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香港市民7月1日舉行遊行反對「港獨」。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環球時報記者 郭孝偉】曾被香港特首梁振英公開批評煽動「港獨」的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近來變本加厲,接連刊登多篇鼓吹「香港人要製造獨立條件」的文章,並炮製出了一份所謂「六成受訪學生支持『港獨』」的民調,引起香港媒體的關注和議論。儘管這份所謂的「民調」僅有300多人參與,根本不具有代表性,但這些「港獨」思潮對不少學生仍產生了不良誘惑。事實上,「港獨」魔爪不僅在香港一些大學中傳播,更伸向中學校園,「港獨」團體「學生動源」公然招攬中學生,在多間中學名校扶植所謂的「本土關注組」。港大校友、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質疑說,美國政府不容許各個州「獨立」,德國亦不允許國民讚揚納粹,為什麼這些香港大學的「港獨」分子可以隨意講「港獨」?他感嘆香港欠缺「一國兩制」的教育,「教育局早應將『一國兩制』內容納入學校的課程」。
《學苑》再度猖獗煽「獨」
「《學苑》再度猖獗煽『獨』」「《學苑》落『獨』藥,教人『攬炒死』(香港話,玉石俱焚的意思)」「法律意見:《學苑》涉損國安應檢控勿姑息」。近兩天來,一直被視為「港獨」「黑窩」的《學苑》雜誌,遭到香港許多媒體和各界人士的批評。《學苑》雜誌最新出版的8月刊以「帝國瓦解,香港解殖」作為封面文章,妄言中國是「步向滅亡的帝國」,揚言「香港獨立」「需要不斷而有效的抗爭,必須要抱著與殖民者『攬炒』的準備,有予及汝皆亡的意志。」該雜誌還公布了今年六月底至七月初在港大內部做的「民調」,聲稱「如明天香港舉行公投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結果被北京承認的話,贊成『港獨』的有65%;即使北京不承認結果,贊成『港獨』的有61%」。該「民調」還稱,31%的人支持「以武裝革命追求『港獨』」,並列出包括擲石頭或雜物、擲燃燒彈、自焚等激進的暴力手段。
實際上,這份所謂的民調只是在香港大學內聯網上進行,僅有385人參加,根本不具代表性。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批評,此類調查形同兒戲,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網上自行填報,調查結果沒有人會理睬。香港立法會議員候選人蔡若蓮也質疑,「港大有逾萬名學生,只有三百多人網上填問卷,在沒有交代清楚如何取樣、選項的情況下,只有極少數人支持『港獨』,是否有代表性呢?」她表示,《學苑》這種散播歪理的做法極不負責任,「類似的情況長此下去,只會為香港添亂局」。
香港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表示,《學苑》選在暑假期間做這種所謂的調查,純為配合立法會選舉和「港獨」議題。「這些人好有心機,一心只想自己贏,就要香港社會陪葬,這是香港人的悲哀」。香港《星島日報》11日引述香港社會學者劉兆佳的話稱,現在香港確實有少數大學生贊成「港獨」,這並不稀奇。「港獨」是一個「載體」,承載各種各樣的怨氣和不滿,一些人對「港獨」同情和支持,是為了發洩,以引起中央和特區政府重視他們的要求;但沒有太多人認真思考「港獨」所產生的結果。他提醒這群人應該明白這樣做將要付出沉重的法律代價。
實際上,早在去年一月香港特首梁振英發表的「施政報告」中,「破天荒」地在卷首加插一段文字,針對港大《學苑》刊登的文章,宣稱「港獨」勢力在港冒起,為禍匪淺,社會人士對此必須引起高度警惕,絕不容「港獨」言行在港蔓延及散播。這段話引起了香港社會的激烈爭論。當時有人認為,特首在施政報告批「港獨」是「小題大做」。
對於這次《學苑》煽「獨」,香港大學校方發言人10日稱,《學苑》是學生會刊物,校方尊重學生會的「自主權」及同學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不宜幹預,只能期望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對此,香港《大公報》11日發表社評表示,事實擺在眼前,「港獨」在港已不再是什麼「紙上的言論」,而是已經赤裸裸的政治行為與主張,少數「港獨」分子有組織、有行動、有綱領,他們要進入議會、要「殺入政府架構中去革命」。「港獨」日益猖獗,對港人社會將是前所未有的禍害。《學苑》成為「播獨」陣地是一件絕對荒謬和違法之事,特區政府有責處理,市民大眾更要及時發聲,表達關注及要求予以遏止。
「港獨」魔爪伸向中學
