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份由多年的朋友,向上級提交的擺免我職務的報告,呈現在我面前時,我瞬間是懵圈的,急急看過後,一時被震怒情緒包圍著的我,不由得大喝一聲:這特麼也太渣了吧!
被朋友如此對待,我整個人沮喪極了,甚至都開始懷疑人生,不禁對自己連發三問:朋友是什麼?友情靠什麼維繫?這種惡緣不扔掉,難道還留著它過年不成?
其實,我之所以崩潰,緣由於平時特別注重友情,甚至有時候對朋友的關注,多過於自己。
易卜生曾說:朋友是生活中的陽光。
生活在紛繁環繞環境中的我們,猛不丁地偶遇一抹陽光,被欣喜、被愉悅溫暖著的身體,於是循著陽光運行的軌跡,不停歇地追隨著。
是的,這就是友情。友情又像象是一縷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令人迷戀。
擁有友情的人是富有的、幸運的。沒有友情滋潤的人無疑是孤獨的、寂寞的。
彭威廉說:友誼是精神的默契,心靈的相通,美德的結合。
01、友誼緣起情趣、愛好。
春秋時期,俞伯牙是當時最善彈琴之人,有一日,面對清風明月,他彈奏起讚美高山的曲調,站在一旁的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浩浩乎志在高山;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蕩蕩乎志在流水。
伯牙激動地說:知音!你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高山流水的成語便得於此,形容知音與美妙的音樂。
後來,子期病死,伯牙悲嘆沒有了知音,便摔掉了他珍愛的琴,再也不彈琴。
02、友誼的長久,在於相似的靈魂;在於同一層面上的三觀;在於真心。
此等意義上的友情,才是真正的友情,不會因為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轉移或消失,也叫做知己。
青年的馬克思就有著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並付諸行動,為此而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長期流亡在外,1844年與恩格斯在巴黎相識。
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長期的流亡,使馬克思生活很苦。
恩格斯雖不喜歡,還是做起了自己討厭的商業。所獲資金,常常用來資助馬克思。
馬克思也一樣,在恩格斯忙不過來時,會放下手中緊張的工作,給恩格斯的著作幫忙寫序言、提建議。
特別是,在馬克思去逝後,為了完成老友的遺願,恩格斯完成了馬克思未寫完的著作。
這是一種思想上、靈魂上的碰撞與融合,是最高級別的真正的友情。
真正的友誼,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耐得住境遇的轉變。
古人有云:得一知己,足已。
03、階段性的友誼相較知己來說,其友情的親密程度就弱化了許多。
階段性友誼很隨性,友情粘度差,沒有真正的友誼那種,深入骨髓的使命感,沒有那種須奮鬥終生的目標。
我們大多數人,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同的生活磨礪,對社會事務、價值觀等的認識,與之前會有所不同,選擇的朋友相應的也會有所變化。
盲人摸象寓言故事裡,那個摸遍了大象全身的盲人,聽著只摸了部分的盲人,就在那兒爭執不休,而且個個特別地頑固執拗,不想解釋選擇無奈地離開。
我們大多數人遇見的友情,大都是階段性的友情,但我們依然選擇,興趣相投、彼此溫曖、身心舒服的那一段緣。
培根說: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階段性友情,它有時候更象是流星一樣,很亮,但一瞬即逝。
雖然很短,卻也豐富、渲染了我們的生活,誘使我們駐足,抬頭觀望,如果我們足夠幸運的話,還會看到難得一見的流星雨。
04、階段性友誼漸行漸遠的緣由。
友誼,有時候會無疾而終,淡出人們視野;也會因各種原因漸行漸遠。
1、因金錢利益消失而漸遠
王某與張某是髮小,王某升職了,時不時地在小張面前炫耀。有一天,發小張某正好有一事正是王某管轄範圍,遂請王某幫忙。
王某也沒有推辭,事畢,小張給王某好處費。開始王某不收,後架不住發小的一再勸說,收了。
之後,王某嘗到了甜頭,胃口越來越大,與發小張某起了紛爭,分道揚鑣,最後連同學情也維持不下去了。
友誼但凡與經濟、利益、金錢掛鈎牽扯,沒有了財利,友誼也會絕交。
2、因為成長而漸遠
人們無論是因年齡上的,或是心智上的成長,其眼界、格局也會隨之水漲船高,追求更為優秀朋友陪伴的需求,就應運而生。
小張因工作需要,單位保送,上了中科院的通訊工程博士。學習過程中,倍感差距的小張,奮起直追,慢慢地走入了IT精英圈,接交了更為優秀的人才。
回單位後,小張即被上級提拔為單位二把手。與原來的夥伴見面一陣熱鬧的寒暄後,小張尷尬地發現,他們竟已無話可聊。
原先的朋友,因為身份地位收入的懸殊差異,漸漸地與他也沒有了共同的語言,交流失去了興趣,也不願意再聯繫。
3、因空間距離而漸遠
林紅與張麗是閨蜜,平時無話不說來往密切。三年前,張麗隨著老公移民到美國,初期時二人有事,還能聯繫上對方,後來回復的消息越來越遲,加上二人心境不同,遇上煩心事也給不了對方建議,慢慢就失去了聯繫。
朋友因各自的機緣奔走在天南海角,當對方真正需要關心、幫助的時候,往往遠水解不了近渴,或千呼萬喚不見影。
久而久之,朋友逐漸淡出朋友圈,被新朋友所取代。
4、因三觀分歧、對立而漸遠
繁雜的社會,變千的際遇,改變了人的價值觀,顛覆了交友的底線,這時友情已不可為繼。
文中開頭,我的前朋友,因違規行為被處理而生怨恨,又因疑心病重,採取捏造事實方式打擊報復。
這人品中的下品,還要砸我飯碗的人,還要做朋友,我是傻啊,傻啊,還是傻啊!
此等人可以原諒,但是不可再相信。
三觀不合至三觀向左,從認識上不認同,發展到對立,甚至仇視,激烈到絕交的程度,都是失去朋友的主要原因。
人生中每一段的友誼,都曾經給過我們溫暖與歡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色彩,即使是至暗的黑色,也讓我們迅速地成長了。
友誼不管是後來漸行漸遠,還是反目成仇,我們都須感恩。
感謝曾經有朋友的負出,一路的陪伴;
感謝因有了朋友的見證,才會讓我們的將來有精彩的回憶畫面。
路過就是緣分,留下就是註定。聚散離合,一切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