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洋上的綠舟》兩萬冊面世又加印了,還約定了當第二個十年過去時,再出下一本關於中國遊輪行業的書。」
皇家加勒比遊輪亞洲區主席劉淄楠博士近日接受新聞晨報周到記者專訪時這樣說。
「2020年,這一年發生的事,有太多東西可以寫了,已經在商討怎麼寫2020年中國遊輪的第11個年頭。是繼續用以前的紀實文學的筆法寫,還是把它寫成一部小說,抑或是把它寫成一部電影?我都會考慮。」
這十餘年間,上海的遊輪經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創造性發展。其中既有遊輪港口建設、國產大型遊輪設計建造公司合資籤約等大事件,上海的遊輪母港也歷經了建設、投入運營的良性循環,並以能級位居全球母港前列。
由此催生的郵輪服務貿易蓬勃發展,更重要的是為上海的郵輪服務貿易既豐富了內涵也拓展了外延。郵輪服務產業鏈全面延伸,郵輪服務貿易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快速發展,開拓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眾所周知,郵輪服務貿易既是郵輪經濟、又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郵輪服務貿易是以郵輪旅遊為核心衍生的服務貿易業態,主要包含旅遊、港口服務、研發設計技術、免稅商業服務、船供、管理諮詢、融資租賃、會展、保險、餐飲住宿服務、維修、文化娛樂、信息技術等郵輪相關服務的進出口。
2020疫情蔓延全球,亞太、北美、歐洲等三大遊輪市場先後停擺,海上漂、停航等對遊輪產業影響巨大。「對於遊輪行業來說,是一個百年未遇的挑戰,這在和平時代是從來發生過,這是第一次。」劉淄楠說。
這次全球停航是世界遊輪發展史上影響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損失最慘重的一次危機。
我國疫情防控工作成果顯著,為遊輪復航、遊輪產業復甦奠定了良好基礎。
危中尋機,夯實基礎,勤練內功,近日我們專訪了皇家加勒比遊輪亞洲區主席劉淄楠博士,博士暢談「皇家人」如何在為遊輪產業的復工復產做準備、做預案,也對申城的郵輪服務貿易提出了期待和期許。
大洋中的綠洲。正如同書名,上海的郵輪服務貿易發展正是把握了茫茫大洋的貿易商機,在這片貿易藍海中默默耕耘,使得遊輪經濟在上海乃至中國獨樹一幟,而其前景發展正呈現一派綠意蔥蔥,生機勃勃。
厚積薄發,打造郵輪經濟圈
Q晨報周到:自2009年開啟第一條中國上海母港航線,你一路見證皇家加勒比遊輪公司在中國市場郵輪服務的發展,過去10年,你認為上海在郵輪服務貿易中的發展變化是什麼?
A劉淄楠:遊輪與上海一直有著密切聯繫,現在回放上世紀上海的影像資料中,都不乏遊輪的身影,儘管是黑白甚至是默片,遊輪不但串聯起過往和當下對外文化交流的時間線,也成為了上海乃至中國開發開放的標誌。
上海市是一個有著中西結合特質的標誌性城市,中國的老百姓對遊輪並不生疏,在很多年前就知道了,這也與上海的歷史有關。
國際遊輪公司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是在十年前,從那時到現在,都積極參與上海的郵輪服務貿易發展,經歷了每一個階段的漸進發展。國際郵輪公司對中國經濟、對人們生活乃至郵輪服務貿易的重要貢獻,也在重塑人們對遊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產業的認知和充分意識。
起初遊輪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對中國遊客走出國門觀賞世界,遊輪提供了橋梁,非常寬廣的橋梁作用。當時赴海外旅行並不容易,而遊輪提供的是非常便利的方式,而且是標準化的出遊方式。鑑於遊輪產品的配套服務與國際標準無縫接軌,因此上海的旅行社行業用張開雙臂來熱情擁抱並發展遊輪產品。
最初,遊輪進入中國的第一個階段是以舶來品的面孔出現的,以其特有的旅行方式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也改變著消費習慣,為中國的出入境遊起到了發動機的作用。
如今,遊輪產業對於經濟發展、郵輪服務貿易的促進意義得到了重視,從港口建設到經濟拉動,體現了對經濟發展的全產業鏈帶動;也在郵輪服務貿易中創造了修造船港口基建-船舶供給-碼頭服務-遊輪服務等旅遊、商貿的經濟增長新亮點,甚至是創造就業、城市稅收和文化交流上的種種益處。遊輪旅行推動的是國與國之間的關聯、民意的交流,隨著老百姓對遊輪旅行方式傾注的關注度越高,遊輪旅行的消費需求也在切實改變並延展著客群,從起初是長者對遊輪產品有興趣,到如今則是年輕人的喜好和關注,近期更是迎來了眾多對於跨帶家庭的出行需求。
遊輪旅行受眾的拓展令其貿易前景可觀。最初打動的是消費層面,旅行社看到的是大規模快速發展的局面,政府則看到了基建等硬體設施的變化,後期特別是近年來,遊輪經濟圈帶來的全產業鏈聯動的則是各個層面的經濟效應。
簡而言之,郵輪服務貿易的發展變化在近年來有著特別的改觀。政府已經意識到遊輪帶來的不僅僅是遊輪經濟,而是所謂的遊輪經濟圈,帶動的是全產業鏈。
從各個層面分析而言,不管是從人民生活的意義,還是從經濟發展的意義,甚至是從國際政治關係和各個國家民意交流的角度來說,人們開始比較全面的認知遊輪對服務貿易發展的意義。
大船到新船的背後,是消費者剛需
Q晨報周到:過去十年,皇家加勒比在2012-2013年開啟 「大船時代」,2015年皇家加勒比開啟「新船時代」,從「大」到「新」,對上海郵輪服務貿易發展有什麼影響?