近一年多來,「港獨」活動變本加厲,越來越猖獗,不僅作為一種言論出現在《學苑》等報章刊物上,而且公然「打出旗號」,出現了以推動「港獨」為「政綱」的政治組織,代表人物公然以「港獨」名義參選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企圖進入政制架構去推動「港獨」。「港獨」組織甚至將魔爪伸向中學校園,在多所香港中學名校扶植所謂「本土關注組」,其囂張程度可見一斑。香港《成報》11日稱,本土派組織「學生動源」最近陸續聯絡多所中學的候選學生會,盼他們支持「港獨」並在校內成立「本土關注組」。該組織在社交網站「臉譜」上的網頁顯示,「本土關注組」目前已在至少14所中學出現,如九龍華仁書院、聖公會曾肇添中學、沙田培英中學等。「學生動源」在網上稱,會不斷增加宣揚「港獨」的街站,將有關理念帶入中學校園,並呼籲其成員在新學年參選學生會,把「『港獨』聲音打入校園每個角落」。
香港《明報》11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稱,開學前夕,有支持「港獨」組織在中學搞所謂「本土關注組」,把「港獨」的觸鬚延伸至中學生,這種在各校安排「莊腳」的做法,令人想起中東極端組織,向一些少年招兵,把他們送上戰場。文章認為,從最近選管會要求立法會選舉參選人籤署「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政府」的聲明,可知北京已經拉閘,定下香港政治遊戲規則的鐵律。「港獨」是死胡同,成熟的港人大都不支持「港獨」,因此才有人把矛頭指向未成年的中學生。正如每次戰爭,當有一方後勁不繼,轉向少年埋手,反映運動已到強弩之末。「港獨」難有好結果,請放過中學生。
對於「港獨」思潮在學校傳播,香港網際網路專業協會會長、香港精英會榮譽主席洪為民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香港一直沒有對「港獨」思潮予以嚴厲打擊,兼之反對派的不斷滲透和鼓吹,導致集非成是,如今必須予以重視,「無論是六成也好,一成也好,都不應該讓港獨進入校園」。
「港獨」言論「應檢控勿姑息」
「美國政府不容許各個州獨立,德國亦不允許國民謳歌納粹,為何香港年輕人可以隨意講『港獨』?」香港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提出的這一質疑引起許多香港人的深思。香港《文匯報》11日的社評稱,香港教育界有人以自由民主、尊重學生自主為名,縱容「港獨」歪風入侵校園,根本是混淆是非、誤人子弟、荼毒莘莘學子,給香港繁榮穩定埋下重大隱患,對下一代、對香港極不負責,必須受到譴責和制止。
香港《東方日報》10日的一篇評論稱,香港這一輩青年可說是幻想、妄想的一代,特別是在大學受教育的不少人,他們能夠這樣,是倚靠香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制度資源和物質財富,都是他們的父兄輩在過去幾十年的血汗辛勞結果,現在他們卻變成不勞而獲的紈絝子弟。他們不知道香港的歷史,且不願意去了解、學習,因此才天真地主張「獨立」或「擁抱英國在香港的殖民主義」。在11日的另一篇評論中,《東方日報》稱,香港本已長期存在「反共反中」的心態。香港回歸以來,殖民地培養出來的既得利益者與精英在回歸後甚至有更大的控制權。香港到處都是持外國護照、擁外國居留權、對香港的長遠發展沒有歸屬感的人。治權開始衰弱,媒體、教育 (尤以大學為主)亦逐步淪陷。
香港政協委員聯會創會總幹事丘東稱,「港獨」的實質是香港政客「民主拒共」和部分香港青年人對國家認同感不足。香港九七回歸前後都一直有不喜歡共產黨執政的人和團體打著「民主」旗號反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反對「港獨」的政治鬥爭就是香港管治權之爭。香港立法機關應該以愛國愛港者為主體,不能讓鼓吹「港獨」的反對派騎劫,否則香港政壇將永無寧日,無論誰當行政長官都會施政為艱,行政主導和穩定繁榮就會淪為空話。
香港星島環球網11日引述香港執業律師黃國恩的話稱,香港法例《刑事罪行條例》第三條明明白白地寫著,任何人以任何公開的作為、發布任何印刷品或文件,意圖或表明以下意圖: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央政府;向中央政府或香港特區的立法會施加武力或強制力,或向其作出恐嚇或威嚇等,即屬叛逆罪。這是極嚴重的罪行,一旦罪成可判終身監禁。此外,《刑事罪行條例》第九條及第十條有關煽動罪的法條稱,任何人刊印、發布、出售、要約出售、分發、展示或複製煽動刊物等,引起憎恨中央政府或香港特區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激起中國或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改變在香港依法制定的事項;煽惑他人使用暴力;慫恿他人不守法或合法命令即屬犯罪。黃國恩說,綜觀《學苑》的言論,有關言論已涉及危害到國家安全的問題,犯下多項刑事罪行,特區政府必須嚴肅處理,警方要依法立案調查和搜證,律政司亦應仔細研究有關叛逆及煽動的法例,如有足夠證據應依法檢控相關人員,絕不應因對方是大學生就予以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