?——慕乃伊題記落花的春夜,月色掩蓋了一盞燈火的憂傷。一如此時,嫋嫋升起的縷縷檀香。春風可吹遍天涯,卻為何抵達不了承諾過的時光。風說,它能會帶走一切纏意悠悠的痴念。可是,鋪下花箋落筆,卻滿是斑駁的淚漬滴在筆端心上。琴聲幽幽,笛聲涼涼,是誰在淺吟低唱,說的都是難忘不忘!
  • 有緣千裡來相會——我與西湖的緣
    01曲院風荷記不清去了幾次杭州西湖了,有趣的是每次都是從不一樣的地方欣賞西湖美景,於我而言,也算是種幸運了吧。在浙江,我們去了鼎鼎大名的浙江大學玉泉校區,它靠近西湖邊,出校門沒走多久就到了,讓我甚是喜歡。那次去我們看了曲院風荷,令我記憶猶新。那次以後,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上浙江大學,畢竟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可謂是文化底蘊十分豐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