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手機出貨量「亂」:樂觀與悲觀派該信誰?

2020-12-25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孫永傑

日前,不同的統計機構相繼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中國、印度等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報告,因為疫情的特殊原因,該季度的報告頗為引人關注。但當我們仔細看了這些報告後,卻出現了許多大相逕庭的結果。

中國市場:接近2500萬的銷量差去哪兒了?

從目前發布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一季度銷量的統計機構看,主要包括兩家國外統計機構Canalys和Counterpoint及中國兩家統計機構CINNO Research和中國信通研究院(簡稱信通院)。

我們先來看看兩家國外統計機構對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的統計情況。據Canalys的統計,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為7260萬部;同比下滑18%;Counterpoint因為沒有整體出貨量的具體數字,只公布了同比下滑22%。

再來看國內統計機構的統計,其中CINNO Research統計的整體出貨量為5060萬部,同比下滑44.5%;信通院統計的整體出貨量為4773.6萬部,同比下降34.7%。

不知業內通過上述的統計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的是國外統計與國內統計機構間對於中國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表現的巨大差異。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出差異,我們分別截取出貨量和同比增長率峰值(最高和最低)來予以比較。按出貨量計,Canalys的出貨量竟然是信通院的1.52倍,雙方差距為2486萬部,(接近2500萬部),千萬不要小看這2486萬部的差距,這個數字已經佔據信通院統計的今年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全部出貨量的一半。而按同比增長率,CINNO Research的同比下降是Canalys的2.47倍。

正是由於整體市場統計的巨大差異,導致廠商間的出貨量統計也存有較大的差別。我們這裡以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第一的華為為例,首先從絕對出貨量看(依然按照有統計數字的峰值計算和比較),CINNO Research(5060x49%)與Canalys的差距為530.6萬部,這個差距分別佔到CINNO Research和Canalys對於華為出貨量統計的21%和17.6%,更是佔到我們前述整體2486萬部差距的20%,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存在。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統計差距還是在華為在雙方統計中所佔全部出貨量比例不同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按照雙方統計的峰值計算,例如Canalys整體最高出貨量為7260萬部和CINNO Research統計的最高市場份額49%以及信通院統計的整體最低出貨量4773.6萬部和Counterpoint統計的最低市場佔比39%計算,高低標準之間存在的統計差距竟然高達1695萬部。

另外,從同比增長率看,CINNO Research雖然沒有具體數字予以說明,但在其說明銷量的解釋中稱,華為是同比大幅下滑。而兩家國外機構的統計也出現了較大差距,其中Counterpoint的統計是同比增長6%;Canalys僅為1%,雖然都是同比增長,但Counterpoint統計的華為手機的同比增長率達到Canalys的6倍。

當然我們在這裡並非說統計機構對某些廠商有何傾向性,但國內統計機構過於悲觀和國外統計機構過於樂觀肯定是存在的,但接近2500萬部,已經超過信通院統計的整體銷量的一半的差距,即便是業內常說的是出貨量和真實銷量統計上的差距,也足以證明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真的不容樂觀。

印度市場:是增還是減?小米、OV真的可以藉助印度市場逆襲嗎?

除了中國市場外,由於中國手機廠商小米、OV等將印度作為海外市場的重要部分,且會對其全球市場的表現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備受關注。

從目前公開的統計看,只有Canalys和Counterpoint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比較詳細的統計,從整體市場的表現看,Canalys統計的出貨量為3350萬部左右,同比增長11.5%;Counterpoint的統計為3100萬部左右,同比增長4%。雖然二者在同比增長率上存有接近2倍的差距,但鑑於整體出貨量差距僅在250萬部,只佔到各自整體出貨量的7.4%和8%左右,所以應該屬於誤差的範圍。

不過當我們將出貨量細分到主要廠商時,就出現了疑問。需要說明的是,由於Counterpoint只公布了整體市場銷量和主要廠商的市場份額,為了便於比較,我們計算出主要廠商的銷量數據,分別為小米930萬部;vivo為527萬部;三星為496萬部;REALME為434萬部;OPPO為372萬部。和Canalys公布的銷售數據進行比較後,產生的差距分別為小米100萬部,誤差為10.7%;vivo為143萬部;誤差為27.1%;三星為134萬部,誤差為27%;REALME為44萬部,誤差為11.3%;OPPO為22萬部,誤差為6.3%。

