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當兵,「提幹」與「保送」有區別,尤其三個方面最明顯

2020-12-16 永恆戰歌

在部隊當兵,想成為一名軍官,目前共計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是大家最熟悉的軍校考試;二是大學生的「提幹」路;三則是「保送」。這三條成才路徑因「提幹」與「保送」名額較少,難度係數高,所以很多參軍青年往往分不清。鑑於此點,本文主要講述「提幹」與「保送」相關常識以及這2者之間的3個區別,願有此類夢想的青年能從中了解所需。

一、「保送」與「提幹」面對的參軍群體不同,「根本上」有區別。

「保送」面對的主要群體是指高中畢業以後當兵的戰士。能被「保送」上軍校的士兵通常存在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文化程度為高中,但軍事素質通常都是極為強悍的存在;二是在部隊專業上、在單兵素質上表現得極為出色;三是「軍營角色」大都處於「骨幹」或「領頭羊」地位,「保送」的很多人在「大項任務」,如抗洪、演習、維穩等重大事項中表現出色,立過功,受過獎,或在某一個部隊建設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提幹」的群體通常指本科畢業參軍的戰士。他們在參軍後表現出色,但因上學時間長,本身因為學歷或年齡的關係,錯失了軍考的機會,所以「提幹」是他們的「不二「選擇。凡是「提幹」的戰士通常都具備以下特點:一是統招的、全日制本科畢業生;二是在部隊當兵2年以上、26周歲以下;三是思想堅定,擔任「骨幹」,能立志在軍營發展的。如果僅從所需條件來看,本科生提幹相比較「保送」所設立的「門檻」較低。但是這相應的競爭性更大,成功率也低。

二、「保送」與「提幹」都有「考試」這一「關」,且在考試內容上有區別。

在考試時間上的區別。「保送」考試時間一般為180分鐘;而「提幹」考試的時間通常為150分鐘。

在分數上有區別。優秀戰士「保送」的考試時,滿分為500分;而大學生參軍的「提幹」試卷滿分為400分。

在考試題結構上的區別。按往年「保送」考試的試捲來看,所考的試題當中的單項選擇一般為195道題,其中主要包括常識性問題30道;政治理論題15道;軍事題50道;科學文化方面和分析推理題各50道,另外還有涉及綜合能力方面的試題2道。

而「提幹」所用的試題在綜合能力、分析推理、政治理論、軍事方面這4種題在數量都不變,唯獨少了一項科學文化的50道選擇題,所以「提幹」試卷的選擇題的總量為145道題。需要強調的是,因為這二者文化水平不同,所以「保送」的試題會相對簡單一些,而「提幹」的群體都是本科畢業生,且所考的試題涉及到大學知識點,可能就會難一些。

三、「保送」與「提幹」在上軍校的時間上有明顯的區別。

「保送」與「提幹」雖然都是上軍校,畢業以後也都是幹部身份,但因為二者之間文化基礎不同,所以在軍校中學習的時間段也不一樣。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什麼時間能「保送」基本上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有此目標的參軍青年,到達部隊以後,要多問一問本單位的老兵、班長,多了解一下往年的信息,以做相關的參考。

「保送」在軍校的學習時間。「保送」工作各單位展開時間基本一致,所以在「進度」基本「齊頭並進」。「達成所願」的「準軍官」,到軍校報到的時間是一樣的,整個軍校的學習周期通常為4年。

「提幹」在軍校的學習時間。提幹在軍校的學習時間比較短,一般都不會超過6個月。畢業後,原則上還是回到當兵時的師級以下的基層單位。當然也有少數「提幹」人員在學習過程中,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分配到其他單位的情況。

在本文的最後,需要提醒有「保送」或「提幹」夢想的參軍青年,除了做好備考、應考的軍事及文化準備以外,尤其要注意自己檔案的「自查」。「保送」與「提幹」涉及自己的「終身大事」,萬萬可大意,在自查檔案時要逐字逐句、一張表一張表的過,杜絕任何紕漏,只有在細節之處下功夫,才能確保無憾。