A劉淄楠:雖然我們的遊輪市場比國外晚起步了半個世紀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我們的發展是迅速的,且是跳躍性的,其重要的緣由是消費者的剛需所在。
實際上在歐美,不管是作為生活方式還是旅遊方式,遊輪在全球已經有近兩百年的時間,但我們有著一個後發的優勢,即我們在起步階段,就引進了世界上最好的產品呈現給我們中國的消費者,即大船和新船。正是洞悉到市場對產品有這樣的渴望,皇家加勒比開啟了從「大船時代」 到「新船時代」 ,相繼走出了從 「大」 到 「新」 的產品路線。
過去的十年可謂是遊輪黃金期,由此也促進了郵輪服務貿易發展的蒸蒸日上,其中供需雙方都舉足輕重。
儘管作為需求方,我們的遊輪行業發展起步晚,從最初國際遊輪集團進入中國到皇家加勒比的重心加入,遊輪市場也曾經歷了不溫不火的發展階段,但勝在很快遊輪產業就精準把脈需求方的所需,以契合的精神提供了非常棒的產品。以皇家加勒比在中國遊輪市場的快速成長經驗來說,我們走對了產品路線,及實現了從「大」到「新」的延續。
而對上海郵輪服務貿易發展的影響來說,遊輪產業的黃金期不僅賦予了遊輪產業快速發展的現狀,也推動著郵輪服務貿易的快速成長,無論是從地方經濟的發展,還是從文化層面的發展。正是這樣一個準確的產品路線出臺,使得不僅迎合了中國的消費者出遊需求,也迎合了郵輪服務貿易發展的需求,實際上是迎合了供需雙方的雙重需求。
百年未遇的疫情影響,行業承受考驗
Q晨報周到:過去幾個月受到疫情影響,郵輪服務處於停擺狀態,皇家加勒比一直思辨,嘗試突破。這段時間,你思考最多的是什麼?疫情對郵輪服務貿易發展的影響是什麼?
A劉淄楠:遊輪這次經歷的是全球範圍內的停擺,從目前統計整個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國家地區是200個,對於遊輪行業來說,是一個百年未遇的挑戰,這在和平時代是從來發生過,這是第一次。
「對未來充滿希望。雖然重啟的道路很漫長。只要人們出遊,渴望團聚,對社交心理有需求,就一定會重啟。」
早在春節前夕,當意識到疫情可能會對我們遊客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脅的時候,皇家加勒比毅然決然主動按下了暫停鍵,在1月27號,公司取消了一個非常好的春節航次,之後3月15日全球正式宣布停航。截至目前,全世界的遊輪行業大概有400多條船已全部停航,這在整個遊輪產業的發展中是沒有過的。
遊輪行業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你可以想像這樣一個行業全都停航不能運營的話,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疫情對郵輪服務貿易發展的影響是什麼?在沒有運營的情況下,造新船停下來了,也沒有了資本投資,有的船在海上飄著,有的船則空置在港口,一個月仍要消耗2.5億到2.8億美金的現金。 由此可見,遊輪行業正在經歷著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也正經歷著格外的考驗。
自停航以來,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很忙。停航的打擊之下,我們並沒有喪失信心,不管目前情況多麼糟糕,我們對未來仍充滿希望。很多人說遊輪行業就此要發生巨大的改變,或者遊輪行業完全要改變它的商業模式等等,但我們有一個信念,只要人類渴望團聚的本性不發生變化,家人的團聚,親情的團聚,人們對社交這種願望,這個產業就仍會繼續。
雖然重啟的道路可能很漫長,但我們依然在模擬復盤復航計劃。秉承著這樣一個信念,我們從停航的那天就開始不遺餘力地積極地在張羅。雖然看似希望渺茫,但是從未放棄希望,更沒有放棄努力。
一方面皇家加勒比一直在和地方政府談復航,同步我們也在為復航預先做好「幾件事」。第一件事情,是要把船上的防控方案做好,在疫情防控常態下遊輪上怎麼做好防控,碼頭怎麼做好防控,確保遊輪回來以後,復航以後遊客上來是安全的。簡單的說就是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嚴把客人源頭;第二道防線是嚴把船員源頭;最終則是嚴把停靠目的地源頭。
針對這些,我們已經著手做了很多準備。第一,皇家加勒比為旗下每條船制定了完善的防控方案,升級船上衛生防疫措施,做好閉環管理,嚴控上下船源頭,建立船上防控和船員健康的主動監測機制,制定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案。第二,則是積極與政府溝通,協助做好行業的防控指引,跳脫出每條船的自身措施,而是針對遊輪要開放的大前提下,制定一個具有行業標準水準的健康指引。