通過上述比較,我們不難發現,雙方對於小米、、REALME、OPPO出貨量的統計誤差均在10%左右,唯獨對於vivo和三星的統計誤差接近了30%,這個比例遠遠超出了正常統計誤差的範疇,而且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廠商在印度市場的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從vivo和三星高達27%的誤差已經遠遠超過Canalys和Counterpoint整體出貨量7.4%和8%的誤差範圍,且從vivo和三星二者絕對差距數量為277萬部,超過了兩家統計機構整體市場250萬部的差距看,肯定會有一方對於vivo和三星的出貨量存在多記或者少記的情況。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除了Canalys和Counterpoint外,另外一家統計機構SA也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但並未詳細公開,只是說整體出貨量同比下滑3%左右,如果是這樣的話,與Canalys報告顯示的最高11%左右的同比增長,簡直就是質的不同。

不過,此前,Canalys曾發布報告稱,在最壞的情況下,印度智能機市場全年將下滑4.2%,最好的情況下也僅是同比增長3.2%。而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也預計,印度的封鎖令將讓印度手機市場第二季度出貨量下降接近60%,全年下滑10%。但從今年第一季度它們各自發布的銷量報告看,可謂是大相逕庭。也許是今年廠商和統計機構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玩出貨量數字遊戲最後的瘋狂。

事實是,由於印度3月底前啟動的封城令,在剛剛過去的4月,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近乎於零。

對此,Counterpoint Reasearch副總監TarunPathak表示:「由於不確定因素,印度4月份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零。而隨著封鎖進入5月份,對於印度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而言,2020年的第二季度將是真正的挑戰。」

而小米全球副總裁,印度業務負責人ManuKumarJain也在社交平臺發文稱,2020年的4月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個月,因為在過去20多年間第一次所有智慧型手機廠商都成為印度排名第一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原因很簡單,每家廠商收入都一樣——銷量為0。

由此看,那些期待依賴印度手機市場彌補在中國市場下滑的小米、OV們今年將很難再現逆襲。

全球市場:從9%到-19.9%,小米、OV是逆襲還是暴降?

正是由於上述中國和印度這兩大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亂「,最終導致統計機構對於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統計也是」亂「聲一片。尤其是對於小米、OV,在中國市場大跌和印度市場統計存疑的情況下,依然出現了樂觀和悲觀派兩種截然不同的統計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在我們仔細研讀了目前包括IDC、Canalys、Counterpoint、SA、Omida這些已經發布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統計報告的統計機構發現,它們對於三星、華為的出貨量及同比增長率的統計相當接近,但對於小米和OV的統計則出現了樂觀與悲觀兩大陣營,且差距較大。

我們先來看看樂觀派IDC和Canalys的統計,其中對於小米的統計分別是出貨量2950萬部和3020萬部;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1%和9%,對於vivo的統計分別是出貨量2480萬部和2420萬部;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0%和3%。

悲觀派的統計則是Counterpoint和Omida,其中對於小米的統計分別是出貨量2970萬部和2530萬部;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8%和-8.2%,對於vivo的統計分別是出貨量2160萬部和1950萬部;同比增長率分別為-9.6%和-19.9%。

由此我們以小米和vivo出貨量峰值(最高與最低的統計)予以對比,差距分別為490萬部和530萬部,佔到最低出貨量的19.3%和27.1%,同樣超出了正常的誤差範圍。

細心的讀者到這裡可能會發現,在樂觀派的IDC和Canalys的統計中,vivo都進入到了全球前5,而在悲觀派的Counterpoint和Omida的統計中,則是OPPO取而代之,而且OPPO都是在出貨量同比下滑分別為13.2%和19.2%,且不含子品牌REALME的前提下取得的。

其實除了Counterpoint和Omida,在SA的統計中也是類似,即OPPO在不含子品牌REALME和同比下滑11%的情況下排名第5。至於對小米的統計,則是出貨量為2750萬部,同比增長率為0%。

這裡我們簡單總結下,在5家發布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統計的機構中,對於小米的統計有3家為同比增長,增長率區間為6.1%—9%;未增長的有2家,增長區間為0%—-8.2%,對於vivo的統計,有2家進入前5,同比增長區間為3%—7%;未進入前5的有3家,同比增長區間為-9.6%—-19.9%。

需要說明的是,這3家未能將vivo列為前5的統計機構,均是以OPPO取而代之,同比增長區間為-11%—-19.2%(均不含子品牌REALME)。

為了能更進一步分析小米和vivo在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僅有的同比增長的手機廠商,我們選取Canalys的統計,來看看除了中國和印度市場,小米和vivo在海外的其他市場需要出售多少手機和同比增長率才能實現Canalys統計的在全球市場同比增長9%和3%的目標。

