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第二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
「第二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
頒獎典禮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第二屆「雙獎」為獲獎作家頒發獎盃、證書和獎金,金獎獎金各10萬元,銀獎獎金各5萬元,銅獎獎金各1萬元。
圖:金獎獲得者合影
薛衛民、韓煦、沈習武、張紫華、解旭華、毛蘆蘆、木也、早秋丸、鞏孺萍、王祖民、王鶯、陳夢敏、鄧西、王新生、吳洲星、李秋沅、張立新、羅澤洋、吳夢川、馮桂平20位作家及畫家的原創新作分別榮獲了第二屆「雙獎」的金、銀、銅獎。
「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由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主辦,接力出版社承辦。
圖: 「第二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獲得者合影
薛衛民的兒歌《24節氣兒歌》榮獲「第二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金獎;
韓煦的圖畫書《章魚先生要比賽》、沈習武的童話《遇見狐狸的小老鼠》榮獲「第二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銀獎;
張紫華的童話《扭扭鎮的一天》、解旭華的童話《追風箏的媽媽》、毛蘆蘆的故事《呀,小土豆》、木也的散文《給媽媽的一百萬封信》、早秋丸的圖畫書《去掰玉米的下午》和鞏孺萍、王祖民、王鶯的圖畫書《到底是誰放的屁?》榮獲「第二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銅獎。
圖:「雙獎」各獎項獲得者大合影
陳夢敏的中篇小說《假裝被風兒吹走了》榮獲「第二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金獎;鄧西的短篇小說《青菀》、王新生的中篇小說《琉璃爺爺和琉璃小子們》榮獲「第二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銀獎;吳洲星的短篇小說《水巷人家》、李秋沅的短篇小說《你是我哥哥》、張立新的短篇小說《博「疫」》、羅澤洋的短篇小說《煙火》、吳夢川的短篇小說《我在鄉下有塊田》和馮桂平的中篇小說《百合靜靜綻放》榮獲「第二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銅獎。
圖:第三屆接力杯文學「雙獎」啟動儀式現場
出席第二屆「雙獎」頒獎典禮的嘉賓有: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金波,著名作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雙獎」評委會主任高洪波等。
圖:「雙獎」組委會秘書長、接力出版社總編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白冰
推出新人新作,催生精品力作
「雙獎」組委會秘書長、接力出版社總編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白冰首先對第二屆「雙獎」的徵稿和評審組織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說:第二屆「雙獎」評獎期間,評委們付出了大量的勞動,閱讀的紙介稿件總重約5公斤。
本次頒獎活動,是兒童文學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承辦機構接力出版社建社30周年社慶的一項重要活動,這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出版社對社會的感恩和回報。接力出版社將繼續秉持設獎初心和出書育人理念,辦好以後的「雙獎」評獎工作,不斷推出新人新作,催生精品力作,鼓勵幼兒文學和兒童小說的探索和創新,促進中國兒童文學創作和少兒圖書出版高質量發展!
圖: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李敬澤
堅持兒童文學的高質量發展,讓中國的兒童文學真正成為世界的兒童文學
兒童文學擔負著特殊的使命和責任,需要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文學工作者共同努力,回應時代的要求,堅持兒童文學的高質量發展,把滿足人民文化需要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完美地結合起來,為我們的下一代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也推動我們的兒童文學作家、原創兒童文學作品走向世界,走向這個地球上的千家萬戶和千千萬萬個孩子的心裡,讓中國的兒童文學真正成為世界的兒童文學。
圖:著名作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北京大學教授 曹文軒
文學就是圓夢的
文學的意義是什麼?文學的意義在於它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已經存在的世界,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我們將看到的、聽到的、觸摸到的這個世界稱之為第一世界,將我們通過想像甚至幻想在心裡和腦海裡創造出來的世界稱之為第二世界——一個新的世界。我們可以用素描的方式呈現第一世界,我們也可以用文字再造一個新的世界,安徒生、卡爾維諾都是再造一個新世界的高手。
圖:「雙獎」評委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高洪波
且待十載春苗綠,輕拈彩筆繪華章
「雙獎」評委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介紹說:
從兩屆「雙獎」評獎結果來看,「雙獎」的設立為幼兒文學作品短中篇小說作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大平臺,希望獲獎作家珍惜這個獎項,寫出更多更好的兒童作品,希望更多的兒童文學創作者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展示自己,也希望這兩個獎項可以持久地辦下去,越辦越好。
最後,請允許我用一首小詩作為講話的結束語:休道廣西屬南疆,接力雙獎鑄輝煌。金波冠名幼兒喜,曹氏小說韻味長。疫情難掩詩情重,文心更激童心揚。且待十載春苗綠,輕拈彩筆繪華章。
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金波
兒童文學是貫穿人一生的文學
兒童文學做的是對兒童的啟蒙教育,但是老年人或者兒童文學工作者也要做一些自我的啟蒙教育。自我的啟蒙教育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要研究兒童,因為兒童的內心世界太豐富了,一個兒童文學作家進入創作狀態的時候,很自然地會把童年的感覺和思考加上成人的智慧。所以兒童文學既要有回歸童年的感覺,又要有作為一個成年人對於兒童觀和兒童教育的深刻思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
通訊員 接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