為復航做準備的同時,皇家加勒比也希望能爭取到政府的支持,尤其是有一些政策上的突破,開發一些新的航線。皇家加勒比有提出倡議政府在這段時間特許開放出境海上遊。即客人拿著護照上船,前往公海巡遊,中間不停靠任何目的地再回到出發港。在開放航線的同時,我們希望能參照一些國內遊的性質來處理,就不需要再有一個14天隔離期了。
近期還主張的一件事情則與郵輪服務貿易密切相關。遊輪停運,或者是船沒有了,就都沒有貿易了。因此皇家加勒比在同有關政府部門溝通,能支持預售未來的航次。
遊輪行業對未來的船隻、船隊和人員的規劃多取決於未來市場銷售的情況。
就目前而言,皇家加勒比一併在跟進這三件事情,雖然尚未取得最終成果,但已有進展。我們在做這個事情的想法是從服務貿易的角度,從外資營商環境的角度,都希望能夠得到更多參與支持,這也實際關係到上海的郵輪服務貿易能不能留住國際資本。
下一個十年,迎接「海洋奇蹟號」
Q晨報周到:7月15日,皇家加勒比首次公布及上線2021年中國母港市場的完整全年部署計劃,顯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這個計劃的出爐過程中,有什麼故事或場景,讓你印象深刻?
A劉淄楠:在7月15日首次公布及上線的2021年皇家加勒比完整全年部署計劃中,改變是最令人印象深刻之處。比如 「海洋奇蹟號」 船廠因疫情原因延遲交付而推遲了明年到中國的計劃,但其在中國部署的決策不會改變。
在市場高峰期,我們曾在中國市場同時部署了5條船,是亞洲最大的遊輪艦隊,這與我們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郵輪服務貿易究其本質而言,是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順利達成民意交流的平臺。現在受疫情影響,遊輪行業不可避免地暫停了,但未來仍是向好的,我們一直充滿希望。部署在上海的「海洋光譜號」是去年才下水的新船,整船造價高達10億美元,是為中國市場度身定製的產品。
談及對這條船的自豪,每個「皇家人」都稱是很令人振奮的。「海洋光譜號」是行業現在可以呈現給中國消費者,亞洲消費者的一條亞洲最好的船,最大的船,最貴的船。我們一直抱著積極的態度來推進復航,在期盼更在努力,永不放棄,希望不遠的將來她就回來了。
Q晨報周到:對中國遊輪市場的下一個十年,有怎樣的期待?對上海郵輪服務貿易的發展,你有什麼期許?
A劉淄楠:中國遊輪行業已經經過了第一個十年黃金期,在2017年攀至巔峰——這一年,上海遊輪母港迎來了三條嶄新的大船,而後續則開始進入調整期。應對調整期,皇家加勒比率先開始了商業模式轉型,開發渠道。從以旅行社包船售賣為主的模式,發展出直銷渠道與旅行社切艙的多元模式。大概經過了兩年的努力,皇家加勒比順利完成了轉型。
從以前100%都是旅行社銷售,到現在直接的消費者客戶佔到了近30%。正是這樣一個更加多元化的渠道模式,皇家加勒比的船票價格以穩定取勝,也使得過去的2019年成為公司再次走向輝煌的關鍵點。
2020年,皇家加勒比跨入了在中國市場的第二個10年,原本計劃用2021年世界最大遊輪 「海洋奇蹟號」 的部署來迎接TA,沒想到因疫情停擺至此。
但我,我們還是對未來有信心的。人們內心的需求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被延期,被擱置了。曾經預想的未來10年的高潮終究要來,只是要晚一些,這個路要更長一些,但還是可以有的。
書展的周末,和作家出版社的編輯聊起了我那本上市的新書——《大洋上的綠洲》。儘管是本很行業的書,但賣得非常好,2萬本的印刷量一下子就賣完了,令我很意外。原本約定當第二個十年過去時,再出一本書記錄十年間遊輪業發生的事情,但現在看來不需要等十年再寫,現在就可以提筆開始了——2020,一個我們誰都沒有預料到的一年。
論及對上海遊輪旅遊貿易發展的期許,我想說的是,過去遊輪黃金10年的發展,我們是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支持,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支持。中國遊輪在未來10年的發展,我們還是繼續要得到消費者和政府的支持。我們很清楚,要得到消費者的支持,我們必須把產品做好,維持住消費者對我們產品的熱情;其次我們有信心將復航後的遊輪健康安全做好,這方面我們是有信心的,而希望政府能夠看到遊輪行業全產業鏈對地方經濟的帶動意義,並開放更多的支持政策給到遊輪企業,是我們最大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