按照Canalys的統計,小米2019年第一季度,除中國和印度市場外,海外市場銷量為780萬部,要實現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9%的話,海外市場(除了中國和印度)銷量應為1210萬部,需達到同比55.1%的增長率;同理,對於vivo,則是除了中國和印度市場外,今年第一季度海外其他市場銷量應為540萬部,同比增長率需達到35%。

眾所周知,小米除了中國和印度市場外,歐洲是主要的海外市場,但從目前了解的情況是,西歐智慧型手機市場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同比下滑18%左右;而整個歐洲市場,IDC去年11月給出的樂觀預計為全年同比增長2.7%;悲觀的預計為同比下滑47.1%,需要說明的是,這個預計是在今年疫情未發生的前提下做的預測。這種情況下,小米真的可以逆勢實現高達55%的同比增長?

再看vivo,除了中國和印度市場,東南亞是主要的海外市場,但從過往看,東南亞智慧型手機市場平時無論從規模,還是增長方面遠不及印度市場,那麼在今年面對疫情的不利市場環境下,東南亞整體市場的表現能否超越印度市場存有相當的變數,而這種情況下,vivo能否實現35%的同比增長同樣挑戰不小。

綜上,我們認為,由於疫情的特殊原因,各統計機構對於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印度乃至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統計怎一個「亂」字了得,這其中夾雜了更多主觀性的東西,並呈現出明顯的樂觀與悲觀派之分,哪派更接近客觀事實?也許只有身在數字遊戲中的廠商和市場統計機構最為清楚。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到底該信誰?在非常時期,我們更傾向於悲觀派,畢竟做最壞的打算,往最好處努力,是企業最理性的應對之道。

