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並由教育部、國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中央直管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高校。
經過110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的藝術與設計(Art & Design)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實力雄厚。
在2020 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藝術設計專業排名下,同濟大學在榜單中排名第13位,可見其專業的國際影響力。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藝術設計系(Art and Design Department of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發展而來。
同濟大學的設計教育發軔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深受德國「包浩斯」學派的影響,長期以來以建築學教育為基礎,具有「博採眾長、兼容並包」的學風。1986年,同濟大學藝術設計系開始工業設計本科招生,1993年正式成立工業設計系,2000年增設藝術設計專業,同時授工學學士和文學學士學位,同年工業設計系更名為藝術設計系;2001年開始招收設計藝術學碩士生,授文學碩士學位;2002年開始招收設計歷史與理論方向博士生,授建築學博士學位。
2009年5月,同濟大學借鑑世界設計與創新學科的最新理念與模式,在同濟大學藝術設計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Tongji University)」。學院的成立是為了更好地應對社會、經濟、技術和環境的變革對設計與創新的需求,特別是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時代背景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升級產業結構的上海發展需求,以及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學科發展戰略。學院致力於培養新時代急需的「可持續設計創新」領軍人才為使命。學院的總體建設目標是成為一個兼具時代使命、全球視野、本土特色的國際化、創新型、前瞻性、研究型的世界一流設計學院。
2010年,同濟大學和芬蘭阿爾託大學合作成立「同濟-阿爾託設計工廠」和「同濟大學中芬中心」,通過「設計思維」整合設計創意、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學科,成為全球知名的國際化、跨學科、開放創新平臺。2012年,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被確定為同濟大學試點學院,在管理體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和試點。
目前,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已經成為國內最具國際聲譽的設計學院之一,躋身世界著名設計學院行列。
學院是CUMULUS全球設計、藝術與媒體院校聯盟成員,ICSID國際工業設計協會成員,DESIS社會創新和可持續設計聯盟成員。2007-2010年間同濟大學藝術設計系和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連續3次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全球最佳設計學院及課程之一。2010年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被PSDTUTS+網站評為全球最佳的18所設計學院之一。2011年「同濟-阿爾託設計工廠」被著名的Monocle雜誌評選為全球5大高校創新平臺之一。2013年,設計創意學院入選國際著名設計雜誌《FRAME》「全球設計碩士教育30佳」(World Leading Master Programs)。
聲明:本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由河南微高考(ID:hnweigaokao)整理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管理員刪除。
恭喜你看完了文章,點下在看,分享一下再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