相關焦點

  • 當兵考軍校、專升本、保送入學和大學生提幹有很大的區別,望周知
    這主要是針對大專畢業生,每年參軍入伍的大學生裡面,有不少都是大專畢業生,大專畢業生在部隊裡面表現優秀的情況下,是有機會晉升為軍官,主要是通過考軍校的方式,考試的內容是大學的知識,屬於專升本,年齡要求是不得超過24周歲,也就是說大專畢業當兵的時候年齡不超22周歲,在部隊裡面就有機會考軍校。
  • 士兵提幹和優秀士兵保送的區別
    士兵提幹和優秀士兵保送有什麼區別?怎麼樣才可以士兵提幹?怎麼樣才可以被保送?性質區別:1.士兵提幹:士兵提幹是從高等學校畢業後入伍的優秀士兵中提拔幹部。入伍前是統招全日制本科畢業的士兵,要參加專門的選拔考試,也就是士兵提幹考試。2.優秀士兵保送:優秀士兵保送入學是在部隊的普通高中生可以保送上大學,針對高中學歷的優秀現役士兵,這個是不用參加全軍的統考,優秀士兵保送可以直接上本科軍校。
  • 今年大學生去部隊當兵的原因有三個
    從今年的徵兵情況來看,有不少地方出現了「雙合格」的人數超過了定兵指標好幾倍,這種情況在沿海發達地區和一些大、中城市比較明顯。「雙合格」人數太多,為了更加公平的確定當兵人員,好多地方今年採取了搖號定兵的方式,可能也會有有些不公平,但相比較隨便確定讓哪個去,或哪個不去要好。
  • 專科生當兵和本科生當兵,有這5方面的區別,望周知
    現在應徵入伍的新兵當中,有很多都是大學生,特別是一些發達的城市大學生入伍比例已經高達70%以上。大學生當兵已經成為了時代的浪潮,其中應徵入伍的大學生裡面,有很多都是專科生,也有一部分本科生,有粉絲在後臺諮詢小編,專科生當兵和本科生當兵有什麼區別?主要有這5個方面的區別,望周知。
  • 非大學生當兵,在部隊有三條發展方向,後兩條成功率很高,望周知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最近幾年大學生當兵的人數越來越多,各省份也是出臺了很多的優惠政策來鼓勵大學生當兵。非大學生士兵,在部隊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三條,後兩條成功的概率更高,望周知。第一、非大學生士兵,在部隊通過立功提幹(保送入學)普通士兵提幹,基本上文化程度不高,在部隊有突出表現,比如見義勇為,在演習中表現突出,軍事技術上特別過硬的等等還有原則上立一個二等功或者2個三等功都符合提幹條件。
  • 普通本科生當兵,在部隊有機會考軍校嗎?都有哪些途徑?
    普通本科生當兵,是否有機會晉升為軍官,這完全看自己在部隊的表現,部隊就是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有上臺的機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從新兵入伍的那一刻開始,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在部隊裡面想要成長、成才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大學生當兵是有機會考軍校,但是這個機會是靠爭取來的,需要有過硬的軍事素質
  • 大學畢業去當兵和讀書期間當兵,主要區別體現在這5方面,望周知
    大學畢業去當兵和讀書期間去當兵,有5方面的區別,望周知。一、應徵入伍的時候有區別。1、大學畢業生去當兵,如果是往屆畢業生,只能從戶籍所在地報名當兵;應屆畢業生可以從戶籍所在地報名當兵,也可以從高校所在地報名當兵。讀書期間去當兵,是可以從「學校」和「家鄉」去當兵。
  • 當兵四年兩立功,士官提幹保送軍校
    但當我穿上軍裝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開始有一莫名的「躁動」,隨著軍列一路轟鳴,我隱隱覺得,一個更青春的蔡金鑫出現了,我堅定地認為從那時,我的心路,開始啟程了……當兵四年兩立三等功,邱少雲傳人提幹保送軍校兵之初,在我朦朧心路上射入第一縷陽光的是一位叫於米提的老兵班長。
  • 本科生高校新生當兵和大四畢業當兵,有4大區別,學生和家長鬚知
    大四畢業生當兵,男生年齡要求18~24周歲,女生年齡要求18~22周歲,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年齡上稍微大一些,因此參軍入伍之後,體能進步的會慢一些,在部隊可能會多吃一些苦頭。三、徵兵入伍和入伍方式有區別。
  • 高中生當兵和大學生當兵差距很大,主要體現在這5方面,望周知
    高中生當兵和大學生當兵有很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這5方面,學生和父母都有必要了解。第一、應徵入伍的時候會優先徵集大學生。尤其是大學畢業生當兵的時候,肯定會優先徵集。大學生當兵有政治上的優勢,有4方面的優先原則,優先徵集報名,優先體檢政審,優先審批定兵,優先安排使用。所以相同條件下,高中生和大學生去當兵,肯定是會優先徵集學歷高的大學生。
  • 大學在讀時去當兵,與大學畢業後當兵有什麼區別?這三點望周知