相關焦點

  • 一季度出貨量下跌五分之一 手機廠商如何自救?
    來源:中關村在線IDC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前五的品牌佔據出貨量的97.7%,並佔據96.6%的出貨量。牌桌上的玩家變得更少,遊戲難度等級又變得困難。其實手機市場的頹勢早有預兆,疫情的影響更像是雪上加霜: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660萬臺,同比下降20.3%。
  • ./ 蘋果 5G AR 眼鏡又曝光 / 一季度手機手錶筆電出貨量報告
    行研報告與榜單 IDC :2020 一季度手機出貨量 6660 萬臺,華為降幅最小,蘋果次之,小米最慘5 月 6 日,IDC 發布的 2020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報顯示,受疫情衝擊,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了 20.3%,整體出貨量約 6660 萬臺。
  • 2019年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分析
    打開APP 2019年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分析 發表於 2019-04-24 15:09:27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規模達到7050萬片,同比增長6.3%。
  • Counterpart:三星第一季度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6月12日報導,市場分析公司Counterpart的數據顯示,三星今年第一季度的手機出貨量為全球第一。今年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總量為3.6億臺;其中,三星的出貨量為7800萬臺,儘管同比去年下降了3%,但仍佔據了總額的22%。蘋果以15%的份額位居第二,出貨量為5220萬臺。而華為緊隨其後,其出貨量佔總數的11%。
  • Counterpoint:三季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數據 三星第一
    【手機中國新聞】近日知名數據分析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了今年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匯總報告,今天放出了更加細緻的信息以及圖表。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超越蘋果,成為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廠商。
  • 廠商掀起5G手機發布潮 出貨量或將逐季向好
    【每日科技網】  近日,多家手機廠商發布5G手機新品,掀起發布熱潮。業內人士指出,目前5G手機價格不太昂貴,對消費者有較大吸引力。受疫情影響,預計一季度手機出貨量大幅下滑,但在5G換機帶動下,未來手機出貨量將逐季向好。
  • 呼吸機出貨量大增 魚躍醫療一季度淨利潤預增超五成
    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進入4月以來,A股上市公司一季度營收情況陸續揭曉,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影響,多數公司業績受「波及」,預虧或預減公司比例較往年同期均有上升。儘管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但機遇與挑戰並存,其中醫療製造業更受關注。
  • 2020一季度PC市場份額報告 全球出貨量達到5320萬臺
    2020一季度PC市場份額報告 全球出貨量達到5320萬臺 2020年4月14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iPhone 12需求強勁 蘋果(AAPL.US)明年上半年手機出貨量料漲三成
    知情人士稱,蘋果和其供應商分享的初步全年預測顯示,該公司計劃2021年製造2.3億臺iPhone,包括新老機型。這意味著2021年iPhone出貨量將較2019年增長20%。不過,這一目標可能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而調整。
  • 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排行: 惠普、聯想、戴爾霸佔前三
    筆記本行業不像手機行業競爭那麼明顯,但激烈程度同樣不容小覷。2016年,華為和小米先後發布了旗下首款筆記本產品,但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了,業內銷量榜單依然長期被蘋果、惠普、戴爾等老牌企業霸佔。
  • 非洲三季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加
    本報普利托利亞電 記者田士達報導:全球技術諮詢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發布的《全球手機季度追蹤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非洲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4.1%,中國手機品牌佔據非洲市場主要份額。報告顯示,雖然智慧型手機出貨強勁,達到2290萬部,但今年第三季度非洲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同比減少6%,這主要由於功能手機出貨量同比減少11.2%。報告認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後消費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供應商策略轉變,推出了更多優惠機型。
  • 一季度表現最好的大陸手機是它!
    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導 臺媒稱,根據國際研究機構IDC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球手機銷量3.1億臺,同比下降6.6%。儘管總體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但多數大陸手機品牌廠商表現仍優於市場平均水平。其中,以華為增長力道最為強勁,相較去年同期,出貨大增50%。
  • 統計結果顯示2019年Q1全球PC出貨量下滑4.6% 聯想亮了
    近日,Gartner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PC)出貨總量為5850萬臺,相比去年同期下滑4.6%。聯想以1319.6萬臺出貨量位居榜首,第一季度出貨量佔比為22.5%,;惠普第一季度出貨量為1282.6萬臺,佔比21.9%,位列第二;第三名為出貨量998.9萬臺的戴爾,佔比17.6%。隨後四至六名依次為蘋果(397.7萬臺)、華碩(360.3萬臺)、宏碁(332.2萬臺)。
  • 2019年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數量排名:京東方居首
    一季度是全球電視面板行業的傳統淡季,但面板出貨受價格觸底及策略性備貨需求的帶動,同比維持較大幅度增長。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規模達到7050萬片,同比增長6.3%,環比回落4.5%;出貨面積同比增長10.6%,環比下降4.1%。
  • IDC公布中國手機出貨量最新排名:華為一騎絕塵 小米第四
    5月6日,ID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660萬臺,同比下降20.3%。IDC認為,受「新冠」疫情影響,一季度國內市場雖有較大下降幅度,不過最終整體表現優於預期。報告顯示,華為以42.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vivo(18.1%)、OPPO(17.8%)分列二、三位。
  • 國產出貨量第二「傳音手機」究竟憑什麼比小米、OV出貨量還高!
    近日,旭日大數據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國產手機出貨量top5,前五名的產品幾乎都是一些家喻戶曉的手機廠商。榜單中殺出了一匹名不見經傳的黑馬「傳音手機」。竟比小米、ov的出貨量還高!僅次於華為手機。眾網友一臉懵逼:這是什麼鬼?
  • 又一國產屏幕廠商崛起,一季度出貨940萬片,排名全球第4!
    但近日,隨著各大廠商的財報發布,我們發現國產又一家屏幕廠商崛起了,那就是TCL旗下的華星光電,一季度出貨量達到了940萬片,排名全球第4,出貨面板為556萬平米,同比增長17.15%,排名全球第5。而在OLED屏上,主要聚焦於高清全面屏、柔性、可摺疊等技術,定位於全球高端市場。
  • 9家面板製造商發力,全球LCD面板出貨量中國第一!
    Mqiesmc群智諮詢發布了2018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排名,BOE(5430萬片)、LGD(4860萬片)、群創光電(4510萬片)、三星(3940萬片)和華星光電(3870萬片)位列全球前五,其中BOE(京東方)出貨量全球第一。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美聯儲降息25基點,喬碧蘿直播間永封,手機出貨量...
    IDC:Q2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3%市場研究公司IDC公布最新報告稱,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3%,但仍舊創下了這個行業一年以來最好的季度表現。報告指出,中國和美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在這個季度中的降幅最大,但中國市場上半年的降幅小於去年同期,表明這個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正在迎來復甦。
  • IDC 公布 2017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但將在今年...
    IDC 公布 2017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但將在今年恢復增長 國外權威調研機構 IDC 在今天(北京時間 2 月 28 日)公布了 2017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報告