    但是在享有這些優惠政策的時候,大家會明顯地發現大學在讀時入伍,與大學畢業後入伍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區別。如果你也正在糾結是大學在讀時當兵好?還是大學畢業後當兵好?那麼以下三點區別還望周知,這樣有助於你做出正確選擇。一、入伍方式有區別在校大學生參軍入伍,只能選擇義務兵這條路,服役期限為兩年。
  • 在校大學生當兵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主要體現在這4方面
    大學生當兵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趨勢,國家針對大學生參軍入伍,也是出臺了很多激勵性的政策。比如說學費補償,保留學籍,專升本,考研,考事業單位和考公務員,有相應的優惠政策等等。在校大學生感覺自己所學的專業沒有前途,選擇當兵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主要體現在這4方面。
  • 本科生「高校新生」和「大四」當兵,有4大區別,學生和家長鬚知
    有好幾個粉絲在後臺諮詢小編,說自己今年考上了一本,想去當兵,現在報名當兵好,還是等大學畢業之後去當兵好?最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這兩個階段去當兵都是非常好,各有所長。高校新生當兵和大四畢業去當兵,有4大區別,學生和家長有必要了解。
  • 2021年大學生士兵提幹和保送入學的新規定及解讀
    2021年,大學生士兵提幹和保送入學政策有了新的規定和調整,這些調整主要是針對未來大學生士兵將成為士兵主體所做的優化,對大學生參軍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 保送提幹,真的不容易
    圖片來自軍報記者當日曆翻到7月,2019年大學畢業生士兵提幹和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工作全面展開。士兵保送入學的硬性條件非常嚴格,每年能夠達到保送入學要求的士兵可以說鳳毛麟角。其實,對部隊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能在義務兵以及初級士官期間立功的戰友,都是有突出表現的。最常見的就是在比武場上的「拼殺」!所以,有人說:想要「提幹」,別無他途,唯有靠奮鬥「殺出重圍」。那可真的是重圍呀!
  • 高中去當兵和大學去當兵,有4大區別,家長和學生須知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非常感謝!非常感謝您的閱讀評論!近年來,大學生的人數越來越多,大學生就業的情況也越來越嚴峻,所以很多家長也選擇讓孩子去當兵。這不又到了一年的徵兵季,有很多人私信詢問小編,高中去當兵和大學去當兵有什麼區別,哪個優勢會更大一些。
  • 士官在部隊有「考軍校」和「提幹」的機會,務必珍惜,望周知
    目前在部隊的發展方向,總體來說有兩條,士官和軍官。士官在部隊有機會「考軍校」和「提幹」,千萬不要錯過。士官在部隊考軍校。在部隊考軍校主要有兩次機會,第一次是在義務兵第2年的時候,第二次是在轉士官之後,下士第1年,年齡不超的情況下,有機會考軍校。
  • 保送入學和大學生畢業士兵提幹的區別
    今天,小編整理了新兵的9個疑難困惑,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想知道的吧一、考試時間:大學畢業生士兵提幹推薦對象:150分鐘。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對象:180分鐘。二、綜合知識與能力考試考試內容:大學畢業生士兵提幹推薦對象:基本常識、軍事知識、分析推理、綜合能力。單項選擇145題,其中政治理論知識15題、軍事知識50題、基本常識30題、分析推理50題;綜合能力2題。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對象:基本常識、軍事知識、分析推理、綜合能力、科學文化知識。
  • 今天,我們怎麼看待部隊「提幹生」?
    今天,我們怎麼看待部隊「提幹生」?這位軍齡20年的副營職軍官,至今還保持著沒提幹時備戰比武的那股子認真勁。「大專學歷的盧志新能考上碩士研究生,在旅裡又一次成為『新聞人物』。」談起這事,與盧志新同批入營、同年提幹的裝步一營營長劉曉輝感慨不已:到今天,盧志新的軍旅人生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他當兵到破格提幹期間,那可真叫一個輝煌!當兵5年,盧志新兩次榮立三等功,比武中多次摘金奪銀。
  • 讀完大專去當兵和大專期間去當兵有5大區別
    參軍報國已經成為大學生們的追求,大學生入伍都想在部隊有所建樹,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考軍官學校、士官學校、提幹、轉士官、立功都是許多士兵的追求。讀完大專去當兵和大專未讀去當兵有什麼區別,下面給大家做一個分析。一、入伍方式上有區別      大專在校生入伍只能走義務兵的方式入伍;大專畢業生有兩種入伍方式,可以選擇義務兵的方式入伍,也可以直招士官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